《铁器时代》第778章


“皇上都没了,还选这些秀女作甚?就算新皇登基,也不过是个娃娃,用不上这些,难不成说监国大人等不及了?”徐媛慧揶揄道。
这是讽刺刘子光急着要登大宝呢,两人都是爽快人,也用不着偷偷摸摸的打哑谜,刘子光笑道:“皇后说笑了,臣答应过皇太后,这天下是朱家的,现在是,将来还是,至于皇上嘛,皇后您先看这个。”说着从怀里摸出个纸卷径直递给皇后。
从人们的眼睛都瞪得溜圆,这也太没有规矩了,按理应该监国大人把应该呈献的东西交给太监,再有太监交给宫女,宫女拿给皇后才行,这下可好,两人就这么面对面的递东西,简直……成何体统啊,成何体统!
皇后大大咧咧的,才不管那个,拿过纸卷展开一看,原来是一份电报纸,上面寥寥数字,看完之后徐媛慧花容失色,问道:“这……是真的?”
刘子光点点头道:“应该是真的,皇上在北京坐江山了,他还真是属小强的,真让臣欣慰啊,不过北京在袁氏父子的掌控下,皇上身边又有魏忠贤这个奸臣,臣怕……一怕袁氏父子挟天子令诸侯,二怕魏忠贤继续祸国殃民,所以,唉,还请皇后定夺吧。”
原来朱由校居然又从上海逃走了,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抵达了北京,在袁氏父子拥立下再次登基,并且立刻发出圣旨,号召天下勤王靖难,讨伐南京监国政权,电报通电已经发出,只不过京城内普通百姓还没收到消息而已。
军国大事徐媛慧没有主意,只是问刘子光道:“监国打算怎么办?”
刘子光道:“天下都是皇上的,臣能怎么办?迎陛下还京便是。”
徐媛慧道:“皇上会回南京么?”
刘子光道:“请不请是臣的事,回不回是他的事,不管皇上做过什么对不起臣的事情,臣都能原谅,臣把能做到的事情都做到,掩了天下悠悠之口,剩下的便让北边去做吧。”
北京紫禁城,这里的宫殿可比南京气派多了,但却少了一些帝王之气,冷冷清清的不像个样子,据说袁崇焕已经下令召集前清时期的太监了,又在民间大肆征召秀女填充皇宫,尽力想把这个皇宫弄得象那么回事。
乾清宫内,朱由校面色苍白坐在锦垫靠背椅上,魏忠贤躬着腰站在旁边,门口站着的是侍卫统领赵兴德,他们君臣三人从上海乘坐潜水艇逃亡天津,经历九死一生才来到北京,重新当起了皇帝,但是这皇帝当的却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皇宫里全是袁崇焕的亲兵担任警卫,虽说也是言听计从,但是眉眼中的神色却不是那么恭顺,太监们也自成一派,没人鸟魏忠贤,他们三个人俨然成了被孤立的人,待在这皇宫之中便如同笼中鸟一般。
几次召袁崇焕进宫议事,他都推辞不来,说是军务繁忙,其实不假,这回可是和刘子光撕开脸正面开打了,袁崇焕能不全力以赴么,至于北京防务则交给儿子袁承志了。
袁承志倒是早晚进宫请安,不过言辞间对皇帝并不恭敬,今天朱由校提出要亲自研制飞天神翼以助军威,要求袁承志调拨五十万两银子和一百名工匠给自己,却被他当场否决,还劝皇上老老实实在宫里呆着不要添乱,不要做那些声色犬马的事情,银子和工匠有限,都要留着对付刘子光这个乱臣贼子,哪有富裕出来的供皇上玩乐,说完拂袖而去。
朱由校这个气啊,一连摔了三四个大花瓶,这要是在南京,早就跪了一地的人,拼死磕头请罪了,可是在这儿却没人理会,那些前清太监根本当看不见,抱着拂尘不知道跑到哪里赌钱去了,只有魏忠贤苦苦劝说皇上:“陛下不可气坏了身子,要为万民着想啊。”
朱由校怒道:“这袁承志太不象话,想当初朕是怎么信任他的,难道他忘了么!难道他要学刘子光么!也想当曹操?”
魏忠贤吓得赶紧磕头:“陛下小声些,小心隔墙有耳啊。”
赵兴德这会儿显得挺机灵,一步窜出去左顾右盼,又缩回来道:“不妨事,那些太监都在远处赌钱呢。”
朱由校眼睛一闭,两行清泪夺眶而出,十月的北京已经有些冷了,乾清宫中也没个火盆,冷冷清清的不像个样子,联想到自己的江山社稷,他更加哀愁,拍着魏忠贤的肩膀道:“朕只有你这个忠臣了。”
魏忠贤道:“奴才万死以报皇恩,陛下切莫伤悲,有祖宗庇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君臣二人抱头痛哭。
涿州前线,袁崇焕愁眉紧锁,用千里镜望着远方的连营,最近一段时间从青岛上岸的敌军越来越多,连营数百里,不知道有多少万人马,每日旌旗蔽日,锣鼓喧天,身穿玄铁甲的骠骑来去如风,看面容也不似中土人士,有白有黑,有身高力壮,头戴牛角盔,坦露健壮肌肉的黄发蛮夷,有全身甲胄,只露双眼的重甲骑士,有白布缠头,腰悬弯刀的波斯刀客,还有身矮矫健,来回乱蹦的倭国忍者,也不知道刘子光那厮从哪里整来的这么多兵马。
袁崇焕的兵马也不弱,有老徐州军的底子,还有西军的健锐,可是面对这些奇形怪状的敌军也都打怵,上至袁崇焕,下至普通小卒,都没有胆气出战,只能坚守城池。
忽然来了这么多援军,其实连刘子光自己也始料未及。
和谐 12…94 联合国军
更新时间:2009…2…20 12:09:24 本章字数:3678
其实这些援军从半年前就启程了,自打刘子光出事以后,世界各地便都动了起来,各地招商局竖起招兵旗征募当地兵马,友邦国王也尽点精兵,随同招商局的大船前往大明助战。
这几年招商局的势力发展极大,几乎把整个天竺给占了,在西方各国也都有租界,英国的北爱尔兰,法国的马赛,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地中海的马耳他,都是国中之国的性质,招商局人员不受当地法律管辖,招商局三级掌柜就能和当地国王平起平坐,分庭抗礼,更有部分招商局人员入赘当地王族,得了伯爵男爵之类的头衔,可谓打成一片。
那些番邦小国,都知道招商局的大老板是大明朝的国公爷刘子光,平时巴结都找不着门路么,正好摊上这码事,还不尽心尽力,反正将来亏待不了他们。于是乎每个小国出十几个骑士,百十个马夫侍从船员,倒也能凑出一支万国牌的大军来。
还有那些事实上被招商局征服的国家,更是倾其所有组建大军,高丽和倭国自不用提,就连那遥远的埃及,也组建了数千人的马木流克骑兵军发往大明,天竺也是征募了上万的军队,乘船赶往大明。
这么多国家的军队,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不通,协调起来极其困难,加之他们大都是从青岛登陆,一时间华北平原繁忙不堪,江南的钱粮被服辎重流水一般发过去,通事培训班一连开了十几个,红衫军组建了数百只宪兵分队整顿军纪,那些番邦士卒到了中华上国,倒也不敢造次,因为他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小道消息,这回作战表现好的,很有可能被赐予天朝子民的待遇,也就是说给绿卡,这是何等的荣耀啊,光宗耀祖不说,一辈子乃至子孙后代都有着落了。
这么多国家的军队前来助战,其中王公贵族不计其数,光是亲自领军而来的国王就不下四五个,至于大公、伯爵、侯爵就更多了,子爵男爵就不提了,比街上的狗都多,一块砖头掉下来砸死十个人,有八个是有爵位的,剩下两个还是王子,所以大明这一头也得有个镇得住场面的人出面,彭静蓉身为招商局的大掌柜自然是最好的人选,不过此时她身怀六甲,不方便过度操劳,所以大小事情都由胡懿敏出面,胡大掌柜当惯了领导,杀伐决断极有威势,那些蛮夷倒也服气。
话说这西方诸国,和天朝有些不同,他们那里女子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王位,所以他们觉得被胡懿敏领导没什么不平衡的,更何况胡大掌柜还是传说中的刘子光的夫人,这就更加具有神圣色彩了,大伙儿都恭敬地将其称呼为第二女王,至于第一女王自然是彭静蓉了。
胡懿敏上任之时就发布一条命令,别管这些人在他们国家是什么爵位,到了大明就一视同仁,管你是国王还是大公,一律按照带的兵马多少封官,手底下有一万人的,就在胸前配带一颗小太阳,三千人的一个小月亮,一千人的一颗星星,以此类推。假如你手下有一万四千人,那就是日月星各一颗。倘若你是个国王,手下却只有十几个骑士,那对不起了,只能乖乖当班长去。这样一来,混乱的局面才结束,连营里尊卑立判,军纪执行也少了许多麻烦。
这些西洋东洋南洋来的蕃兵,说是助战,其实还不如说是打秋风,见世面,不过天朝地大物博,也不在乎这两个小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