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作物的特xìng来看,确实当得上便宜二字。
包括杨改革在内,都一致的对申用懋给了一个点头的评价。
“……当然,这需要提前在边关安排种植,好在这玉米也适合在干旱的地方种植,也容易养活,不似稻米那般需要jīng心养护,若是能大片种植,必定会很便宜……”申用懋认真的说道。
平台里的人依旧点头。提前安排军粮的种植,这绝对不算什么新鲜事,如今皇帝就是这么干的。
“当然,这里面,也不能全用廉价的东西来代替,还是得掺一些比较金贵的,臣算了下,番薯糖和玉米占了大头,再佐以花生,就已经是很好的切糕了,若是要保持口味,再加入一些葡萄干,枣,核桃仁,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掺得太多,也是能控制本钱的,想每rì都能吃到葡萄干,核桃仁,枣,想这军粮,也绝对会得将士们的喜爱,加上先前的那些有点,臣以为,这切糕,简直就是上天为我大明经营西域所准备的……”申用懋激动的说道。
不得不说,杨改革也对自己这个大号秘书刮目相看了,没想到,他还能整出这些玩意来,看来,人都确实要有一些压力,有了压力,才有动力,才会动脑子想问题,这申用懋绝对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平台里一阵细语。
“陛下,臣以为,若是真的能以这些原料制作出切糕,若是真的有申大人说得那么好,这却也是件好事,rì后经营西域,却是少了很多麻烦,特别是如今的斥候战,往往数rì奔袭,没有功夫做饭,若是能吃到这种现成的东西,对于我军军力,却是一个不小的提升……”韩爌站出来,给了一个肯定的说法。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确实值得考虑,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出这样的切糕来,就是不知道这吃起来的口味如何,吃了之后的效果如何,若是真的如申大人说的那般,却也是我朝的福气了。”另外也有人赞成了,当然,也还带有怀疑。
“陛下,臣已经在家中试着熬制这种切糕了,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了,并且已经叫人试吃过,其口味纯正,口感香醇,酸甜适度,清香袭人,甜而不腻……,陛下,我朝如今不是就有姜糖和茶糖两种补充体力的吃食么?不过因为这糖过于腻人,许多军士不到不得已,倒是不喜欢吃,臣也是苦思改进的办法,这才有了切糕……”申用懋赶紧说道。
这回,真的是满平台的人都对申用懋刮目相看了,已经试制过了?并且有了结果,看来,确实是很上心的。说到姜糖,茶糖,大家都能理解,那东西,吃是好吃,头几次吃确实新鲜好吃,但若长期吃,当饭吃,那绝对是腻死人,若是真的能做出香甜可口,甜而不腻的切糕来,那绝对是不小的功劳,将会很适合如今战场上的需要。这东西,将特别适合斥候战。斥候们一出去就是好几天,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jīng力去埋锅做饭,特别是中午,特别是和敌人对峙的时候,很可能对峙数个时辰,甚至几天,分散一丝的jīng力都可能导致问题,能省一丝jīng力都是好的。
“哦,真的?若是真的如此,那卿家可算得上是用心了,若是真的,朕自当不吝嘉奖……”杨改革的眉毛也飞了起来了,若是满朝文武都像申用懋这样积极,那自己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切糕的前世今生,确实有着不同的用途。
第八百一十八章 和徐光启关于读书的辩论
北方大漠的战事对于民众来说,是可以狂欢的节rì,可对于杨改革来说,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一切都是建立在徐徐渐进上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
张显庸的自然实验很快就风靡整个běi jīng城,进而风靡整个大明朝,购买实验仪器的风cháo更上一个阶层。由自然实验引发的辩证思考也进一步撕裂着这个世界。
确实如杨改革所希望的那般,大漠的战事和张显庸的自然实验吸引了běi jīng城的目光,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
原先对准徐光启的焦点模糊了许多。徐光启进京,已经不是众人唯一关注的焦点了。当然,仅仅是有所减轻,徐光启依旧是第八百一十八章 和徐光启关于读书的辩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许多人仍然希望在徐光启身上找到突破点,这些人里,也或许包括了杨改革本身。
……
和昨rì见徐光启不同,今rì杨改革的情绪已经好多了,没有像昨rì那般见面就情不自禁的流泪。
“今rì徐师傅的气sè好多了……”杨改革笑着说道。这个时空,再某种层面上,最亲切的人或许就是徐光启了,这是杨改革的感悟,这种感觉,即便是亲密如皇后,亲信如王承恩,信任如孙承宗,也不曾有,这种亲切,来自于数百年的传承,是独一无二的。
“回禀陛下,托陛下的福分,一切安好。”徐光启回答道。能完成这古往今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徐光启十分的自豪,对于眼前的皇帝,除了佩服,自豪,感慨之外,更多的是佩服,自豪。
“坐吧……”杨改革笑着说道,让徐光启回京。杨改革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昨rì除了落泪就是汇报工作,和杨改革的目的几乎没什么关联。
“谢陛下!”徐光启也不矫情,谢恩之后就坐了下来。
“…第八百一十八章 和徐光启关于读书的辩论…徐师傅可知。朕让徐师傅回京,可是为了什么事?”杨改革也不打算废话,准备直接进入主题。
“回禀陛下,臣出京已经数年,也该回京叙职了。”徐光启回答道。
“呵呵,这不过是个小问题,朕相信徐师傅。即便是十年不回京,朕也放心,不是这个问题。”杨改革倒是笑呵呵的说道,关于徐光启回京,绝不是大臣们说的什么数年不回京,不合制度什么的,而是杨改革有重要的事给徐光启。
“……谢陛下信任,那臣实在不知了……”徐光启心里也是一阵欣慰。他能做成这般事业。除了皇帝无条件的支持就是皇帝无条件的信任,除了这两样,要做成这件事。绝对不可能,一个皇帝能放手让大臣手掌大半个明朝的人和钱,这份胆量和信任,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徐师傅对天下人都读书的事如何看?”杨改革笑着问道。
徐光启稍稍的沉凝了一会,道:“回禀陛下,天下人都读书之事,实乃是古往今来的大事、盛事、要事,体现了陛下的仁德,圣德,千秋的丰功伟业。受益万万百姓,福泽延绵千年乃至数千年……”徐光启是认真的回答的。
看着徐光启认真的表情,杨改革相信,徐光启这不是拍马屁,这是在说正事。
“先不说功德,徐师傅先说说这天下人都读书的后果是什么?”杨改革认真的说道。天下人都读书。被杨改革视为撕裂儒家,撕裂这个世界的利器。
要改变这个世界,必须改变这个世界的jīng神面貌,要改变这个世界的jīng神面貌,儒家,儒家所代表的文化,绝对是绕不过去的,由儒家文化所延伸出来的人文伦理,〖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法律是绝对要改写的,是绝对要变革的,变革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再没有外力将这些东西碾碎之前,妄想改变,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杨改革准备放手一搏,誓将这些东西改变过来。
“……后果么……”徐光启陷入了深思,这个问题,不是什么难以思考的难题,但这后果,确实是难以预料,不是难以预料而是和如今的现实格格不入,矛盾重重,是明知有问题却说不出来。
“……前些rì子,朕和衍圣公孔胤植聊起这个问题,后来又延伸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徐师傅想听吗?”杨改革问道。
“敢问陛下是什么问题?”徐光启疑惑的问道。
“……朕问衍圣公,若是rì后人人都读书了,他孔家是不是也要奴役几千家丁,剥削数万佃户?合起来就是一句话,圣人后裔是不是要奴役剥削圣人的门徒?”杨改革说道,这个尖锐的问题,一直发酵下去,杨改革相信,一定会逼迫儒家作出改变的。
徐光启一楞,脸sè陡然不自然起来,这个问题,绝对是十分尖锐的,直接问到了骨子里,让人摆不脱,躲不掉。
徐光启楞了一气,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皇帝的话,不管怎么回答,都绝对是有问题的。不支持人人都读书?那先前他说的那些话难道是废话?圣人的理念呢?不要了?圣人错了?支持都读书?那皇帝的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圣人的后裔奴役圣人的门徒,那还叫什么圣人?那读书人算什么?就那么下贱么?
“回禀陛下,臣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答的好……”徐光启叹息了一口气,皇
小说推荐
- 崇祯五百年
- 简介:第一部.逆天改命篇落幕。从未来穿越的“全知”之魔女奏(カナデ,救下朱由检,更协助他战胜李自成,迫退多尔衮,成功据山海关而立。历经患难不离,默默作出贡献,几阵玉楼云雨。朱由检终于要给予所爱的人真正名份。崇祯十七年六月,原应入宫晋升为贵妃的奏,却在大婚途中被“森罗”之魔女完颜蒲里古野掳至清国。无法
- 最新章:第256章
- 崇祯七年
- 简介:崇祯七年,山西、陕西自去年八月至四月不雨,赤地千里,民大饥,人相食。崇祯七年,李自成、张献忠、老回回等部破官军围困,入河南。崇祯七年…崇祯七年,后金汗黄台吉纵兵入上方堡,军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是时沿边城堡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内有农民起义席卷天下,外有强寇女真虎视眈眈,朝中党派林立,
- 最新章:第977章
- 崇祯情史
- 末代皇帝的虐恋:崇祯情史 作者:饭饭第一章 穿越“危险”许天明下意识护住自己的头部意识嘎然停止“来人呐,车掉进海里了”路人的声音许天明再没法听到了。树木茂盛,阳光剌眼。就是这阵阳光剌痛了许天明的眼。许天明睁开眼—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这个经济发达的城市竟然还有这么一块自然绿色的地方,是公园吧。许天*
- 最新章:第50章
- 崇祯盛世
- 《崇祯盛世》轩樟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过许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之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最震撼的时刻!朕的前方,是一个强悍至极,随时可以吞噬大明的游牧民族!朕的身后,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原反民!朕的手中,却只有早已败坏腐朽的朝纲!序章崇祯元年农历十一月的一个黄昏,整整六个多月没有下过雨的北方大
- 最新章:第922章
- 崇祯聊天群
- 作者:叫天内容简介 哎呀不好,皇帝还是穿越的,这挂开太大,地球都颤抖了 完了,大明一个不小心,日不落了!第1章 我是崇祯 呵呵呵,老天爷真是太好了,竟然让我穿越成了一位皇帝!真是帅呆了!金口玉言…后宫佳丽三千 胡广在搞清楚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忍不住心中乐开了怀。只见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嘴角挂着一丝笑意。
- 最新章:第1178章
- 逐鹿崇祯末年
- 《逐鹿崇祯末年》作者:田盛公正文出场人物介绍(一)闯王:李自成高夫人:李自成之妻农民军重要将领:李过:又名锦,字补之,号称「一只虎,陕西米脂人,李自成之侄。从李自成作战十五年,转战各省,大小数百战,封大顺制将军、都督。李自成自北京败退时受命镇守陕北,与清军阿济格部作战三月,牵制清军南进。大顺军南逃时
- 最新章:第464章
- 崇祯十七年秋
- 崇祯十七年秋作者 话凄凉第1章 冒风雨,惶惶南逃天下着大雨,暴雨如柱,电闪雷鸣。在京师通往南方的道路上,一群衣着褴褛的人,冒雨前进。他们中有身着华服的贵人,有穿着长衫的士子,更多的则是素服的难民。泥泞的道路,让他们的服色失去了本来面貌,无论贫贱,无论富贵,都成了泥土的颜色。整个北方一连数月的干旱,赤
- 最新章:第1187章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我成为崇祯以后》作者:鲟鱼正文第一章 颓废的惩罚打着呵欠把电脑开机,看了看仿佛猪窝的房间,也懒得收拾,出去洗了把脸坐到电脑前,连上网络后开始浏览冲浪,这就是我近来的主要生活规律。我是一个孤儿,有时候我不禁想,如果我的父母还在,看到我今天是这个样子,估计会狠狠的胖揍我一顿;或者会气的从棺材里蹦出来给
- 最新章:第306章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简介: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皇上:
- 最新章:第84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