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纵横记》第214章


爱德华一世对于英国有三大贡献:第一,统一英伦三岛。这个意义,毋庸置疑是英国崛起的必要前提。这个功绩可以与秦始皇统一七国相提并论。尽管秦始皇死后天下又乱,但中国的大一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尽管爱德华死后苏格兰一度又脱离英国,但毕竟爱德华初次实现了英伦三岛的大一统,并在有生之年加以巩固。
第二,奠定英国议会制基础。政治制度的先进,是后世英国崛起的首要原因。封建王权过于强大,则使贵族与平民阶层的自由和创造能力受到压制(如中国);但是封建王权被过分削弱,则国家凝聚力散失(如波兰),爱德华一世恰恰实现了一个比较恰到好处的均衡。十三世纪初“无地王”约翰(“狮心王”理查的无能弟弟)在各地领主的迫使下,签署了《自由大宪章》,开全世界君主立宪制之先河。然而由于“无地王”及其继任者的孱弱,君权被过度压制。到了爱德华在位时,运用自己的强势,重新加强了王权,使得王权与议会的权力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这样,英国的君、臣、民能够达成利益上的一致,同心同德振兴国家。
第三,这也许不是爱德华有意所为,不过,英国的学术界远没有欧洲其它地方禁锢那么严密,因此爱德华在位时,英国的科学发展快于别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一批优良学府在科学与哲学领域的率先探索,亦是后世英国崛起的一大动力。
以上是现实世界的历史,而在这个世界呢,由于炎汉的缘故,爱德华更不得不快马加鞭!随着炎汉的商品向欧洲渗透,炎汉的故事亦随之流传。爱德华听说炎汉国王赵矜拼命在搞火药的研究,很快便想到鞑靼人用火炮攻城略地的事。正好培根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搞出了火药的人,已经实验成功了。爱德华如获至宝,立即请这位天才科学家来王宫,将他的发明好好讲述,看看哪些可以应用在军事、哪些可以应用在民生。如此一来……大英帝国之崛起,大有提前之势!
由于爱德华给培根撑腰,伦敦的风波总算平息。
无独有偶,此时的南欧亚平宁半岛上,另一股风波在发展,在蔓延,很快遍及意大利各邦。从教皇国的首都罗马开始,那不勒斯、佛罗伦萨、比萨、博洛尼亚诸城先后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游行,同样也是群情激昂,同样也是喊着“打死”、“烧死”、“砸死”、“绞死”。
这却是因为一部作品,激怒了广大教士与善男信女们。在这个宗教具有强大控制力的黑暗时代,任何人对教会的挑战,都会惹起狂热信徒的强烈反响。为了反对科学以及其它不同的声音,善男信女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干出残忍暴虐的事情——譬如史上有名的女数学家海帕西娅,因为触怒教会,被信徒们劫持凌辱,最后剥光衣服,拿锐利的蚌壳一块一块地剜下肉来,奄奄一息之时再斩断四肢,投入火中。
类似这样用火刑“净化”掉的异端分子,历来不知道有多少了,时至今日,还在不断重演。
与培根堪称难兄难弟的另一位先驱者,正在狼狈逃窜。这就是但丁。培根是实验科学先驱者,但丁是文艺复兴先驱者。他们的思想太过于领先时代,使得他们遭受了无数的嘲笑、白眼、造谣、诽谤……颠沛流离,命运坎坷。但是,正是他们以及这个时代若干敢于反抗教会、追求真理的人,一同敲响了中世纪宗教桎梏的第一道丧钟。
但丁创作的《神曲》,是文艺史上一部不朽巨著。《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但丁以之批判教会,痛快淋漓。
在这个时代,到处是宗教势力。培根要搞科学,只能披着宗教的外皮;但丁要搞文艺,也得借着宗教的名义。他在《神曲》中以一个正直教徒的身份,痛斥教皇、主教、教士等大大小小宗教家们“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他揭露宗教家们干着买卖圣职、敲诈勒索、荒淫无度、迫害民众等丑恶的行为,“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他指控宗教家们“沉湎于金钱的淫★秽污臭”、“到处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他又强烈地直指罗马教廷是“污血的沟,垃圾的堆”,控诉“圣殿变成了兽窟,法衣也变为装满罪恶面粉的麻袋”!
这样的作品问世,带来的风波怎么可能不大!于是,意大利各地的游行、集会,就在教会的默许并暗中支持下,如火如荼,愈演愈烈。
不得已,但丁只好仓惶逃出佛罗伦萨,隐姓埋名,躲避起来了。究竟躲到哪里去了呢?可能是比较开明的威尼斯?可能是与教廷有着严重矛盾的法国?一般人不得而知。要是给一般人都知道了,他当然就死定了。
(待续第八十八回:未婚夫妇困峻岭,忘年兄弟斫连营)
第八十八回:未婚夫妇困峻岭,忘年兄弟斫连营(上)
罗斯托夫战役还未完全落定,在高加索地区,战事又起。格鲁吉亚王国攻击车臣酋长国,汉军姚蛮子、李庆熙、李宝昭所部先后驰援;伊儿利汗国对阿塞拜疆王国虎视眈眈,汉军乌达所部入驻阿塞拜疆以协助防御。
这高加索的战事原本是伊儿利汗国为着牵制炎汉而发起,不想让炎汉顺利攻取罗斯托夫。不料炎汉以水师顺流直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登陆战打得罗斯托夫大公康斯坦丁惶恐出降。听闻情况之后,伊儿利汗王帖克笛打消了继续干涉的打算。但是格鲁吉亚国王狄米特尔由于想要取回前妻,仍然卖力攻击车臣。帖克笛汗许诺过如果狄米特尔能够攻克车臣则将都蓝公主送回给他。
汉军主力正在休整,暂时未能南下。李庆熙成为南线汉军的总指挥,见车臣军主力已经重新集聚,便要发起反攻,收复失地。李宝昭劝道:“郎君,你要反攻,那是好的。不过,不是此时。须待大王前来,反攻过去,不惟击退格鲁吉亚人,尚要割其土地,方才称心。”
李庆熙看看李宝昭,心想不愧是契丹部族出来的蛮女,专爱割人土地。还一直叫自己“郎君”,恬不知耻。哼一声,并不接纳她的意见,只说:“主公自有主公之事,岂可以贼寇遗君?为将者,当自奋发。格鲁吉亚人有勇无谋,不足为虑。你若不与我同心,我自往,你可留下。”
李宝昭笑道:“我怎不与你同心?只怕你大意,欲速则不达。你既要往,我便随你去也。”
于是李庆熙、李宝昭、姚蛮子带了三千汉军,又向车臣人要了两千人马,杀入山谷,反攻格鲁吉亚军。
李庆熙先前参与过汉军奇袭格鲁吉亚之役,与李圭凭着少量人马直袭格鲁吉亚军大营,不但将敌人打得丢盔弃甲,还俘获了王后都蓝。这时满心觉得格鲁吉亚王狄米特尔是个饭桶,不足忧虑,挥师疾进。
不料,狄米特尔虽然没什么智能,上次战败之后好歹总结了教训,不敢冒进,注意蓄养士兵的体力,小心谨慎多了。见汉军反攻过来,狄米特尔吩咐军队后退,不在陌生的地盘与汉军作战,退回本国再说。
李庆熙一路赶去,将要进入格鲁吉亚国境。李宝昭又道:“郎君,你可歇矣。大王令我们协助保卫车臣,今车臣已保,何须更多功劳?”
李庆熙瞥一眼,偏偏不听她的,说道:“你不是说,要击败敌军,割其土地?到此为止,割什么地?敌军此番攻击,劫掠已足,若不好好教训一番,下次又来。”于是李庆熙挥师继续追赶,李宝昭只得也率部赶上去。
这一日,来到一个盆地。盆地狭长,有五条道路汇集。汉军从偏北道路上追来,格军往西南道路上逃去,汉军追入盆地,向西南道路赶去。突然间,西北、偏西两条道路上大队人马涌到,喊声大作,拦腰攻击汉军!
原来那是高加索山脉北麓各个少数民族,有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诸多部族,既不属于格鲁吉亚,也不属于罗斯托夫,各自占地为王,组成一个个小酋长国。因车臣部族近来在炎汉扶持下逐渐强大,向西扩张,威胁到他们的领地,他们已有联合起来抗拒之心;如今炎汉灭罗斯托夫,更使他们感到生存空间逼仄。狄米特尔派人与这些酋长国联络,唆使他们出兵一同对抗汉军。各个酋长国遂纠合人马,杀来帮助格鲁吉亚军作战,正好在盆地里与汉军撞见。
李庆熙虽参加过上次南征之役,却没有李圭那么了解高加索地区的情况,遭到突袭,措手不及,还不知敌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李宝昭在后奋力厮杀,李庆熙亦冲回来试图挽救,无奈敌人势大,将汉军断为两截。姚蛮子往偏北道路原路退去,车臣人往东北道路退去,剩下在前面的李庆熙、李宝昭所部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