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芳菲》第160章


说着她又解释道:“不是我不拿哥嫂当亲人,实在是这年头不好,我想为自己留着点,你知道的,李妈和小邱他们跟了我多年,我不能出嫁了就不管他们,万一他们遇到难处,我有粮食也能接济他们一口。”
“我明白的,能少交一半租子我哥嫂就求之不得了,没有婆家免费霸占媳妇陪嫁的道理,再说了,婚前我家连聘礼都没出几个钱。”顾玉林握紧胜兰的手道:“租地的事情你放心,到家后我回头就去办,至于盖房子的事情,恐怕得你那头的人出面。”
“恩,我先去看看地,然后找小邱去,他媳妇娘家兄弟是瓦匠,正好会盖房子。”胜兰又想了想道;“不知道我舅舅选的那处宅基地怎么样,咱们得选个偏僻点有不能离村庄太远的地方建房,最好建土坯房子,外表越普通越不起眼越好,然后咱们多花点钱修个大地窖,修的结结实实的好藏东西。”
想起玉阳女子学堂的地下室,胜兰很受启发,战争中多的是烧杀抢掠,修个隐蔽的地下室,不仅能保护财产,危急时刻或许还能救命。
VIP卷 第一五八章 田租
计划好了后,胜兰和顾玉林很快就开始行动,两人用走亲访友的借口,抽空悄悄的去查看了那一百亩田地和宅基地的位置,了解了下下正种着那田的佃户的情况。
小舅舅孙文青是一心一意为胜兰考虑的,那一百亩田地离顾家庄并不算很远,也就二十几里路的样子,难得是连在一起的一大片田地,不但土质肥沃且周围水源充足,居然是玉阳当地罕见的可以秋种麦子夏种稻子的水田。佃户也皆是老实本分的人家,听说胜兰有意收回田地,一个个诚惶诚恐的哀求,弄的胜兰很不忍心,最后只能和顾玉林商量着先收回一半的田地,也就是五十亩分给顾家兄弟种。
那处宅基地离田地不远,就在佃户们居住的村庄最东头,小村庄名叫三家村,不知道是不是最初只有三户人家的缘故,如今也不过十几户人家,是个极小极隐蔽的小村庄。 村子里只有几条林荫小路和外界相通,环境幽静植被茂密,随处可见参天大树。胜兰的宅基地和邻居相隔不远,互相可以照应,四周皆是茂密的林地,门前还有条哗啦啦流淌的小河,洗衣洗菜都很方便,环境看起来很符合胜兰想要在此生活躲避战火的想法。
既然看了满意,胜兰就回了趟桐花巷将盖房子的事情全权托付给了小邱。 小邱是王家的下人,跟随胜兰多年,和李妈一样忠心耿耿,自然对此事尽心尽力,很快就找齐了工匠,采买了砖石材料运到了三家村。
那头房子开建,这头顾玉林并没有立即将土地的事情告诉顾家人,而是和胜兰商量好一直等到了过年,在年三十晚上一家人都在、最欢乐祥和的时候提了出来。
听说胜兰手里油田。顾老三和顾三奶奶皆眼前一亮惊喜不已;他们家之所以一直贫穷富裕不起来,孩子多花费大是一方面,没有自己的田地,一直租着别人的地种常年被田租压的翻不了身是另一方面。
这时期的玉阳土地田租是很重的,一般都是四六开或者五五开,一亩的收成交了田租就剩下一半了,再交给政府的赋税什么的,就只能落下三成。再加上这时候生产力低下,一亩田地一季庄稼顶多也就两三百斤的收成,因此许多佃户拼死拼活一年。得的粮食也就勉强够自家填饱肚子,这还是在风调雨顺好年月里,要是碰上大灾大涝。许多人就只能卖儿卖女四处讨饭了。
顾家多年来一直都租种着别人的田地,做梦都想拥有自己的,可就是一直攒不下钱来买,此时听说胜兰有田,不仅顾家老两口。连顾玉林的兄弟侄儿们都是一脸喜色。
欣喜之余,潜意识里面他们也当即认定;胜兰人都嫁进顾家了,田地当然也是顾家的,自家人种自家人的田,肯定是没有田租之说的。
所以等到顾玉林说胜兰同意将田地分出五十亩给顾家人种,田租要收别人家的一半时。顾三奶奶头一个坐不住了,当场生气道:“小五,你媳妇的田不是咱顾家的田么?咱自家人种自家人的田。还收什么田租?不是爹娘兄弟帮衬,你能顺利成亲么,你就这么回报你爹娘和兄弟的啊!你还有没有良心?”
“娘,收田租是我的主意,您别怪玉林。”胜兰早预料到婆婆会跳出来反对。也早想好了应对之策,见状不紧不慢的道:“那田虽然在玉阳。但确切的说并不是我的田,而是我小舅舅的。只是他人在淮城,离这里实在是太远管理不便,又体恤我们顾家没什么田地,才交给我打理。我舅舅疼我是好意,可我总不能得寸进尺,就直接霸占了他的田吧!”
“鬼才信呢,你舅舅大老远的干嘛跑玉阳来买田地,那地肯定是你家祖上传下来的,肯定是你爷爷怕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不懂这些,托你舅舅代管的。你爷爷过世也好几年了,这些年你舅舅也该捞足了吧,还舍不得放手,真是贪心不足不要脸。”
顾三奶奶说话不好听,眼光还是毒辣的,她压根就不相信胜兰的说辞。
“娘既然这么想我舅舅,那这田地我不要了,趁早退给舅舅,省的他出了田地还要被人在背后骂。”
听着顾三奶奶的话, 胜兰当即红了眼睛,抹了抹眼泪低声道:“那田原来的确是我家的,可当年我家出了事,舅舅借了大笔的银钱给我爷爷周转,后来爷爷没钱还,就把田地押给了舅舅。当年我被王家族人赶出来时几乎是身无分文,祖上的财产全被他们霸占去了,这些年多亏舅舅的照料才能活下来,就连我的嫁妆,也全是舅舅出钱添置的,舅舅对我视如己出,可以说是恩重如山。娘这样红口白牙的诬陷我唯一的亲人,我这心里实在是难受。”
说话间她站了起来,表情很伤心的对顾老三道:“ 爹,这田地的事情还是算了吧,我实在是做不出恩将仇报侵占我舅舅财产的事情,反正地契还在我舅舅手里,娘的提议我没法答应,就不去拿了,这事就算了吧!”
当年王家被土匪抢劫后还有多少财产田地顾家是不知道的,但是胜兰的祖父去世后小王庄的王氏族人一下子富裕起来从佃户变成了地主,胜兰孤身离开确是人人都看到的。 胜兰的婚事从头到尾都是孙文青在帮着忙活,可见他对这个外甥女的在乎。这些年胜兰一个人孤身在外读书,能挣下几个钱?成亲前顾家基本没给几个彩礼,胜兰的陪嫁可比彩礼多的多,说是孙文青出钱置办了陪嫁极有可能。
还有这个田地归属问题,要真是胜兰的陪嫁,当日成亲时没道理不把土坯砖头摆出来给乡亲们看,哪家姑娘不希望自己嫁妆多多嫁的风风光光的,有必要这样藏着掖着么? 而且算这地是胜兰的陪嫁,那也是属于胜兰自己的财产,她愿意拿出来,那是她孝顺,不交,顾家也没理由抢占。
稍一思索,顾老三就觉得胜兰的话可信。
前一段时间顾三奶奶弄走了胜兰的两床陪嫁被子,顾老三虽然后来发觉了,可是被子已经盖了也不好再退回去了,后来顾家被村人笑话了好久,说它们老两口贪婪的连媳妇的陪嫁被子都不放过,顾老三因此心里一直积了口气。
再说五十亩田虽然不多,但是对一贯当佃户的顾家来说也不少了,要是胜兰真生气这事黄了,损失的还是顾家。
他们家老的老小的小,几十口人,每年的粮食都不够吃,早就有点揭不开锅了,五十亩地的收成不是一笔小数目,怎么也不能随便放弃。
见状顾老三急忙道:“老五媳妇,你娘不了解情况说话有点冲,你先别生气,咱们一家人好商量。”
“自家人的地还收什么租?”顾三奶奶还想闹,被大儿子顾成林一把拉住了。
顾成林年纪最长,成亲最早,如今他膝下的孩子也最多,足足三男三女六个孩子,加上两口子八张嘴要吃饭。除了前头两个半大儿子勉强能下田帮忙,其他的都不算劳力,不能干活却吃的多,一家人没少被顾三奶奶埋怨。
顾三奶奶也是因为穷,怕粮食不够吃才埋怨小辈,要是粮食足足的,谁还怕孩子吃啊!顾成林早就希望能有自家的田,或者田租少一些能让手里的存粮多一些,让孩子们也吃的饱一些。
所以胜兰两口子一提出田地的事,顾成林就算了笔账;胜兰那田是可以种水稻的,水稻收成高,加上旱季的小麦玉米,一亩田一年差不多有个八百斤的收成,这少收一半的田租,自家就能落个大约五六百斤。
一亩田就是五六百啊,十亩就是五六千,五十亩就是两三万斤,一家人吃是绝对够吃了,剩下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