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纨绔》第161章


李三娘说道:“大官人让我们找人监视着万德客栈,方才不知道怎么回事,万德客栈忽然大乱,那个大辽的皇太孙忽然领了一大批人气势汹汹地朝着旁边的西夏使团住地冲去。到了那边,这些人二话不说,直接就朝着那些西夏人一阵好打,西夏人不怎么敢还手,被打得很惨。”
马六娘听到这里,笑着横了曹端一眼,偷偷在曹端的大腿上捏了一下,像是在说:“又是你惹出来的事!”
曹端对于自己惹出来的事却毫无愧疚之情,仍旧兴趣盎然地听李三娘继续说道:“后来那个西夏大将李察哥出来了,耶律延禧见了他就像是见到玩了他浑家的情敌一般,眼中像是要冒出火来,指挥着自己的侍卫向他杀过去,嘴里还说:‘今日孤要杀了你这个小子!’”
曹端眉毛一扬,说道:真的说要杀了李察哥?”
李三娘说道:“下面监视的人是亲眼看见的,他们回来这么禀报,应该不会错的。”
曹端一声,说道:“后来怎么样呢?”
李三娘说道:“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就来了一大批的理藩院的人说和,耶律延禧虽然并不甘心就此退却,但也不好继续闹下去了。马上,礼部尚书赵挺之就亲自到了,毕竟是在大宋的地方上,耶律延禧也不好太过不给赵尚书面子,留下一些威胁的话,就此退却了。”
曹端听得若有所思,便向李三娘道:“三娘请回吧!帮我多谢那些监视万德客栈的兄弟了。”
李三娘连称“不敢”,转身出了房门。
曹端转头向马六娘道:“看起来,咱们今天是没有时间做事了,我要进宫和小皇帝商议坏水呢!”
马六娘忽然一把拉住曹端,红着脸说道:“快一些,也可以的!”
曹端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雏儿,但见了马六娘这等媚样还是心头一荡,暗道:“确实不差这一会!”当下也毫不客气地一把把马六娘拉入怀中。
为了方便做事,马六娘已经在这房间和自己的闺房联通,当下,曹端一把抱起马六娘就往帘后通往马六娘闺房的新辟捷径而去。
半个时辰之后,曹端浑身舒泰地走出房门,嘴里哼着歌,向皇城走去。他手上有赵佶赐给的金牌,要进宫随时都不会有问题。主要还是那些皇城侍卫哪个不认识他?不等他亮出金牌,便被请进了皇城。
这时候,各路尚书宰辅都已经开始坐堂办公,外面大道上忽然走进一个人来,施施然向着禁中而去倒让大家都侧目不已。
来到了皇宫的东大门左嘉肃门,曹端便照例向看门的小黄门表达了求见皇上的意思。那小黄门见是曹端,不敢怠慢,笑道:“大官人有所不知,官家如今在会见西夏使臣呢,恐怕未必有时间见您老人家。不如又奴婢带着您到旁边找一处休息一下,等此时完了再觐见也不迟。”
曹端笑道:“不必了,多谢内相的好意了,小人就在这里等好了,我想西夏使臣的会面时间一定不会太长的。我想要不了多一会,陛下就会派人去传召小人,小人在这里守株待兔倒也适得其便。”
他心里却想道:“若是普通的西夏使团,自然是不怕耶律延禧的威胁,但这使臣就是他们的皇帝李乾顺,他们自然是不敢冒万一的风险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知会大宋赶紧跑人。在这种逃命的时刻,他们又哪有耐心在皇宫陪着赵佶这小子混扯!”
小黄门听了曹端这话,哪里会相信,他心下暗忖:“官家会见他国的使臣,哪一次不是最少两三个时辰的。就怕到时候你会求着我帮你找个地方休憩一下呢!”想到曹端这么大“大人物”到时候低声下气地求着他帮忙找个地方休憩,他心下真是欢快无比。只是自己侍候得好,攀上了曹端这棵大树,说不定几个月后就是内侍行首呢。要知道,朝中象大苏学士、小苏相公、大武给谏、小武太尉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听说款可都是眼前这位曹大官人的人呢。
就在这时候,忽见前面跑来一名内侍,一眼看见曹端,大喜道:“曹大官人,见到您老人家真是太好了,陛下差奴婢去宣,奴婢还在想您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叫奴婢到哪里找人去,没想到您老人家竟是和官家‘心有灵犀一点通自己上门来了!”
那小黄门怔住了,没有想到这位曹大官人竟然神算如斯,说官家会见西夏使臣的时间不长就不长。怪不得人家成为了这样的大人物呢。
第216章 豪情万丈
赵佶见到曹端,第一句话就是:“你小子坏水真够多的!”
曹端心下一阵郁闷,这已经是今天第二次被别人这样评价了,他不由往自己身上看了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对劲,自己看着满顺眼的,怎么别人都是这样看自己的呢?
就听赵佶又说道:“不过,奸得好,奸得妙啊!不论如何,这一场蹴鞠赛就能搞得辽夏双方的联盟破裂,真是一个大胜利啊,单就这点收获,就不枉我们花费了这么多心力来组织这比赛了。”
曹端暗道这倒是句人话,脸色顿时放晴,说道:“九郎这是什么话,咱们的眼光岂能止于此。依我看,若是你有足够野心,单就这次的比赛就能确立你大宋有史以来第一帝的地位呢!”
赵佶当然不知道只有几千兵马的完颜阿古打能有什么破坏力,所以对曹端的话不免有些难以置信。不过,他终究是少年心性,最是乐观,加上他如今对曹端已经产生了一种盲目的信赖。所以听见这话,也是豪情万丈,笑道:“不错,只要志存高远,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我记得这句话还是你对我说的,如今我对这句话是越发深信不疑了。”
曹端见激起了赵佶的斗志,心下欣慰不已,又说道:“送李乾顺上路的人安排好了吗?”
赵佶“嘿嘿”笑道:“你放心好了,朕不是那些只知道将什么仁义道理的书呆子,更不是为了仁义道德而置自己于不顾的宋襄公。也许是和你这奸商一起混多了,朕现在觉得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国家之间,最讲不得仁义道德,因为这些仁义道德都是战士的尸骨托起来的。既然答应了取李乾顺的性命,那朕就是明目张胆也不能让他好端端地回到兴庆府。何况,这此又有耶律延禧这么个好挡箭牌。”
曹端听赵佶这样说,心下喜悦,又奸笑道:“这次最绝的是,李乾顺即使死了,西夏人也不能声张出去,因为他现在可是李察哥啊,而李察哥明明没有死!若他们说李乾顺在大宋遇刺而死,那就涉嫌对大宋图谋不轨,在他们已经和大辽决裂的情况下,他们是万万不敢送给大宋这样的把柄的。若他们说李察哥在大宋遇刺身亡,也不行。因为李乾顺一旦死了,继位的必然是李察哥,这瞒是瞒不住的,李察哥总不能说我在阎王殿里闹腾了一回,又被放回来了。
换句话说,李乾顺这次死了也是白死。西夏人万万不敢说出他曾经出现在这次的使团里面,更不敢就此时去质问‘凶手’耶律延禧。因为一质问,又露馅了。换句话说,这次他们只能‘不过堂,就判刑’,直接把凶手的罪名加在耶律延禧的身上。可怜的耶律延禧到时候一定很奇怪,我只是威胁你小子几句,你有必要这样和我拼命吗?倒像是我偷了你老母一般!”
赵佶曹端说得有理也有趣,发出了一阵放浪形骸的狂笑,直把远远侍候着的一众内侍笑得侧目而视,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好不容易笑完了,赵佶才说道:“想想还真是如此。我想,要不了多久,我们的西夏皇帝李乾顺李大官人就要‘天妒英才,二竖为虐,英年早逝朕还要派个吊唁团过去,不知道‘老相好’李察哥李二官人是接见还是不接见呢?”
曹端愕然半晌,说道:“这倒是个问题,若是接见吧,一见面,此李察哥非彼李察哥,就露馅了;若是不接见吧,我堂堂大宋使臣都不接见,这岂不是对天朝不敬吗?真是伤脑筋!这样想想,好在我不是朝堂上当官的,更不是西夏朝堂上的官儿,否则皇帝若是丢这么个问题给我,我还真是想破脑子也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不过,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友邦’,大辽一定也会派去吊唁团,不知道西夏人会怎么对待他们呢?”
赵佶笑着说道:“好在我也不是官员,我有什么问题,不但可以问陛下站着的群臣,还可以问殿中坐着的商贾。这个问题确实难办。西夏人‘明知道’大辽人就是凶手,却又不敢揭穿,表面上双方并无冲突,总不能说看着人家使臣长得太丑,就把人家宰掉吧。若是任由辽人平平安安地来了又回,也不行,这不是明摆着人家‘猫哭耗子假慈悲’,李察哥这个耗子的家属竟然对假哭的猫一点办法也没有吗?”
曹端笑道:“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