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记》第635章


的所作所为,造成的破坏完全超过了被他们称为流贼地夏军。
眼见唐政府对突厥军应对软弱,阿史那矣利弗有了南下夺取中原的野心,他收容了隋朝宗室杨政道,准备打着隋杨的旗号吞并并州,进取关中。
为此,他命令自己的老弟阿史那咄攻击原州,将军阿史那泥步会合梁师都,攻击延州,自己则率领主力从马邑南下,夺取并州,河东,进入关中,在他看来,唐军正在东都忙着和夏军交手,他完全有机会建立当初北魏帝国的功勋。
就在突厥人蓄势待发之际,中原地战事也在五凤三年年底有了分晓。
李世民率领大军猛攻河阳,河阳守军由尉持恭率领,经过一个多月地围攻,唐军无力攻下河阳。
最初,尉持恭和刘雅等人率军从河阳渡河,进攻东都时,他们的粮草转运都要通过河阳,河阳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当高畅解决了王世充,包围洛阳之后,有了洛口仓,黎阳仓粮食地支持,又加上黄河以南都成为了夏国的版图,河阳也不再是孤城一座,士卒源源不断地通过黄河浮桥进入河阳换防,李世民纵然英勇,也无法在短时期内攻克河阳。
就在李世民在河阳城下难以前进之时,李元吉和屈突通率领另一部大军来到了东都,他们在城外扎下了大营,与东都呈犄角之势。
也是在这个时候,王世充的死讯传到了洛阳。
大臣们希望王玄应打开城门,放唐军入城,王玄应虽然不是什么天纵奇才,却也不是蠢货一个,自然拒绝了大臣们的建议,他知道,唐军一旦入城,主客易势,当初,郑国和唐朝多次交战,他姓王的一家人和唐王朝的那些大臣们有着许多说不清楚的恩怨,唐军进城之后,那些大臣到还没有什么,仍然可以当他们的官,而自己和王氏一族,恐怕就只能被囚禁度日了。
就在王玄应觉得王家已经毫无前途之时,王玄应和一个人暗中会面了,那个人就是魏王王弘烈。
徐世绩率领的夏军还没有到达襄阳城下,王弘烈就已经派人向徐世绩请降了。
襄阳落入夏国版图之后,王弘烈自告奋勇,说是要进入东都劝说太子王玄应投降,高畅应许了他。
王弘烈向王玄应细说了一番利害关系,既然王家已经没有翻身的余地,要不投降唐王朝,要不投降高畅,要不就身死族灭,在这三条路中,走哪一条最好呢?
身死族灭也就算了,要想保住王家,投降唐,还是夏呢?
王家在唐王朝有着许多仇人,当初,有许多叛逃的大将和大臣,王世充都下令将他们留在东都的亲族杀了,若是投唐,那些仇人难道会放过我们吗?
若是投降夏?
的确,在夏国和郑国交锋时,也有许多郑国大将投降夏国,他们的亲族也在东都,可是,这个时候高畅已经率军包围了东都,大家害怕城破后被夏军清算,也只是将那些叛将的亲属软禁了起来,并没有大开杀戒,因此,双方并没有什么血海深仇。
再加上,苏威现在也在东都,他是高畅的王妃的爷爷,又从小将高畅抚养大,就算如此,王世充对苏威也是尊敬有加,有苏威出面,就算投降夏国,王氏一族丢掉了富贵,命总是能保住的吧?
至于手下的那些大臣,那些洛阳豪族,他们和李唐的关系,大家心知肚明,怎么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呢?
听了王弘烈的一番话,王玄应深以为然。
正好,他控制的军队仍然掌握着城防,这也是唐军无法进城的原因,要想打开城门放夏军入城,对他来说还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过,时间一久,就有些难说了,毕竟,夜长梦多啊!
八月下,王玄应打开洛阳东城,夏军进入了洛阳。
洛阳失守,唐军只好西返,只不过,高畅是断不会容许唐军从容后退的。
当初,他之所以将洛阳围而不攻,就是想引李唐的大军东进,一开始,他就没有放这数万唐军西返关中的打算。
正因为如此,他才命令尉持恭不惜一切代价在河阳阻击李世民,务必使南北两路唐军无法合拢,然后,分而击之。
最初,他想先击破李元吉率领的唐军,然后再倾全力攻打东都,然而,他没有想到洛阳居然不战而降,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九月初,夏军通过洛阳,从洛阳西门出,袭击唐军大营,李元吉和屈突通没有想到夏军会突然从洛阳冲出,措手不及之下,临近洛阳的几处营寨皆被夏军攻破。
屈突通率领精锐部队阻击夏军,让齐王李元吉率领主力向西撤退。
夏军一路紧追不舍,咬住不放,屈突通战死在了阵中,后军崩溃,高畅亲率主力向李元吉率领的唐军大部发起了攻击。
史万宝率领本部人马留下来断后阻击,在他的拼死阻击下,高畅的行军步伐慢了下来,李元吉率残部退入弘农郡。
到达弘农郡之后,李元吉见后面没有夏军追击,松了一口气,准备重振兵锋,收拢溃兵,徐徐退回关中。
他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南下攻击襄阳的徐世绩部在襄阳不战而降之后,就已经北上,进入了弘农,在唐军松懈下来之后,徐世绩部向唐军左翼发起了攻击,唐军战阵再次崩溃,一溃千里,再也无法阻止起来。
这个时候,高畅率领主力部队已经击溃了史万宝部进入了弘农,史万宝被雄阔海在乱军中斩首。
最后,李元吉只率领少量精骑逃回了河东,十万唐军死伤狼藉,大部被俘,黄君汉被杀,王君廓被夏军生擒,李唐的关东战事糜烂如斯,再无挽回的可能。
第四集 第一百二十八章 残阳如血(全书完)
更新时间:2008…12…31 21:24:30 本章字数:5269
五凤四年,十月十日,酉时。
长安东城城头。
李世民站在城楼,向着东面眺望,城下,夏军修筑的大营连绵十余里,这还仅仅是东面的夏军大营,除此之外,在长安城的西面,南面,北面都修筑着夏军的大营,只是,这城东的大营乃是夏贼的头领高畅的主营,因而,李世民才把注意力放在了长安城东。
一国的灭亡来得真快啊!
李世民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自从晋阳起兵以来,占据关中建立政权之后,李唐也曾经消灭了许多政权,不是将那些王爷,皇帝斩于马下,就是把他们抓到长安来囚禁,或在闹市中斩首,不想,现在李唐也到了灭亡的时候了!
嗯!说起来,李唐王朝其实还没有灭亡,唐皇李渊已经率领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还有文武百官以及关陇门阀的子弟们南下,越过秦岭,进入汉中,在巴蜀建立了政权。
然而,李世民知道,这只是皇朝的苟延残喘罢了,在高畅占据了大半个中国的情势下,唐王朝的灭亡指日可待。
这也是李世民放弃入蜀,而是宁愿留守长安的原因。
一向惯于隐忍的他这一次决定和对手轰轰烈烈地厮杀一番,最后的辉煌,是的,这个时候,他不再是大唐的秦王殿下,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将军,马革裹尸,这难道不是武将最好的归宿吗?
人生无常啊!
站在长安城头,李世民不由想起了当初自己率领大军围攻大兴的情况,那个时候的唐军不也是像现在的夏军一般声势浩大,气势雄伟吗?
还是那一座城池。换了一个名字,大兴。隋杨并未因此而大兴!长安,李唐也并未因此而长久安全!
时也,名也!
恍恍惚惚中。李世民的思绪回到了几个月前,其实,在几个月前,在前去救援东都洛阳地唐军失败的时候。李唐就已经有了覆灭地征兆。
五凤三年九月和十月间。高畅占据洛阳,率军击溃了由李元吉率领的东征唐军,唐军的副统帅屈突通,大将黄君汉,王君廓,史万宝等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十万大军返回河东地十停不过一停,李渊在长安得到兵败的消息,一时激愤。竟然口吐鲜血,大病一场。
得到李元吉失利的消息后,李世民从久攻不下的河阳城下撤军,经太行,一路急行军返回河东。驻守蒲坂。与此同时,太子李建成带着急切之间征集来地数万新兵进抵潼关。镇守潼关,防止夏军闯关进入关中。
经过这一系列地战争之后,关中,河东人口骤降,子弟损伤无数,原本还算得上繁华的长安现在也变得冷清了许多,李唐的战争潜力几乎全被挖光了,而与之相比,它的大敌河北夏国却一片欣欣向荣,得了河南之地,占据江东的高畅已经成为了问鼎天下的不二人选。
当然,这一段时间,李唐也不是全都在打败仗,夺取巴蜀,进而东进攻打江陵萧铣的李孝恭在南方战场上获取了一场大胜。
那是今年春季发生的事情,那时,北方的唐军正在夏军地打击下疲于奔命!
萧铣其人,虽然雄踞江陵,立国甚早,然而,他这个皇位却坐得并不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