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第270章


兄之大材,足以治理一郡一县。我若把你养在府中,只作参谋议事,那便委屈了沉雄的才能。
恰好,我手里面有一块一郡之地,那属于汉代的带方郡。现在,我刚把它从高句丽的牙中撬出来,它属于我高句丽妻子的嫁妆,今后是我女儿的封地。
这块地不在汉国体制之内,刚好我可以做主。我把你以家臣的名义安置在那块地上,不好再叫带方郡,叫平安道吧,以后我的女儿就叫‘平安公主’。
你去南岭关学府选择几名手下,我把卫队调出来分给你作驻军,两百人足够了。鸭绿江北岸是我的库莫奚领,平安道南方是高句丽。
高句丽你不用怕,我已经把那个国家搬空了。他最强壮的国民在我这里当佣兵,挣了薪水便寄回家去,供家人享用。而他的农民,都在为我种粮,因为我收购他们的粮食,给的价格比较高。
高句丽王室现在没有其他的产出,但他们拥有一座巨大的铁矿,十一座水晶矿,八座金矿,足够他们享用了。我女儿这片封地刚好贴着铁矿山的边,这几年,我没空管辖这片封地。就在封地的边缘竖了道木桩,拉了道铁丝网。
不过,这倒铁丝网比较稀疏,稍大一点的动物都可以任意穿行,人也一样。
这片封地都是山地,平整的地面只有江口那一小溜。这片土地种不了多少粮食,也养活不了多少百姓,所以,我也没费多大心思。
不过,去年,负责探矿的商人告诉我,在这座大山的深处发现了六座金矿矿脉,金矿不大,但也有开采的价值。
此外,我汉国还有一种粮食作物,叫做‘土豆’、‘甘薯’适合在荒山旱地种植,产量很高,单独吃味道不好,炖肉炖鱼滋味极佳。
你去那里,我可以给你承诺,十年不征赋税——我女儿还小,要不了多少零花钱。我希望你用心,好好治理那片封地,让那里的百姓人人富足,个个安乐。
实话给你说吧,我的高句丽妻子头胎生的是女儿,这更合我的胃口,我要你拿出全副本领来,把我女儿的封地治理得如同人间天堂,作出一个榜样给高句丽人看看。
而后,当阿卉生了那孩子后,我会凭借这份血缘,向高句丽要求继承权,哪怕这个男子继承顺位并不靠前,我也不怕,我需要汉国王族有一支宗系,一直拥有高句丽的王位的继承权。这就够了。“
陈婴闭起眼睛,似乎进入了假寐状态。高翼不着急,他慢慢的品味着红酒,等着陈婴回答。
过了一会儿,陈婴睁开了眼睛,拱了拱手,回答:“谨受命!”
高翼郑重托付:“陈兄办事,我很放心……顺便说一句,那山中还有一座紫晶矿苗,若领内财政紧张,陈兄小量开采,无妨。但大量开采……还是等我女儿大了再说吧。”
陈婴惊愕地瞪大眼睛:“殿下的意思是,让我赤手空拳去平安道?”
高翼尴尬地一笑,答:“汉国规则:王在法下。现在体制已经完善,我若以国家财力经营自己女儿的封地,我的大臣不会给我拿出这笔钱来。而我要以私产经营阿宝的封地,又对其他两位妻子不公……嗯,我还有三艘大货船,就分你一艘,你可以用来运送领内出产……别看我,我当初起家也就靠一条船而已,你现在有一个紫晶矿,六座小金矿,不错了!”
陈婴有一种上贼船的感觉,他还没来得及表示,一名仆役已慌乱地跑进厅堂,语不成句:“生了,生了……”
高翼嗖地跳了起来,等陈婴回过神来,厅内已不见了他的身影。
第三卷 荒诞时代 第175章
汉王有后了,汉国百姓在迟疑中,犹豫不决的表示自己有限度的兴奋。
他们之所以如此态度,是因为王长子是宇文昭生下的,而王次子才是正宗的汉人后裔司马燕容生育。
在这个晋代,民族的压迫越是惨烈,各民族之间仇视的气氛越是浓郁。在汉国,虽然高翼尽力弥合,但国内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汉民们,还是希望高翼能有一位正宗的汉族继承人——虽然这个王长子的血统使国内的少数民族部裔感到兴奋。
王长子名“兴”,全称就叫“高兴”。这个名字反映出,高翼对自己在这古代诞生出后代传人的喜悦心情。但这种喜悦心情,却没有波及到黄朝宗、王祥等汉族大臣。
“他的瞳仁是褐色的,”黄朝宗郁闷的跟自己的亲信说。他跟高翼走的近,自然知道一些秘密,所以,别有意味的补充说:“赵婉女官生的儿子那是黑瞳仁,燕公主的儿子也是黑瞳仁。”
闻者皆意味深长的点头微笑。
汉民族的典型外表特征,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但屡经民族大融合之后,纯种的汉民族基因只剩下福建客家族。
五胡乱华时,北方汉民族基本上,在五百年间被胡人屠杀殆尽。随后的那些“汉人”留下了鲜卑族的浓厚特点,比如,头发不黑,呈褐色,而瞳仁也成褐色、黑灰色和淡黄色。
还有,“爸爸、妈妈、哥哥”的称呼,也都来自鲜卑人。至今有些年老妇女的头饰后仍然留有小纂,就是鲜卑人的遗迹。
现在,“爸爸、妈妈、哥哥”的称呼,还遭受到诗书传家的汉人所抵制。到了唐代,由于唐王朝皇帝身上带有鲜卑人的血统,所以这几个词才正式成为汉语。
但这是晋代,作为自称汉统的汉国王室,其继承人竟是一位淡褐色瞳仁,皮肤苍白,发质微黄的双眼皮男孩。这不能不让那些坚持汉统的人感到郁闷。
高翼却没有这个觉悟,他来自后世,没有那么严格的种族观念。对于这位留着自己血脉的王长子,喜爱异常。
接连数十日,他没有走出大门一步,亲自指挥着丫环照顾这两位初生的小王子,由于担心这时代缺乏育儿知识,高翼还依据后世的所见所闻,写下了长达三万字的《育儿二十四要》。
“王次子命名了吗?”十天过后,王祥沉不住气了,他找黄朝宗打听动态。
“没有,”黄朝宗叹息说:“只晚了五分钟,他便成了王次子,唉,可惜。”
王祥知道他在可惜什么,心有戚戚焉的点头赞同。
“王现在在做什么?”王祥又问。
“在写书,”黄朝宗脸上露出古怪的神情:“在写一本育儿知识书。”
“不能这样下去了,”王祥不满的说:“金相那里报告,两座城堡已经建筑完毕,是否需要安装投石车和大炮,尚待许可;马相前来报告,我们的使节在燕国遭到侮辱,又有二十余名商人被杀;还有,昌黎前线报告,燕军已增兵至二十三万,前线不断有燕军出来挑衅和查看地势。黄相,请出陛下来吧,国事为大,家事可以稍缓。”
“次子不忙着命名,”被五相联袂邀请至仪事厅的高翼断然否决了黄朝宗的建议:“吾家汉儿当以汉礼命名,百日后,举行抓周仪式,同时依礼授名。”
黄朝宗松了口气,他与王祥打了个眼色,提起精神来再问:“王储之位……”
“王储之位,……王在法下,当以长子继承法,立高兴为王储,颁诏天下,宣布这一消息吧。”
黄朝宗呻吟了一声。
想当初,他为王在法下这条准则的颁布欣喜若狂,并认为它限制了王权的枉自扩张,有利于百姓。但现在,当这条规则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命运时,他才感觉到作茧自缚的痛苦。
“五分钟,晚出生了五分钟,局面就大不相同了,”黄朝宗在心里哀叹:“王,不禁胡汉婚配,长此下去,我辽汉百姓皆成胡人矣……不行,一定要保住汉人的人口优势,要从北地、南地多吸纳汉民来此……”
“准许天津堡、天宁堡在城墙上安置大炮,投石车就不必了,要安装那种新式的钢芯铜台炮。长兴岛的训练要抓紧,”高翼悠闲的说:“燕国侮辱我们使节,杀我商人,这事不能算完。兵部要采购冬衣,大量的冬衣。今冬的粮食够的话,所有的武装商船全部召集起来,进行编队训练。”
高翼说完,扔下还在发愣的几名相爷,拍屁股走回后堂。
马努尔一直没说话,因为此前的话题他插不上嘴,现在看到高翼走回后堂,他急了:“我的封地,燕军绕到兖州,兖州郡县望风而降,他们竟然不愿发出一箭,做个抵抗的样子,我的封地……”
黄朝宗打断他的话:“备战吧!召集你属地的兵源,开始训练人手,准备打仗。”
马努尔哀叹:“燕军来了十万,我的领地最多能凑出五千士兵。”
“打不到你的领地,”黄朝宗继续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