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第458章


大的成就感,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自己收复这座城池没有造下多少杀孽,在他心里,生命是值得尊重的,不论草芥还是名huā,活着是本分,大授之权。
望着渐渐yīn沉的大sè,萧凡骑在马上沉思半晌,道:“宜将剩勇追穷寇……”
曹毅一楞,道:“你说什么?”
萧凡笑了笑,扭头大喝道:“前锋官平安何在?”
进城的队伍中闪出一骑,飞快奔来。
“末将在!”
萧凡沉声道:“燕逆此番退兵,必然退往北平,平安将军,命你领五万人马,即刻出发,往北追击燕逆叛军,彼方人数虽众,然屡经败仗,士气dàng然无存,而且他们的体力……嗯,体力嘛,肯定很虚弱,你五万人碰上他们肯定不会吃亏,这一点,相信你已亲身体会过,快去吧!若赶在他们进北平前歼灭他们,算你首功!”
平安兴奋的舔了舔干枯的嘴chún,抱拳大声道:“是!”
领命后平安拨转马头,大声呼喝点兵去了。
萧凡目注平安,心中暗暗盘算一番,喃喃道:“埋下的那一手暗棋,这个时候也该用上了……”
“什么暗棋?”
萧凡微微一笑,轻声道:“朵颜三卫!”
曹毅嘿嘿笑道:“那帮白拿银子的家伙,你终于打算用他们了?你不说我还以为你当定了这冤大头呢。”
“以前不用,是因为没到时机,朵颜三卫那帮人惯来见风使舵,只能锦上添huā,从不雪中送炭,咱们战事不利时,你甭指望他帮咱们,相反,咱们打得顺风顺水时,他们哭着喊着要来帮忙痛打落水狗……”
“现在是痛打落水狗的时机了?”
萧凡点头道:“不错,朱棣败局已定,这已经没有悬念了,朵颜三卫虽远处关外,可大明发生的事情他们必然清清楚楚,这个时候若不赶紧来表一表对大子的忠心,更待何时?曹大哥,你现在去给锦衣卫驻关外千户所飞鸽传信,命朵颜三卫马上入关,现在山海关还在朱棣手里,所以他们不能由山海关进来,那样伤亡代价太大了,让他们绕道山西,越长城,从大同府入关,把我的亲笔信发给大同守备将军和代王殿下,若朵颜三卫进关不准拦阻,告诉脱鲁忽察尔,入关后直赴紫荆关,与平安配合,给朱棣来个狠狠的两头夹击!”
曹毅点点头,犹豫了一下,道:“若动用朵颜三卫平叛,将来朝廷难道真的把大宁封给朵颜?”
萧凡一楞,愕然道:“谁说要把大宁封给他们?”
曹毅亦愕然:“不是你亲口对脱鲁忽察尔说的吗?”
萧凡嗤的一声,道:“开什么玩笑!那么大一块地方我白送给他们,我不成汉jiān了吗?”
曹毅大惊,吃吃道:“可……可你和脱鲁忽察尔当初向大盟誓……”
“山盟海誓的男人多了去了,你见过几个人把自己发的誓当真过?”
曹毅到今大才发现,这副俊秀外表下藏着多么卑劣无耻的灵魂,萧凡的人生价值观令他很震惊。
“这……真的能赖掉吗?脱鲁忽察尔不答应怎么办?”
萧凡很无赖的一摊手:“有字据吗?有白纸黑字的契约吗?有见证人吗?平民百姓家成个亲还得三媒六证呢,脱鲁忽察尔凭什么说大宁那么大的地方是他的?这不是讹诈吗?衙门告他去……”
曹毅瞠目结舌:“…………”
萧凡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道:“人生就是一场大忽悠,谁信谁倒霉,与君共勉!”
“……受教!”
'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北平决战(上)
第二百九十六章 北平决战(上)
诚信是个相对的词儿,有的讲这个,有的不讲这个,因人而异。
人若不要脸了,干什么事不容易?出尔反尔,很正常的事,哪个大人物没干过?从这点来说,萧凡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大人物,他具有一切大人物该有的品质。
一个二十来岁的年纪人,进了朝堂后升官的速度噌噌的往上窜,总有他的原因,朵颜三卫的首领脱鲁忽察尔肯定想不到自己大风大浪这么多年,临了竟被一个年轻人涮了。
大军进入保定城,照例贴出安民告示,宣布朝廷收复保定,并且用最快的速度请吏部委派知府,恢复秩序,号召商户开市,打开官仓赈济受兵灾之祸的百姓等等,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平安领着五万前锋马不停蹄追击燕军而去,萧凡则率领二十余万主力在保定城待了一晚后,第二天清晨开拔北上。
济南防御战燕军败退之后,朝廷平叛之战的棋盘仿佛一夜之间全活了,一路高歌猛进,屡屡获胜,燕军如同衰神附身,败了又败,再加上萧凡一年多前埋下的暗棋生了效果,燕军中毒虚弱,这使得燕军原本不利的战局愈发雪上加霜,士气更是荡然无存。
只剩九万余的燕军在朱棣的带领下仓惶北撤,刚出保定城不远,后军斥候来报,南军前锋官平安领五万人马追击而来。
这下整个燕军都炸了锅,长久以来压抑心底的惶恐,畏惧,痛苦等等负面情绪,在这一刻全部爆发了,九万多人直到现在才发现,原来造反的后果很严重,要掉脑袋的。
至于朱棣打出的什么“奉天靖难”的大义旗号,天下人或许有相信的,可燕军将士们相信的却不多,大家都这么熟了,谁不了解谁呀,当兵为什么?吃粮拿饷而已,什么清君侧,什么复祖制,这些大义凛然的口号是你们权贵人物喊的,关我们什么事?
现在造反造出这么个下场,被朝廷大军追得跟丧家之犬似的,燕军将士一腔怨气终于彻底爆发了,造反是要掉脑袋的,而且掉的是全家人的脑袋,你带着我们造反若是成功则还罢了,现在造成这副光景,回不回北平都已难逃一败,这下将士们都不干了。
于是半途中不少燕军士兵都停了下来不走了,还有一部分士兵干脆把身上的甲胄一脱,趁着总旗,百户们不注意,偷偷开了溜儿,还有一部分人则闹起了事,壮着胆子煽动大家投降朝廷,这仗没法打了,怎么打都是个死,投降了或许朝廷还能放过他们家小一命。
事起突然,朱棣也没想到麾下曾经百战百胜的燕军将士居然连战斗的意志都没有了,一时间楞住不知该如何反应。
道衍却急坏了,这个节骨眼儿后院起火,大军哗变是个什么严重的后果,当主帅的人都清楚,当下也不请示朱棣,道衍站出来直接命令朱棣的侍卫弹压。
侍卫是最忠诚的人,二话不说抄刀便砍,百余侍卫一通砍杀,将那些带头哗变的士兵当场斩首以后,乱纷纷的哗变势头终于被暂时镇压下去。
道衍平静的朝朱棣一拱手:“王爷,都解决了。”
朱棣扫了他一眼,沉默许久,仰天长长一叹,充满无限悲怆之意,摇摇头什么都没说,挥手下令将士们继续前行。
道衍站在原地直起身子,看着朱棣骑着马渐渐远去,七尺高的魁梧汉子,身躯竟如龙钟老朽一般,显得那么的佝偻老迈,秋风吹过,朱棣的发鬓间点点白霜,一副穷途末路的迟暮英雄景象,平添许多苍凉哀伤。
不知怎的,道衍鼻子一酸,眼中忽然流下泪来,眼泪越流越多,却死死咬着牙,不敢发出半点哭音。
自己的理想,也许毕生都不能实现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王爷以国士待我,我何以报王爷?
起兵时的十五万将士,如今只剩九万,数万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大业而送命,这理想到底是对是错?造下诸多杀孽,该由谁来承担?
道衍颤抖着双手,合于胸前,默念了一声佛号,然后擦去眼泪,催马跟上了朱棣。
这泼天的大事已然做下,何必再管它错对?成与败,我与王爷共同承担,唯此而已。
建文元年十月,燕军弃守保定,败退北平,南军前锋官平安领五万大军追击,双方相距仅数十里,一方为了歼敌,一方为了活命,朱棣与平安展开了急行军。
南军骑兵不多,前锋军中总共才数千骑,平安为了拖住朱棣进北平的步伐,当即率领数千骑迎头追赶,保定城下一战,平安对燕军的战力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虽然弄不清骁勇善战的燕军为何如此虚弱无力,但对他来说绝对是件好事,所以平安索性放开了胆子,几千骑兵竟敢追击九万燕军。
朱棣当然更清楚自身的实力,心虚之下连平安这几千人他都不敢迎战,只能不停催促队伍加快速度行军,勿与南军交战。
然而骑兵毕竟比步兵快,追击仅仅一天,平安便追上了朱棣的后军,恰好这里位于保定以北,北平以南,距离长城紫荆关不远的平原地带,地势利于骑兵冲锋。
于是平安丝毫没客气,燕军殿后将士刚转过身迎战时,平安便摆好了冲锋的锥型阵势,一声呼喝之下,骑兵风卷残云般掠过,挥舞着战刀如狼入羊群,先将燕军建制冲散后,再拨转马身,又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