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纪事》第215章


李谔夹了一只虾球放到她碟中,“侯府的酒楼。”
青篱纠结的看着眼前的虾球,她与他熟到可以代为布菜的地步了?
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吃的结果自然是他很欢喜,不吃的话,这满桌子菜估计又要祭拜给土地公了。
刹那间的权衡利弊,青篱夹了虾球放入口中,果然,藉着烛光看见他嘴角漾开一丝笑意。
当然,吃了第一筷子的后果,便是接二连三的布菜,略有犹豫,他便摆出扫桌子的架式。
直吃得青篱嗓子眼里都是食物,实在塞不下了去,李谔才停了手。
用完了饭,他便又命人摆上了茶。
青篱觉今天这李谔很怪,很怪!饭吃到一半儿,已经能感觉出他与平时不大一样。怎么说呢,她从没见过这么心平气和,神情愉悦的李谔。
可是天已晚了,青篱再一次欲起身告辞。却只听“呯呯呯”的巨响伴随着一道道红的绿的黄的亮光,从别院的四面八方传来。
错愕的抬头,只见一束束美丽的火焰在空中划过,直冲云霄,并在半空中炸了开来,绽放成一朵朵的形成各异的烟花。
鼻腔中满是硝烟的味道。
响声不断,一道一道又一道,数不清的焰火划过夜空,一时间,只觉一朵又一朵灿烂的花朵在头顶高高的绽放……倒映在湖中之中,别样的美丽。
青篱看向李谔,他说,“听说明日是你的生辰,又是你母亲的祭日……就当是与你提前过生辰了……”
青篱眼眶微微有些湿意,不止感动,更多的还是那一份她永远无法回报,无法偿还的情宜……注定是要负他的。
焰火还在继续,一声一声又一声的巨响,像是谁的心跳,一道一道又一道明亮绚丽而又转瞬即逝的焰火,像是谁注定要化作一场空的美梦……
她强笑着道:“谢小候爷的美意,青篱很感激,很喜欢……”。只是仅此而已!
李谔看到她神情中的动容,不由咧着嘴笑了。
这是今晚他第一次开心的笑。
巨响还在继续,青篱抬头望天,想要努力记下这漫天灿烂的焰火,记下他的这份心意。她能做的,只能是在此刻真心的感激……
从侯府别院出来时,已月至半空,那一场如梦如幻的焰火直直放了两刻钟才停歇。
合儿在她身边轻声道:“小姐,今天看来,这小候爷也不错。”
是啊,青篱微笑,这样浪漫又用心的攻势有几个女子能抵挡得了呢?
回到府中,毫不意外的那人仍在府里等着。挥退旁人,青篱在他身边坐了下来,“先生何时来的?”
岳行文似笑非笑的望着她,青篱失笑,“先生这样看着我做什么?”
岳行文道:“方才不知是谁家放的焰火,很好看,你看到了没有?”
青篱点头,“是很好看呢。先生莫非也想再给我放一回?”
岳行文轻弹她的额头,“为师才不做那拾人牙慧的事儿。”
青篱握了他的手,“是呢,先生之所以是先生,是因为先生一直是先生。”
岳行文因着她这段绕口令的话,笑了。
……………………………………………………………………
先发一章,晚点还有一章,某宝码一章字大概需要二个小时。下一章可能是在21:30左右,如果等不到,可以明天来看哈。
正文 第二十六章 一纸婚书
第二十六章 一纸婚书
“爷,你真要这么做?”李敢不可置信的望着李谔。
李谔点点头。那丫头十四岁生辰已过,想必岳行文也等不得了。
李敢再劝:“婚姻大事非同儿戏,虽然我替爷探了路,苏府老太太发了话,可这事儿怎么也要先知会老夫人与侯爷还有夫人……”
李谔摆手,“只管照我说的做。”
李敢急了,“虽然苏府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可好歹也是官宦世家,苏二老爷又是三品的大员,二小姐的出身虽然不好,可自已却与青阳县主交好,也受了皇上亲口的嘉奖。老太太与侯爷也至于会太过反对……,爷还是要想想大少爷的下场才是……”
李谔转头看向他,“侯位我已下定决心让给大哥。李江已去办我名下生意的事儿……”
李敢叹了口气,“说句不敬的话,我怎么没出那苏二小姐有什么好的?”
李谔忽的一笑,“也是,爷也想出不她哪里特别的好……”
李敢脸上一喜,李谔却已挥挥手,“去吧,我已通知李江与你汇合,十日内将事情办妥。”
李敢脸上的喜色登时僵住。半晌才点点头,转身去办聘礼的各项事宜。
只是他不敢想,将来老夫人和侯爷知道这一切,会发多大的怒火。
当李敢与李江二人带着丰厚的聘礼再次到了苏府,这次他们应苏府的要求,如实的将李谔的身份告知,苏家二位老爷以及老太太王夫人还有方氏均是大吃一惊。
尤其是苏二老爷在庐州为官近三年,怎么会不知平西侯府?甚至于他与李谔还有数面之缘。
李敢之前所说的勉强算得上权贵世家,实在自谦之语。
王夫人更是吃惊,那岳行文就在长丰县为官,二丫头又在长丰……这二人难道没有碰上面?
愈想愈心惊,原本对二丫头求亲的对象是个高门大户,十分的抵触,毕竟抢了自家女儿的风头,这么一来,心思刹时反转,竟是极希望老太太快点订下这门亲事。
二丫头能攀上这么好的一门亲事,让众人始料未及。
老太太心中甚是高兴,与侯府联姻,而且是下一代平西侯府的正妻,这对苏府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
又听苏二老爷形容李谔相貌,更是十分的欢喜,竟是一口同意了。
王夫人自是暗中欢喜,满口的附合。
苏二老爷夫妇是真心疼爱青篱,想到她有这样的好归宿,自然也欢喜异常。
只有苏老爷自李姨娘事后,略知青篱的性子,心中犹豫,可老太太都发了话。
便也点了头。
李敢与李江同苏府的人点了头,松了一口气,当即找了官媒,写了通婚书,与苏府合了一个最近的黄道吉日,将通婚书一道送至苏府。
苏府于第三日便回了答婚书。
可怜远在千里之外的青篱,自己的终身大事,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这么落捶定音了。
办完这件事儿,李江与李敢一刻不停的快马返回长丰。
而此时的长丰已然有灾民陆续的入城,胡流风与岳行文二人安置灾民,督促有能力的乡绅富户加紧打压水井,加紧灌溉抗旱忙得团团转。
青篱去衙门找岳行文商议关于设置粥棚的事宜,岳行文与胡流风以及金钱二位大人正在一起商议关于流民的安置,见她来了,胡流风笑道:“可是来给我们送粮的?”
青篱笑道:“胡大人只记得我的粮,你自己打劫回来的粮食呢?”
胡流风哈哈一笑,甚是得意,青篱知道他得意什么,无非是那个压水井,又变成他“搜刮”富户们的工具,听说他每打一眼压水井向富户们收粮二石,单这一项,衙门已收了上千石的粮食了,而且数目还在增加,单是排队申主打井的富户们,现在还有上百家。这些人的田地加起来,可有上百顷。
青篱又是一笑,“胡大人,我可提醒你,不能贪多。这压水井光打浅水井是不行的,深水井打得更慢,小心收了粮,打不出井来,到时候你可就挠头了。”
胡流风一笑,“有你的庄子做示范,他们劲头大得很。本官说不接了,那些人还认为本官在故意抬价儿呢。”
岳行文在一旁道:“以我说,这压水井的技术就放开罢。干旱愈来愈严重,再不放开,庄稼可真要绝收了。”
即便是放开,怕也是很难。一眼压水井,压上一整天,强强能浇上二亩地……
胡流风点点头。
青篱自顾自的坐了,看向金钱二位大人,“今日我来,是想找两位大人说说那粥棚的事儿。”
“……粥棚是要开的,只是我认为从现在起,要改为菜粥。旱情蔓延到长丰,这说明澜江以南的大部分州都不能幸免,我们这些粮,能撑多少时日?而且灾民一天比一天多。从现在起让他们吃个半饱,免强顾着命就不错了。”
金钱二位大人笑道:“李小姐做事果然有深意,若能度过这一关,灾民们不知该如何感谢你呀。”
岳行文出钱让她收购干野菜的事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