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盗》第436章


快到西门那里,梁三忽然觉得有些不大对劲,这儿是一条十分宽敞的道路,街上空空荡荡,没有人,没有车马,没有战斗的痕迹。左右两边的民房,也没有时不时射出的箭矢,空寂的简直让人有些难受。
怎么会没有人呢?一路杀到这里,梁三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条没有人的街道。
先不要进去,可能有埋伏。马大郎也打起了精神,吩咐手下的官兵上前,笑着对梁三说道:让你看看我们的手段啊。
百余名官兵一共拿着三十多个长长的杆子,虽然有些不太方便,可是梁三一直也没有问,知道这是谢慕华吩咐造兵工署改造的,专门要用在巷战之中的工具。如今看到这些官兵,三个人服侍一个杆子,为首一人蹲,将杆子挑在肩头,另一人扶着杆尾,还有一人,拿着一根铁线似的的东西,在杆子里捅来捅去。
梁虞侯,不知道你是不是听说过当初在攻打交趾的时候,大发神威的一种武器?马大郎故意开始王婆卖瓜了。
梁三摇了摇头,对着手下的官兵喝道:你们把盾牌放好,护着弟兄们的身体,要是现在突然冒出来一队弓箭手,他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马大郎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这个低级错误,不好意思的看了看梁三,叫道:放!
那些官兵打着了火,三十多个杆子朝着不同的方向,几乎覆盖了整个街道,忽然之间,从杆子口猛烈的喷出烈火,比起当年在交趾用的,能够喷出数丈烈火的原始版本来说。如今改良过的喷火枪,威力绝对不可同日而语。其性能应当已有较大的改进,要比以前的火药燃速快,火力大;由于枪身粗长,装药多,所以能对准目标,持续进行较长时间的集中喷焰,既能很快使目标着燃,又可使喷焰迅速蔓延。
这梁三看着突然冲天而起的火焰,支支吾吾的说道:这是什么意思,是要把整个幽州都给烧了吗?
凡是遇到难以攻克的地形,干脆一把火烧了踏实。马大郎的脸上露出一丝狠色:咱们兄弟的命,能少丢几条就是几条。这条街道都看不清楚情况,还是烧了最好。
他话音刚落,已经陷入火海的街道,不知道从哪里就冒出一群人来,许多人身上已经着了火,想必是之前就埋伏在街上,等着宋军踏入包围圈的契丹人。梁三二话不说,从身后官兵的手中接过弓箭,弯弓搭箭,瞄准了正在火海中奔跑的契丹兵,嗖!一箭便**出去。
求红票收藏打赏。
第二十三章 入城
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喧嚣了天的幽州城,似乎渐渐的平静了。城外,已经鏖战了一日的宋辽大军,仿佛有默契似的,开始缓缓的脱离战场。从战果上来看,无论是耶律斜轸还是谢慕华,都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宋军的步军大阵用血肉之躯挡住契丹铁骑的冲锋,而契丹人同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无法接近于宋军的投石机阵地。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可是一场战斗的胜负并不能决定战役的走向,其实,这一场战斗从大同被谢慕华拔下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走桑干河是唯一的,也是绝对可以将幽燕重新收复的办法。
耶律斜轸只能无奈的看着幽州城被宋军的进入,自己的军队只能在和李继隆的鏖战中无能为力。耶律抹只和幽州守军汇合在一起,将韩德让也顺势救了出来,可是幽州在宋军强有力的进攻之下,已经彻底沦陷。
这座落入契丹人手中数十年之久,为契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农耕作物,成为契丹最重要的粮食和战略基地的城市,终于重新回到了宋人的手中。当大宋的旗帜插上幽州城头的那一刻,耶律斜轸的心中就忍不住咯噔了一下,输了。战斗中,他没有输,可是战役上,他输了。
李汉琼,调动两万人马进入幽州,首先要占据粮仓、控制水源。以营为单位,逐步清扫契丹人留在幽州城内的残部,敢于反抗的杀无赦。谢慕华踏入幽州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命令潘惟吉和李继宣,立即撤兵,决不可被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前后夹击。让他们回到高粱河驻防,暂时全部归入李继隆节度使部下。
通知潘太师,注意防御即可,夜间不要和契丹人开战,若是耶律斜轸铤而走险想要进攻。以守为主,打退他即可。切勿追击。
通知李继隆节度使,步军调往高粱河,将后勤兵马调入幽州,尽快修复幽州城防,在高粱河沿线布置防御。
谢慕华一口气下达多道命令,身边的传令兵一个个低着头跑了出去。幽州城里灯火通明,数万进入幽州的宋军将士欢欣鼓舞,欢呼声不绝于耳。这一仗,收复了幽州。论功行赏的话,参战的官兵,最少也能得到一份厚厚的金钱赏赐吧。
杨刚正跟随在谢慕华的身边,想了想,还是低声提醒道:谢相公,幽州已经攻克,是不是应该写一份奏折,送去开封府报捷呢?
谢慕华笑了笑,左右看了几眼,只见身边都是亲信随从,便说道:跟谁报捷?跟那个小孩子?有必要吗?有些表面功夫是要做的,也不用写奏折回去了,直接报给枢密院和兵部就是了。哪里要这么麻烦。
杨刚正心中不以为然,表面功夫是要做的,不然的话,岂不是被人说谢慕华狼子野心,刚刚攻克幽州就已经不把皇室给放在眼里了?可是谢慕华既然已经决定了,杨刚正也不好说什么。他是大理人,索性就直接问了出来:相公可是打算一路北上之后,称帝回京?
称帝?谢慕华伸出右手拍了拍杨刚正的肩膀:我不写奏折给皇帝,是有原因的。既然你想知道,我就坦白说出来吧。如今到了我这个地位,风头浪尖上,许多人都在看着我。他们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都牵挂在我身上。花花轿子人抬人。为什么我能坐在这里,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本事。如果我依然表现的态度不明确,就会给别人造成一种误解。那么,假若我和小官家缓解之后,我自然是没什么事。可是朝廷里的那么多人要怎么办?小皇帝是会一天天长大的,有些事,早晚都会发生,我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杨刚正顿时醒悟了过来,那倒是,比方说之前除夕政变,无论是老将的体系还是新锐的势力,在其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希望谢慕华做皇帝的,当然,要是谢慕华自己坚决不肯做皇帝的话。他们也一定能够捧出第二个人。就像当年陈桥兵变的时候,黄袍已经披上了赵匡胤的身上。要是赵匡胤真的死活不干,石守信、潘美那波人绝对会一刀把赵匡胤杀了,再找个人出来做皇帝,甚至开始打内战也不是不可能。
大家的利益已经绑在一起,你做了皇帝,大家都好,要是你不做皇帝,难道还怕没人想做吗?
是属下愚钝了。杨刚正抱拳请罪道。
无事。谢慕华淡淡的说道:这些话,石守信在去西北之前就已经跟我说过了,他说的很明白,石保庆一直心里还有想法,就是因为朝中还没有大定,一旦大定下来之后,给石保庆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乱来。还有,石守信想要为石保庆求个闲职。你看呢?
杨刚正思索片刻,石保庆在西北,跟休哥交手几次,也明白自己不是那块料了。事实看得很清楚,一旦失去了来自中原的援助,石保庆孤军面对休哥,是个必死的局面,同样,谢慕华二次入西北,一样能轻轻松松的把石保庆给收拾掉。不过,石保庆已经做错了一次,是不是还能值得信任,就难说的很了。
要是以属下的看法。杨刚正狡黠的笑了笑,说道:石保庆是个勇将,武艺过人,打仗也有一套办法,这样的人才,要是真的不用了,也的确有些可惜。现在相公已经把国内划分好几个军区,统兵权和发兵权也已经分离开来。既然如此,石保庆没有了叛乱的资本,不如派他南下。
你是说去缅甸?谢慕华看了杨刚正一眼,两人心领神会的微微一笑:缅甸的地方的确不小,人口又实在是少了点,嗯,其实东南那里,虽然是穷了一点点,不过以大宋的国力,好好开发的话,将来也未必就没有什么出息。石保庆那小子,就丢去缅甸得了,看他能打的怎么样。
杨刚正正色道:相公既然有这样的想法,就不要怪属下直言相见。自古以来,中原的皇帝,看不起南疆看不起西域。小国的国主,派人送一点点不值钱的礼物来,就能从中原换回大批珍宝。看起来似乎是很涨了天朝上国的威风。其实这是典型的亏本买卖。既然是属国,就要做出属国的样子,不是每年来磕个头就算了。地方的资源要为中原所用。以我来看,索性也就不要什么属国了,统统灭了,置于中央管辖之下。
嗯,谢慕华点了点头,杨刚正说得很是符合他的心理。历代中华的统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