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叔》第655章


不久的将来就能制造出玻璃!
随着刘璋的励精图治,大汉国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请刘璋的称帝的呼声越来越高,可刘璋却一直拒绝称帝,即便是所有臣子联名跪请,也被他回绝了。
唯独没有劝说刘璋称帝的人,只有郭嘉、贾诩等深知刘璋心性的人。他们知道刘璋在等待庞统、张飞等人的回归。可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庞统等人始终没有消息,而大汉的帝位也一直空在那里。
帝位空悬,这一等就是十年,刘璋统一天下之时,才年届不惑。十年过去,他已两鬓斑白。本来就不喜欢政务的刘璋,将大权交给了刘拓,只有出现军政大事的时候,他才出面解决。三十出头的刘拓,带着姜维、孙登、关兴、张苞等小将,把军政要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朝廷中的老将们也在刘璋的授意下,慢慢淡出了朝廷。
提起刘拓带领的一帮小字辈,刘璋就感到十分欣慰。虽然朝政还在诸葛亮的总摄之下,但小字辈也展现出了无边的才华。且不说刘璋的义子姜维,就说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诸葛瑾之子诸葛乔、诸葛恪,他们在处理军政要务上十分老到,为诸葛亮分担了不少责任,让诸葛亮处理起朝政更加轻松。
当然,除了这些功勋之子,刘拓也在科举和军队中发现了很多人才。费祎、霍峻、郝昭、郭淮、文钦,听到这些人的名字,就连刘璋都觉得心折不已,他知道自己不用再为儿孙辈操心了!
更让刘璋感到庆幸的是,邓芝回乡探亲,在家乡遇见一个体恤民情的小吏。作为刘璋的下属,见小吏颇为爱民,邓芝便与之攀谈。攀谈之下,邓芝惊喜的发现,小吏不仅是他的族人,才华还在他之上!
邓芝自不是嫉贤妒能之辈,他立刻把小吏推荐给了刘拓。说话结结巴巴的小吏在刘拓面前侃侃而谈,用才华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不过,区区一个小吏若骤登高位,定会让他人不服。就在刘拓不知道该如何任命小吏之时,刘璋听说了小吏的事,更知道了小吏的名字——邓艾字士载!
如此大才,刘璋岂能放过,他在暗中命令刘拓,以恩义结交邓艾。见父亲如此看重小吏,刘拓也展现出一代雄主的气息。他力排众议,让邓艾一日之内连跳十级,从区区小吏成为了朝中大员。
见刘拓如此看重自己,年轻的邓艾感激涕零,当场便宣誓效忠。对于邓艾的效忠,刘拓并不以为然,愿意效忠他的人才实在太多了。直到二十年后,钟会起兵造反,邓艾、姜维率军讨伐叛军,刘拓这才明白刘璋的想法,心中感慨万千。
十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在刘璋英明的领导下,大汉不仅仅在人才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科技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刘璋的刻意下,士农工商不再分三六九等,其他领域也不再被士人歧视。很多寒门子弟不再局限于科举做官,开始向医学、科技等领域发展。
无论是科技,还是医学,有人研究,才能进步。医学院、武器研究院等科研场所,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研究的课题更加深入、细致。年过七旬的华佗、张机已经不再做研究,他们将一生行医的经验写成医书,用以传道授业。
至于武研院的左慈,他在天下一统后,将以前的师兄弟都召集了起来。于吉、南华、葛玄再带上徒弟,竟把汉中鹤鸣山弄成了道教圣地,就连龙虎山的正一道都派人前来参与研究,以表示对刘璋的支持。当然,这些道士深知刘璋的心性,并不敢妖言惑众,而刘璋对他们也没有特殊照顾,甚至还对他们颇多限制。
在后世,听说过太多寺庙、道观藏污纳垢,收容叛逆,为了不让道观、寺庙侵犯百姓的利益,刘璋成立了宗教协会,协会的管理者将成为朝廷的官员。只有经过朝廷考核,才能入协会任职,由朝廷发放俸禄。否则,就算成为和尚、道士,也休想平白得到一颗米粮!像后世那种依靠成为和尚、道士以躲避法律制裁的事,或者鱼肉相邻、霸占土地的情况,更没有办点可能!
为了杜绝宗教违法,朝廷每年还会对各个道观、寺庙进行审核,任何宗教都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民田,拥有财产要上报朝廷,还要依法纳税。若发现名下有过多的农田、人口,或不法情事,按律从重治罪!私建庙宇、道观者将被没收所有财产,并将所建庙宇、道观推平!
当然,刘璋对佛教的限制并不仅仅在庙宇与剃度上,他还对佛教教义进行了限制,特别是逆来顺受的思想,刘璋直接将它列为邪说。虽然佛教的思想更有利于统治,但刘璋不希望汉人的血性被阉割。
抑制、打压,在刘璋的操控下,佛教无法立足,道教成为了科研机构与松散的民间组织。再加上大汉学术界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纷争复杂,更有刘璋大力宣扬的无神论,以及科学发展。虽然迷信无法根除,但有了科学的支持,迷信的人将越来越少。
十年之内,大汉步入正轨,各个方面都在向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刘璋逐渐将权利移交给下一代,希望能淡出朝廷,却没能如愿以偿。天下对他称帝的呼声愈演愈烈,可他依然还在犹豫之中…
!#
。本章节由网书友发布 Www。
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将诈死劝称帝
【网 Www。】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将诈死劝称帝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十年时间不光将刘璋催老,其他人也慢慢衰老。WWw!刘璋身边众人都希望他称帝,可众人都知道他在等待什么,没有人愿意自讨没趣。于是乎,劝刘璋称帝的人选,变成了最难找的人才!不过,难找并不是找不到,徐庶在偶然间,想到了一个极佳的人选!
长安,秦王府。
自刘拓接手政务以来,刘璋清闲了许多,他每日里都和众兄弟相聚饮酒,偶尔检查一下刘拓施政,过的好不自在。这一天,他又召集众人对饮,以解胸中的烦闷。
“大王,大事不妙了!”酒至半酣,一个内侍忽然闯了进来。
“嗯?”刘璋喝的有些多,他看见慌慌张张的内侍,颇为不爽的问道:“出了什么事?”
“启禀大王,南阳候派人来报,说刚候他老人家不行了!”见刘璋面露不虞,内侍打了一个寒颤,值得庆幸的是,刘璋没有乱杀人的习惯,哪怕是内侍!
“南阳候?刚候?”酒精上头容易影响智力,刘璋甩了甩脑袋问道:“他们是谁?”
“大王怎么忘了,前些时日,您封黄叙为南阳候,黄忠为刚候!”见刘璋都喝傻了,张任笑着摇了摇头,他并没有听见内侍的话!
“哦!原来是黄忠父子!你刚才说,黄叙派人来报,黄忠不行了,对么?”刘璋恍然大悟,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可他身边的几个人都愣住了。
过了好半晌,刘璋似乎觉得气氛有些不对,他再次把内侍说的话品味了一番,才满脸惊诧的跳起来道:“你说什么?汉升不行了?”
“是!”见刘璋终于反应了过来,内侍松了一口气躬身道:“南阳候派来的人是这么说的!”
“开什么玩笑!”刘璋怒道:“汉升一向身体健壮,怎么会突然不行了!”
张任道:“大王,您都已年届六旬,南阳候年近九十,已经算长寿了!”
“废话少说,快快随孤去黄府!”刘璋可没心情研究黄忠是不是该寿终正寝,他拉着张任就往黄府跑,并顺便派人去请张机、华佗!
黄忠病危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作为秦军元老,很多人都与他或多或少有些联系。刘璋到达黄府的时候,黄府门口已经站满了人,而张机、华佗也已经到了!在下人的引领下,刘璋来到了黄忠的卧室。
“汉升,你怎么样了?”来到榻前,看着脸色苍白,双眼深陷,嘴唇干裂,气息奄奄的黄忠,刘璋的心都痛了。
“大王,您终于来了!”黄忠睁开双眼,满脸笑意的说:“老臣之病竟然惊动了您,真是罪该万死!”
“屁!”刘璋怒道:“怎么都病成这样了,才派人通知孤?”
“大王休怪他们,是我不让他们通知您的!”黄忠微笑着说:“您为大汉辛苦了几十年,这几年又为士元、翼德等人的事很不开心,我又如何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让您心烦?若非天年已近,我绝不会打扰您的!”
“胡说!”刘璋沉声道:“你的身体那么健康,再活二十年又有什么问题?别再说这种废话,给孤好好养病。大汉天下,怎么能没有你!”
“大王过誉了!”黄忠微笑道:“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老夫这一生追随大王征战四方,可谓无憾矣!不过,老夫还有最后一个愿望,不知大王能不能让老夫得尝所望?”
“汉升,尽管直言,只要孤能办到,哪怕你要天上的星星,孤也给你摘下来!”看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