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丈夫》第1305章


杨廷和一走;午门的门洞里却是闪出了一个太监的身影;这太监三旬上下;脸上带着阴笑;目送着杨廷和身影越来越远;随即冷冷的道:“哼;到了现在;居然还如此天真;真是可笑。”
先前那武官到身边来;躬身道:“高公公;人已经走了。”
这太监便是高凤;高凤嘿嘿一笑;道:“你们做的好;从现在起;紫禁城里出了乱党;事出突然;不得不防;所以再有像这样的人要进去;一概都挡驾;无论这个人是谁;是什么身份;知道吗?”
“是。”
………………………………………………………………………………………………………………………………………………………………
大明门这边;前来伴驾的文武官员还有骁骑营的官兵此时都已经人困马乏;眼看到了正午;大家肚子空空;今日的太阳又是尤其的毒辣。许多人已经头晕眼花;那些官兵甚至已经顾不得形象和体面;干脆就席地而坐;东倒西歪。
朱佑阮的脸色坏到了极点;此时此刻;他却一点主意都没有。事实上进京之前;他想过进京之后的很多可能;幻想自己君临天下;幻想到自己如何树立威信;可就是没有想到;居然有人阻止自己;难道自己还不够代表道统;还不够名正言顺。
正在这时;杨廷和却是到了;他气喘吁吁的下马;连忙将午门那边的消息报给朱佑阮。
朱佑阮脸色苍白;随即握着拳头勃然大怒道:“他们这是想做什么;他们这是要造反;是要谋逆;是了;太后一定已经被他们软禁;这是楚王的阴谋;诸公;大明的社稷倾覆只在今日;诸位何不如与本王一道;打破大明门;斩除奸邪。”
他这其实也是句气话。
至少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里头的情况谁也不知;你就算贸然要攻大明门;又有谁敢跟你干?莫是其他官兵;就是那朱佑阮带来的家奴;也绝不敢做这种事。
杨廷和苦笑;也能体谅朱佑阮的不满;连忙道:“殿下息怒;眼下时局不明;不可妄动。”
朱佑阮冷笑:“那你又有什么办法?”
杨廷和左思右想;随即咬牙道:“暂时后退五里;先不要堵塞大明门;省的授人以柄。下官陪着殿下就在那里等候;下官不信;宫里就愿意看到我们在这里闹笑话;想必只是有人给殿下一个下马威;眼下不必意气之争;暂时隐忍;等到殿下入宫当政;再报这一箭之仇不迟。”
朱佑阮很是不忿;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先听了杨廷和的主意;连忙把命令传达下去;先与大明门保持距离;随即带着许多人守候。
宫里的异常也引起了不少官员的不满;在他们看来;摄政王如今便是道统;而一新官居然敢如此造次;分明是有人使出来的阴谋;众人又乏又饿;憋了一肚子的气无处发泄;谁的脸色都不好看。
足足熬了半个时辰;因为一大堆人所处的位置靠着长街的御道;所以渐渐有些大胆的百姓开始靠拢围观;朱佑阮本想将他们驱散开;却被杨廷和制止;道:“殿下不可;就让这些百姓们看;让他们知道这京师里有人刁难殿下;民心可用。”
朱佑阮这才打消了主意。
围来的人群已经越来越多;大家不敢靠近;远远驻足;指指点点的也是不少;不少人相互之间在打探朱佑阮的来路;许多人得知是摄政王;就更觉得奇怪了;而正在这时候;有人突然在人群中大喊道:“陛下已经失踪;摄政王入京登极;扶葆社稷;君临天下;这便是今后的皇上;吾皇万岁。”
谁也分不清到底是谁喊出来的话;可是百姓大多都是盲从的;有人一叫;四处便有人道:“吾皇万岁”
“万岁”
百姓对于皇室;有着一种盲从;在有心人的鼓噪之下;居然许多人纷纷拜倒;朝向朱佑阮的方向磕头;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吾皇万岁万万岁”(未完待续)
(。。 )
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明门之变 三
那吾皇万岁的声音不绝于耳;成千上万人一道高呼出来;声震九天。
可是……
朱佑阮呆住了。
他当然喜欢这四个字;可是这个节骨眼;突然有人喊出这种话来;让他顿时无言以对。
杨廷和更是吓得魂不附体;万岁是一个专属名词;除了皇帝之外;谁敢当万岁?可是现在百姓们突然大吼;而且声势这么大;你应当然不是;躲也不是;就算躲了;其他人会怎么想?
这是很严重的政治问题;摄政王的身份本来就敏感;正是因为这敏感又尴尬的身份;突然冒出这万岁之声;就更让人可疑了。
此前的时候;朱佑阮就要求提高自己的待遇;要求进出大明门;要求住在东宫;他提出这个要求;自然是希望这种种的特权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威信;区分自己与藩王之间的区别。
可是换个角度;他提出种种的要求;又何尝不宣示了自己带着非分之想;虽然大家都知道;大明朝的摄政王和东宫太子也相差不了太多;摄政个一两年;若是皇帝还没有回京;那么就应当顺理成章的登基了。可问题是;摄政王就是摄政王;当不起这个万岁。
更严重的是;有人大呼万岁;就难免会有人想;如此多的百姓高呼万岁;到底是是导演的?
是谁已经不重要;但是可以确认;天下人都认定了是朱佑阮的授意。
去东宫住是你朱佑阮提出来的。
进出大明门也是你这家伙提出来的。
现在这些人喊万岁;不是你偷偷授意还能有谁?
这皇帝还只是下落不明;太后还在宫里坐着呢;让你以藩王身份入京摄政;已经给了你天大的面子;可是还没进宫;你就得寸进尺;就想要做皇帝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佑阮反应不过来。目瞪口呆看向杨廷和。
杨廷和也反应不过来;目瞪口呆看向朱佑阮。
良久;杨廷和终于反应过来;道:“殿下;我们中计了;快。快。殿下应当立即下令;立即下令驱散这些无知百姓”
朱佑阮面无人色;道:“还来得及吗?”
……………………………………………………………………………………………………………………………………………………
坤宁宫。
张太后今日清早便已经醒来;盛装之后;尽是雍容。
今日要接见摄政王;自然要提早做好准备;可是左等右等;却总是没有摄政王的消息;都摄政王入京了。可是为何还没有来。
其实从本心上;张太后未必希望朱佑阮入京摄政;人都有私心;摄政王入京;摄的是谁的政;虽儿子没回来。可是张太后并不希望有人替代自己的儿子。
儿子就是儿子;纵然百官不喜;纵然许多人朱厚照是昏君;可依旧是自己的骨肉。
不过事急从权;张太后不是不懂这个道理;摄政王既然已经请来了;当然要以礼相待。那朱佑阮提出了种种的要求;张太后也都肯做出退步;她只是期望;一切能够顺利。
只是一直等了一个多时辰。仍旧一点消息都没有;张太后就有些不高兴了;立即叫了个太监来;问话道:“为何摄政王还没有来?”
这太监是太后身边的人;他嘿嘿一笑;道:“来倒是来了;只是御马监那边不肯让他们进。”
张太后皱起眉;道:“御马监怎么这么不懂规矩;哀家原以为谷大用是个挺聪明的人;怎么这么糊涂?”
这太监回答道:“御马监那边;摄政王带了许多骁骑营的官兵开路;他们不敢开门。”
官兵……
张太后眼眸眯了起来。
按理摄政王带肖卫;那也没什么;张太后漫不经心的问:“带了多少?”
“有数千之多。骁骑营应当是倾巢而出了”这太监老老实实的回答;不过他回答的模棱两可。
张太后脸色绷紧了;数千之多;这就不同寻常了;她冷冷一笑道:“摄政王这是想做什么?谷大用做得对;先不必急着开门;以防生变。”
这太监又道:“奴婢还听;摄政王这一次来;文武百官都做了随扈;便是内阁的两个学士;也在身边差遣;声势当真不。”
张太后更是不喜。
其实这就是话的艺术;如果文武百官都是去迎接摄政王;这不会引起张太后的反感;因为迎接二字;就明百官是主;摄政王是;百官代表太后;代表皇帝去迎接摄政王;道理上得通;也没什么反感的地方。
可是这太监却是随扈差遣;就全然不同了;内阁大臣是什么人都可以充作随扈在旁差遣的吗?这摄政王想做什么;那些百官又想做什么?
张太后的脸色冷若寒霜;冷冷笑道:“好啊;真是人走茶凉;皇帝还没死呢。”
她不再做声;也不再去提摄政王的事;只是打了个哈欠;道:“哀家乏了;歇了。”
随即褪去了盛装;下了满头的珠花;竟直接去寝宫了。
到了正午;那震天的吾皇万岁声隐隐传来;离得太远;张太后当然听不亲切;只是听到隐隐有嘈杂的声音;过不了多久;谷大用便慌慌张张的进来;道:“娘娘;娘娘……”
张太后很是冷静;眯着眼;道:“出了什么事。”
谷大用道:“外头有皇上万岁的声音;莫不是……莫不是皇上已经回来了。”
张太后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