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811章


又因曹颂本身就是兆……家的外甥儿,这门亲事还真不是对方高攀。
曹yóng心里,迅速地算了算两家血缘。
丰德名义上是曹颂的亲表兄,可实际上丰德之父实际上只是曹颂的堂舅,血缘本就远了一分。
外亲又比不得宗亲,服制少,到了丰德之子与弄潮这一辈,已经出了五服。
丰德既是曹颂的表兄,曹yóng也是相熟的。
说起来,曹颂的那几个表罘,弟,少年时虽胡闹些,可长大了都还算不错。
尤其在老尚书故去,兆佳氏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没有随
ō逐流,而是在六部用心熬资历,一步步在官场站稳脚跟。
如今表兄弟三个,除了丰德是正四品京官,丰彻在吏部任郎中,和廉则借着去年江南官场出缺的机会,外放江南任知府。
以他们的年纪来说,能有这样的品级,除了借怡亲王府的东风,多少还是因自身努力所致。
“丰德之妻,我记得好像也姓董鄂氏?”曹yóng道。
曹颂点头回道:“正是,论起来大表嫂正是静惠的三从堂姊妹静惠生前,与大表嫂也最亲近当年弄潮抓周时,两家还做过结亲戏言,只因选秀的缘故,都没有当真”说到这里,不免心情低沉。
曹yóng晓得他是想到静惠,心里叹了一口气,因“亲上加亲”四字,想起当年的曹硕,道:“到底如何,还是你来拿主意与李家结亲,未必是坏事:亲上加亲,也不能保准侄女百分百不受委屈各有利弊罢了,二弟好生思量,自己拿个主意。”
当年曹硕娶的小兆佳氏,还是嫡亲表妹,因夫妻不谐,终成悲剧,还断了两家情分。
一时之间,曹yóng实说不好到底怎么才妥当。
曹颂却已经拿定主意,道:“大表兄虽品级不高,可世家行事,自有法度,静惠去做长媳,虽说累些,可在京中,又是亲戚家,多少能看顾:李家看似富贵,根基单薄,内宅妻妾并重,李卫在还罢若到那一日,说不得就是家乱之时”
见曹颂说的条理分明,且有定论,曹yóng的心情,也跟着放松下来。
他想了想,道:“到底是孝中,仓促不好行事,二弟可跟那边透个话,要是李卫真请旨,也能有个应答若是李家没请旨,再细细商量也不迟……”
曹颂点头应了,怕耽搁侄子娶妻的大事,忙催促堂兄去正院待客……………,
六格格的品级与初瑜相同,都是和硕格格,因此两人的婚嫁形式都是按内务府所定,大同小异。
只是上次曹yóng夫fù是新郎新娘,现下升任翁姑。
酒宴已经开席,曹yóng这个主人少不得出门陪酒。都说喜酒不易醉,可架不住这桌两盅、那桌三盏的。
没用多久功夫,曹yóng就有些mí糊。曹项与左住跟在他身后,见他如此,怕醉酒伤身,忙寻了由子下了席,将曹yóng扶到偏厅。
叔侄两个出去代曹yóng陪客去了,曹yóng喝着解酒浓茶,坐在偏厅窗前,透过窗子,看着大厅上客人们推杯换盏,曹yóng竟生出一种“戏外人”的感觉。
转眼二十年,当年的少年成了中年,中年成了老年,老年已经故去。
小一辈,也在长成。
眼前似乎闪过昔日画面,笑嘻嘻的宁春、面带倨傲的永庆、斯文腼腆的马俊、张扬好斗的魏信……
自己这半辈子,似乎做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做。
心中不无遗憾。
早年在江宁也好,后来到京中也罢,他一直在权贵场钻营,不得〖自〗由。
曹yóng抬起胳膊,使劲锤了捶额头。
不得不说,满清的皇帝别的功绩还不显,这集权却是做到极致。
皇帝是天下共主,宗室是大小主子。
即便封阁拜的,见到皇族与宗室还的三跪无叩。
加上八旗遗风,勋贵世袭,在京城呆着,别的不会,也要先会鞠躬下跪。
如今长子成家立业,家族之责也到了卸去之时,如何得〖自〗由?
〖自〗由!〖自〗由!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就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似的,使得曹yóng脑中多了个咆哮的小人。
难道自己因缘际会,重生三百年前,就是为了给皇家做奴才?!
他的眼睛直直的,落到了自己的手腕上,……………
远处,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新人的轿子到了曹府大门实在是憋了不行,想了三天想给小曹想出一个脱身之法……!。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儿女债
新人讲门的各种仪式繁杂不已,可人人都带了笑。
曹府院子里,处处挂着红灯笼,映照着红彤彤的一片。
新人迎进门,送进调房后,喜棚里宴席又开,喧喧闹闹。
娘家负责送亲的客人,有王府宗亲庄亲王、康亲王崇安,至亲世子永谦,舅亲完颜永胜。
除了崇安之外,都是曹yóng的熟人,曹yóng的酒哪里能躲得开。
等到夜sè渐深,客人相继散去时,曹yóng原本的三分醉意就成了九分。
被扶回九如院时,曹yóng已经睁不开眼,闭着眼睛任由人服shì了,梳洗躺下,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曹yóng是被憋醒的。
使劲揉着太阳xué,跤拉着鞋,借着外头透进来的依稀月sè,曹yóngmō到外间,在屏风后找到子孙桶。
寂静的夜晚“哗啦”、“哗啦”的声响,格外清晰。
里间传来翻身声。
曹yóng一哆嗦,提起kù子,盖好子孙桶,转身进了里间。
里间已经点灯,初瑜被着衣服站在桌子前,手中把着茶盏。
见丈夫进来,初瑜端了盏茶递过来:“老爷吃多了酒,定是口干,且润润嗓子。”
曹yóng确实渴得狠了,接过三口两口饮尽,还觉得喉咙响干,又给自己倒了两回温茶,才觉得好些。
窗外还是肃静一片,曹yóng坐在chuáng边,mō着怀表看了,才寅初二刻(凌晨三点半),离天明还早。
夫妻两个重新熄灯安置。
曹yóng却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
他mō着自己手腕上的十八子手串心里带了几分jī动与雀跃。
与其战战兢兢地熬到雍正末年等着曹家平稳度过皇权更替的动dàng在“致仕。”还不若现下就找由头得〖自〗由身。
二房那边,因五儿的缘故,是贴了标签的“四皇子党”自然是稳得富贵。
自家这边,自己隐退天佑年岁、威望不足,在朝堂上也没什么分量,随大流就是反而比自己立在前头更稳当。
等到乾隆上台,天佑与恒生都是新帝嫡系更是稳妥得很。
名寺多傍名山大川,自己打着“礼佛”之名趁着体力尚足,四下转转也好。
媳fù进门,闺女即将出阁天佑足以支撑门户,家务没什么不放心的。
母亲膝下,有幼子长孙……,像是杭州灵隐寺、苏州报恩寺、江宁清凉寺这些地方,曹家还可以以礼佛之名,营建几处别院。
待李氏在京中腻歪了,还可以南下散心。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
曹yóng侧过身来,望向妻子。
寂静的深夜,一声轻叹低不可闻。
“怎么了?”曹yóng低声问道。
“虽说媳fù进门,松了口气,可心里还是有些发堵……”初瑜小声嘟囔道:“总觉得儿子以后是别人的了……”。
曹yóng笑道:“权当多个闺女吧,将最疼爱的格格送出门,难受的当是简亲王夫fù才如…”
瑜带了怅然道:“听老爷一说,也是这么一回事,希望亲家老太爷、老太太也能这样想……。”
曹yóng听了,心中复杂难辨,这就是当娘的,永远都儿女放在第一位。
自己这个当老子的,反而想着儿女长大自立,就可以放手。
自己改如何跟她开。?
可若是不开口的话,难道就这样年复一年、
ì复一
ì地做个富贵官家,在御前做个磕头虫,回家摆出家主、老子的谱儿来训子教孙?
曹yóngmō着手腕上的串珠,叹了一口气,自己终究是个自sī的人……
西院,上房。
大红的龙凤烛,映照着新房里红彤彤的一片。
幔帐下,一对新人交颈而眠……
不知不觉,东方渐白。
真儿睁开眼,开始了在婆家的第一
ì……。
有李氏在,家礼自然设在福源堂。
饶是真儿xìng子大方活泼,这新媳fù第一
ì也是满身羞涩,低着头随着丈夫到了福源堂。
天佑侧身看着一身吉服的妻子,眼睛中带了几分不自觉的怜惜。
想起昨晚洞房,天佑不禁身上发烫。
虽说在男女之事上还是头一回,可他并不是不知世事的少年。自小阅览群书,聪明博达,加上shì卫处同僚那边的耳濡目染,早已使得他“理论上”博学得很。
不说旁的,就是那《金瓶梅》、《痴婆子》等书,不能说倒背如流,可也是读过数遍的。
前几年,刚通人事时,看着丫头们白nèn的手腕,苗条的身段,也引得他的少年心发颤。
否则的话,也不会与乐青有了男女之思。
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