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途》第391章


打死,包括那名开门的百户,他身体被弹丸打穿了十几个血洞,倒地死了。
惊天动地的闷雷声将东城门所有的士兵都惊呆了,就在这时,一百多名镖师纷纷拔刀冲上了吊桥,马车里的一个个大箱子也被掀开,从里面跳出了金副武装的士兵,呐喊着从马车上跳下,冲进了城门。
三声炮响就是信号,三里外,二万明军骑兵铺天盖地向西安城杀来,密集的马蹄声敲击着大地,大地也为之震动,东城大门厮杀成一团,三百名最精锐的明军和五百余名守军在进行着城门的争夺,刀光飞舞,喊杀震天,三百明军个个武艺高强,将守军杀得节节败退,这时,其他几个城门的守军也发现了异常,他们从四周向东城门奔来,可跑到一半时,明军的骑兵已经杀到,大队骑兵风驰电掣般地冲进东城门,守军们纷纷丢盔弃甲,逃进了城内。
此时的西安城的居民已经全部被惊醒了,只听见大街上喊杀声震天,马蹄声敲打着地面,家家户户都惊惶失措,男人们冲进厨房抢菜刀,用桌椅抵住大门,女人们忙着往脸上抹锅底,小孩子则钻进地窖水缸,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是燕军杀来了。
但也有胆大的悄悄推开窗户,从窗缝里向外张望,他们看见了大明的龙旗迎风飞舞,顿时欢喜起来,不是燕军,是朝廷大军回来了。
“城中的百姓听着,我们是朝廷大军,不会伤害百姓!”
“我们是朝廷大军,请大家暂时不要出门!”
数百名士兵在城内飞驰高喊,稳定民心,而这时战役并没有结束,秦王宫前的屡战依然在继续,守卫秦王宫的五千士兵是秦王的护兵,对他忠心耿耿,他们拼死抵抗朝廷骑兵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战役十分惨烈,满地都是残肢断臂,血肉横飞,血流成了河,王宫内外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秦王宫乱成了一团,朱爽的近千名嫔妃尖叫着东躲西藏,朱爽更是吓得躲在床下,浑身瑟瑟发抖,他的侍卫官率领一群侍卫冲进房内,一刀劈死了两名侍妾,将朱爽从床下拖了出来。
“饶命啊!”朱爽吓得如杀猪般地嚎叫。
“殿下,我们保护你逃走!”
侍卫官大声吼叫着,数十名侍卫抬着肥硕无比的朱爽向后宫奔去,在后宫大门口,一支近千人的军队已经等候在这里了,他们将秦王塞进一辆马车,疾速向北门奔驰,可刚跑出不到百步,只见前方数千名骑兵堵住了去路,近百门火炮一字摆开,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他们。
邓戬冷冷地一挥手,“点火!”
士兵迅速点燃了引线,顷刻间百门火炮陡然发射,炮声震耳欲聋,白烟笼罩着大街,对面一片惨叫声,夹杂着战马的悲嘶,数百人被火炮当场轰死。
一轮发射后,五千骑兵爆发出一声狂呼,“杀啊!”他们挥动狼牙棒,铺天盖地向秦王的护军杀来,剩下的数百护兵尽管拼死抵抗,但人数太少,很快便被明军的杀戮淹没了……!
秦王的人头被一根竹竿高高挑起,由三十名骑兵在西安满城传递示众,所过之处,到处都是一张张激动的脸庞,万恶的秦王死了,西安城彻底沸腾了,数十万百姓敲锣打鼓上街欢庆,大街上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更多的则是一阵阵发自内心的呼喊,响彻满城,“大明万岁!李相国万岁!”^^
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关中,整个关中大地一片欢腾,三天后,潼关的十万大军正式向朝廷投降,接受改编,至此,李维正的天下之棋,圆满地走完了陕西一局。
“啪!”一声脆响,李维正将一颗黑子落在棋盘上,对解缙微微笑道:“这一局,先生可输了!”
解缙瞅着棋盘半天,只见大势已去,只得推秤认输,苦笑道:“相国,你这一局棋和关中之棋颇有点相似啊!先晓之以诱惑,再出其不意,以奇袭来杀人夺城,我算是认识你的手段了。”
“怎么了,你认为我的关中策略胜之不武吗?”李维正似笑非笑地问道。
“胜之不武倒没有,很及时地截断了燕王西进之路,这是一步高明之极的棋,只能说秦王没有看出相国的真实态度,他还以为自己有利用价值,想用它换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不料相国却一刀把他宰了。”解缙摇了摇头,仿佛对李维正的这个决策不太理解。
“你觉得我杀他可惜了吗?”
“是有一点,他可是先帝的长子”又顺从听话,利用价值很高,杀了他是有点可惜了。”
李维正却淡淡一笑道:“杀了他换取西安府和关中民众的支持,我倒觉得很值得。”
“相国这是何意?”解缙一怔,他听出李维正话中有话。
“很简单,明年我打算继承先帝遗志,重启迁都长安的计划,让我的唐制再走得顺利一点。”
卷二 风起云涌 第二百八十六章 红参案(一)
更新时间:2010…7…26 12:50:50 本章字数:4680
夜色深沉,大名府的驿站内,燕王朱棣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两封来自北平的快信就放在桌子上,一封信是军事姚广孝写来,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却改变了整个天下的局势。
“朝廷军已经占领关中,秦王被杀。”
朱棣就是听到了这个传闻才退兵,现在传闻被证实了,他心中便有一种难以言述的焦虑和惆怅,这就意味着他西去的道路被封死了,此刻,他开始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他离那个位置已经渐行渐远了。
现在该怎么办?
姚广孝的建议是韬光养晦,以河北和山西为根基,增强实力,等待南朝变天的机会。
但桌上还有另一封信,确实吕思远给他写来的密信,同样也提出以河北和山西为根基。但他的另一半建议却和姚广孝恰恰相反,“日久根深,当促南朝尽快变天。”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朱棣却明白了吕思远的苦心,机会是等不来,只有自己创造。
姚广孝和吕思远都一样看出了大明迟早要变天,李维正的所作所为只能哄哄那些书生文人,什么恢复唐制,统统都只不过是借口,削弱皇权,增强相权,不就是增加他李维正的权利吗?机会到来之时,他或许会鼓吹尧舜的禅让制了,把大明江山让给他李维正,那时就是大明变天之时,可到了那时,他朱棣还会有机会吗?
朱棣忽然想到了什么,不由冷笑了一声,或许姚广孝的意思是把这个机会留给长子朱高炽吧!
他慢慢走到窗前。凝视着院子里的一株桃树,桃花早已经谢了,枝繁叶茂,他不由想到了自己,自己已经四十余岁了,但登基之路依然遥不可及,难道这一辈子就这样做一个寂寞无名的藩王吗?
况且他所在的河北和山西两地都毗邻漠北,这些年北元分裂,鞑靼和瓦刺内讧不断,才使边界安宁,可再过几年,一旦蒙古人内部清肃,他们必然会大举南侵。那时他又如果能抵挡得住?
朱棣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慢慢地又走回桌前,拿起了吕思远的信。
……
京城,燕军北撤的消息使大街小巷又开始热闹起来,随着政局平稳和李维正登上相位,大明的经济渐渐地又开始复苏了,最明显的就是房价的飙升,在李景隆兵败时曾经出现的大规模的房屋甩卖,最繁华的府东街的店铺一度跌到了二千两白银,现在就算是最普通街道的店铺也要千两白银以上,而府东街的店铺更是涨到了万两白银以上,而且有价无市,根本就没有门面出售。
这天上午,天气晴好,端午佳节将至,府东街上人潮如海,各个大店铺皆生意火爆,店铺伙计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新茶上市。有上好龙井,云雾毛尖,鄙店名茶荟萃,各位茶客来看一看啊!价格优惠。”
……
“日本珍珠、精雅折扇,都是刚刚到货,各位乡亲,图个新鲜啊!”
“上品高丽参,皆是百年陈色,识货的请进!”
……
各大店铺皆使出浑身解数招揽顾客,有的请来杂剧名角即兴表演,有的请来书法名家写字留念,这其中在府东街占地最大的商号是姑苏顾记,足有八家大门面;它们从最早的顾记糕点发家,做出了天下一名点,不仅成为名门大户人家必备,而且也是宫廷贡品,先帝朱元璋尤其喜爱,使顾记糕饼财源滚滚,但顾记糕饼的大东家顾英却不满足于做糕饼,她在四年前倾囊而出,成立顾记商号,大江南北的主要城市都有分号,专做粮食、茶叶、糖等大宗买卖,去年又利用店铺暴跌之机,一口气吃了七家大店铺,经营着各种商品,去年甚至还开始涉足海外贸易。
现在的顾记商行在全国已有一百五十余家店铺,三十几家工坊,还有一只由数百艘船只组成了内河船队,以及十余艘海船组成的远洋贸易商队,有雇工近万人。可以说估价现在已经是大明一大商人,而掌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