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三国》第74章


……………… 
黑山军大营。 
张燕彻夜未眠,接二连三地打击几乎将他压垮了。天刚蒙蒙亮,突然听见外面似有喊杀声,不由得腾的跳了起来,以为又有官兵攻打自己。 
“渠帅”,外边守候的亲兵奔了进来,“黄巾军大营好像遭到了攻击!” 
“胡说!”张燕眉头一皱,官兵只有通过乌鸦口才有机会攻打山上的黄巾军,现在乌鸦口尚无动静,怎么可能有官兵攻打? 
“小的不敢谎报!山上大火冲天,杀声震天!” 
张燕不再言语,赶紧让亲兵帮自己披挂停当,走出了营帐。 
山上果然如亲兵所言,的确像是发生了战斗。难道是黄巾军内讧?张燕到现在也不相信官兵能悄无声息地攻上山去。张燕虽然有心看黄巾军被官兵剿灭,但他也清楚现在黑山军的命运也掌握在黄巾军手中,如果黄巾军失势,黑山军也绝对逃不得好。想到这里,张燕赶紧让人请来张凤,,让张凤带了五百余人赶去援助黄巾军。 
张凤前脚刚走,沮授所部便发动了对乌鸦口的冲击。张燕稍事阻挡,便让手下放开缺口,让沮授部冲了过去。沮授知道身后还有韩馥所部,也不怕被贼军抄了后,当即向山上冲去。 
便在此时,南部和北部也响起了喊杀声,似乎有官兵向中间的黄巾军冲杀过去。张燕心中一惊,随即发现官兵声势虽大,但人数似乎并不多,不由大喜。随即在乌鸦口仅仅留了五百名黑山军,其他人疯一般向沮授所部冲了过去。 
……………… 
“主公,大事不好!” 
刘硕正在睡梦之中,高览急匆匆地掀帘而入。刘硕睡眼惺忪地爬起来,一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军中失火,似有官兵攻入!” 
“啊!”刘硕大惊,整个人顿时清醒过来,赶紧提了兵器冲出了营帐。只见黄巾军大营到处是大火,东北侧还有一片砍杀声。 
刘硕和高览龙行虎步,迅速赶往现场,果然见数百人在那儿厮杀。刘硕见没有大军攻入,暗暗松了口气,目光迅即向山下看去,从南面、东面和北面也同时响起了喊杀声。 
“云台,这批人恐怕是官兵内应,赶紧将他们拿下,准备营地。” 
高览虎吼一声,带着身边的亲兵扑了过去,急切之间也顾不得随时叛徒随时自己人,三尖两刃刀翻飞之间,人群纷纷倒下,也就是一口气间,地上已经躺倒了七八十人,其他人纷纷退避,不一会儿混乱的场面便平静下来。刘硕在旁边暗暗点头,高览勇敢果决,当机立断,果然不亏是三国名将。 
这时候沮授所部业已向山上冲来。天已渐亮,再加上山坡周围草木已经被黄巾军清理干净,刘硕居高临下,周围的形势一目了然。他见官兵人数稀少,乌鸦口方向似乎还在黑山军掌握之中,知道不会有什么大事,当即让严福和另外一名黄巾军将领分别带领一支八百名的人马阻击南面和北面的官兵,剩下人等由高览带领,向沮授所部冲去。 
……………… 
沮授见官兵轻松冲过乌鸦口,不由得大喜,看来山下贼军果然如自己预测,大部分上山援救了,当即带着手下奋不顾身地向山上冲去。然而,刚刚冲到半山腰,突然听到身后响起一阵喊杀声,恍然回首,见乌鸦口方向数千名贼军疯一般自身后扑来,而盼望已久的韩馥大军似乎尚未行动。沮授恍然回首,山上的大火业已逐渐熄灭,满山遍野地贼军自上而下冲了过来,为首一人身法轻灵,身形晃动间,离自己越来越近。 
“韩馥狗贼误我!”沮授脸上一片惨然,不由得仰面长叹。 
便在此时,高览已经率先赶到。挥舞着三尖两刃刀,如虎入羊群一般,摧残着官兵脆弱的神经。转眼间,高览已经冲到沮授面前。沮授呛的一声拔出所配宝剑,义无反顾地迎向了高览。 
沮授虽是读书人,但那时候的读书人都喜舞剑,沮授也是如此。但是不幸的是,他碰到了高览,手中宝剑安能挡得住虎狼一般的大将,手中宝剑顿时飞上了半空,人也跌落地面。看着三尖两刃刀划过一道凄美的弧线,沮授的脸色顷刻一片煞白,紧紧地闭上了双目,一丝冰寒瞬时袭至,沮授感到颈侧一凉。 
“又是个贪生怕死之辈!”沮授耳边响起一丝不屑的冷笑,心中一苦。怕死?沮授丝毫没有将死放在心上,只不过必胜的局面打成这样,而自己的宏大抱负如此烟消云散了,实在是不甘心啊! 
……………… 
“渠帅,我捉了一个县令!” 
高览兴匆匆跨进大帐。 
“哦,叫什么名字?”刘硕很感兴趣地问道。 
“沮授!” 
“沮授?”刘硕先是一愣,继而大喜,腾地一声从地上蹦了起来,“人在何处?” 
“大帐外边,兄弟们正在磨刀!” 
“磨什么刀,赶紧请进来。不,我亲自去迎!”刘硕兴奋地冲出大帐。 
“渠帅,你的鞋……”高览看着刘硕光着脚丫跑出去,赶紧提了刘硕的谢跟了出去。 
第077章得先生,胜数万雄师矣
刘硕快步走出营帐,只见外面果然绑了一个人,头上儒生巾已乱,样子潦倒,但面色从容,目光远眺,浑然没有做俘虏的觉悟。 “阁下可是沮授沮公与?”刘硕疾步走到儒生面前,急切问道。 
儒生将目光缓缓收回,落在刘硕脸上,眼眸中充满了考究和探询,刘硕的年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沮授一向以孙武、韩信之才自诩,没想到接连数次对阵都被刘硕接了下来,双方居然战成了平手。他本以为遇到了一个世外高人,没想到现实中的对手居然是一个毛头小伙子。 
“正是在下!你是……” 
“某黄巾渠帅刘硕是也!久仰沮先生大名,硕有礼了!来人啊,松开先生!”刘硕拱手为礼,让人给沮授松绑。 
“你我乃敌对双方,渠帅为何如此客气?” 
“误会,误会而已!”刘硕罢了摆手,束手将沮授请入大帐。 
进入大帐,刘硕只留高览、严福和贴身侍卫牛犊子在内,其他人都赶出帐外,随即才和沮授分宾主坐下。 
“渠帅刚才说是误会,到底是怎么回事?”沮授从刘硕言语中听出了话外音,刚一落座,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硕也感觉非常奇怪”,刘硕面色一整,“黄巾军信奉太平道,并非反贼,我想朝廷业有旨意下达,不知官军为何还苦苦相逼!” 
“此话何讲?”沮授闻言脸色一变。 
“据硕所知,朝廷已经确认了黄巾军的合法地位,按理说韩太守也应该收到了圣旨!”刘硕见沮授不像撒谎,稍一沉思便明白了个中奥妙,心内大喜,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韩馥小儿……”,沮授大怒,腾地从地上站了起来,随即一阵苦笑,脸露无奈之色,“没想到授居然被人利用了!” 
“先生大才,又何苦与小人计较,如果先生不嫌弃,硕愿请先生出山。” 
“哦”,沮授没想到刘硕会有此请求,眼睛一亮,故意反问道:“授惭愧之至,用宵小之计,烧了渠帅营帐,伤害黄巾数千人马,哪敢高就!” 
“先生言过了,两军对垒,便是敌我,伤亡在所难免。何况,得先生胜数万雄师,区区一座营帐何必放在心上!而且,现在事情已经很明了,你我都是为了天下黎庶的幸福,如能得先生相助,硕喜不自禁!” 
沮授对天下大势有着非常清晰地认识,而且以沮授的见识,也并不认为义军便是不可饶恕之人。熟读历史的他,当然知道任何一支力量的出现都有着其内在的原因。刘硕能抛开成见如此推崇自己,让他不仅看到了刘硕博大的胸怀,也让他感到了如遇知己之感。不过沮授并没有就此认可刘硕。沮授很清楚,如果真像黄巾军自己所言的,纯粹是为了清君侧,那肯定没有什么前途。以当前形势来看,天下必将打乱,以刘硕之能,如果能谋得一官半职,或许可以在乱世中取得一席之地,藉以逐鹿天下。 
“渠帅过奖了,授乃区区一县之令,年过而立尚无建树,愧立于天地之间啊!”沮授有心考察刘硕,随即话锋一转,问道:“渠帅胸怀寰宇,想来志向远不止清君侧如此简单,不知渠帅今后有何打算?” 
刘硕知道沮授这类人必有远大包袱,如果自己不能露出雄心壮志,展现远大的前景,是不可能取得他的信任的。想到这里,清了清喉咙,朗声道:“先生称我玄伟可也。我观天下,方今朝纲不振,义军蜂起,天下大乱在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