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精英》第5章


淮蔚牟突帷4笪餮罄硎禄崾且桓鲋强猗伲て谝岳粗铝τ谖っ拦饨徽叩闹匦模纯绱笪餮蠊夜叵怠2渭诱獯尾突岬?00名贵宾都是商界、政界和军界领导人,他们要为3名现任和前任的超级精英成员举杯庆贺。这3位成员是:史蒂夫?施瓦茨曼,他由于私募股权的强势劲头而成为华尔街当月之星并荣获商业领袖奖;詹姆斯?琼斯将军,曾任欧洲联合部队最高司令兼美国前海军陆战队司令,荣获军事成就奖;阿伦?格林斯潘,这位金字塔的顶层人物,超级精英中的超级精英成员荣获公共服务奖。格林斯潘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服务了20年,一直是全球金融市场中高深莫测的大长老,即使退休了,他仍能以巧妙的措施影响市场。
为颁奖典礼开场致辞的是美国前任国务卿鲍威尔,他受到了全场来宾的热烈欢迎,3位获奖人坐在椅子上,与过去的获奖者、曾两度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将军进行互动问答。斯考克罗夫特在向获奖者提问时幽默而睿智。他先问格林斯潘。问题是关于大西洋联盟对格林斯潘在美联储的工作的影响,格林斯潘的回答非常深刻,他从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两方面入手,对冷战结束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他说,当柏林墙倒塌,显露中央计划经济的灾难和彻底失败时,应该醒悟的不仅是那些直接参与冷战的各方。格林斯潘认为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垮台不仅让直接受影响的国家得到展现的机会,如寡头的崛起,而且也让其他发展中国家明白一点,即现在只有一条道路:接受政治经济理念75年来试验的结果和参与全球市场。冷战结束这个关键性时刻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让全球经济中新进入的10亿工人和消费者拥抱我们的观点。格林斯潘以深刻的信念谈到这个前景,即使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这种非凡的“理念的权力”仍然能够驾驭一切。
第15节:跨国时代:当金融和商业变成一切的中心(4)
格林斯潘的观点和施瓦茨曼的观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后者的观点更集中和务实。这位黑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认为美国实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在使自己失去竞争力,因为该法案要求更加详细地披露和监督公司的财务。他说,一些公司董事会现在1/3的时间要花在处理法律问题上,这导致美国的商业领袖们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应该做的事情上,即如何为股东们创造更多的价值。他还说,这些规定造成的结果是丧失了90%的首次公开发行股,因为想上市的公司都到政策宽松的国外市场去上市。他催促美国政府不要过度干涉市场,否则市场就会流向别的国家。施瓦茨曼还说,对于美国政府无法理解为何法律会伤害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发展迅速的私募股权公司其实是一种“资本主义回应”。
虽然讲话没有格林斯潘那种历史性的远见,施瓦茨曼谈到了当今时代觉醒的另一个重要结果,这种意义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对米尔斯的意义,南北战争的结束对“强盗大亨”的意义,或者是与世界隔绝的决策对明朝的意义。跨国公司不再受单一国家的束缚,它们在全球经济体系中获得了一种新的超越国家和政府的权力,而国家和政府却受国界的限制。公司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市场,让各国政府在市场中为吸引投资而竞争,从根本上削弱了某些广为人知、强大而且历史悠久的主权基础。《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谈到了自己和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克雷格?巴雷特的一次交谈:“巴雷特有一段话令人惊叹,‘就算不雇用一个美国人,英特尔今天照样能兴旺发达。这不是我们的愿望,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他的意思就是,跨国公司现在凌驾于国家之上,脱离了自己的根据地。英特尔可以在南加利福尼亚州翱翔,在美国翱翔,在世界可能发展的任何地方翱翔,没有总部。”
以全球最大的10家公司为例:沃尔玛、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通用汽车、雪佛龙、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福特、康菲石油。除了有4家是来自100多年前标准石油公司分割出的“七姐妹”,2006年,这10大企业约有60%的收入来自海外的公司,59%的员工是从国外雇用的。这种国际化也进入了公司的董事会,平均每5个董事中有一个是来自其他国家。事实上,对于位列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美国最大的500家上市公司来说,2007年是分水岭:500强公司从国际市场赚的钱首次超过了国内市场。而在5年前,也就是2002年,海外收入才占35%。这种趋势已经变得那么明显,连投资银行也在为投资人制造组合方案,以安全的方式投资跨国经营的美国企业。高盛在2007年就推出了这样的投资组合,涵盖了34家美国大公司,其营业收入的2/3来自国际市场。用股票升值的行话说,这一组合在2007年第一季度以二比一的优势超越大盘。
第16节:跨国时代:当金融和商业变成一切的中心(5)
从公司的规模来看,今日的美国企业已远远超过米尔斯那个时代。当时大约有30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独占鳌头。2007年,《财富》全球500强中排名最后的公司,加拿大一家叫庞巴迪的交通运输设备公司的年收入是149亿美元,总资产超过180亿美元。《福布斯》全球2000强涵盖57个国家,其中排名最后的公司年收入为4000万美元。(这2000家公司的总资产估计超过100万亿美元)。事实上,按我的公司的估计,有1000多家公司被我们称为发展中的跨国公司,它们的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它们遍布世界上的发展中市场。我们遴选超级精英成员的标准之一是:世界最大的2000家公司。这就意味着有上千家收入在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无法列入名单。还有另一种方式能让我们体会到现在年收入10亿美元是多么少。全球最富裕的62位亿万富翁(这个数字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米尔斯那个年代,拥有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数量的两倍)的资产回报率如果仅为10%,他们的年收入为10多亿美元(大多数的资产回报率高于10%)。这全是通胀的结果吗?不是。如果将通胀的因素考虑进来,1956年的10亿美元到今天大约是70亿美元。但是,这个70亿美元的公司在2007年的《财富》500强里仅排第三百三十三位。显然,推动因素是经济增长和公司并购。
事实上,与今天的权力精英相关的数字很可能使米尔斯的脑袋爆炸。毕竟,1956年时的美国,GDP是4380亿美元,比现在沃尔玛或埃克森美孚的年收入多不了多少。当时联邦政府的支出在700亿美元左右,在今天,这个数目由世界上最富的几个富人个人就能提供。今天,我们用万亿为单位衡量权力。世界上最大的2000家公司拥有100多万亿美元的资产。美国1万家共同基金控制了1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平均每家10亿美元)。世界上1万家对冲基金控制了2万亿美元。世界上数百家私募股权公司控制了2万亿美元的购买力(4000亿美元资产加上可得到的抵押品)。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控制的外汇储备超过了1万亿美元。这些超过万亿美元的资金全部由少数集团控制,这代表了权力的空前集中。在企业精英中,由几千人组成的集团实际控制的金额也许超过100万亿美元,占全球总资产的2/3。
2第二部分
第17节:全球主义者对民族主义者:新世纪的政治断层(1)
第五章全球主义者对民族主义者:新世纪的政治断层
权力真空
总统独断专行和国会消极怠工的模式不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且还与导致权力集中在美国少数几个人手里的模式相呼应,深刻地影响到美国的全球作用。
举例来说,美国政治结构里的最高职务实际上并不是总统,而是选民。但是,作为公民,选民如果不去了解和仔细考虑摆在自己面前的选择的责任,就相当于放弃了权力。大约有40%的美国选民在2004年总统选举中漫不经心,近60%的选民在两年后的中期选举中没有参加投票。根据2007年皮尤调查中心对美国人了解时事知识的调查,许多美国人根本不把他们的公民责任当一回事。甚至只有2/3的美国人知道美国副总统的名字;认识歌星碧昂丝?诺里斯的美国人是认识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哈里?雷德的人的4倍;认识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队四分卫佩顿?曼宁的美国人是认识国防部长盖茨的人的3倍。伊拉克战争占据媒体报道头版头条的位置已经好几年了,只有半数美国人知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