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1776》第387章


饽亍U庋奶嵋椋济挥斜惶嵘弦槭鲁绦颍捅环馍痹诘撞懔恕?br /> 这些政府层面上,比较高层的交锋,都是很温和形式化的,而商业面上的冲突,才算是真正明刀明枪的冲突。
英国政府宣布舰队宣布封锁法国海岸线,而英国大使馆以及在美商会,随后也对和法国有贸易关系的美国商人,都发出了比较正式的文书。要求他们立刻停止和法国的贸易往来,否则不仅将受到英国政府的制裁,任何销往法国的商品,都还将被英国政府没收。
很多小商人都感到了害怕,决定停止和法国的贸易往来,也有人感觉受到了侮辱,决定以停止向反法国家出售商品,来报复这些国家的威胁。
只有康柏领导的那些大商人,对于英国政府的威胁既没有抗议,也没有响应。和英、西等国的生意照做,对法国的支持也没有停止,只是由光明正大的自由贸易,改成了使用蒸汽商船偷偷强穿封锁线。
英国人虽然知道美国商船在强闯封锁线,但也没有大的声张,抓到就关起来,抓不到也不会大声宣扬。事情要是被公众知道了,英国人为了面子,肯定少不得继续和美国打上一场,而这,却又不是时刻关注法国政局的英国政府,所愿意看到的,也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
欧洲人正在丧失主导美洲,而美国左右欧洲的时代也还没有到来,现在康柏只能利用领先的科技,在小冲突上小打小闹,至于真正和欧洲翻脸,别说康柏了,就算现在的整个美国,都不可能有信心。
这一切,都决定了冲突只能在不挑明的私下进行。
此时英国海军的强大,根本毋庸置疑。强穿封锁线是很危险的,自从三月份第一艘美国商船被扣留后,接下来短短的几月时间,就有几十艘开往法国的商船被扣押,大量的美国商人和其他国家对法贸易商人,因为亏损,无奈破产自杀。但英国海军毕竟不是一堵墙,他不可能真正完全封锁法国海岸线,还是有大量的商船,最终穿越了封锁,最终把货物运到了法国。这里面,成功比列最高的,就是美国的蒸汽船。基本上只要不遇上英国海军的蒸汽巡洋舰,就绝对能安全突破,就算遇上了蒸汽巡洋舰,突破几率也在七成以上。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很有道理。法国虽然在打仗,但法国人并不穷,大量普通商船被拦截,导致海外商品数量减少,使得商品价格不断提高。所有成功突破封锁的商人,包括康柏在内,都赚的盆满钵盈。
第三百零三节 西进在行动
英、西等国苑ü0断叩姆馑⒚挥懈蛋卮炊嗌偎鹗А?br>;
恰恰相反,这段时间以来,康柏接到的报告是,他在对法贸易中的净利润,几乎翻了一番有余。这都是因为货运帆船大量被拦截,法国国内缺乏各种海外物资,使海外物品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造成的。康柏的蒸汽船,作为唯一能突破封锁的船只,使康柏在稳定供应各类海外商品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法国原来就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它们为法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是构成法国人完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平民的基本物质需求,还是贵族的奢侈享受,都非常依赖于那些海外殖民地。
现在反法联盟为了杜绝法革命政府得到武器,封锁了法国的海岸线,作为保卫法国海岸的海军,传统贵族势力级强,一边方面不愿意配合革命政府,一方面也不可能真正是英、西两国舰队的对手,所以根本没有进行反封锁作战。
封锁迟迟不能打破,海外供应物资急剧减少,自然立刻对整个法国造成了影响,不管是平民还是上层阶级,他们的生活都严重不如前。
平民还好一点,毕竟法国自身物产也算丰富,原来海外殖民地提供的主要也不是粮食等生活必须品,没了海外供应,仅仅是生活质量不如前罢了。反正偶尔也有一些突破封锁线进来的物品,能买得起就买,价格太高买不起就算。
但上层人物受到的影响就比较大了,大革命只是消灭了法国波旁王室,并没有消灭上层阶级,甚至连贵族都没真正消灭几个。此时的法国。仍旧有领导者,仍旧有上层阶级。大革命政府反对王室,但这些革命领导着并不反对奢侈和享受。
实际上,推翻波旁王朝取得革命的胜利后,法国大革命政府的领导者们,一直过着不下于原来王室地奢华生活。他们需要北美的大量奢侈品。绚丽的珠宝、珍贵的皮草、芳香的烟草,如果没有产自美洲的奢侈品,他们地享受程度将会下降超过一半。
反正他们口袋里有原来王室的大量财富。资本充足,为了确保原来的奢华生活,他们纷纷出高价钱抢购哪些来自北美地特产和奢侈品,自然让突破封锁进来的商人们利润大增了。
少了很多竞争者,康柏他们的生意,自然是越来越好。加上还有大量不可替代的军火交易,英国人封锁的越严密。康柏赚取得就越多。其他人看得眼红,要么想方设法加入康柏一行的贸易团队里面,要么干脆订购蒸汽货船,自己想办法去做走私。
在随后的好几时间里,大量地蒸汽船被康柏的轮船厂造出来。这不仅给他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同样也给轮船制造技术,带来的巨大的突破。大量制造累积起来的经验,让康柏的造船厂新产品不断,更多更先进的轮船,不断地被设计制造出来。
虽然英国方面也在大量投入。进行新蒸汽战舰的研发,希望能够有更快速的巡洋舰,来拦截这些可恶地“走私船”,但双方屡次交锋的结果,却是差距越来越大,根本无法捉住来自北美的蒸汽货船。
不过康柏也相信,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持续下去。仅仅想要依靠一种技术,一批商人,就和一个国家对抗。那是不可能的长久的。
康柏已经开始想其他办法,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在这种独家贸易优势消失前,攫取更大的利益。
在英国人正式决定封锁之前,康柏鼓动国务院,和法国大革命政府进行接触。希望能从法国人手里。提前把路易斯安那搞到手。
不过法国的大革命政府,为了鼓动国民起来抵抗反法联军地入侵。一直在宣扬民族主义。也许早一点提出这个提议,还能得到大革命政府的同意,现在提出,却因为考虑到国民的情绪,被他们坚决拒绝了。
美国国务院的人,实际上从来没想过这样的提议会被法国人接受,被拒绝并不意外。到是作为背后策划者的康柏,对此很遗憾,可惜自己没有抓住机会。
不过就算被法国人拒绝了,但康柏决定地西进计划,还是准备开始了。
这一年因为欧洲大陆地战争,大量的欧洲人为躲避战争,漂洋过海来到美洲大陆,寻找一片净土。
虽然这大部分人为了追求平静稳定地生活,都选择在已经开发完全的东部沿海城市定居,但也有不少富于冒险精神的人,一直西进来到了匹兹堡等地,想通过开发处女地,来获得更大的财富。这些人的到来,为大湖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
随着匹兹堡及周围地区人口的增多,康柏知道西进运动已经成熟。
他的这个西进,和历史上驱逐印第安人,给白人夺取生存空间的西进运动基本不动。康柏提出这个西进运动的时候,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中西部的资源和矿藏。
资源还好一点,中西部的矿藏,却绝对是吸引很多人眼球的财富。
在这几年中,前去探索的冒险者,不仅抢夺了大量印第安人的黄金,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矿藏。金银之类的最吸引普通人,但对康柏这样的政治人物兼大商人来说,那些铜、铁、锡,反而更能引起他的重视。
康柏一直通过发布悬赏任务的形式,让冒险者帮忙探索在中西部的矿藏,现在手上已经有了好几处冒险者标明的铜、铁、锡等矿藏地点。以前一直没进行开发,一是英、法等外部干涉势力的威胁还在,最主要也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和资本。现在法国疏于对路易斯安那的管理,自己又人手充足,生产出来的工业品销量很好,为他提供了充足的资本和市场,康柏信心大增,认为进行中西部开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七八五年三月,在开春冰雪融化后不久,十支总共五千人的庞大队伍,各自带着牛羊马匹、行李工具,开始离开匹兹堡,前往已经探明的几个矿藏点,进行定居开发。伴随他们的,是一支一千人的匹兹堡民兵。整支队伍的行动将会很慢,因为这一路上,他们除了要开辟出一条可以允许车辆通行的道路,还得设立互相联系的驿站。甚至还顺便肩负着,清剿匹兹堡周围一直存在的马匪,招安或者消灭那些可可能对定居点产生危险的印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