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第259章


、布什家族。这两个家族在美国鼎鼎大名,肯倪迪家族出现过一个总统,一个情报局局长,两个州议员。而布什家族更加离谱,竟然父子二人轮流当政。一家包办了两个第一家庭的名誉。
所以说,美国梦其实并不属于大家。不是你想。你努力就可以的。
美国制造谎言地能力并不比他所认为的,所谓地独裁政府弱。甚至更具有欺骗性。
霍夫曼还在静静地听着。
艾笛?墨菲已经在流汗了。
如果再让黄昏发挥下去,只怕这届奥斯卡要变成政治地奥斯卡了。
他忙打断黄昏:“黄先生。我们继续颁奖好不好。”
“关于政治。在西方,我个人认为是一项家族继承式地工作。如果你家门口被一棵大树遮挡住阳光,但你又不能砍掉。一砍树,你就触犯了法律,偏偏这棵大树上面不断地掉毛虫,在夏天的时候还遭雷击。你很烦恼。但如果你家里有一个州议员,那么恭喜你。不过是一项提案,颁布一道法律就可以了……挡住大门的树可以砍……这还不简单。体会到做政客的好处,你的孩子自然会效仿。于是,又一个州议员将要出现。然后,孩子的孩子甚至可以做到国会议员,副总统,甚至总统。无他,驾轻就熟,都是自己人。”黄昏意犹未尽。喋喋不休。
众人都笑起来,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世界上任何事物不也是这个道理,就拿他们做演员来说,也是因为身边就有圈子中的人,入行也容易。
wap。l6K。cN
“黄先生。我们颁奖。”墨菲。
黄昏:“世界有它自己地秩序,任何成功都是需要积累的。人也好,制度也好。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最佳。所以,成功,不是运气。”
“黄先生,我们……颁奖了……”黑人主持有点郁闷了,见过能侃地,没见过黄昏这种特别能侃的。
关键时刻还是女主持人发挥作用:“黄先生,听说你还是单身。有目标吗?是不是刚才那个林小姐?”她挤着眼睛。
黄昏立即不说话了。
“好的,继续颁奖。”墨菲只希望尽快结束这一危险的对话。政治不是他能够去关心的。像他这么一个名人,一直都是被政治关心的对象。有的时候,美国政府就像黑社会,如果没有交集,大家还可相安无事。一旦被它盯上,你就别想摆脱。
黑人主持用最快地动作撕开大信封,念道:“本届最佳男主角的得主是……他拖着长长的声音,如同在唱歌剧,《奥赛罗》,”《南京,1937》,昏……黄。“此刻,纳士和诺为司基正好跨进大门,却听见外面一片热烈的掌声和震天的欢呼。
回头一看,所有地中国人都跳了起来,相互拥抱。
然后又是一片鞭炮声。明天,估计洛杉矶的环卫工人有得头痛了。
“昏……黄,靠,故意的吧!”黄昏一愣,心头恼火。这个奖在意料之中。北美本月最佳票房,有史以来最大投资,大历史题材,如果不能拿这个奖|Qī…shu…ωang|,奥斯卡的名声算是坏掉了。如果他们真这么干,黄昏倒不介意。
下面没有掌声,美国人很没风度。
相反,黄昏众都站起来,相互拥抱。区光先生照例成为大家袭击的目标,被王茹和林玉婷涂了一脸口水。这让他感觉有点脏。脏就脏吧,太高兴了。
黄昏接过小金人,看了看,觉得有没什么了不起。一座包金的雕塑而已。
老霍看不出失望的模样,相反还向黄昏祝贺。这个家伙挺有风度。
“黄先生,能谈谈你的感想吗?”女主持人问黄昏。
“没什么感想。”黄昏想了想,突然问:“能不能和奥斯卡委员会说一声,重新造一个小金人。这东西不是纯金,你看人家足球世界杯。要不,我出钱。”
“太……庸俗了。”女主持无语中。
众人大笑。
“哈哈,开玩笑的。”黄昏接着说:“得这个奖是对我个人成就地一种承认。感谢组委会,感谢各位评委,感谢热爱电影和关心电影的人士。谢谢了。”
墨菲舒了一口气,心道,终于开始说人话了。
第五卷 新一年 第八十六章 一鼓作气最佳在手,天下我有。
更新时间:2009…10…9 10:58:16 本章字数:3476
最佳男主角在手,浑身发抖。
不过,发抖的却是王茹,纯粹激动的,“黄昏,你、终于,终于得到了。”
“这话听着怎么味道不对。”黄昏抱着小金人回到座位,笑笑:“听起来像是另外一句经典短句……壮士,你怀上了?”
大家都有点不明白。
“悬疑加打破伦理加爱恨情仇,这还不经典?”黄昏回答。
大家都笑起来,引得众人倒目。这些东方人还真是无可顾及啊。
不过,黄昏还是说了另外一个笑话,“其实,这个短句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微型小说而存在。微型小说,要求的是信息量大,句子却要短。”
正说着,上面开始颁发最佳编剧奖。
“候选,《南京,1937》,《雨人》。”墨菲又开始了他招牌式的吼叫,“有请二位编剧。”
黄昏和《雨人》的编剧同时走了上去。
实际上,《南京,1937》的编剧并不是黄昏而是鲁迅文学奖和矛盾文学奖的双料得主,中国着名作家路恭行。那家伙是一个怪人,死活不老美国,说是又不是稳拿奖,浪费时间。
迫不得已,黄昏只能上去带领。
“可恶的文学老青年!”黄昏有点想骂人。
大家都呻吟一声,怎么又是这两部电影?
墨菲介绍那个编剧说,他是一个英国人。因此,《雨人》这部电影的叙事风格和人物对话都有着强烈的英格兰古典风格,很优雅。很漂亮。
相比之下。《南京,1937》地语言和叙述风格却是十分粗砺,干脆,有的地方甚至非常枯燥。
二者对比,所有的人都十分不看好《南京,1937》。
不过,出乎意料。女主持人拆开信封,念到:“最佳剧本,《南京。1937》。”
下面地人都鼓噪起来,谁也不想看到一部外国影片获得这么多奖项。而且,那种残酷地,苦涩的风格并不适合西方人的胃口。
女主持继续念:“获奖原因。干净利索的叙述,平白而蕴涵深刻的故事,厚重的时代气息,打动人心的力量。”
奥斯卡一直都中意历史题材的剧本。这一点大家都没有疑问。
黄昏很得意地和那个英国编剧握了一下手,突然说,“你知道我们刚才在谈论什么?”
墨菲和那个英国编剧都好奇地问:“你们刚才在谈论什么?”
“正在切磋写作,小小说。”
墨菲其实是个大文盲,还真弄不懂什么叫小小说。
英国编剧接招。“诿,欧……亨利,知道。”区……亨利是美国最着名的小小说作家。一生写过一百多篇小小说,其中不乏有《警察与赞美诗》这样脍炙人口地佳作。有几篇还上了中国中学语文书。欧?亨利最常用的写作手法是“反弹,”一篇小说如果有一千字,他可以用九百九十字来铺垫,然后用最后的一百字推翻他前面的观点,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欧?亨利的许多手法给作家们很大启迪。所以,当黄昏一说起这个。英国编剧立即就明白了。他是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和黄昏这种人不一样,也预计不到黄昏将要对他做些什么。
作为一个官方所认同地民族主义分子,(大概是美国政府一厢情愿的想法,黄昏在美国华人之间的串联不能不让人往那方面想)黄昏很乐意打击一下资本主义世界的人生观和世界关。
无所谓的接过小金人,说了几句不咸不淡地得奖感言。黄昏和那个英国编辑攀谈着往下走。
“咳,伙计,如果给你一个提示,你能在多少字内写成一篇小小说。”黄昏问。
英国编剧:“给几个要素。”
“皇室,宗教,爱情,两性关系,悬疑。”
在一片喧嚣中,英国编剧停下脚步,沉吟半天,无奈地回答:“如果我写,大概需要一千字吧。”
“不,用不了那么多。一句话就好了。”黄昏得意地卖弄:“看我的……啊,上帝,女王怀孕了,谁干的?”
编剧一听,果然是这样的。上帝对等宗教;女王等于皇室;怀孕了,两性关系,爱情;谁干的,悬疑。
这家伙真是个鬼才!
不过,黄昏这么肆无忌惮地侮辱英国皇室还真是不可原谅。
于是,英国编剧看了看黄昏:“黄先生,你很没有礼貌啊!”
“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礼貌观。”黄昏突然一笑,“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英国,都是毒品贩子。”
“民族主义是本世纪最大的毒瘤。”
“这话你应该去和日本左翼分子说。”
二人眼看就要说僵。
这时,纳士和诺为司基终于进了奥斯卡大厅,向黄昏挥着手。
黄昏一看,靠,特务来了,我还是是少说点好了。
便回到座位上去。
这下两座小金人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