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恋上大国医》第54章


她想起阳光下谈笑风生的他,想起不耐其烦给她讲解名医故事的他,想起午后灿烂阳光下给她拂去头发上碎花的他,想起为了救治康康侯熬夜翻书的他,想起日夜勤奋苦读的他……
可是谁能想到他并不是那么强大。他也是人,在拯救千万个霍乱患者的时候,自己也感染了数次。
现在他伤痕累累,奄奄一息躺在这里。
他是真的老了。虽然还是俊朗的面容,但已经有某些东西在流逝,皱纹多出许多,年轻时那些什麽都承受得住的坚韧气势,已经不见了。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他已经老成这样了。 
她吸了吸鼻子,哽噎愈发厉害,胸口好像被什么堵得死死的,半丝气也不透。只有泪水在汹涌。
忽然,王孟英动了动,缓缓睁开眼睛。他迷糊中听到女人的哀戚之音,以为是妻子,于是费力地伸手,覆盖上她的,半睁着眼睛虚弱说:“别哭……”
说完,又闭上眼睛,昏昏睡去了。
无双僵了半晌,低头看看交叠在一起的手,一动不敢动,怔怔地看着。她默默收起泪,不想惊动了他。
室内一片安静,她坐了好//。久。
虽然在高烧中,他的手却是一片冰凉,手指尖有粗糙的茧子。
她温柔地摸摸那血管突起的手背,然后深深看他一眼,最终,还是抽回来,起身走了出去。
霍乱在杭州流行了一阵子以后,暂时地平静了,但是零星的发病一直存在。其实王孟英终其一生,都没有停止过与霍乱的战斗。
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那个时候保护措施也不完善,王孟英整天和烈性传染病打交道,自己体格又不怎么样,不可避免地几次被传染了好几次。有的时候甚至病得几乎死去,最后又活过来了。
后来,王孟英病好了。他依然坚持看病救人,融入到抗争霍乱的大洪流中去。……
*
这一年冬天,十月初五,是达摩祖师诞日。往年这个时候,老太太拨给无双几百两银子,让她去寺庙捐香火钱,买赎罪券,做法事,还到外头做善事,熬粥买布施舍,也就差不多了。
然而今年,听说福建华林寺的南了大师云游到此地,在灵隐寺弘扬佛法,设坛讲经,很多善男信女都去参拜。
老太太很感兴趣。于是全家出动,带着长房、二房等一干媳妇孙女,还有无双,一同去礼佛。
他们提前一天到达。寺庙自然知道这是当地名门望族,不敢怠慢,拨了上房招待。第二日讲经时,又给安排了离讲坛很近、但又隐蔽的隔间。
其余平民只能站在大雄宝殿前的广场,挤在一起。大清早的,已经聚集了上千人,摩肩接踵,个个翘首企盼,等着听南了大师的讲经。
气氛庄严肃穆,香火缭绕。场面煞是雄伟壮观。
无双等了一会儿就累了,于是悄悄离了众人,走到外面透气。
她不常来,对寺里的构造不熟悉。走着走着,就迷了路。人迹渐渐少起来。
她也不急,慢慢流连欣赏每一座殿堂。灵隐寺不愧是江南一方名寺古刹。虽然建的很宽敞,但是依然不失灵秀,处处体现着江南风情。
她走进一处观音殿,抬头凝望菩萨。塑像似乎在慈祥地微笑,但又似乎没有微笑。
她在蒲团上跪下来,默默地念诵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度一切苦厄啊……
她真心希望灾难快些过去。国家富强起来。人们可以获得幸福的生活。
菩萨依旧空灵飘渺地笑着。不知哪里传来沙弥们低沉无波的诵经,如同玉净瓶里的水,涤荡心灵,一时间仿佛空灵寂静,世间万物都变得虚无起来,天旋地转。
她脑中一片澄明,忽然觉得世间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苦难受尽,该是时候醒悟了。但天大地大,何处是归途?
看破红尘,是不是就是眼下这种心境?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有响动。她觉察到有个人走到身后。
她等了一会儿,才慢慢转身回头,一看之下,呆了。
来人是个上了年纪的和尚。
然而,那不是普通的老和尚。他身材修长,容貌清雅,手持长到膝盖的佛珠,一身平常干净的袈裟,却穿得鹤立鸡群,远远高于芸芸众生之上。用风华绝代来形容都还嫌词不达意。
他的眼睛如一泓淡泊的清泉,有着平和透澈的光芒。有些人,天生就卓然于大众。石诵羲算是当世顶好看顶英俊的男子了。但是他的气质,远远没有这个人的出尘脱俗。那是超越色相的玉颜。
就在她的愣怔中,那和尚双掌合十,静静道:“女施主为何流泪?”
无双缓缓回神,欠身还礼,“弟子见如今社稷动荡,战乱四起,瘟疫横行,民生艰难。无能为力,是故流泪。”
“善哉善哉,施主有如此之心,是我佛慈悲。”他的声音非//。常平和,听在耳中,仿佛大音希声,熨平心灵。
无双渐渐止住泪,深深一拜,“大师,弟子在家持戒修行已有八年。在尘世久了……不知大师可否度我入空门?”
和尚微微一笑,“施主为何入空门?”
“我想……青灯古佛,清修苦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心无挂念,行善积德,在这片乱世中做一点事。”
“此言差矣。你六根未净,尘缘未了,入了空门,只怕也难以断念。”
无双并不意外,缓缓笑了,“大师火眼金睛啊。”
和尚走过来,念经一般地说:“只要心中有佛,时时行善,在空门内外,亦复如是。何必执着于形式?”
无双如醍醐灌顶。恍惚中,和尚把一串长长的佛珠挂到她脖子上,温润的平和的气息扑面而来,“你我有缘,此物赠与你。盼来日相见,尔纯粹如故。”
她懵懵懂懂问:“大师可否告知法号?”
和尚眼神深远,嘴边勾起一个优雅的弧度,“贫僧法号南了。”
无双被钉在原地。老和尚已经飘然离去。
那,竟然就是南了大师。
她竟然有缘遇见他。她握住圆圆的珠子,心中一股温暖的感觉升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南了大师是我开马甲写了一篇穿越林则徐文里头的角色,不过那文坑了,然后我锁起来了……呃。
长吁一口气,话说,写到那么多字了,男女主才……轻轻地……握了一下手。还是男主无意识状态下的。
P。s。下章,下章,就是重大转折了。
那些唧唧歪歪的够了!!
无论你们再说什么,我都敢拍胸脯,女主角也敢拍胸脯——她所作所为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更加对得起徐氏夫人!对得起王孟英!顶天立地,心怀坦荡!!!三观正!不怕鬼神找!不怕任何人的“祝福”!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我问心无愧!
52
52、上元小趣 。。。 
从灵隐寺回来,没两个月就到了新年。山庄里的人照例凑在一起,热热闹闹过了一个年。王孟英那边,吴氏夫妇带小宁走动了一次。说是王孟英带老婆孩子到娘舅家探亲,要到十五以后才回来。
元宵那天,无双离开众人,独自下山。
一个人逛灯市,也别有趣味。她沿着西湖,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动,挤了一身汗,心里却开心。又在外面的茶馆里喝了茶,临窗赏夜景,流光溢彩的花灯,和波光粼粼的湖水。月亮倒影在湖中央,又大又圆。
喝完茶,她逛到那年的河岸小山坡,那次自己伤了腿,王孟英陪她坐在河边。她还梦想着做他的妻子,而且还问他,如果第一个妻子死了,他会不会怀念。
想起自己那傻样儿,不禁笑起来。
不远处的马路边,有一个卖艺人拉二胡。她走过去驻足倾听。
那人拉得很投入,闭着眼睛,浑然不受外界影响。那凄凄惨惨的调子,硬生生筑起了无形的围墙,与远处的繁华热闹隔开来。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声色犬马的浓艳,都侵不入这围墙里。
她听着二胡,仰望空中明月,忽然想起“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词,不由得恍惚起来。
她听了很久很久,直到人群都差不多散光了,繁华落尽,灯火阑珊,才上前在盒子里投下十个铜板,纪念她来到这个时空,认识王孟英,十年了。而后头这八年,她和王孟英说话的次数用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然后安静地离开,带着一路冷风,摸黑回到了紫竹山庄。
山上差不多所有房间都黑了。只有大红灯笼在夜风中寂寞地摇曳,映着地上散落的鞭炮灰烬,显示着不久前的热闹。
她绕到后山,看到自家房子也黑洞洞的,父母和小宁肯定都睡了。但是……自己闺房还亮着孤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