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呓黄土》第110章


,在荒山野破上开荒种地,因此延安周边已无梢林,而再往南(富县宜川黄陵地区)还存留者片片梢林。因此说陕北“黄化”过程是逐渐形成的,是人口增多和迁移造成的。不制止或弱化人类在陕北的农业行为,陕北的黄化会越来越严重。
自古以来一直到解放初期,陕北的农业生产一直是放任的,广种薄收的轮作方式支撑着陕北农业和社会的发展,是理所当然的一种生产方式。抗日时期延安根据地的自力更生开荒种地更是支撑胜利的保证,是应交口称赞,大力赞扬的。
那么解放以后,为什么还没有制止开荒呢?作品中的开荒场景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很多读者在初看这部作品时的最大困惑:农民为什么要开荒,为什么能开荒,为什么就禁止不住呢?
其实新中国在黄河治理上已经非常重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灾害的影响。政府也有不让开荒的政策,老百姓中间也流传着“陕北开荒,河南遭殃”的谚语。那为什么还是制止不住呢?
1、 陕北太穷、太贫瘠了,十年九旱,年年灾荒,饥饿是陕北农村最常见的现象。
2、 广种薄收,开荒轮作是陕北农耕的传统方式,坡陡地贫导致只有开荒扩种才能增产。政府不让开荒,又拿不出办法来解决饥饿问题。农业学大寨只能进一步破坏陕北黄土地质的自然环境,增加水土流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3、 基层在禁荒问题上时紧时松,实际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方面陕北地广人稀管不过来,一方面因为拿不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大规模增产,上面又责备延安老区解放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解决不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只好暗由农民开荒增产,解决饥荒、安定人心,欺上瞒下;再有就是由于运动造成的混乱,一些人为了各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纵容农民开荒。造成了陕北表面上大张旗鼓的禁荒,实际上山区的各个生产队年年都要开荒扩种,流传的顺口溜:“禁荒禁荒,越禁越荒”。
在改革开放前陕北开荒和禁荒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矛盾现象,这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一场不可理喻的荒唐闹剧,但是历史上却从中演绎出多少人间悲剧。作品正是抓住和揭示这一历史现象的悲剧色彩,结合生态系统的被破坏,讲述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
改革开放前,陕北开荒禁不住的根本原因还是共和国太穷了,发展才是硬道理。1998年后陕北开始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这四个字的政策使陕北的自然生态和农耕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陕北黄土高坡由黄变绿有了希望,作品的梦想就要变为现实。
评论四:作品的人文背景
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最古老的中国社会发源地,华夏民族在此诞生、繁衍生息,黄帝陵就在这片土地上。
陕北有史以来一直是一个非常原始的农耕社会,黄土高原是一个适于农耕的土地,世世代代的农民延续相传原始的农耕方式,加上避塞、深入中国大陆的中心地带,封闭的固有文化,使得他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思想长期保持传统古老的模式。曾有人专门撰文指证陕北方言遗传了中国古代的语言(《听见古代》)
陕北稍沟中有一种灌木,刚长出来的枝条非常直,也较钢韧,陕北农民把它切下来,去掉叶子,无须加工,直接当筷子用,很好用,当地人不叫它筷子,叫它“箸材材”,是不是古韵犹存。
陕北人文特色颇多,比如美食浊酒,任何一位端起陕北米酒的外地人,醇香的液体一入喉,再听范仲淹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不由不低头感慨,泪洒衣襟。那就是想家的味道。
又比如民歌,全国人民都喜爱的陕北民歌,要是在黄土高坡上听,震撼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作品里有很多篇幅用jpg格式登录了许多未曾在世面上传唱的陕北民歌简谱,可惜在晋江文学城里不能刊登jpg格式。
又比如儿话,用陕北方言谝出的带有极其幽默特色语言和故事,让人忍俊不禁,没有龌龊,只有文化。
这些丰富的陕北人文特色在作品里面都大量体现。
作者热爱和深谙这一特色,作品用极其细腻的大量篇幅描述了黄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整页、整篇的写他们的饮食、他们的农作、他们的山川地貌、他们的山歌、秧歌舞,他们的人际关系、他们的爱恨情仇。小村跌宕起伏的历史占去了作品大量的篇幅。作者曾经把作品里的很多故事单独抽出来给人看,那些小故事向人们展示的是陕北美丽的山川地貌、特殊的当地美食、醇厚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农耕方式。看过的人们惊讶:陕北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一个小山村凸显出陕北的文化特色。(可惜由于出版的规制,初稿中大量的民俗、儿话被删去了。)
因此作品并不是俗套的讲一群知青的插队故事,虽然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不失为一部介绍陕北自然风光、历史渊源、风土人情的好作品。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有作者和一些看过本作品的朋友们的一些评论。
这里再次感谢朋友们的关心,感谢编辑们的指正修改。 谢谢!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