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萧后》第86章


:铀芮常沓悼梢怨ィ肽锬锊灰P模皇桥鹿拥氖焙虺祷岵晃龋肽锬镄⌒摹!?br />
萧后说:“我没事,如果准备好了,那就过河吧!”车队开始过河,车轮渐渐浸入河水,好在就是最深的地方那河水也是刚刚淹没轮子。萧后借着缝儿看外面的雪花,旋转着落入河水中很快不见了踪迹。河水呜咽,如泣如诉,传入萧后耳中,又添一抹悲凉。那潺潺流动的河水,似乎也在刚刚灭亡的大隋,唱着最后一曲挽歌。
车队上了岸沿着大路继续前行,突然又停顿了一下。陈公公去问发生了什么事,过了一会儿回来禀报萧后说:“娘娘!前面大路上横了几具饿殍,挡住了路,将士们刚把他们搬开,已经可以通行了。”
萧后惊问:“已经死了吗?还有救没?”说着下车就要去看。简儿忙去扶她,陈公公一面跟着,一面说:“娘娘,都已经死了,没有救了,娘娘还是别去看了吧!看了会难受的。”
萧后没有答话,径直走到那几具尸体前面,那几具尸体已被清理开了,看那样子不是一起死的。萧后心里难受,对旁边的士兵说:“埋了吧!这样死在路上不能让死者安息。”
一个将军面有难色的说:“不是我们不想,只是这一路上这样的事太多,娘娘您一直坐在车里您是不知道,以前走过的路上都有好多,只因为没有挡住路所以没有惊动娘娘。这以后的路上估计还会遇到很多,如果像这样埋下去,估计会耽误很多时间的。”
萧后说:“我不是想给你们找麻烦,我只是想着如果我知道我的亲人要是像这样死在路边没有人管,我心里就难受。”将士们一听,心里也开始难过,都是在战争里几经生死的人,都曾经经历过丧亲之痛,今天为别人掩埋尸骨,或许有一天也会有人来为他们掩埋尸骨。在这个乱世里,谁能保证自己将来?这些每一个人心里都明白,可谁也不愿意说破,只是默默地在路边挖坑,为死去的陌生人送行。
将军说:“这件事就由小的们来做吧!娘娘请上车。”萧后摇摇头没有说话,而是展眼看着周围,这是一个村庄,看样子以前住着很多人,可现在是一片萧条,明显是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已看不到人烟,只剩下一片断壁颓垣,荒芜的田野,还有烧焦的痕迹,让人猜度着以前盛世时的热闹。萧后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住过的那个村子,想起来舅舅、舅母还有青儿他们,那本来已经模糊下去的记忆,瞬间清晰起来。他们,现在还好吗?还能像以前那样安居乐业吗?会不会也像这个村庄一样,受到战争的荼毒?一想到这里,萧后的心里就开始悸动,像是心底出现一个空洞,所有的东西都从那里陷了进去,没有一点点的力量去阻止,只能任心跟着痛,无法停止。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五节 红梅笑
天上的雪花飘零,像是南国春季漫天飞舞的柳絮,可这残酷的现实,让人忘却了这世间还有什么诗情画意。萧后在田埂上行走,想把这苍茫的大地全都收到眼里,去震撼着自己的心灵。是谁造成了这世间的惨状?做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和皇后,我们曾经被人称羡的和美夫妻又如何逃得了干系?自己深爱着的丈夫,为了自己要成为赶超秦皇汉武的一代帝王,于百姓生死而不顾,连年重负,又频频发动战争,使他们陷入贫困、流离失所,撼动了国家的根基。在国力开始衰败之后,又不思悔改,自暴自弃,致使各路军阀征战,都想在大隋势尽后抢一杯羹汤,谁又真的去想过为百姓的安稳而战?皇上在这个时候仍不能用自己还剩下的力量去以安定天下百姓为己任,只求残延喘息,最终尽失民心,走向了灭亡。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呀!那么做为皇后我又做了什么?对皇上所做的一切总是一味的去理解和容忍,何曾去真正的为天下苍生的生存和利益而去努力过?总是被人说是母仪天下,我又有几次去用母亲的心怀去关心过我的百姓?今天我们走到这一步,难道不是咎由自取吗?
萧后扬起头看着缕缕飞雪向自己袭来,哀叹民生之多艰!半晌,她含着眼泪,扭头对紧跟在后面的简儿坚定的说:“去!把政道抱过来。”
简儿看着漫天飞雪,疑惑的看看萧后,不明白这样的天气为什么要把小王子抱出来,可一看到萧后那不可抗拒的目光,便把话咽进了肚子里,去让奶娘把小王子抱了过来。秦氏、萧嗣业等人也跟了过来。萧后对着苍穹说道:“我和先帝,对不起天下苍生,致使百姓受难,今生已无法挽回,在此一拜,以谢天下!”说完,跪下尘埃,深深地向天地间拜去。其他的人一看,也学着她的样子跪下去下拜。萧后抬起头来,仍跪在那里悲不自胜。简儿上来扶她起来,他这才换过神来,回头一看,抱着政道的奶娘、秦氏他们都还跪在那里,便柔声说道:“大家起来吧!时候不早了,我们上车走吧!”
车继续前行,萧后一次又一次的揭开帘子,想好好看看这故国风光,谁知道这次一别,还也没有重回故国的机会?总想多看一眼,把它们存在记忆里永不忘记,可这最后看到的风景,竟是一片荒凉。突然,在萧后的视野里闯进一片灿烂的色彩,乍一开始,她还以为是错觉,定睛一看,没错!那是一片红色,如同她看到过最灿烂的云霞。近了!近了!那原来是几十株红梅,正在山坳里迎着风雪盛开,显示着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萧后一阵欣喜,连忙喊道:“停车!”命令传到前面,整个车队停了下来,萧后下了车,直朝那边的红梅走去。
萧后披着带着风儿的斗篷在红梅中间穿梭,风雪仍在继续,与人和树融为了一体,形成了一幅美好的图画。简儿走到萧后身边,萧后带着微微的笑意说道:“叫我折下哪一支好呢?都那么美,倒叫我不忍心了。”
简儿笑道:“红梅一定能理解娘娘对家乡的思念,随便哪一支,它都是舍得的。”萧后一笑,拣了一支小心翼翼的折了下来,擎着离开了梅花林,临上车那一刹那,又回头深情的看了那里一眼,半晌,回过头来对大家说:“走吧!”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六节 再见义成
过了雁门关,离突厥就很近了。萧后看着渐渐远去的关楼,心里感概万千。想着那次雁门被围,全军上下一片恐慌,视突厥如洪水猛兽一般可怕,距今不过才四年,现在想来似乎是刚发生的一样。可是现在,却早就物是人非了,当年的亲人,本来以为会相守百年,如今死的死、去的去都不在身边了;倒是当时的敌人,现在竟成了自己的救星,成了将要投靠的方向。人生是如此多变,令人难以把握,是悲是喜,在心里千回百转无法诉说。
经历了千里跋涉,萧后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定襄城,这一路的艰苦辛酸自不必说。快到目的地了,本来是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轻松,可转眼间大家的心又紧了起来,为了自己以后未知的生活,为了自己现在尴尬的身份。想当年和皇上一起北巡来到可汗大帐时,是何等的光彩和荣耀,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所有一切恍然如梦,才知道那些表面上的光彩和荣耀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今天作为一个落难人,像去投靠一个远亲那样的来投靠突厥,心底的无奈和凄凉是一个没有这样经历的人无法想象的。随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这种心理的落差就越来越强烈。算了!已经到这样地步,能好好活着已是一种奢望了,还谈什么自尊?只能摊开自己的心,任一切来磨砺,最后起满茧子,让人忘了它最初的柔弱。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是那么的陌生,又是熟悉。终于,在望不到边的地平线上渐渐的出现了一队身着突厥服装的人马,前面的开路侍卫一片喧哗。萧后听说,掀开帘拢细看,中间为首的正是穿着突厥贵族骑装的义成公主,萧后霎时间忘记了一切的心理负担,只剩下激动。两个人已经多年不见,又都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这次的见面,该有多少心里话要说啊!这回能来投靠突厥,也全部是因为她的。义成公主也看到他们了,顾不上礼节,策马朝这边驰来。萧后索性下了马车,径直向义成公主走去,快走到一起了!义成公主下了马,跑了起来,两个人已经面对面了,就这样相互看着,眼里落下了泪,突然两个人拥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过了一会儿,萧后先止住了哭泣,轻轻的拍着义成公主的后背柔声说:“好了,就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