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凤吟》第136章


的儿子蒋益生接替。这次的选拔赛中,蒋益生十岁的儿子未能入选,心中难免有些失落,一帮军营的兄弟特地拉他出来喝酒解闷,不料却在醉仙楼遇到孙尚文口出狂言,百般羞辱,心中自有不甘,于是两帮人发生了严重的口角。相互嘲笑、辱骂不说,砸坏了店家的用具也不说,最后居然发展成肉搏,造成了很多人受伤,轻则伤皮肉,重则伤筋断骨,若不是有武艺高强的义士出来制止,还真不知后果怎样呢……
凤吟听着丞相的絮絮叨叨,一颗心也渐渐地往下沉,她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在天子脚下弄出如此大的事端来。正沉吟着,那丞相又在磕头请罪了:“太后娘娘,老臣教育弟子无方,给整个国家的声誉带来极坏的影响。教不严师之惰,所以老臣甘愿接受责罚!”说完他长跪不起。凤吟见了,忙俯下身,搀扶起丞相,真诚地说道:“丞相言重了,那孙尚文又不是小孩子,您何必将罪过往自己身上揽呢?”
丞相一听,自然是感激万分,但依然是诚惶诚恐的,再次请罪,看得出他是个挺有责任感的老实人。凤吟心中略感欣慰,她说:“事已至此,丞相不必老是悔过,现在最重要的是事后该如何处理?您在朝中多年,对一些文武大臣的情况也是比较熟悉的,您看该怎么办呢?”
“太后,老臣以为镇南王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如果不及时调解好矛盾,那引起的后果不堪想象。这事错在孙尚文,所以他理应受到惩罚!”凤吟听后暗暗点头,果然是忠心耿耿之人,论事不论人,于是她微微展开一笑,吩咐道:“明天早朝,这事肯定是焦点,到时还请丞相帮助主持公道!”
“请娘娘放心,老臣决不会偏袒某一方的!今天老臣一是来请罪,二是来做个提醒的,既然太后娘娘已经预料到明天早朝的情况,那老臣一定尽心竭力!”丞相再次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凤吟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有劳丞相了!”
待丞相退出书房后,月红又将刘思渺引进来,凤吟正坐在书案旁,微闭着双眼,玉手轻轻地揉着打着结的眉头,一脸的疲倦。望着眼前面容清丽的女子,刘思渺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怜惜。唉,这国家大事太繁重了,整个压在她纤弱的肩膀上能吃得消吗?但这么多年所经历的每桩事,又让他发自内心地对这位坚韧的女子折服,所以他心甘情愿地接受着她的调遣。同时他心中又在暗暗地谴责清言轩,为什么不愿意来助她一臂之力呢?
正想着心思呢,凤吟已经发现了他的到来,赶紧收敛好自己的疲态,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思渺,现在真正能帮我的只有你了……”“郡主,我听皇上说,您已经找到他了,何不把他请回来呢?”刘思渺试探道,这个“他”两人都是心知肚明,凤吟苦笑了一声说道:“有些事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不谈他了,现在有件事需要你去调查一下!”刘思渺赶紧集中注意力,聆听着凤吟的吩咐……
第二天早朝,这件事果然引起了极大的纷争,连闲居在家的老镇南王也冠帽整齐,前来上朝了。为的啥?明为儿子讨个说法,实际是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讨个公道,他这一来自然赢得了所有皇亲贵族的认可。这次事关重大,所以凤吟直接端坐在皇上身边,耐心地聆听着那镇南王的哭诉。“皇上,太后娘娘,想当年老臣与先帝并肩作战,金戈铁马,何曾畏//。345wx。惧?谁料想,在今天这样的太平盛世中,居然受到无耻小人的轻视与诽谤……士可杀不可辱,老臣恳请皇上和太后主持公道,还我等一个清白……”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大臣纷纷出列响应,并强烈要求严惩孙尚文,而且言辞愈来愈烈。凤吟这时才淡淡地开了口:“诸位稍安勿躁,事实究竟如何?咱们先听听当事人怎么说的吧!”口气虽然淡淡的,但却带着掩盖不了的威严。于是孙尚文和小镇南王一前一后上了朝堂,瞧那模样,鼻青脸肿的,一个左胳膊吊起了绷带,一个右腿骨折,还是靠人搀扶着上前的,那模样够惨的啦!孙尚文垂头丧气地跪在地面上,那蒋益生则是跪坐在地上,凄惨地喊叫道:“皇上、太后,您们要为我作主哇!”
“你们当着诸位大人的面,先说说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太后开口了,于是那蒋益生便抢了个先,声泪俱下的控诉着孙尚文是如何嘲笑自己,如何诬蔑皇亲贵族,如何动手打人等等,罗列了十大罪状呢!那孙尚文一听吓得冷汗直冒,当时自己虽然酒多了,但有些事他却是清楚的,他根本没做,有些话也根本没说,可是现在那蒋益生居然无中生有,那目的是什么?想到这里,他也顾不得场合,大喊道:“皇上、太后,臣虽然做得不对,但镇南王的这些指控根本不存在,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冤枉啊!”
“哼,冤枉你,简直是笑话,告诉你吧,我已经找到当时在场的两位证人,现在已经在外面等候了!”蒋益生颇有把握地说。“既然这样,那镇南王快将证人带进来问话吧!”高坐在龙椅上的丘容若也似乎感兴趣了,忙吩咐道。
很快,有两个高大的男子就一前一后跨进了殿门,一黑一白,在人群中是那样的卓尔不群。望着他们越来越近的身影,凤吟猛地愣住了,好熟悉的身材呀!可是再看看面容,她却蒙了,前面的黑衣男子面容整肃,皮肤白皙,鼻下却长着一族小胡子,后面的白衣男子则显得温文尔雅,俊脸上洋溢着笑容……
第一百三十三章 对质
两人很快上前,见过皇上和太后,那礼行得是不卑不亢,倒也让在场的百官暗暗称奇,真不知是从何方冒出来的人士?虽然一身衣服并不太起眼,但白衣的飘逸和黑衣的尊贵之气却是显露无疑的。身处于高位的凤吟没有说话,只是对这两个人多瞧了几眼,尤其是那个黑衣男子,乍一看,那个一直念在嘴边的名字差点就脱口而出了。可是当看到那个人普通的相貌时,则倒吸了一口气,硬生生地将那个名字重新咽回了肚里。
倒是丘容若,有些急切地吩咐道:“你们二位就是证人吧!赶快把当时的情景向大家说一说吧!”于是,那位白衣男子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不慌不忙地将自己在醉仙楼看到的情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皇上,小民虽然不才,但从小懂得做人要诚实的本份!所以必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时的确是孙大人趁着酒兴在嘲笑那些孩童落选的官员,尤其是对皇亲贵族表示出了不屑……”
“皇上,休得听他胡言,臣是冤枉的……”孙尚文也顾不得场合,急忙抢白过来,为自己争辩道。可是却遭来小皇帝的冷眼,虽然年仅八岁,但那锐利的眼神倒是成功地让他闭上了嘴巴。那白衣男子微微欠了欠身子,又继续说开来:“孙大人当时由于兴奋所吐的狂言,我们全听得一清二楚,就在这时,镇南王正好前来……两人打成一团,还是我们出手将他们分开的,这其中情形皇上如若不信,可以向当时在场的大人求证!”
那同行的黑衣男子没有出声,只是立在一旁,微微闭着眼,侧耳倾听着,一脸的表情也是高深莫测的,但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全身上下充满高贵而神秘,惹得不少人的视线偷偷在他的身上打转。“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有些人已经在下面迫不及待,窃窃私语。
而此时,白衣男子已经陈述完毕,丘容若立即向在场的大臣询问,道:“朕也认为昨天肯定有不少人也在现场,那请你们说说这位指证的人所言句句是实吗?”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有人出列证实他说的是事实,的确是孙尚文挑起事端在先!孙尚文呢,无话可说,早已得吓得冷汗直冒,身子早已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皇上,太后,既然事实真相已经揭晓,还请皇上太后为老臣做主!”老镇南王抓住时机,又一次提出要求。“皇上,请恕小民直言!”冷不丁,那位黑衣男子居然冒出一句话来,“这孙大人得意忘形,他口出狂言得罪的不仅是镇南王,更有好多大人被牵扯其中,理应给大家一个交待啊!”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都觉得这男子说到他们的心坎上了,纷纷出列启奏,要求严惩孙尚文,一时间,群情振奋,似乎要把孙尚文当场正法才能解除的心头之恨呢!
好一个厉害的人物!轻轻一句话就能激起众人的愤怒,看来此人不可小觑。凤吟不禁多瞧了那个黑衣男子几眼,谁知他却大大方方地任她注视,那小胡子掩映着的嘴角也翘起漂亮的弧度,甚至还抬起头和凤吟的正眼对视着。那眼睛深得像一汪海洋,看不出里面有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