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便由盛而衰,最后终于灭亡。光武虽号中兴,但这个东汉王朝却是建立在农民起义的火山上的,只有光武、明帝和章帝三代,社会稍为安定。
从和帝开始,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势力迅速膨胀,并在政治上逐步形成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彼此争夺政治权力,把持朝政;地方官吏则贪残专恣,不奉法令,侵冤小民。东汉王朝的统治日益腐朽和黑暗,整个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莫大的痛苦。特别是在外戚、宦官两大集团激烈争夺政权的过程中,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广大农民丧失土地后,一部分沦为依附豪强地主的佃农或雇佣,受着极其残酷的剥削,更多的农民则变成无家可归、辗转道路的流民,处境尤其悲惨,被迫起为‘盗贼‘,甚至出现‘贫困之民,或有卖其首级以要酬赏,父兄相代残身,妻籋相视分裂‘⑤等目不忍睹的悲惨景象。加以当时自然灾害频仍,疫病流行,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造民深重苦难的现实世界,是宗教赖以滋生的气候和土壤。一方面,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摆tuo秦王朝的奴役之后,又受到新建的汉王朝日益沉重的压榨而痛苦不堪。但他们当时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局限,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十分贫乏,人民群众既无法避免、也无法理解封建压迫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社会不平与人世苦难的根源,他们渴望摆tuo苦难,而又找不到出路。
因此往往幻想有一种超人间的力量来伸张正义,并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护皊上。这是产生宗教的内在条件;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在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时候,也极力企图利用宗教来麻痹人民反抗的意志,宣扬君权神授,借以消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人民抗争的风暴,同时也希望宗教成为他们统治的后盾,祈求‘长治久安‘和个人的福寿康宁。在上列两种条件下,宗教的产生,就成了客观的社会需要。
第二,汉代统治思想的宗教化,也直接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秦王朝的覆灭,bao露了单靠严刑峻法和,并不能解决社会矛盾,治国安民。汉初奉行黄老之术,虽然使社会矛盾得到了缓解,也未能防止封建社会固有矛盾的发展,以致到汉武帝时,又面临‘盗贼群起‘、农民以暴力反抗官府的事件‘不可胜数‘的严重社会问题。为了在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中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鉴于历史上‘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⑥的经验,企图借助鬼神的威力,加强‘文武并用‘的‘长久之术‘,以使黎民百姓成为规规矩矩的顺民。
《淮南子》明确主张‘因鬼神为禨祥,而为之立jin‘,‘借鬼神之威,以声其教‘。⑦
汉武帝更是身ti力行,他即位之后,‘尤敬鬼神之相‘,⑧重用神仙方士,大搞祠神求仙活动。为适应封建统治阶级利用神权维护皇权的需要,董仲舒的宗天神学也应运而生。他援引阴阳五行学说,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体系,把‘天‘说成是有意志、有目的、能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具有无上的权威,是‘百神之大君‘。⑨认为自然界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吉凶祸福,都是由这个‘大君‘的意志所决定的。而帝王则是‘承天意以从事‘。⑩当帝王的行为体现了天意,积善累德,天就降符瑞任命他、嘉奖他;当帝王违反了天的意志,有了过失,天就降灾异警告他,让他改过;如果屡告不改,就要受到天的惩罚。这种‘天人感应‘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善恶报应‘思想的表现,是宗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它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宗天神学,纵贯于昭、宣、元、成、哀、平各代,在政治生活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董仲舒不仅是一个宣扬‘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的宗天神学家,而且还是神仙方术的鼓吹者。他在《春秋繁露》这一著作中,不仅以神秘的阴阳五行学说附会儒家经义,而且还创造求雨、止雨仪式,登坛祈祷作法,集儒生、巫师、方士于一身。他将儒学加以宗教化,促使儒生与方士合流。以董仲舒为前导,在汉王朝的支持下,谶纬之学逐渐兴起。‘谶‘是一种假托神意制造的政治预言,‘诡为隐语,预决吉凶‘,⑾源出巫师和方士,由来已久。‘纬‘是以神意来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把儒家六经宗教化,把孔子神化为超人的教主。二者的形式虽然不同,但就其宗教神秘主义的实质来说,则是一样的。所以,‘迨弥传弥失,又益以妖妄之辞,遂与谶合而为一‘,⑿合称谶纬之学。
西汉末年,这种谶纬之学极为盛行。汉光武也是靠图谶起家的,即位以后,更是大力提倡,使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之学,于是整个社会都笼罩在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气氛之中。
这种气氛,显然是孕育道教极为重要的气候和土壤。再加上佛教在汉代的传入,也给某些神仙方士创立道教提供了启示,成为道教产生的助产剂。可见道教的产生,乃是当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当然,有了这种气候和土壤,还必须要有产生道教的种子。没有这种种子,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凭空产生。道教既是中国本民族的传统宗教,因而这种种子的来源也只能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就有必要进一步考察它的思想渊源。
思想渊源
道教的思想渊源是‘杂而多端‘的,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因素:
首先是道家思想。道家和道教,本来是有区别的。先秦道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派别,而道教乃是东汉形成的一种宗教。但二者又不是毫无联系的。道教创立的时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规定为教徒必须习诵的功课。《道德经》的基本思想是‘道‘,并把道视为超时空的天地万物的根源,既有本体的意义,也含有规律的意义,其界属模糊不清,‘玄之又玄‘,十分神秘,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说。《庄子》更把道解释成为:‘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并谓‘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⒀这种以道为万古常存、得道以后便可以长生久视、成为神仙的思想,为后来的道教所汲取。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道,它从宗教的角度把道说成是神异之物,灵而有信,‘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⒁并与神秘化了的元气说结合起来,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无形无名,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⒂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道教还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这种思想在道教产生之前就有了。东汉明帝、章帝之际,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明,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把老子与道合而为一。道教继续发挥了这种思想。
《太平经》曰:‘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无不在。不在之在,在乎无极。无极之极,极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极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应十方。敷有无之妙,应接无穷,……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传为张陵(或为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也把老子作为道的化身,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其后《混元皇帝圣纪》又称:‘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于是老子与道便被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道是天地万物之源,因而作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也就成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
小说推荐
- 斩龙
- 《斩龙》作者:看红尘笑笑正文(一)桃花带杀秀丽壮阔的珠江掠过广州,江面上世界各地的商船游弋如鲫,川流不息。白鹅潭上停着上百只花艇。花艇是木造的双层大船,每层可以摆下十几围大饭桌。花艇代表着广州的浮华,是广州最穷奢极欲的烟花之地。每晚在花艇上美女如云,达官商贾不惜在这里千金耗尽,流连温柔。花艇里三层外
- 最新章:第297章
- 斩龙记
- 作者:我爱老婆猪猪小说设定 盘古大陆,为一个圆形,被分成五块,分别是东方圣灵大陆、南方蛮荒大陆、西方蓬莱大陆、北方神武大陆以及被四大陆及百里江河包围的玄通大陆。各大陆都有不同的统治模式,有不同的功法。功法设定,为武道、道家、佛宗及魔法,每种功法都有不同的战法。小说中,所谓功法,即如内功之类的书籍,典
- 最新章:第269章
- 龙斩三界
- 作者:落叶第一卷 第一章死亡沼泽,雾气蔓延,我御剑飞行。此时雾气慢慢的蔓延开,此雾气吸取了死亡沼泽内所有毒物之气,凡人只要是稍碰就会立即毒气攻心进而死亡。见此情况左手御起碧水剑右手结佛印“不动明王咒,飞速穿越沼泽雾气。极速飞行了2个时辰,总算是飞出了死亡沼泽。看看身后的死亡沼泽,御剑升空,雾气乃是形
- 最新章:第309章
- 斩龙(红尘)
- 作者:红尘(看红尘笑笑)清朝末期,深通易理的奇女子绿娇娇客居广州,利用自己的家传绝学阴阳风水术算命谋生。但不久,突然[文]出现的官府中人搜翻了她的住所,而她做官的哥哥又在同一时刻不请自来,进而绿娇娇发现,她竞被一个没有脸孔的怪人秘密跟踪了两年之久!为了躲避官府的纠缠,绿娇娇同自己的异国情人踏上逃亡之
- 最新章:第303章
- 斩龙(落叶)
- 作者:失落叶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要颠覆命格,扭转乾坤!我要杀尽负我之人,屠尽虚伪之辈!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住我的心!我要这天上诸神,烟消云散…我要五百块钱,先交房租!第一章34D,女神!炎炎热夏,阳光像是毒箭一般的刺透了脸部皮肤防御层,站在警卫台上,汗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 最新章:第1501章
- 一剑斩天龙
- 一剑斩天龙[作者名 离人望左岸[类别 传统武侠[最后更新时间 2014-09-24 08:00:00.0作品相关1《一剑刺向太阳》残稿注释[本章字数:909 最新更新时间:2014-09-04 13:00:32.0 残稿整理编委会主要成员(单位 郑小龙(古龙长子,台湾古龙著作管理发展委员会会长 陈晓
- 最新章:第31章
- 一斩炎龙梦溪山
- 1、别亦难.玄月白草寒烟如沙,大漠江山滴血成画,一斩剑影划破残霞,一萧离恨,断天涯。天问天问帮大厅东侧的一间茶室内,布置得简洁清雅,角落里仅有的两张桌椅,与靠在墙边放置的几件兵器,清净的没有一丝杂尘,不染人间烟火的四壁也苍凉如同天外的轻云。就在这一眼望尽飘渺云海的窗前,站着一个丰神俊朗的青年男子,男
- 最新章:第113章
- 傅家金龙传奇之斩花宫
- 《傅家金龙传奇之斩花宫》作者:心妖濯濯[傅家金龙传奇之斩花宫 心妖濯濯 著/书籍介绍:你一旦踏入江湖,就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傅家金龙令、紫玉斩花宫。开封大明湖傅家,是三朝世家。到了本朝一代,傅家规模空前浩大。傅家家主傅龙城十年前以“金龙令”号令天下,铲除江湖魔女教斩花宫。十年后,傅家弟
- 最新章:第176章
- 斩神
- 《斩神》作者:一骑绝尘第一卷 第一章 改名李长风“少爷,您今天感觉好些了吗”瑞泽大陆的白虎城内,镇边大将军的府邸中,一个简陋的院落里,刘振正依在床上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名侍女,修长圆润的脸蛋,挺拔的琼鼻,明亮的大眼睛,眼神里略略的带着一丝恐慌,只是他现在有点迷惑。少爷?喊我吗?这是哪里?看着女孩衣裙连
- 最新章:第39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