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悍妃》第209章


安王抓了她的手放进嘴里轻咬:“我可不想和他比,我有你,心满意足”
明珠偎进他怀里,不作声。
安王顿了一顿,迟疑道:“你,担心庆王?”
明珠摇头:“轮不到我为他担心,只是觉得他好像有点难过……”
安王把她的手摊开在自己掌上,细细揉抚赏玩,唇角带着温柔的笑意:“如果我有难处,你担不担心我?”
明珠看他一眼:“我不担心你谁担心?你敢让第二个女人惦记,看我怎么收拾你”
安王笑得合不拢嘴:“不敢不敢,一辈子只给你惦记着”
两人又小声说了些暖心小情话,不知不觉近了城门,即将进城,安王扶着明珠坐好,明珠这会却真困了,天气晴暖,为着赏景,辇车特特换了轻透的薄纱帷幔,外边的人可以隐约见到里面的人影,安王原想顾点形象,这会也不管那么多了,复又将她揽进怀里:
“那就睡吧,不妨事”
明珠想想不好,爬起来,轻搓一下面颊,笑道:“坚持一会就到家了”
安王心里一动,便想寻个严肃正经的话题和她说,也教她醒醒神。
“明珠,我想问你件事。”
“什么事?你说”明珠见他神情端肃,眼睛果然睁大了。
安王暗自好笑,却忍住了:“父皇给你的那块天子圣符,你送人了吗?为什么我一次都没见过?”
明珠眨眨眼,伸手掩嘴打了个呵欠,往后一靠,又顺势踢踢腿:“以为是什么大事呢,这个啊,我收起来了”
安王看着她:“收在哪里?怎不在暗格子里?”
明珠挑眉:“暗格子怎么行?你会开,拿走了怎么办?那可是兵符啊安王殿下,你若是拿了兵符想造反,我怎么办哪?总不能让你拖累吧?”
安王哭笑不得,也不管车驾已进城,街上人来人往,目光如炽,伸手去捏她的脸:
“我是会拖累你、让你受苦的人吗?我们是夫妻,有什么大事我自会与你商量,让你知道,你能想到兵符的重要,收藏起来,那再好不过了,我还怕你不当回事,随意赠人了呢——你刚刚叫我什么?”
“殿下”
“以后不要这么叫,也不准再叫我王爷之类的,听着生分”
“挺好的啊,我叫着顺口了,那要不怎么叫?”
安王不满地说道:“你叫人家庆王哥哥,叫灵王的名字,小皇弟也叫仅儿,都这么亲切,唯独不肯给我一个亲近些的称谓”
明珠好笑,故意逗他:“有什么难的?那我以后叫你安王哥哥”
安王皱眉:“换一个”
“夫君?”
安王头大:“本来就是,再换一个”
明珠忽尔笑得打跌:“那就……叫你代儿吧”
安王忍无可忍,一把抓住她:“再这般无形不认真,我就把你抱起来”
明珠赶紧摆手,极力收住笑:“别外边这么多人看着呢,我认真就是了”
“那快叫”
“嗯……龙代”明珠歪着头,笑嘻嘻地又补上一个:“阿代”
安王总算露出笑容,贴近她:“以后,就这样叫”
回到芷蘅院,安王拉着明珠在房里四处转:“你把兵符藏哪儿?找出来给我看看。”
明珠冒汗:“你要看它做什么?总之是藏得好好的,任谁也找不到”
安王故意装作不高兴的样子:“连我也不让知道在哪里?”
明珠说:“你只要知道它在我手里就行了嘛,非要看它,其实它就在暗格子里,你找不到而已”
“我不信”
“不信我去寻来给你看,你不要跟着,若是不听话,我可不饶你”
“好”
安王放开明珠,明珠笑着将他按坐在桌旁,一闪身径往内室去了。
不消一会,她手里果然拿了那块沉甸甸的鬼面金牌出来,放到他手里:
“看吧,我没骗你,是不是好好的在这儿?”
安王翻看着天子圣符,松了口气,一把将明珠抱到膝上,狠狠亲了一口:
“还算懂得厉害……”
明珠推开他,不高兴地说道:“你以为我把它送给庆王了?我没那么傻”
安王叹口气,抱着她轻轻摇晃:“你原先不肯与我讲和,我每天想亲近你,你只是将我拒之千里,我快为你发疯了,根本无暇去想你有一块可作为兵符之用的免罪牌。庆王有野心,近两个月来频频与四方外营将帅往来,那些将军听命于朝庭,自不会轻易受他盅惑,但他若有这一块兵符,那又是另一番情形……他一直对你很好,我担心,你把这个给他了。”
明珠一把夺过兵符,恼道:“我为什么要给他?调兵遣将保卫家国,黎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那是再正常不过,若只为争权夺位,扰乱天下,休想从我这里拿到兵符”
安王忙笑道:“说得对父皇慧眼识珠,你果真不致令他失望很好,你就把它好好藏起来吧,没有这个兵符掺合其中,事情便不会太过复杂,一切顺应天命吧”
他也不去看明珠将兵符收藏在什么地方,只要确信兵符尚在明珠手里,便心安了。
密探报上来的消息称:梅林中与庆王会晤的几个人,其中两人是外营主将,手握数万精兵,陪同他们一起见庆王的,是兵部尚书李源的长子,翰林学士李长亭。
庆王勾搭上外营将官,他不由得想到明珠的兵符,心里就莫名不安,不管还在不在她手里,都要问个清楚,心里有个底才好。
明珠深明大义,识大体,言词里透出对庆王的不赞同,令他很高兴,他的王妃,自然是会向着他的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求喜
第一百九十四章求喜
出了年,安王明显忙起来,明着为城外未了的济河工程,暗地里也有别的一些事情。明珠身体很好,仍不时有孕吐,阮妈妈和秦妈妈等王府老人不赞成她出门,称前三个月胎气未稳,应安心在家养着才好,明珠也不想再跟着安王四处跑,毕竟有不方便的地方,安王因为不能时时陪在她身边,深怀歉意,一两个月来去哪里总记得带上她,已成习惯,明珠不跟着了,他又恢复从前独自出门的情形,反倒有些空落落的。
宫里刘皇后被禁足,贤、德二妃齐心合力将内务事打理得很好,皇上表示满意,身体上仍有些不适症状,徐老太医说是疲劳加上心情不畅的原因,这种状况下染了风寒一般不易拔除,应暂屏声色,安心静养,待阳春到来,暖气回流,自然就会好起来。便听了庆王的劝,下朝后只在养心殿练字作画,或召三五个平时倚重的能臣,在偏殿谈论国事之余下棋吟诗作对,自寻乐子。不刻意再去寻内宫其他美人妃嫔侍寝,偶尔到贤德二妃处歇息,顺道关心一下八皇子九皇子和其他儿子们的一些近况。
他需要松闲下来,便将大量政务推给太子,新年伊始,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朝务事多得不胜枚举,太子纵使有政务处协助,也是忙得不亦乐乎,根本无暇去想父皇何以将国家大事都压到他身上了。皇上身边的张公公仍然顾忌庆王,未将皇上的情况透露给他知道,庆王三天两头出现在养心殿,给皇上请安,陪皇上说话,神情殷切,关怀备至,而皇上显然非常愿意见到庆王,每次都留他待在身边小半天。自从八月生了那场怪病以后,皇上习惯由刘皇后和庆王母子为他寻医问药,对他们的依赖竟是多于张公公,庆王每次给他带来的药丸总能让他舒缓过来,比太医院的药好得多,尽管庆王明说是明珠的方子,但却经他费力配齐药材,用心四处去寻得符合条件的道观炼制药丸,孝心可嘉,皇上不看重不喜欢庆王那是假的。
相比之下,太子和安王就差了些,没为他做什么,甚至都没察觉到他身体不适。
庆王开年之后遵照父皇旨意调查了刘氏家族,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坦然陈述刘氏家族境状:刘氏家族也是历经几朝几代长盛不衰的名门望族,诗礼之家,传至今时,几位国舅或有不争上游不图上进的,还算顾体面守本份,贪赃枉法却不曾出现,至少从各方面彻查,都未有证据显示出来。族中年轻一辈纨绔子弟吃喝玩乐,留恋勾栏之地,耍酒疯闹事与人抢着包*青楼女子之事有之,欺男霸女倒是未有……前阵子刘氏家族一支因与人互换山林,后对方有所不满,产生口角,霸人家产的流言或许从此事而来,但两家所换山林,俱有地契合约,双方当事人画押签名,各类文书齐全,并无不妥之处,已问过两家人,道是余事已处理调停好,外边传言就是个误会。
皇上颔首,太子面无表情,朝官无人提出异议,原先弹劾此事的御史更是做了缩头乌龟,不声不响,仿佛不存在一般。
一个月之后,刘皇后解禁,先是老老实实到太后跟前去尽心服侍几天,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