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往那里跑?”舍命来追熊猫。叵奈那片林子十分茂密,又是匝天远地,夹道茵乱。几个方才追进竹林来。早已不见熊猫去向,莫知所踪。
三郎见此指着骂倩倩道:“都是你,都是你。那熊猫就是饿死也还留得尸体在,如今她跑了,要是找不回来,连个屁都没有!却不苦哉!”倩倩道:“你别怪我,谁会想到她两天没吃东西了,还跑的比谁都快。更何况她又身子笨拙,料应是行动不便,谁会晓得啊?”张魁暗暗笑道:“你想要是一个囚犯逃了出来,他会不会跑得快?”三郎道:“你们在此搜寻,等我去叫人来。”
仓忙转身而去。倩倩几个则在竹林寻找。三郎回来大路,喊一声:“那熊猫跑了,你等快快随我上山找寻去来。”士兵们听说都惊慌了,叫道:“早知不让她去了。”一窝蜂赶来竹林寻觅熊猫。一伙从清早寻至天晚,却是没有消息。士兵们叫苦道:“这竹林恁般浩大,蓬蓬勃勃地密不透风,那里去寻熊猫踪迹?一时回报朝廷消息,你师徒四人倒落得干净,可怜我五百颗人头落地,有谁能救?”
三郎默默无言。须臾说:“总之没奈何,且休作此坏的打算,趁天未黑,再来找一找。”士兵们道:“找,大人只记得熊猫,却不看看我们德行,如何去找?”三郎这才抬头一看,原来几百个士兵的衣服都被荆棘挂得破烂不堪,面皮都刮出了血。一个个披头散发,十分狼狈。三郎道:“也难为你们了,都先去等我消息,我师徒四人偷不得这个空闲,只好留下来。”
众士兵早有此意,听他一说,巴不得一声:“有劳大人。”都往回走去。三郎见士兵退去,大喝一声:“土地安在?”一阵风过去,土地现形,拱手唱喏道:“小神见过先生,未知有何法旨?”三郎道:“此处是何地方?可有人家居住?”土地道:“回先生,此处唤作八百里‘佛肚山’,人烟绝少。只有一条道路通往执夷国。”倩倩问:“老头,我们原来也是要去执夷国的,只因在这里丢了东西。你可有法寻找?”
土地道:“无法。”张魁笑道:“都不曾问丢了什么,就说无法!”土地笑道:“陶先生这等神人都找不到的,我们那里找得来?所以没法。不知先生丢了什么东西,大如筐斗,还是小似花针”三郎道:“什么筐斗花针,乃是一个动物,唤作熊猫,有脚,会走路。”土地听说笑道:“还是有脚的,越发找不到。”佛儿道:“怎么就找不到?”土地道:“此处乃是佛肚山的西岭,唤作‘箭竹坡’,多是箭竹,
方圆三百里。只因这当中荆棘丛生,薜萝丫叉牵绕,凡人无法通行,那里还去找得熊猫?难,却难。”三郎道:“似她熊猫比我还大,还要笨拙,怎么就在此中消失。”土地笑道:“熊猫原来这般庞大,我只道是山鸡田鼠大小的动物。若是这样说,寻她不难。”三郎大喜道:“快快说来。”
土地道:“由此向西三里远近,有一条三尺宽来道路,通上一个地方。那里有座洞府,唤作‘枯音洞’,当中也有百十小妖,为头的一个唤作寒食大王。你那熊猫必然也是由此走上去了!”倩倩大惊道:“如此说来,熊猫已为妖精吃矣!”土地道:“这倒不会。只因那寒食大王是不吃烟火食的妖精,即便熊猫到此,也不会坑害。”佛儿道:“所以他才叫做寒食大王。”土地笑道:“正是。”
佛儿道:“他不吃,难保手下小的不吃,却又利害!”土地道:“这个便不得而知,还是请先生自去打探罢。小神告退。”说完不见。三郎当时得知此信息,引着倩倩三人匆忙赶往枯音洞而来。
再说那熊猫当时将张魁推dao,一径儿往竹林只顾奔跑,不想跑到里面又无路可通,又不敢前行,更害怕后退。在林子里到处乱走,恰好走上枯音洞的道路。只恐三郎追来,沿着路一直走上去,走了许久,回头看不见三郎追来。又来坐下半边啃竹子吃,才然吃饱。那里面多有野狗,因不曾见到过熊猫,倒吓得四处乱窜。熊猫听见声响,只认做是人。爬起来就走,看看上来枯音洞。
原来这里面也有个老妖精,却是竹鼠成精,寿逾千年。这妖精不吃烟火食,但吃蔬菜水果,所以自称寒食大王。这日洞外有几个小妖伺候,忽然看见一个怪东西跑上来。也吓得打跌往里报道:“大王,怪事年年有,却不似今番!”那大王问道:“老爷我千把岁也都过来了,什么怪事没见到过?你嚷什么!”小妖道:“外面一个毛茸茸,黑乎乎的东西跑上来了,我这里都是不见,好奇怪的。”
那大王托地跳下来道:“有这等事?黑乎乎的,是个什么?”小妖道:“那里晓得?”大王说:“随我去看看。”刚走出来,与熊猫撞了个满怀,扑地一跤被撞倒在地。那大王急忙抬头看时;果然是个熊猫。他也吓得托地跳起来,往后跑去。那熊猫只怕有人追来,故在此寻觅躲避之处。她左右乱看,却并无躲避之处,倒把家伙什物掀做一地。那大王与小妖在躲在后面观看多时。
小妖战兢兢问道:“大王,你自说年长,见得多。且认一认看是个什么东西?”那大王道:“我也是吓破胆子的了,那里认得什么?你们出去问一问她,要找什么,将就拿来让她去罢。”小妖惊慌道:“你也不认得她,怎么教我们去问?倘或她功夫利害,却不害了我等?我们不去?”那大王骂道:“该死的,我是老爷,你们不去。终不然要我去?”小妖道:“做大王的还不去,没天理啊!”
那大王听说道:“等我去问问她看。”悄悄走出来,轻轻拍一拍熊猫道:“兄弟,你找什么?”那熊猫一回头,吓得大王又栽倒在地叫道:“我是一番好意啊!”熊猫见了老妖,也不害怕。只把眼睛四处来看,忽然见到后面几个妖精攀着门在瞧她,急忙往后面赶去。那些小妖见了叫声苦!又吓得一窝蜂跑出来叫道:“老爷啊,她往后面去了哩!”那大王爬将起来道:“且莫乱了智獐,但看看她到底找什么?”
一伙跟着熊猫来至后面天井,熊猫发现正中央有一口井,只道是个好地方。跳跳舞舞赶至旁边,使前足攀住井檐,往上托地一蹭就欲跳将下去。那后面众妖精见了叹道:“早知这等,拿把刀与她便了,何苦这等撮弄我们一番转来跳井哩?”说不了,熊猫早已跳了下去。原来那井檐高出地面三尺来高,到了顶上取水口就已不足二尺方圆。熊猫身子已是被卡在那里下去不得。
只是拼命地左右摇挣,下不去,也上不去。一些妖精见此越发哈哈大笑道:“你们看,你们看。她不是卡在那厢了么?真个好耍子耶!”那大王叫道:“且莫嚷,等我来问她。”一伙走过来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怎么无故到此寻短?看开些罢。”熊猫那里回答。大王见她不言语,转怒喝道:“你莫不是耳聋?问你怎么不说!”熊猫依旧不说话。小妖们道:“莫不是她不会的说话?你问她没用。”
大王道:“你要是不会说话,就点个头。等我来救你。”熊猫连连点了点头。大王欢喜道:“她虽不能言语,却善辨人言。”又问道:“你是那里来的?”熊猫却又摇头,意思不知道了。大王笑道:“问她那里来的,她怎么摇头?”小妖道:“不是大王这般问的,等我来问。”问道:“你是不是很远的地方来的?”熊猫又点了点头。小妖又问道:“你到此来究竟何干,是不是要找东西?”
熊猫又点头。大王道:“她果然要找东西,你问她找什么?”小妖问道:“你要找什么?是不是要找死?”熊猫连忙摇头。小妖道:“大王,她不是寻死。莫不是有人要捉她,她来寻躲避之处的?”随即问道:“是不是有人要捉你?”熊猫又点了头。那大王惊道:“既是有人要捉她,想来片刻就至。”即吩咐道:“你们做速将他救上来!”小妖们就要动手。忽然听见外面叫道:“寒食大王,速速出门来见。”
大王听见大骇道:“来了来了!你们且把这后门关好,都随我去应付一番。”小妖果然将后门关好,将熊猫关在后面。大王脱下素服,披了道服。取来一支拐杖走出门应声道:“是那个唤我?”三郎看那大王时,到有几分正气,暗暗欢喜道:“此妖面善,熊猫断然无恙。”即笑道:“是我唤大王。”大王问道:“你是那里来的,到此唤我何事?”三郎道:“不瞒大王,我们乃是从中华大明远道而来的,只为一事要来请教。”
大王说:“你那中华离此甚远,怕有六七千里远近。你怎么?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龙蛇演义
- 《龙蛇演义》作者:梦入神机第一章 起伏蹲身若奔马,凌空虚顶形神开 十二月上旬的一天晚上,天气突然转寒,一夜之间,北风呼啸。雪花洋洋洒洒的飘了下来,等到刚刚天亮,地上已经落了厚厚一层。王超被窗户外的雪光映醒,以为天亮了。但是看了看床头的闹钟,这才知道才五点多,自己早醒了一个小时。不过王超从来没有赖床的
- 最新章:第684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