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主流日常》第二百一十八章 捐官

    捐官
    到了杨夫人办宴那天,还是高朋满座的架势。
    如沈氏和吴夫人这样没多殷勤的有,如那长平侯府上宋氏那样殷勤的更多。
    虽说是妾,可太子继位,怎么杨芬宁都能当个妃子,这个妾也是金贵。
    但是话又说回来,再金贵也不过一个妾罢了,因此席上除了几个和杨夫人原本就交好的,或者是刻意趋奉的,其他人都是不冷不热,过得去就罢了,并不和寻常宴会有什么区别。
    ——鲁国公府也离着不远,真要赶热灶,还不如去正妻娘家呢。
    不过能来这宴会的,少有不是聪明人,不管心里怎么想,面子上都过得去,原本也能宾主尽欢——如果不是出了那个岔子的话……
    这事说来也可笑,杨大人是吏部尚书,官员考核很要走一走他的路数,许翰林一个翰林当了十几年,许夫人早就不指望他什么了。
    唯独这个儿子……功名也考出来了,现在正是要给各个新任官员分地方的时候,有能留京的,也有不能留京的。
    就算留京了,是分到哪个三五天不开张的清水衙门,还是分到皇上眼皮子底下的红火地方,这都是有讲究有说法的。
    虽说许家根基深厚,不会不给这个如今看着最有出息的孩子铺路,可说到底,许翰林自己本事小,剩下的兄弟间再有心——毕竟是子侄,许夫人总担心他们不肯格外上心,定要自己再好好找找门路。
    故而为了自家儿子,许夫人不仅备了重礼,还在宴会上一直奉承着杨夫人。
    自然也就约束不了魏晶。
    魏晶自从小产后身子骨就没好过,寻常家里也没人理她,心内郁结,身子骨就更加不好了。
    如今比当初安澄在安池出阁那时候看她更加不如了。
    走上两步路就像喘不过气似的,丫鬟不扶着连腿都迈不动。
    长平侯夫人宋氏原本正和许夫人一起奉承杨夫人,可惜她出身摆着,家里也实在是个破落户,说话没有许夫人那么不露痕迹的让杨夫人舒服,杨夫人也不怎么理她。
    宋氏正自己觉得面上无光的时候,一扭脸看见了魏晶,心里有了主意,急忙过去。
    待到过去的时候还没开口就先唬了一跳——之前离得远,她没看仔细,近了才瞧出来,魏晶脸上那白里透红的肤色都是胭脂抹出来的,饶是这样,都遮不住眼袋下的青灰。
    到底是亲生的闺女,宋氏也不是一味只知道狠心的人,脱口问出来,“你这脸色是怎么了?”
    魏晶自打小产后听了娘家的打算,也是心灰,摆了摆手,“昨晚没睡好罢了。”
    说了又如何,难不成宋氏会给她出头不成?
    这样说完了,心里又有点期盼……万一宋氏再多问几句……
    可宋氏只是点点头,她现在心思也不在这上,随口嘱咐了两句,“晚上别睡的太晚,你们年纪轻,身子骨能折腾,不在意这个,等老了你就知道了。”
    魏晶听的只想冷笑,可在众人面前也得顾忌彼此颜面,只侧了侧身,然后用帕子掩了下嘴角。
    宋氏也没想太多,拉着魏晶,“我告诉你几句话。”
    “你把你那婆婆寻个由头先拉走,等我和杨夫人说完话了,你再回来。”
    “我这有和咱们全家都有干系的大事,要和她说呢。”
    魏晶想起之前的风言风语,冷了眉眼,“可是要给哥哥捐官的事?”
    宋氏不妨魏晶知道,点了点头,“正是呢,我要和那杨夫人好好说道说道,偏你那婆婆在其中搅和,我都插不上话。”
    魏晶手指甲死死掐着手心,面上还刻意的风平浪静,“你可知道我那婆婆怎么这么趋奉杨夫人?”
    情知宋氏心下不在意,也就不曾等她开口,“三郎近日已经考上了功名,婆婆是在给他找个好地方,省得和我那公公似的,清水衙门出不去。”
    宋氏听了,先是心下一喜,“那许三郎可真有本事!”
    那这大姑娘可不就有好日子了,说不定还能拉扯拉扯娘家……
    急忙拉过魏晶,“你可别糊涂,好好和许三郎过日子,等有了孩子,你的地位就稳了,你哥哥妹妹还……”
    说着说着,又有些怨怪许夫人,“自家儿子都有了功名了,还和我争什么……”
    自然是她这没功名的更着急些,自家闺女还是她儿媳妇呢,也太不知道体贴人了些!
    魏晶听不下去,直接问宋氏,“母亲既然要给哥哥捐官,可拿的出银子?”
    这捐官名目,已经有了许多年,只是条件苛刻,首要就是商人不能捐官,可不是商人,谁家又拿的出那买官的二三十万两银子呢?
    便是出的起,捐官最多也就是八品顶天,且捐官的人至高也只能到从五品,且不能有实权,盐,米,布,酒,涉及这些的官职,捐官都是做不得的。
    再有,每次捐官人数极少,三五个都算多的。
    因此,捐官是个极不划算的买卖,多是那有钱的大地主买过来图个虚名光宗耀祖的。
    勋贵人家肯捐官的,实在太少。
    之前在许家冷不丁听了宋氏要给哥哥捐官的说法,魏晶还以为是底下人乱嚼舌根,不成想宋氏还真打了这个主意。
    也是好奇,家里有多少底子,魏晶心里不是没数,把祖宅买了都未必够这二三十万两。
    听魏晶这么一问,宋氏把心里的打算和她说了,“我早就已经想好了,我娘家有人认识那大商户,愿意给咱们借银子,利息是高了些。”
    “可是你哥哥一旦上任,这银子也不是还不起,谁没听说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
    “这门路可不好找,要不是你大姨母来说,咱们都被蒙在鼓里。”
    魏晶听的,一时几乎气的要笑,一时又觉得有这么个愚昧无知的娘,自己落到今日这地步不冤枉。
    “母亲可知道,捐官的人,拿的都是虚名,不会分出去当一方父母官的。”
    朝廷又不傻,拿了大把银子捐官,转而让官员再把银子从百姓身上捞回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