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嘉道理家族因为触发了对大酒店集团的全面收购,所以总共需要筹集100亿资金。他们手中的资产主要可以分为三块,持有的中华电力公司股权、大酒店集团股权、以及物业和其他投资。
这其中占大头的自然是中华电力公司的那部分股权,现在中电的总市值在300亿港币左右。嘉道理家族持有30%的股权,也就是市值90亿。
香港银行对于股权质押的抵押利率,通常不会超过6折。也就是说嘉道理家族把持有的全部中电股权抵押给银行,最多也就能换回55亿现金。
这离100亿筹款总目标还差45亿!而嘉道理家族持有的物业、以及其他投资,抵押给银行后就算能换回20亿现金好了,也还有25亿缺口。
而剩下的这部分缺口,这就需要用大酒店集团来向银行抵押了。因为嘉道理家族是对大酒店集团发起全面收购,所以可以先把整个大酒店集团预抵押给银行。
当然市值不可能按嘉道理家族给出的溢价来计算,而是要按收购战爆发前的80亿总市值来算。也就是说嘉道理家族用整个大酒店集团作抵押,差不多能从银行换回50亿资金。
扣除之前完成收购所需的25亿缺口,这样算下来他们能动用的剩余资金只有25亿港币!
而嘉道理家族想要保住中电公司的控制权,肯定要把股份提高到50%以上。姑且不说后面会不会触发全面收购的问题,他现在只持有30%的股份,剩余20%的股份,即使不溢价,只按市价进行收购,也至少需要60亿资金。
这还是一切都在最理想的状况下,来估算嘉道理家族的资金链。实际上在李轩这个二股东的压迫下,中电公司近几年一直通过增发新股,来筹集扩增发电产能所需的资金。
嘉道理家族为了保证自身持股比例不被稀释,只能按比例不断增持新股。而这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于是嘉道理家族选择向银行抵押部分股权来筹集资金。
他们持有的中电公司30%股权中,正没被抵押的大概只剩20%左右。也就是说嘉道理家族实际上的资金链,要比之前估算中来得紧张得多。他们手头可以动用的剩余资金不是25亿,而是最多只有几个亿罢了。
另一边,李嘉诚出手之前可是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其手中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两家上市公司,能为他带来充足的银行授信。
更何况李轩转让给他的14.5%中电股份,并不要求他立刻付款,而是可以等到资金安排比较宽裕时再来结算。
所以在双方资金实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中华电力公司最终会落入谁手,已经毫无悬念了。
除非嘉道理家族能从银行那里获得巨额无抵押授信,但这可不是一两亿能解决问题的,而是至少50亿港币起步。
试问哪家银行敢置巨大风险于不顾,给嘉道理家族做如此巨额的背书?
李轩倒是巴不得汇丰的浦伟士,这个时候能头脑发昏跳出来当救世主。
之前香港舆论已经把李嘉城和嘉道理的中电公司收购战,形容成为继李轩和怡和集团争夺置地公司之后,又一次华英资本间的史诗级对决!
如果汇丰选择在这个关口全力支持嘉道理家族,李轩正好借机脏对方一手,先把恶意打压华资的帽子扣到汇丰头上再说!
要知道李嘉城同样是汇丰银行的重要客户之一,汇丰这个时候就算不能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于情于理也不能拉偏帮架!
只可惜浦伟士和汇丰的头脑都很清醒,很明白自己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所以舆论期待中的龙争虎斗没能上演,反而是一场令人震惊的碾压式大屠-杀!嘉道理家族几乎没怎么反抗,眼睁睁看着自家一手发展起来的中电公司,最后落入了李嘉城手中。
估计连李嘉城自己都不敢相信会赢得如此轻松,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全港哗然,而这也正是李轩想要达到的效果!
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年的殖民统治,让大部分香港人潜意识中就把自己当成了二等公民。实际上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华人资本在香港经济中的比重,就已经开始逐渐追上并反超英国资本。
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这些历史悠久的英资洋行一家接一家被华人资本所控制。但直到李轩从怡和集团手中强夺置地公司时,香港人才发现自己的力量原来已经如此强大!
但是,李轩在大部分香港人心中属于一个异类,只用短短几年时间就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如此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别说在香港前无古人,就算全世界也是独此一例!
所以在不少香港人看来,李轩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相比之下,从五十年代开始白手起家的李嘉城,是香港战后崛起的新一代华人企业家中最杰出的代表。
和战前华人买办资本家不同,李嘉城这代大亨是筚路蓝缕,靠着勤奋拼搏的狮子山精神,一步步发家致富,更能引起普通香港人的公民!
而李嘉城这次的对手——嘉道理家族,则是在怡和集团逐渐衰弱之后,本港现在的头号英资财阀。李嘉城与嘉道理之间的对决,名副其实的代表了香港顶尖华资与英资之间的比拼!
现在,李嘉城既然能把嘉道理斩落马下,那么与他同一辈的包俞刚、霍营东、郭德胜、郑玉彤、李昭基这些本港华资大亨,是不是也能和太古集团的施怀雅掰一掰手腕?
可以说中电公司一役在香港所引起的震动,比几年前李轩收购置地公司还要来得深远。当初李轩的举动所造成的影响,更多的是奠定了他和东方集团在香港的特殊地位。
而这次不一样,李嘉城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让整个华人资本圈子都开始泛起了各种涟漪。
很快就还真的有人盯上了太古集团的施怀雅,想要劝说李轩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个全港仅次于嘉道理的第二大英资财阀也掀翻在地,再狠狠地踩几脚。
“曹先生,我倒是非常愿意把国泰航空收入囊中,但何奈从1986年上市至今,太古集团对其的持股比例从未低于过50%。
您也知道国泰航空为整个太古集团贡献了将近一半的利润,施怀雅绝不可能把这只会下金蛋的金鸡卖给别人!
实话实说,港龙航空走到现在这个地步,虽说和港府当局的刻意打压逃脱不了干系,但你们自身发展定位的失误也难辞其咎!”面对坐在自己面前,年龄比他父亲还大几十岁的曹光标,李轩毫不留情的评价道。
曹光标是香港有名的“纺织大亨”,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毛衣制造商。香港战后工业起步阶段,纺织工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随着1974年,《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生效之后,香港纺织品出口受到配额限制,从而由盛转衰。而进入八十年代之后,香港本地的劳务成本开始飙升,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更是首当其冲。
纺织大亨们纷纷开始突围,有的迁厂北上,有的选择转行。其中还有许多转型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林白欣、陈庭骅都成了港九有名的地产大亨,家族资产翻了好几倍。
有青云直上的,自然也就时运不济的,最典型失败案例就是曹光标。他当时没有选择进军地产业,而是羡慕赚的盆满钵满的国泰航空,于是成立了港龙航空,想要从航空业中分一杯羹!
小说推荐
- 超级电子帝国
- 作者:千年静守第一章再次听到的熟悉声音第一章再次听到的熟悉声音林铮醒来的时候,竭力想要回忆起车子冲出悬崖的那一幕,却发现记忆只停留在自己似乎模模糊糊的抓住了一个东西就戛然而止,其他的全都是凌乱的记忆碎片一般,自己的记忆仿佛一张撕碎了之后洒落在地上的照片,根本无法拼凑完整。直到这时,林铮的才算是慢慢的
- 最新章:第1453章
- [电竞]听说你要重建帝国
- 听说你要重建帝国[电竞]作者:曲奇碎可可晋江VIP2017-05-24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110272 总书评数:1461 当前被收藏数:2505 文章积分:44,016,944文案这个游戏有一种特殊的彩蛋,当特定的两个英雄站在一起时,就有几率触发他们之间的剧情对话“黑爪可以重建你父亲的帝国“但代
- 最新章:第79章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书名: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作者:愚乐简介“时间:1979年1月1日“地点:香港“任务:带领香港挑战好莱坞“时限:30年“难度:史诗级…为了完成任务,沈冲准备打造一个电影帝国 免责声明=第一卷 第一章 小白鼠OR幸运儿沈聪环视四周,一边空白,无边无际的空白,什么都没有“这是哪里“这是你的精神世界”背后传
- 最新章:第304章
- 电子重生
- 《电子重生》作者 周硕周硕是一个有理想的技术宅,然而现实却将他逼上了绝路。在今生,他所为之奋斗的中国芯片产业,似乎根本找不到一条出路。绝望的他醉酒而死,却没想到上天竟然让他重生回到一九九四年,给了他再来一次的机会。这一次不仅要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他还要振兴整个中国的芯片业!最后,他终于站在了与微软、
- 最新章:第715章
- 电子重生(周硕)
- 作者:周硕 周硕是一个有理想的技术宅,然而现实却将他逼上了绝路。在今生,他所为之奋斗的中国芯片产业,似乎根本找不到一条出路。绝望的他醉酒而死,却没想到上天竟然让他重生回到一九九四年,给了他再来一次的机会。这一次不仅要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他还要振兴整个中国的芯片业!最后,他终于站在了与微软、英特尔决斗
- 最新章:第692章
- 机电帝国
- 简介:拥有金手指的彭华鼎不想仗技欺人,但当有人挖坑算计他时,他不介意将那人撸下去,填平之后再在上面种上花花草草。面对强敌的打压、排挤,他技术为王,永远充满斗志,他知道他的机电事业一定会成长为无人可挡的通天帝国…13894第001章 闯大祸)一艘游艇风驰电掣在蔚蓝的海面上,一群海鸥欢快地鸣叫着在它后面
- 最新章:第239章
- 重生爆利电子业
- 作者:编织成的梦第一章前生今世“这是怎么回事”唐浩使劲甩了甩头,试图把脑中的混乱甩出,稍微有些缓解,睁眼看着前方步伐没有停顿,来去匆匆的身影,不由有些恍惚,其中还有一个经过的人拿着一部手机在打电话,他双眸紧瞪“怎么现在还有这种古董手机“不对”只在瞬间,他就意识到不同,因为路过的那款手机他看得真切,正
- 最新章:第771章
- 重生爆利电子业_
- 《重生爆利电子业》全集作者:编织成的梦唐浩重来一世,努力崛起!他运用前世所学,从翻新手机开始积累资本,制作山寨配件!仿造奠定基础,创建品牌,一路走来,历尽风雨!商场上的尔虞我诈,精彩纷呈!第一章前生今世“这是怎么回事”唐浩使劲甩了甩头,试图把脑中的混乱甩出,稍微有些缓解,睁眼看着前方步伐没有停顿,来
- 最新章:第771章
- 触电的帝国
- 《触电的帝国》全集[精校版]作者:马伯庸、阎乃川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由电报入手,闲聊八卦中国近代史的逸闻趣事。典型的马亲王风格,值得一观。2006年1月27日,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正式宣布停止电报业务,这标志着电报在美国彻底进入历史。让人感慨的是,因为几乎没人使用电报了,这条公告一直到一周后才被人
- 最新章:第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