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君临天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黑板问世

    天*天*小*说m.廖英邦之所以提到银子,并非是他市侩,而是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中国古代书院始于唐,兴于宋,而在明代则攀上了巅峰。
    至于什么人才能办书院呢?当然是大明的官绅,他们有钱,有人脉,除了少数真正想要为大明培养人才的个别人外,书院完全成为了这群人操纵舆论,结党营私的工具,其中最著名的莫不如东林书院。
    当时,书院最大的特点是讲学,议论朝政和政治大人物。各路所谓的大师,全靠一张嘴过活,他们坐在清风徐来的书院中肆无忌惮讽议朝政、评论官吏,只知满口喷粪,却从不去做事实。
    他们远离朝堂,甚至根本没有资格进入朝堂,所以没有任何压力谈论政治,他们更不会怕朝廷追究。
    若是有幸被打几个板子,他们还会以此为荣,没准儿出来后,还会说上几句,“嘿!瞧见了吗?我这是说到朝廷的痛脚了!”
    东林书院重建后,渐渐有这么一群人聚集在了一起。
    这群人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明末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东林党,开启了大明的党争时代。
    这不是宋应星第一次办学,其实在这之前,宋应星在担任亳州知州时,也曾办过一所类似的书院。
    不过,不到一年,便以惨淡收场。
    廖邦英自从见到这座占地广袤的学院,内心更是充满了忧虑。他可是知道当初亳州的书院之所以倒闭,正是因为入不敷出才倒闭。而眼前的复旦学院,规模何止是原来书院的十倍,这真的能够办下去吗?
    其余人听到廖邦英的问题,罕见的没有发声,复旦学院不是官学,没有朝廷财政支持,如何长久坚持下去的确是个问题。
    宋应星知道廖邦英不是故意给他泼冷水,抚了抚胡须,笑道:“钱财的问题,诸位完全不用担心,宋某已经得到永明王的承诺,殿下承诺每年会捐献一万两银子给复旦学院,足够学院的支出。”
    “一万两!”
    大厅两侧传来惊呼声,一万两银子绝对是一笔巨款,在座的众人谁也没想到永明王会如此大方。
    廖邦英也没想到会听到这个结果,起初非常震惊,过了片刻,压下内心的波浪起伏,才疑惑道:“长庚兄,请容我多问一句,永明王为何如此支持你办学?”
    廖邦英的问话,也说出了其中不少人的疑窦,大明藩王贪财如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冷不丁出来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藩王,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宋应星没有多做解释,道:“诸位,我知道你们中有人对大明宗室的一些宗藩所作所为看不惯,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所有人。我像诸位保证,永明王绝不此列。永明王绝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你们眼前的这座学院就是出自永明王的手笔,永明王的诚意丝毫不用怀疑。诸位可以随宋某游览一番,等诸位见识过学院的布局,就能看出永明王的用心良苦。”
    “诸位,请!”
    在宋应星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一片鳞次栉比房屋前,入目所及的是一栋栋崭新的教室。
    宋应星带领众人进入一间教室,教室十分宽敞,室内摆放着整整齐齐五十张桌椅,墙上挂着名言警句。
    当然了,这些布置和其他书院大同小异,与之不同的是,最前方赫然多了一块长约一丈,宽约三尺的黑色板子,显得十分惹眼。
    陈弘绪一进教室就发现了这块与众不同的黑色板子,问道:“长庚兄,不知这块黑色板子是作何用?”
    宋应星呵呵一笑,指着黑色板子,说道:“此物唤作黑板,乃是今后我等教学所用。”
    众人听得是云山雾绕,不明所以。
    原来大明如今传授课业,全部是口述,教学方法上,夫子完全采用注入式。
    讲课时,夫子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夫子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夫子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夫子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
    宋应星说完,从讲台上的木盒中随手抽出一根两寸长的白色粉笔,拿捏在手中,面向众人介绍道:“此物乃粉笔,可以在黑板上书写文字以及作画。”
    说着,宋应星转过身,在黑板上开始笔走龙蛇般写下了“大明”二字,然后简简单单几笔勾勒出了大明疆域图。
    众人在台下目不转睛盯着台上的宋应星,都是聪明之人,众人立刻明白了黑板的妙用。
    “妙!妙!妙!”
    有人醒悟过来,立刻拍手大赞此法,用黑板讲学比起单纯的口述显然更加的形象易懂。
    陈弘绪眼中放光,跃跃欲试,快步上前,拿出一根粉笔,照着宋应星有样学样,可惜用力过猛,“咔嚓”一声,粉笔断了半截。
    陈弘绪毫不在意,吸取教训,放小力气,继续用半截粉笔书写,只消片刻,一道简单的几何题跃然于黑板之上。
    “哈哈!”
    陈弘绪还没来得及欣赏,便听到台下传来哄笑声,“陈兄,想不到今生还能欣赏到你蒙学时写的字!”
    陈弘绪下得台来,才明白过来,望着黑板上弯曲扭八的字,陈弘绪难得老脸一红。
    陈弘绪的书法虽比不上当代大家,但绝对不差,可是再看他在黑板上刚写出的字,竟还不如孩童。
    宋应星出来解围道:“士业不必在意,第一次用粉笔书写,这是难免的,想当初我写的字比起士业的更是不堪。
    “宋兄放心,这点儿小事我如何会放在心上,”陈弘绪摆摆手,指着黑板上的几何题,兴奋道,“有了这黑板,以后讲起几何题,我再也不用担心学子们听不懂几何问题了。”
    其余人也都一一上前,将这新鲜事物尝试了一遍,不大一会儿,黑板上便到处都是文字和图画,挤得满满当当。天*天*小*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