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流量明星之后[娱乐圈]》第31章


他眯了眯眼睛,眼神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朦胧起来。
“只不过,演员这个行业,实在是,太难了。”
从来没有这么一个行业,受万人追捧,却又受万人窥视。他于是努力做到最好,他的灵魂如同液体,流动于这些角色。
“我很清醒,明泽——我没有疯,我是有自我意志的人。”
“我只是,习惯于扮演某类角色罢了。”
他淡淡地,淡淡地搁下咖啡杯,留下这么句话。杜明泽却花了很多时间消化,他甚至还搜索了一下唐熠的资料,查看关于他的信息——
“唐熠,男,1993年8月4日生,演员,代表作《战地黎明》《第三个我》等,影片《战地黎明》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国际电影节最佳镜头表现奖……”
后面就是一连串的角色介绍和影评剧照了,再往下拉,就是各个合作过的导演和艺人对唐熠的夸赞了。杜明泽翻完,也觉得自己挺无聊的,竟然试图通过百度百科了解一个人。
这些采访收集的什么生日,喜欢的颜色之类的东西,永远也只能停留在最表面的地方,甚至还比不过他所真实接触到的唐熠。
那么……唐老师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是和他在一起的时候那个温和的前辈?还是《梵高》电影里为事业燃烧生命的艺术家人格?还是后来和他一起吃牛排的那个护犊子自闭儿童?
杜明泽搞不清楚,但他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是清醒的。
这并不是精神病。唐老师始终是清醒的,哪怕是拍完梵高,回避他的那段时期。
可这表现得,的确有点接近于精神病了。杜明泽呼了一口气,还未说些什么,一条来自于他粉丝论坛的帖子,就被顶上了热搜。
【破事水】我知道在组里发这个不太合适,但是……
Rt,楼主知道这么讲有点引战,坛里的风向是吹影帝和我们弟弟的友情,可是今天楼主我慕名去看了一下这位影帝的电影,这感觉不对啊,感觉好阴森【截图】【截图】
【一楼】:怎么,这不正说明人家演技好,有问题?
【二楼】:和弟弟没多大关系,建议申删。
到这里为止,就是一个无聊的水帖而已,不过接下来,楼主的回复就坐立难安了——
楼主回复二楼:不是的!我是为弟弟感到担心啊!我还特意去看了这个人的采访视频,说是他在拍了这场戏以后很久都走不出来,一起拍戏的演员都不认得!【视频】
点开小视频,几年前的画质并不是特别好,但依然可以辨认得出这是唐熠,视频中,他神色冷淡又漠然:“您说什么?我不认识您。”
而他旁边,是和他拍戏三个月有余的搭档!
放完视频,楼主有点忐忑地总结——
不是我说啊……我真觉得这人精神状态有点不对,像个神经病……虽然说是影帝吧,但明显个人安全更重要啊,还是让弟弟少跟他玩吧!
底下,仍然有粉丝在竭力维护——
虽然但是……可这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不是么?演员入戏是很正常的,现在都几年过去了,你看看他们同框的视频丫,超甜超宠的!人家走就走出来了!毕竟谁不爱弟弟的阳光笑容啊!
楼主被说服了,乖乖道歉:“dbq(对不起),是我想多了。”
于是,这么个帖子就沉了下去。也是,毕竟,自从唐熠拍完那个三重人格的帖子之后,关于他精神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没断过,只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些也都成了无关紧要的传闻,也就真情实感替杜明泽考虑的粉丝,才会发这个帖子了。
可是,随着《梵高》电影的火热,这件事被旧事重提。
最关键的镜头里,有路人偷拍到唐熠和他的镜头——
“害怕么?——也许,我像个神经病?”唐熠望向他,目光戏谑,带着点月光的凉意。
作者有话要说: 可能是我第一个有出生年月日的男主了【笑】,8月4日确实是唐熠诞生的日期,因为我就是在那一天构想出他的。
☆、28 毒饼 
这个视频一出来,营销号们简直都要忙坏了。各种标题党层出不穷——
“影帝唐熠似是精神失常?”
“震惊!拍摄《三重人格》期间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也是,《梵高》这个电影本来热度就挺高,又没什么八卦绯闻可写,他们好不容易逮到“主演精神失常”这种大新闻,不大书特书怎么行。
“今天上午主要是新媒体的采访,可能会有媒体问到梵高相关的问题。”又是匆忙开始的一天,王姐语速极快地说,“给你大概看一下答题模板……”
杜明泽点头,一边接受化妆,一边大概把程式化的几个问题浏览了一遍,化妆间里,紧锣密鼓,兵荒马乱。
他踏出那道门,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一切仿佛被那道门划分为两个部分,门外的世界从容又优雅,少年的眉角尚未褪去稚气,却被描画得眉眼深邃,帅得惊人,一众被保安挡着的粉丝再也难掩激动的心情:“崽崽看我!崽崽!”
杜明泽挥手致意,笑出洁白的牙齿,走到签字墙旁,潇洒干脆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坐回到贵宾席,背影挺直而优雅。
这个活动一直持续到了十二点,杜明泽上去接受了几次采访,大部分都是那种“请明泽推荐一下一款防晒产品”这种问了几百遍的问题,然而,节目进行到末尾的时候,有新媒体那边开始发力:“请问明泽,有记者拍到您和唐老师去医院的照片,确有其事嘛?”
杜明泽笑容不变,闪光灯咔擦咔擦地拍,他平静笑道:“是的,只是例行身体检查而已——我和唐老师约着去体检,也希望媒体朋友们注意身体,不要天天加班,太敬业了,注意身体啊。”
底下发出善意的哄笑声——谁都知道,那哪儿能叫记者,那不就狗仔么?
又有记者举手提问,这次问题要更加直接一些:“听说您的好友,艺人唐熠先生在拍完《梵高》之后精神状况失常噢,请问却有其事吗?”
“没有这回事,今天中午我们还一起吃饭呢……”
他口齿清晰地反驳着这些谣言,于是到第二天的时候,报道陆续出来,标题有以下几种——
“杜明泽毫不避讳谈论好友精神状况”
“杜明泽暗讽记者:不要太敬业”
杜明泽:……
不是,有这么颠倒黑白的么?
不过,他继续看下去,发现这些采访,倒也并没有那么没有底线,所谓的标题党,也只是标题起得耸动一点,吸引人看下去,后面的正文基本上把他所要传达的意思,一五一十地表现了出来,杜明泽还挺满意的。
不过,他满意了,王姐却不怎么满意:“明泽,我怎么跟你说的?之前的采访词,都白背了?我让你表现得温和一点,尽量不要提敏感话题,忘了?”
“可唐老师这事,不是单纯避开就可以的啊。”杜明泽一五一十地跟她分析,“我避而不答,粉丝也会觉得我没有义气——再说了,本来就莫须有的事情,帮忙澄清谣言怎么了?”
王姐无奈:“那你有没有想过,有些粉丝粉的就是你那种不谙世事的天真感?你老是掺和这些说不清的事,这年头竞争激烈,新浪推旧浪的,你这么一闹,再出几个新人,人粉丝转头就去粉别人了?”
“那就去粉别人好了。”接受完一下午的采访,杜明泽有气无力地坐在沙发上,“脑子这么不清醒,立场这么不坚定,想来粉我也不是什么好事。”
……
没想到得到的是这么个回答,本来半是威胁半是恐吓的王姐有点被噎住,她有点想不明白,明明出道时那么努力想要得到观众喜爱,那么惶恐地问“观众要是不喜欢我怎么办”的男孩子,怎么变成现在这样子?
——还真是人红了飘了?
不过,王姐也是人,也知道他这么做,其实于情于理,并没有什么错处。只是掺和进这样的精神病疑云,于本人形象确实不利。
现在采访已经结束了,再去指责也没什么用处,王姐叹口气,问他:“那,明泽,你想想,你之后的路怎么走?你这之前的人设,一下子又被搅得乱七八糟,我们本来是要塑造一个高冷的形象,方便进军大荧幕的,现在你表现得这么热心肠,又和以前的形象重合了!”
其实王姐说得不无道理,现在的明星卖的就是人设,反反复复,人设模糊,这些不是什么致命的丑闻,却是演艺道路上的致命伤。
“就算你想做真实的自己,那么最起码,把演员的本职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