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师(烛)》第996章


青年刷一下,脸色就变了,惊得额头出了一层白毛汗,惶恐道:“不是我……”
“当然不是你,把东西拿上来吧。”华老爷子平静道,好像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状况发生,一点儿也不觉得惊讶。
青年闻声,脚步匆匆,快步回到主席台上,急忙把托盘放下来。
“这是什么东西,估计大家心里也有数了。”
此时,华老爷子也不理会垣牌的异状,直接伸手整理十二块牌子,使得十二块垣牌正面向上,再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这一瞬间,本来晃荡不安的垣牌,竟然平静了下来,但是灿烂的光芒却爆涨。垣牌正面上的点点星光,立刻化作漫天的星辉,清晰的投映在半空中,仿佛一幅星图。
星光璀璨如波,闪烁不定。有些星光如恒星,岿然不动。有些星光,却好像萤火虫,在绕着恒星盘旋飞舞。
奇妙的星图,或是闪烁奇光,或是明暗幻灭,循环往复,瑰丽得难以形容。
“这是……”
乍看之下,许多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包括方元也是这样,他根本没有想到,居然垣牌之间,竟然还隐藏了这样的奥秘。
“紫微垣!”
不过在场之中,可谓是高手云集,很快有人清醒过来,仔细观察之后,直接道破了玄机:“这是紫微垣局,位于北天中央位置,以北极为中枢,有十五星,分为左垣与右垣两列。”
“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
在那人的提醒下,其他人也纷纷回过神来,立即表示赞同。
毕竟大家都是有实力的风水师,对于星相学说肯定不陌生。刚才只是一时大意失神,才没有看出其中的奥秘。可是清醒之后,区区星相图玄机,怎么可能瞒得了他们的眼睛。
“没错,就是紫微垣局。”
华老爷子眼中充满了笑意:“众所周知,天下有三垣,分别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其中我们现在所在的京城,就是天市垣局,而南京古金陵,就是太微垣局。”
“至于紫微垣局,那是在长安、洛阳。不过可惜的是,由于受到兵灾战乱的影响,早在一千多年前,长安、洛阳的紫微垣局,已经被破坏殆尽,不复存在了。”
华老爷子痛惜感叹,摇头不已。
对此,有人眼神迷茫,显然是头一回听说这种事情。当然,也有人轻轻点头,一副悲叹惋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模样。
“但是庆幸的是……”
忽然,华老爷子话峰一转,语气激昂道:“垣局千年一聚,在天成象,在地化形。有人根据这个规律,经过精心测算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沉寂千年的紫微垣局,很有可能已经开始复苏了。”华老爷子十分兴奋:“那可是风水大龙脉的正结大地,福运浑厚绵长,可以承泽至少千年的国运……”
众人不由得点头,知道华老爷子说得没错。
三垣之间,以紫微为贵。紫微垣局的气运,那是公认最悠久绵长的,想想长安、洛阳就知道了,那是历经了许多个朝代的覆灭,才耗尽了紫微垣局的气运,使之破灭沉寂。
在场许多人立刻反应过来,既然国家已经有迁都的意向,那么紫微垣局毫无疑问就是首选之地……
第943章祭祀
当然,也有人心存疑虑,忍不住开口问道:“华兄,你说紫微垣局已经开始复苏,有什么证据吗?”
“证据……还真没有。”华老爷子轻轻摇头,然后笑道:“但是对于经过测算,然后得出这个结论的人,我们却相信他是不会出错的……”
有人不信,多说了一句:“未必吧,又不是神仙,哪个不会出错?”
就在这一瞬间,有人闻声心中一动,眼中透出几分了然之色。
听懂的人,自然就懂了。至于不懂的人,华老爷子只是轻轻一笑,继续说道:“不管紫微垣局有没有复苏,总而言之,我们且当它已经复苏了吧,所以我们现在的目的,就是找到它的具体位置,然后筑造新城。”
听到这话,不少人的呼吸顿时加重几分,十分的憧憬。毕竟在场的许多风水师,哪怕实力再高明厉害,可惜由于生不逢时,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
平常时候堪舆最多的,肯定是一家一户的风水。要是运气不错,来了大生意,才有机会指点别墅、楼盘的工程。至于规划城市建设,肯定是想都不敢想。
可是现在,不仅有机会规划城市,而且规划的还是新都城。哪个人不激情澎湃,摩拳擦掌时刻准备开工。
况且类似这样的庞然浩大工程,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许多风水师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才会顺利进行下去。也就是说。这样的事情,谁也不可能独享荣耀。而是人人有责,个个有份。
“不过万事开头难。有些事情不是光凭想想法,就可以实现的。”
华老爷子表情一肃:“有想法,就要去行动,而且要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好事。”
“大家都是明白人,应该清楚堪舆相地的辛苦劳累,况且是寻找风水大龙脉,其中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途是光明的,过程必然很曲折。”
华老爷子娓娓而谈:“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毅力。一年不成,那么就两年,两年不行,那就五年,八年,十年……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再大的难关,也会被大家给攻克下来的……”
“当然了,就是考虑到这件事情的周期或许比较长,所以就需要倚仗年轻人了。”
华老爷子话里也些解释或安抚的意思:“年轻人嘛。精力充沛,活力十足,有干劲。有闯劲,吃苦耐劳……经验不足没关系。这不是什么缺点,相反还是优点。所谓的经验。其实就是干出来的,只要干得多了,新手就会变成老手……”
眼看华老爷子有长篇大论的架势,张道心有些不耐,干脆开口道:“华老弟,你不用多说这个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岁数大了,就该有自知之明,负责动一动嘴皮子就行了,让年轻人去跑腿。”
“不然的话,非要逞强去跋山涉水,说不定半途嘎嘣一下,也不用再走了,直接埋在山头算了,省得另外找地方……”
张道心环视四周,嘿嘿笑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对,很对!”无论心里是什么想法,反正这个时候,一帮年老的风水师,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大家明白就好。”华老爷子也颇为满意,随之笑道:“那就言归正传,由于这件事情比较重要,所以为了慎重起见,我们也做了一个小小的筛选。从筛选的过程来看,这事还是比较顺利的,基本达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
霎时间,许多人的目光开始游移不定,在方元和孔张两人身上来回打转。
看到两张年轻的面孔,不少人心中啧啧称奇,觉得自己一把年纪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岁数比人家大了一轮,实力却比人家差了一大截,真是让人感慨万端啊。
“不过俗话说得好,蛇无头不行,虽然我们不搞一堂言,但是在行动的时候,人多意见容易杂,怎么也要一个能够拍板决断的,免得把时间浪费在无端的争执上。”
华老爷子笑容可掬道:“有些话,我说了可能不合适,不过还是要说。同行相轻,这也是坏习惯,陋习。然而陋习之所以是陋习,那是由于这习惯难改。”
“就算有孔老、张老,这两位大佛坐镇,可以把一切矛盾争端强行压下来,但是也怕有人口服心不服,于事无益。”
华老爷子看看孔张,再望望方元,也有几分看热闹的神色:“所以呀,该争就争,不要有什么犹豫……”
“不过怎么争,也要有些讲究的,不能伤了和气,破坏了团结。”
华老爷子话峰一转,突然道:“明天端午,全国各地来了不少游客,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部门决定在天坛举行两场祭祀仪式。”
“上午一场,下午一场。主祭的人选,本来是拟定孔老与张老两位,可是他们才告诉我,这两天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另外推荐了两个人接替他们。”
华老爷子微笑问道:“方元、孔张,你们明天有空吗?”
这明显是废话,不过方元却心中凛然,郑重其事的点头。在他的不远处,孔张也是满脸严肃的表情,斗志昂扬。
“好,那么你们回去就准备一下,明天再抽签决定谁先上场。”
说话之间,华老爷子开始收尾:“事情就是这个事情,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如果没有,就先这样吧。我们在食堂准备了一些茶食,欢迎大家过去取用……”
这座谈会与其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