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大战》第411章


同样的,孙方也是面带微笑,仿佛之前根本就不是对方扬长而去一般:“特使先生说的真的是太好了……我们要面对和平!争取它,最终把它放进自己的口袋。”
东南半岛上的战斗已经停歇,第5第4两个集团军,包括王珏手里的其他部队,都已经停止进攻,这本来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至于吕宋岛上,锡兰海军甚至默许了大明帝国的物资补给,只要检查确定船只上是粮食,就会放行而不是击沉对方。
可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绅士的战争。大明帝国的运输船在锡兰战舰的目送下,把粮食卸载到吕宋岛上,再挂着白旗离开……
而吕宋岛的高地上,一面一面大明帝国的龙旗,却始终飘扬。锡兰士兵看着那些旗帜,没有任何进攻的**,任由着它们随风招摇。
“英国还有法国方面的特使已经在路上了,对方要乘坐草原铁路,到达蒙古似乎还要有一段时间。”德国特使开口,说出了英国特使的行程。
孙方摆手说道:“不着急!战火已经停歇,我们大家都有等待的耐心。为了实现和平,多几日也无妨,也无妨!”
比起之前几天双方的碰面,今天两个人之间的交谈气氛简直友好到了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程度。
因为外交人员没有到齐的原因,所以孙方还有德国特使两个人也没有说太多有关谈判的事情。
两个人开始谈起茶道,说起了产自武夷山的上等茶叶,又借着武夷山聊起了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信仰。
跟在两个人身后的德国大使汉纳森也时不时跟着妙语连连,几个人相谈甚欢笑声很是爽朗。
陪在几个人左右的是奥斯曼帝国的特使,还有奥匈帝国的大使与特使先生。这些使节都是来调停的,自然不会留恋和谈的话题。
真正关键的人,现在还都在路上了,包括锡兰的特使,日本的使节,还有英国的特使先生。
这些人才是这一次和平谈判的关键人物。在调停人的“努力”下,他们要签署和约,结束这一场血腥的战争。
“我听说,日本特使现在已经到了天津?”几个人聊够了有关茶叶和道家文化的话题,奥匈帝国的特使突然提起了日本特使。
听到了对方的话,孙方也不隐瞒:“日本使节确实到了天津……只不过他们的身份太敏感,用什么样的礼仪接待,我们还在考量。”
因为大明帝国一直没有承认过日本是一个国家,对日本的态度也是处理反叛地区的态度,所以日本使节实际上不能与德国特使法国特使一样,作为使臣按照惯例接待。
同样的问题实际上锡兰特使,身份也差不多。对于大明帝国来说,锡兰也只是一个犯上作乱的故土,完全不是可以轻易割舍的异国他乡当然它也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地区罢了。
“我倒是觉得,礼仪无非就是一些场面,和平才是我们外交官追求的理想。”奥斯曼帝国的特使摇头晃脑的说了这么一句。
“你说的对,不过既然是和平谈判,还是应该给对手一些体面的。”德国特使把玩着面前的茶杯,挑起眉毛看着孙方,开口建议道。
535退堂鼓
当山口次郎踏上天津港的港口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似乎被成千上万把钢刀,给逼住了自己的喉咙。
港口上矗立的大明帝国锦衣卫,穿着改进的飞鱼礼服,站在那里笔直并且仿佛不带灵魂那都是最阴森可怕的狂信徒,大部分人都愿意为大明帝国去死。
山口次郎看了一眼走上前来,声称接待他的大明帝国礼部官员,看着对方不怀好意的眼神,觉得自己的后背仿佛有蚂蚁在爬。
这是日本外交官为数不多正式踏上大明帝国的国土,当然辽东还有朝鲜这些地方不算。
看着号称迎接自己,却和看押自己没有什么两样的山口次郎,吞了一口唾沫,抬脚向前走去。
然后,他身边的锦衣卫军官,就举起了自己的长剑,竖在了自己的鼻尖上。他身旁的锦衣卫士兵,同时抽出自己的长剑,竖在了自己的眼前。
上百把长剑,就仿佛是一个人抽出的一样,只听到锵的一声,就明晃晃的竖在了那里,在日光下夺人眼目。
不由自主的,山口次郎眯起了眼睛,然后对着礼部的外交官挤出一丝微笑来:“贵国的仪仗队……真是威风啊。”
“走吧……”礼部派出的官员,看了一眼山口次郎,冷冷的说了这么一句,就走到了山口次郎的前方。
这本来是极端无礼的事情,可放在这里却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大明帝国还没有承认日本的地位,所以也犯不着对他如何客气。
英国至少还有强大的海军,锡兰好歹现在还维持着战局……而日本,却是已经被踢出局的一个可怜虫。
大明帝国的礼部开会讨论过无数次,基本已经可以确认,日本因为朝鲜半岛上战况已经非常明显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输家。
当然,英国也不会为了日本,在朝鲜半岛的问题上,过于与大明帝国纠缠。那里已经没有任何争议,实际上大明帝国也从未承认过有任何争议……
如果不是当年辽东叛乱,实际上那里根本就是大明帝国的领土。现在那里物归原主,至少在名义上是这样的。
此次到来,山口次郎主要目的也不是让大明帝国把朝鲜半岛吐出来,而是用朝鲜半岛,换日本这个安全的地方……
借着英国海军取得的优势,借着大明帝国急于与列强和谈的优势,浑水摸鱼以日本海峡作为屏障,求大明帝国一个承认。
至少,在这么多国家的注视下,大明帝国不可能太过坚持,按照日本国内的想法,最后一定会给日本一个结果。
天津也是一个大港口,往来的船只多到不计其数。帆船还有轮船穿梭在码头间,一片繁忙的景象。
那硝烟弥漫,血腥可怕的战争,距离这里实在是太过遥远了。这里的人们忙着绫罗绸缎,忙着醉生梦死,根本就仿佛没有发生过战争一般。
横跨大半个亚洲的大明帝国实在是太庞大了,它从北面寒冷的北极圈,一直延伸到南面炎热的丛林。
这个巨大的国家在南面的战争,根本就无法影响到最北面的平民生活。即便是调遣军队,从北走到南也要几个月的时间。
哪怕有火车等运输装备,一个庞大的军团从准备到启程,沿途上的物资补给还有列车车次的安排,也足够上千名沿途军官头疼许久。
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过这样巨大的国家,它能够维持基本的运转,保持自己不分崩离析,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也算是汉文化是一个包容的多民族融合文化,它足以支撑起这个国家扩张,而不是因为自身的局限导致一个帝国的毁灭。
“还没有请教,您的官衔还有名字……”追上了抬脚先走的礼部官员,山口次郎低头顺目的恭敬问道。
日本这个民族一直都是如此,当一个国家把它打败,并且踩上一脚,用皮鞭抽断它的脊梁之后,它立刻就能学会顺从,谦逊有礼到让人刮目相看。
可如果给它站起来的机会,它就会学习先进的一切知识,然后每天都梦想着超越别人,再把那些他超越的国家毁灭。
它是一头恶狼,即便大多数的时候像一条狗,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骨子里依旧是一头狼,一头养不熟的恶狼……
“我也就是个接你的小官,送你到京师之后,自然有人接待你……至于我的名字官衔……叫我钱员外即可。”那官员头也不回,就给了冷冰冰的这么一句回答。
礼部员外郎多如牛毛,这个员外和历史上的对地主老财的敬称可是有本质性区别的都是员外,一个是官,一个就是类似“大官人”这类的恭维了。
码头的尽头上,听着一辆礼部的马车,上面挂着车牌,一个写着礼字和083号的号码。
礼部尚书孙方乘坐的马车,号码是001,这就可想而知,来迎接日本人的马车,也只是礼部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一辆马车罢了。
坐上了马车,山口次郎又看了一眼远处站在码头上,自始至终,都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的锦衣卫仪仗队。
他们还那么笔直的站着,昂着自己的下巴,带着大明帝国独有的那种桀骜不驯,那种让人称为风骨的奇怪气质。
看了这么一眼,他就仿佛是品尝到了罂粟一样,被那种他从未在日本街头巷尾见过的气质给深深的吸引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