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大战》第415章


经过简单的交换,双方算是终于达成了暂时的妥协。大明帝国将吃到肚子里的部分领土还给了锡兰,而日本一方的代表山口次郎,则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次什么叫世态炎凉。
所谓的日本帝国在这一次谈判中,被彻头彻尾的出卖了。尽管山口次郎提出了抗议,并且要求大明帝国撤退到平壤附近,交还日本半个朝鲜半岛作为和平的补偿。
可这个“合理”的要求,不仅仅大明帝国不认账,大英帝国也不怎么支持。英国特使布朗最终告诉山口次郎,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大英帝国的舰队将不会继续北上。
这对于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坏消息如果英国舰队不再北上,那谁来消灭大明帝国的北海水师舰队?
张如德手里的北海水师舰队,现在可能是大明帝国手里对日本威胁最大的一支力量了。可日本借英国消灭这支力量的算盘,落空了!
如果日本的本土舰队进入黄海挑衅张如德的海军舰队,最终的可能性就是两败俱伤大明帝国有新占领的朝鲜还有东南半岛等地区输血,很快就能再恢复之前的海上力量,可日本哪有资源再建一支同等规模的舰队呢?
山口次郎苦苦哀求,最终也没有打动英国特使布朗,日本被迫放弃了对朝鲜半岛的所有要求,换来的是大明帝国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
这个承诺大概是这样的:如果日本舰队保持现有规模不再增加,那么大明帝国的北海水师舰队也将保持现有规模,不再增加主力战舰!
言下之意呢,就是一方面大明帝国只承诺不增加北海水师舰队的主力战舰数量,却没有承诺不增加其他舰队的主力战舰数量。
而另一方面,这只是一个主力战舰的约束承诺,并不包括巡洋舰等次一级的战舰数量……
可惜的是,大明有能力继续搞这场该死的军备竞赛,可日本却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来保持对大明帝国海军北海水师舰队的微弱优势了。
似乎,现在能够维持这种微弱优势的,也就只剩下日本海军的新式武器潜艇了。至少这种武器,目前看来比神龙战斗机可靠的多。
“大明帝国必须放弃正在建造的战列舰,尤其是新式战列舰!这种武器是进攻性质的,它的存在会扰乱地区安全!”英国特使布朗靠在椅子背上,冷声的拉开了新一轮争吵的序幕。
比起为日本捞回在战争中失去的土地,英国方面更感兴趣,或者说真正的主攻方向,其实是在这里。
压制大明帝国的海军,想尽一切办法把大明帝国控制在近海地区,让大明帝国从三洋帝国,变成一个单洋国家,才是英国的最终目的。
或者说,英国用朝鲜半岛诱骗大明帝国对日本做出了一个限制承诺,而这个时候大英帝国图穷匕见,打算利用这个限制,把大明帝国的海军彻底封死在近海地区。
另一方面,在限制大明帝国海军的同时,也算是给了日本一个交代,避免了自己的小弟被大明帝国碾压的不良结果。
“我国在这一次海战中,一共损失了十六艘战列舰……这么巨大的损失,你觉得我国能不填补这么巨大的缺口吗?”孙方听到对方的要求之后,知道对方的反击来了。
之前大明帝国要朝鲜半岛的时候,英国方面给的干脆,也算是先让大明帝国赢了一场。现在英国方面蓄势待发,轮到大明帝国割肉了。
对方抽刀直接砍向了已经名存实亡的大明帝国南海水师舰队,这一刀来的太过突然,让孙方有些难以招架。
毕竟在朝鲜半岛的问题上,英国给了大明帝国一个交代,所以孙方现在不得不慎重的考虑,这一刀自己究竟忍还是不忍。
先吃了人家的好处却不知道退让,最终导致谈判成果出现反复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这就让孙方有些纠结,只能借口喝水,在心中不停的盘算。
一旁的何禹希靠向了喝茶掩饰自己犹豫的孙方,开口说道:“这英国人打的好算计啊……直接……”
“……”看了何禹希一眼,让他识趣的闭上嘴巴,孙方也完成了自己的思考。条约不是不能签,大不了就是过后撕毁之类的反复罢了。
他盘算的是究竟怎么答应,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现在他有了定计,自然也就恢复了那副扑克脸孔:“这件事情呢,我们是不能答应的……”
拖了一个长音,孙方看向了脸色不快的英国特使布朗,又继续解释道:“不过我可以就这件事情谈……具体结果如何,商量着来嘛。”
听到这件事情有戏,英国特使布朗也就没有了现在就翻脸否定之前谈判结果的心思。他看了一眼孙方,开口只是问道:“怎么谈。”
“一艘新船不造,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可是我们可以就数量,吨位,之类的事情谈,具体谈成什么样的结果,那就是双方之间的取舍了。”
布朗也不傻,他知道一方面这是大明帝国的缓兵之计,另一方面这也等于说逼他承认下来,大明帝国现在建造的战舰,英国都要认同。
可是要知道,英国方面最不希望让大明帝国建造的,就是新式的战列舰,这种能够威胁到英国海军的主力舰了。布朗真的很希望,这样的新式战舰一艘不要出现……
541尚书要当兵
“布朗特使先生,楚与之号战列舰已经下水了,按照国际公约,它应该算是战争时期下水的补充战舰,不应该算在条约内容里。”孙方一边摇头,一边摆手说道。
布朗也不着恼,笑着指了指自己的条件:“大明帝国只有放弃这艘新型战列舰,并且承诺放弃战列舰级别的军备竞赛,大英帝国才能体会到贵国的诚意啊!”
“我们在海军建设方面,给贵国的诚意还不够多吗?”孙方提起这个事情,心中就难免恼火起来。
就在昨天,内阁给出来的讨价还价的内容,孙方看了个目定口呆。王剑锋还有马斯元等人,竟然同意了要拿大明帝国的海军,换这一场战争的实惠。
想起这个事情,孙方就恨得咬牙切齿,他真的宁愿自己参军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做这种签订有辱国体的条约的外交官。
在他之前,虽然大明帝国也签订过很多内容不太好听的条约,可必须要说明的是,大部分签订了这些条约的外交官,都选择了一条极端的道路,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他们选择在签订了条约之后,把条约送到紫禁城内成约的当天,就自缢在家中这些外交官用很极端的方式,把黑锅踢回给了朝廷和皇帝。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明帝国的外交界似乎就流行起了这种表达自己意志的办法。只要有人迫于压力签署了不体面的条约,就要自缢死在自己家中。
这是对外交官的一种压力,也是对朝廷对皇帝的一种压力。既是对外交官的一种鞭策,也是对外交官本身的一种保护。
说到这里,王剑锋和马斯元等内阁元老,实际上此时此刻也觉得自己很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对外扩张问题上一直保持强硬态度的皇帝陛下,为什么会突然如此怯懦,竟然同意在海军建设这方面退让。
虽然他们隐约听到风声,说皇帝陛下看好一些新式的海军装备,比如说日本在战争中投入使用的潜艇,还有帝国最近崭露头角的新型航空兵器。
可是即便这样,他们依旧还是认为,放弃海军建设,签署条约限制自身海军发展,是一件并不如何明智的事情。
王剑锋甚至在当天带着内阁所有阁臣一起去面见了皇帝,讨论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才在今天勉强给了孙方一个底线。
这个底线就是,能多争取一艘战列舰,就多争取一艘战列舰。至少要把帝国海军的规模,定在与锡兰差不多的水平线上。
但是,这个底线在孙方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底线或者说,这简直就是没有底线的一种妥协。
什么叫争取和锡兰保持差不多的战斗力?这条约规定的内容本身,就是对大明帝国海军的一种亵渎!
“您的意思是说,在海军吨位上,给英国的那10万吨的退让?”布朗已经在大明帝国海军建设上占到了便宜,所以心情看起来很不错,开口笑着问道。
问完了这么一句,他不等孙方回答,继续开口说道:“10万吨的让步绝对不够,而且远远不够!”
“大英帝国的海军,是全球部署的!我们现在的总吨位,有75万吨左右,在这个基础上减少10万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