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种地去(兵家)》第424章


————————————————
翌日,盛会落幕后的风波还在延续,不过方文也得打起精神继续拍摄宣传片了,昨晚上收到消息,叶娟在县城开设的鸭肠王火锅店取得了开门红,门庭若市,排起了好好的队伍,用爆满已经难以形容了,也算是好消息了,就是有些担心叶娟会不会又累着了!
他这边一大早,现在集合了几十匹骡马队伍,取景色就是在关马沟,这次不用在请群众演员了,每头马都有主人牵着来的,去掉了挂货物的架子,马背上了装上了精制的马鞍!
马脖子上挂上了铜色的铃铛,马群一动,这叮叮当当的响声就传了老远,从关马沟入开始分别架设了两部设想机分辨拍摄,马群虽然能走小道,但是却跑不起来,索性直接直接进了小河流里,冬季浅滩,水不过堪堪高出马蹄,这小跑起来,飞溅出水花,伴随着青山绿水,还有关马沟的传说,这画面剪接出来确实比较坑爹!也相当有传染吸引力。
别说大胡子和小帽子两人,就连方文就想上马跑上一番,但奈何没这技术啊,如果贸然上马可就破坏画面感了,只好另寻时间选一批好骡子来溜上一圈!
整个拍摄进行了一上午,然后又提前和马主人“预约”好,到时候会用到,至于价格,到时候在商量,因为“套票”,最后在统计金额,不过也会让马主人满意的!
上午拍摄完,四人找个地吃喝了一顿,下午继续开工,这次就请了食品站的刀儿匠出马,其实也就是收猪人,基本上也是设计的剧本,由刀儿匠从农户家里把猪买出来,然后在公路上敢着上路,最后的尽头就是到食品站的屠宰场,也拍摄了一些原始的画面,也就是老食品站的风貌,随着老站长的解说,也多了几分时代气息!
而转个头来,“赶牛”队伍也准备好了,这是临时添加的,不过这是实情,在村里冬秋季都有赶牛活动,而“牛灯舞”也是这么来的。
因为开春后会播种秧苗,所以大概这时候各家各户都会安排耕田了,但是村里养牛的人家真的不错,这就造成了可能会长途借牛,很可能这牛回从隔壁镇赶过来。
牛不同猪,用车根本不好运输,这就只能由一个老农牵着牛在路上靠两条腿走来,好在牛的耐力本就好,这一赶可能就是几十里的路程,也不是随便来个人就能搞定的。
方文安排了十头到路上赶,赶牛人一般拿跟着根南竹条子,口中唤着“需且,需且!”这是赶牛的传统发音,牛一听见就会本能往前面走。当然如果是“新牛”刚下田也会训练一番,如转身,发力,停留等等,这就需要会耕田控牛的师傅来了。
赶牛的过程拍摄了一地,最终选了一处开始耕田,犁斗架子这些自然有准备,又把耕田的过程大概拍摄了一番,一股田园气息扑面而来,连方文看着都不自觉的给吸引了。
然后又是牛棚子,牛草等拍摄,说到牛棚子,估计很多人都会选到那段“建国后的岁月”,但是村里的牛棚子根本没办法住人,里面全***的都是牛粪,一年沉淀下来怕有几十厘米深,而且牛棚一般四面透风,只有顶上遮雨,甚至很多都是稻谷草棚子。
这人别说住里面,就在里面站上一个小时都可能毒发生亡,被牛粪给熏死。不过到了夏季,把牛粪从牛棚子里“挖”处来,稍微晒一下,就是上好的肥料来,往农作物根部扔一块,就能节约下肥料钱来。
拍摄到这里,今儿一听就算暂时结束了,四人虽然有些劳累,不过兴致都很高,尤其是大胡子和小帽子,一直都处在震惊之中,都说长见识了,现在很少有地方还有这些老传统。
至少方文和李大嘴反应虽然没那么强烈,不过也有一种不知疲倦的感觉来!
————————————————
又是一日,这一日四人没出去奔波,就在附近拍摄,当然昨日方文也按照剧本安排了一番,大清早,就到了二叔的家里,好吧,其实就是方文家的老屋子。
此时,家里的亲戚们也来了不少,都是些有编织手艺的人,又以二叔的手最巧,领头编制表演起来。
大胡子等小帽子本来以为这种农村的编织没什么嘘透,但看了一会儿就觉得不简单了,就连方文也是如此,之前只是想了想,但是这些小工艺品到底如何编织,或是编制处来玩的还真是不太了解,现在统一起了一看,才发现貌似很有搞头啊。
而且村里会编织的人实在太多了,如何组合一下,可谓成本低廉,出货率也会超级高,都能直接家庭作坊生产。
这不,现场准备编织的东西有:“陡立、簸箕、米筛、蓑衣、草帽、笋壳子锅盖、木头拼凑成的桶,脸盆子、杂草编制成的蝈蝈小笼子,竹条编制出的鸟儿,鸟笼子、竹节削成的杯子、楠竹做的躺椅、藤条编制的藤椅、木头削制的板凳、可以用来买菜的篮子、用来专门背小孩的背篓、高粱编制的扫帚、斑竹烧制的钓鱼秆子、老麻竹做成的钉耙、用白杨树削成的木剑,木刀、还有竹子削成的笛子,萧、楠竹编制烫裹的蒸笼,灰笼子,凉席等等等等!”
妇女们也现场制作“麻”,然后用麻纳布鞋的鞋底,甚至还给找出了一个老式织布机,用来织麻布,还有织“蚊帐”,这种麻制的蚊帐确实是极品,现在在村里根本买不到了。
还有一些老人也现场用针绣出一块幼儿用来裹屁股的垫子,颜色不说了,很差劲,但是这玩意儿却相当不简单,要绣出一块,即便一个手艺精深的老妇女也要花上十几天的时间,绣出来的模样犹如一朵朵的花儿,约莫有十几个朵拼凑在一起,这可比现在流行的“十字绣”难多了,因为这基本上用要用针扣儿,相当结实,只有老妇人粗糙的手指才顶得住这种大头针!
第340章 客串导演(五)
现在还在继续绣这种裹垫子的家庭不多了,但实用性却很强,婴儿一般穿的都式“开叉裤子”,这小屁股都露在外面,夏天还好,在冬天可就冷了,现在当然是穿了一个啥“止尿裤”了事,但是一直给密封着却不好,如果用这种裹垫子往屁股后面一套,不仅幼儿排泄不会弄脏裤子,还能把小屁股保护起来,暖和着呢!大人抱起来也不用担心把身上弄脏!
还有这种绣的裹垫子也承载了老人们对儿孙的哝哝爱意啊,另外也有传统迷信,年龄越长的老人绣出来的东西对小孩越来镇邪的作用!迷信就不多说了。。
……
更新快
也有年轻一些媳妇们在针织婴幼儿穿的毛衣毛裤,这东西虽然受众的群体不多,但是几乎家庭都会用到,这种手工针织的小毛衣并不好寻,因为太过精巧了。即便在村里,会编织的也不多,一般情况下也需要脱关系寻亲戚帮忙编织!
另外现在还有一些方文也看不太明白的东西,都在一切编织,这拍摄的镜头放上去后就没放下过,甚至大胡子和小草帽当即就打算讨要一套现场编织的东西。
方文只能无语的说道:“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一天就能编织出来的,现在只是做做样子,然后把成品拍摄一遍就可以,如果真要,恩,还是出钱预定吧,不然没人愿意卖的。”
大胡子当即就说道:“没问题,不就是钱吗,方兄弟你只管安排准备一套就行了,最好是我们摄制组每人都来一套。”
方文也乐呵呵的应下了。本不是什么难事!
————————————
下午这镜头一转,跟着去了加工场,拍摄了豆腐乳,竹笋这些的加工过程,一直到封装。其实也是做个样子,最后的特产大礼包还会单独配制!
这边加工场没花什么时间,随后,方文就开车往清风山寨而去,本也可以上加素芬顺便回家一趟。不过这时也不合适,等忙完这阵子在说吧。
到山寨的公路早上个月就开通了,现在跑起来感觉相当不错,露上当然也拍摄了一些风景,最先到的就是鸭场,实现也打过招呼了。
牛大满等人也收拾了一番,鸳鸯鸭已经陆续放在蔬菜店出售了。不过也只是小范围,后面又购买了很多,现在林子里的就有上万只,储存相当充足,应该足够卖了。
拍摄过程也比较顺利。没花多少时间,到是让大胡子两人心动了,两人实在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这种散养的鸳鸯鸭,都嚷嚷着要吃鸭子。
方文一想,索性让牛大满准备了上百只运到下面去,随便摄制组怎么吃。管够!好吧,最后自然要找政府报销,而镇政府也会找县里报销。县里也会找上面。最后这圈圈台来村里的事非但不会成为政府的经济负担,招待好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