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生活任逍遥(光芒)》第693章


况且为了孩子更加的独立和得到良好的教育,一坐现代化的幼儿园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了这事儿我得先声明,这部分钱全部我来出,你们这些叔叔大爷就不要和我挣了,就让我为村里做点贡献吧。”周宇诚恳地说道。
“哈哈哈,这些也不是小钱啊,总得百八十万以上吧?你小子要是不出我们还真就得挨家挨户地集资了。
其实咱们村今年卖西瓜和红景天也赚了不少钱,可是考虑到大伙儿头一次赚到这么多钱,为了激发大伙儿的积极性,村里几乎没留一分钱,全都发下去了。就剩了十万八万的好应个景儿。要是明年这会儿估计也不用你小子出钱了。”张会计点着头开心地说道。
之后这些人在一起对村里需要重建的设施又仔细地研究了一番,一个个心中激动不已,周家村这回可真是要鸟枪换炮过上好日子喽。
好似还嫌大伙儿的兴奋度不够,周宇等大伙儿聊了一阵子后又说道:“各位叔叔大爷,我还有个想法,咱们村的孩子小学毕业后都要到镇里上初中和高中,一年四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无论刮风下雨、北杆子呼呼地刮大雪冒烟的下,都得骑着自行车往镇里赶,那真是不容易啊。
所以我打算买台校车专门早晚接送这些孩子,至于司机嘛就在咱村雇一个,反正村里会开车的人也不少。车我来买,司机的工资就在度假区这边领。这样的话孩子们就不必再遭受那么多的罪了,学习也能轻松一些。”
“好,好啊……”
所有人都为周宇鼓掌,相比于每家建造别墅,周宇的后两种做法更是让大伙儿感动不已。
谁家没有孩子?就算是年龄大了家里没有适龄的学生那以后总有孙子曾孙子吧?话说各家过日子啥最重要?还不就是孩子吗?只要把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大伙儿可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到时候发展村里的经济还不得玩儿了命的干?
这天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无论是在山上采摘野菜野果子的还是在度假区里工作的,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还是在学校里读书的,所有的周家村老老小小都听到了那响彻云霄的大喇叭声,足足响了三声。
人们一下子就沸腾了,前两次吹响大喇叭都是周家村出了天大的好事儿,让周家村一次比一次富裕,想必这次是又有啥好事儿了吧?
所以大伙儿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赶着牲口背着背篓开始陆续回家,在度假区工作的那些村民暂时走不了,但是心已经飞到村里了。
这天晚上六点多钟,村委会前面的场院上是灯火通明,十几盏路灯把这里晃得尤如白昼。
大伙儿坐在小板凳上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所有的眼光都聚集到了前台的周定邦身上。不知道今天晚上的这次村民大会老支书会说点啥爆炸性的消息。
看看人也到齐了,周定邦没有绕大家的胃口,直接就把下午大伙儿合计的统一盖别墅的事儿说了一遍。
都是老实本分勤劳朴素靠种地营生的老农民,谁敢想象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住上别墅啊?别说是老农民了,就是那些城里人又有几个能住的上?所以当周定邦说完这个消息后场院上是掌声雷动,所有人都兴奋地站了起来拼命的鼓掌,手掌拍的通红通红的也没觉得疼。
“定邦,这事儿是真的吧?你要是忽悠大伙儿我今晚就跳狼沽河去。”人群中的吴老大眼泪含眼圈地大声问道。
“老吴大哥你说啥呢?我吃饱了撑的把大伙儿叫过来忽悠啊?真是的,孙子还在跟前儿呢,说话注意点别带坏了孩子。”
“哈哈哈……我孙子有福喽,还穿着开裆裤就要住上别墅了,他娘的就是在整个青山市也没几个人能比的上吧?”
“哈哈哈……”周围的人全都大笑起来,不过心里也都透着股得意。
“好啦,高兴一会儿就行了,我的话还没说完呢。这次盖别墅的事儿也是二狗子提出来的,钱也是二狗子帮着垫。但是有一点我得说在前头,咱明年有了钱可得还给人家,毕竟这可是两千多万呢。”
“我说三哥你说啥话呢?这不是寒颤人吗?人家好心借给咱们钱咱们咋能不还呢?再说了只要有二狗子在,十万八万的就不叫个事儿。
二狗子,五叔谢谢你啦,能为乡亲们拿出两千多万,你小子是个纯爷们……”人群里有人大声喊道。
乡亲们哈哈大笑,只不过都是用笑声掩饰着即将涌出的泪水。
周定邦笑着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好啦,这件事儿说完了还有别的好事儿呢。二狗子除了借给大伙儿钱领着大伙儿盖别墅外,还打算出资修建小学、幼儿园……”
哎呦,周定邦把这些话说完后乡亲们都炸窝了,纷纷在下面大声地感谢周宇。更有甚者,很多妇女是放声大哭。
孩子们求学的艰难时时刻刻装在母亲的心里,只是能力有限无法改变而已,没想到周宇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问题都给解决了,所以感激的泪水不由自主地就落了下来。
周宇回村后的第三次全体村民大会在乡亲们兴奋的笑声和感动的泪水中结束了。从此,周家村人开始盖别墅,建学校,买校车,出资招揽优秀的老师,再加上村里的孩子们懂事要强,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周家村从此以后开始迈进了现代化新农村的门槛。
第七百一十四章问题解决1
第二天一大早,张镇长带着两个办事员急匆匆地赶到了凤凰山,和等候在这里的周宇周定邦以及王志江一起出发往小王庄而去。
时隔将近一年,周宇又一次来到了这个处在深山老林里的村庄,不由得有些亲近之感。
小王庄由于山高路远没有信号,所以几乎就是与世隔绝,即使镇政府有啥通知也得现派人翻山越岭地过来传递消息。所以当周宇一行人到了村里后让村支书王志林惊讶不已。
“镇长、大哥、大外甥,你们咋来了?”把他们带到自己家之后,王志林吃惊地问道。
“王书记,咋的,你这小王庄是龙潭虎穴啊,我们还不能来?”张镇长打趣道。
“镇长啊,你就知道忽悠我,我啥时候不让你们来了?只是你们仨一点都不挨边,能够一块儿过来我能不问问吗?”王志林可能对张镇长还有点想法,也没怎么鸟他,翻着白眼说道。
“老四,咋说话的呢?人家张镇长大老远来的,水还没喝上一口呢,赶紧准备点茶水果子啥的解解渴。”王志江数落道。
“还茶水果子?大哥,你知不知道咱村快没了?以后我们在哪儿飘着还说不准,备不住还得到你家要饭去呢,哪里来的茶水和果子?渴了的话水缸里有凉水凑付着喝两口吧。”王志林毫不买账,红着脸说道。
“哎呦四舅,你这怨气可不小啊,外甥我没做啥让你生气的事儿吧?”周宇猜到了内情。故意打趣道。
“大外甥你可别多想,四舅可不是针对你。要是你喜欢喝茶,等你走的时候四舅送你两包。只是有些事儿镇里做的太过分了,四舅也是气不过才这样的。”王志林解释道。
“哼,好你个王老四,感情你个老小子这就是针对我喽?让你们往外迁移那是国家的规定。再说了你们世代住在老林子里,年轻力壮的还可以,可是老人和小孩子能受得了吗?他们要是有病有灾的去医院都不赶趟。
再说了小孩子住在山里这教育咋办?这里山高路远的谁也不愿意过来,最近几年就剩下你们本村的一个老教师在坚持了,你想让人家干倒死啊?王老四,咱可不能耽误了孩子啊。”张镇长忍着怒气痛心疾首地说道。
“镇长你是个好人,你说得话也都对,要是山下有好日子过谁不愿意搬迁呐?可是你们一户就给五亩地和一万块钱的安家费。熊傻小子呢?
我们下山后可就没了打猎的收入,就只能靠种地为生了,可是五亩地顶个鸟用?你说下山后老人和孩子看病和受教育都会便利许多,可是没钱再便利有个鸟用?还有啊,每户就一万块钱的安家费,你是想让我们住草房子啊?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几万块钱能盖上房子吗……”
王志林好一通喷,弄得张镇长的脸时红时白。
可能是王志林受的委屈太大了。也不嫌累,咽了口唾沫后继续说道:“这些都是事实,可是我在镇里开会的时候向你们提出来的时那个王书记还说我就会抱怨。
妈拉个巴子的。这么不公平我当然要抱怨了,我现在可不是代表自己,我代表的是小王庄九十八户几百口子人的前途,你说我能让你们说啥是啥吗?
还有啊,我不就是发泄了几句牢骚吗?那个王书记就把我撵出了会场,这下更好。老子还不喜欢留在那里听你们瞎白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