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812章


两个女人天天盯着网站上关于这件事的消息,一有什么新的消息后就缠着某人科普。
她们知道某人肚子里有干货,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不知道都不行。
某人这个年过的是烦不胜烦,又不是我干的我又不是摄影师老问我干什么?
好不容易挨出了正月这个事情才算慢慢的消停。
除此之外在中外都有影响的大事儿就是奥运会了。
华国这届奥运会是非常特殊的一届奥运会,从火炬传递开始一切就显得非常诡异,在经过一些西方国家的时候,捣乱的事情层出不穷。
但不管有多少人捣乱,华国历史上第一次奥运会还是成功举办了,而且办成了被誉为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在本次奥运会上,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华国运动健儿也第一次站到了金牌榜第一的位置。
所以,当一个国家要崛起的时候,什么阴谋诡计都是阻挡不了的。
在奥运会的烟花还在天空绽放的时候,南湾集团也开始了今年的一系列新品发售活动。
霸虎越野车经过两年多的极限试验,轰隆一声闪亮登场了。
超长超大马力超强,前脸上一个霸气十足猛虎的立标更让这款车霸气侧漏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高达四百马力的动力,四轮驱动仿佛悬崖都能爬上去。
非承载式车体,车辆的大架子和车体是用特种钢打造,在百公里的碰撞试验中碰触五星级的结果,车在空中翻几个滚落到地面上也没有多大的变形。
十万公里的保修,售价分别为三十八万、四十五万和六十五万三个档次。
还有一款限量版的至尊豪华版,售价九十万。
这是南湾集团造车二十年来出的最贵的车了。
霸虎的首发仪式热闹非凡,还有明星助阵。
南湾集团老总第一时间就把他的车换成了一款手自一体的霸虎。
他也喜欢宽敞,这款车就是把他全家都拉上也是宽宽松松的。
霸虎首发一个月两千台的销量还是令万峰满意的。
毕竟这是最低三十八万的车,不是八万的车。
首发第一个月能卖出两千辆他是感到成绩还是可以的。
文忠国对霸虎也是爱不释手。
大车开着和小车感觉完全不同,视野开阔,驾驶舒适,百公里加速八秒的反应在民用车里而且是这么大一款车里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从将威到南湾重车,文忠国感觉还没开过瘾就到了。
南湾重车里的工人们谈论最多的依旧是才过去不几天的奥运会,看来奥运会的余波还要扩散些日子。
万峰到这里来是给文光华布置任务的。
文光华和文忠国两个鸟人已经互换了家谱,发现他们竟然是一个家族,不过文忠国是末支,胡子拉碴的文光华竟然还得管文忠国叫叔叔。
你看这事儿闹的。
“全力生产自卸卡车?十轮的和前四后八都生产?有多少产能就生产多少产能?”
文光华一连冒了三个问号出来。
万总这又是发什么疯呀?
南湾重车的大型自卸卡车一年的销量也就五六万辆,还没有小翻斗的销量多,他要生产这么多干什么?
南湾重车如果生产线全开,连打带小翻斗子可是有三十多万的产能呢。
“对,不管大翻斗还是小翻斗你就生产就完了,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万总!如果卖不出去这些车找地方放都是问题,咱们连大翻斗带小翻斗一年可就十三四万的销量,如果开足马力生产,咱们可是能生产出三十五万辆的。”
就算买掉十五万辆,这还有二十万辆。
这二十万辆车卖不了就是存放就得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地方存放。
这可不是一百二百亩地就能放下的。
一辆大翻斗占地面积就是四五十平,一亩地就算一辆挨着一辆也不过只能摆十三四辆……
万峰也挠头了,这确实是个问题。
如果南湾重车真的生产出这么多的车,这的好几万亩的土地放车。
南湾重车在这里的停车场只能停一千辆车。
“那算了,能放多少就生产多少吧,到时候现生产也来得及。”
明年国家就要开始四万亿大基建了,不管是大翻斗还是小翻斗都会有个天量的需求。
南湾重车提前预备好到时候就能抢下最大的一批销量,等其他车企回过神来,头彩已经被南湾拿走了。
“就算暂时生产不了,也把料都备好了,明后两年翻斗车会有一个高达数百万辆的市场,咱们不抢个三十五十万的就是失败。”
万总又得到什么内部消息了?
第2456章 两只燕子
到了零八年年底的时候,在手机方面推出了华光的二代智能手机,比平果的爱疯二代足足早了一年。
华光在零八年底的时候还做出了一件让世界芯片业震惊的事情。
就是华光突然向市场推出了双工件台式光刻机,售价是当前市场上光刻机价格的一半还不到。而且质量还超过日本和德国企业制造的产品。
这是一件足以动摇西方芯片生产根基的事情。
双工件台光刻机日德两国研究成功的时间还不到两年,正是大吃红利的时候。
华光的光刻机凭着高于日德两国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腰斩的价格,将直接抢夺日德生产光刻机的市场。
光刻机这东西是一种投资巨大而且还极度耗费时间的工程,你的产品若是没了销路,就是冲上沙滩的海浪一样,一下子就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没有销路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你拿什么去开发新产品,开发不出新产品这个市场这个领域就没你什么事儿了。
这样一来,这个领域就是华光的。
如果让华光的光刻机在这一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那么西方的芯片制造就必将会受制于华国。
这是一个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世界,发展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就少不了核心产品——芯片。
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该是一件多么闹心的事情。
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准备用专利对华光的产品进行围剿,但是一到法庭他们才发现它们竟然成了山寨的一方。
华光在一领域的诸多专利竟然都是七八年前的。
这一惊非同小可。
华光七八年前就有这种光刻机,现在以白菜价推出来是不是说明它们又有了更加先进的光刻机?
日德两国的人这时才突然发现了华光公司的可怕。
这两个国家同时又都是汽车生产大国,这些年在华国的汽车市场上,它们可是和南湾不断的较量。
这个从最开始它们连看都不看的企业现在已经在高档车领域和它们搏杀了。
这是一个让它们感到害怕的对手,它不依靠外力发展速度奇快,假以时日它必定会成为一个巨无霸企业。
这世界最没有国家观念的群体就是商人,凭着便宜的不买去买贵的?这世界怕是没有一个商人会干这样的傻事,至于它是哪个国家的这关他们什么事情?
把通过公开渠道搜集来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准备找出南湾集团的弱点,然后加以放大来影响它的发展。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
南湾集团最近几年用于科技研发的费用每年都在四五十亿,二零零八年的科研费用更是超过六十亿。
但是他们意外地发现南湾集团是一个无从下口的企业。
第一它没上市,无法通过金融手段控制它。
第二它是集权制,整个集团虽然有诸多的总经理,但是说算的只有一个人。
这就没咒念了。
公司的决策在一个人的手上,就是拉拢分化了别人用处貌似也不大。
用间谍手段盗取对方的商业秘密?
好像办不到,虽然南湾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表面看守卫工作一般,但是细一研究发现戒备森严。
想通过盗取难度系数太大。
挖对方的科技人员的墙角?
在系统地研究了南湾集团的财力后,这些人放弃了这个想法。
南湾集团的财力绝不是富豪榜上显示的样子。
从南湾集团现在的规模来看,不说别的,单单不动产方面南湾集团老总的身家就不应该是富豪榜上显示的位置。
一个零八年科研费用投入就达到六十亿的企业,集团老总的资产才一百亿?
只有白痴才会相信。
挖这种企业科技人员的墙角?不被对方挖墙脚就不错了。
就在有人暗中要对付南湾集团的时候,万峰在南大湾见到了几个老相识。
李明泽最近两年专心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