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824章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领域华国的企业掌握着生杀大权,外国通讯企业现在想死想活完全要看华国企业的脸色。
让你活你就可以苟且地活着,让你死夸张点说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当年如果没有你小子鼎力支持,华威不会有今天。”
殷振飞在万峰的陪同下参观南湾微车的时候如是说,这是最近五年来他第一次到南湾来,他这次来主要是定做一些安全的座驾的。
性能可以一般,外表不要什么显眼,安全系数高就行。
他看中的就是最大型号的长城。
长城车既然是公务车,安全方面自然是经过考验的。
但是还有一种特殊的长城车,就是带防弹功能的车。
他要的这辆长城是一辆安全级别相当高的车,几乎等同于国家常委级别的车。
它的防弹级别就不是防子弹了,而是连炮弹高爆炸弹都防了。
这款车就是被机关枪密集射击后也照样能跑,因为三大件的做工材料和防护措施都是一流的。
可以说这就是一辆轿车模样的小型高强度装甲车了。
殷振飞对他新座驾在试乘之后非常满意,非常痛快地定做了十辆。
他认为华威公司有资格坐这种车的人超过十位。
安全级别高当然价钱也好,三百万的价格是南湾集团最贵的车。
这种车明面上是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和普通的车几乎没啥两样,而且在市场里也几乎没有出售的。
但是每一年南湾集团这种车都能售出个千八百辆的。
自然都是些财大气粗的老板们买的,每个有实力的老板都是怕死的,三百万买个安全代价并不高。
打从两年前这种车悄悄地出现在华国那些有实力的老板群中后,让万峰意外的是它已经成了这些老板们身份的一种象征。
因为这种车的产量并不高,一年也就是一千多辆,竟然还造成出了饥饿营销的效果。
既然这样,万峰也就没有扩大生产的念头了,一年就生产一千辆。
反正这种车也不是平民百姓和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
第2472章 无人看看
南湾集团能做出级别这么高的防弹车,那么制造个装甲车是不是也可以?
国家富强了,对于军队的装备就处于一个更新换代的阶段。
原来那些笨重老式的装备设备急需被更现代化的装备替代。
但是军工企业的规模已经无法满足军方的庞大需求,于是国家开始将部分军工产品对民企开放。
多年都和军方有密切合作的南湾集团当仁不让,能做的自然是要做出来的。
南湾集团在很多项目进行了投标,其中的8X8轮式装甲车和小型山地车通过了国家的检验。
8X8的轮式装甲车和同样为8X8的山地车是南湾重车设计出来的,对于有研究多轴卡车的南湾重车来说,研究一款四轴的装甲车没什么技术难点,他们要突破的就是装甲的问题了。
好在装甲车不是坦克,它对装甲的要求没有坦克那么严苛,装甲车只要能承受低烈度的武器攻击就可以了。
虽热装甲车装甲要求没那么高,但是以前没有做过装甲的南湾也不是轻易就能做出来的,这就得和老牌的军工厂家合作。
多年和军方的良好合作,让南湾找这么一个合作单位易如反掌,南湾就和北方集团联手,拿下了这个大单。
当然防弹车里就有北方军工的技术。
除了车辆外,南湾集团还在空中飞行器上斩获颇丰。
华光通讯无人机部门设计的空中三蹦子也得到了国家的大批订单。
空子三蹦子正经的称号叫旋翼机,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玩意儿。
看着它就像一架糊弄事儿的小型直升机,但是这玩意儿的安全系统比直升机大多了,据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故它都不会坠毁,就算发动机没有动力了,它在天上也可以靠着两个螺旋桨打着转慢慢落在地上。
“那要是螺旋桨掉了呢?”你看某人看问题的观点始终与众不同,他的问题就非常清奇了。
华光通讯向万峰做介绍的何雨差点没被万峰这句问话给噎死。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好不?但是你还不能说某总问的没有道理,是呀!万一要是螺旋桨掉了呢?
就不用在天上转圈了,直接就掉下来了。
当然这种事儿的概率非常的低,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军事领域对民企开放,华光无人机也终于可以打出自己的牌子了。
它们自己开发了两个品牌的无人机产品:星雨和焚天。
一款是小型察打机一款是大型察打机。
依靠南湾汽车在中东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两款察打机受到了王爷们的喜爱,有了相当不错的销量,并且还参加多次的实战且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这也为华国的无人机作战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华光无人机在研究无人机的同时,也开始进行有人直升机的开发。
这回不是空中三蹦子了,是真正的直升机。
这主要是对着民用直升机市场去的,万峰预计用不了多久,也许十年后人们的观念也许就会从私家车向私家机转变。
前提是国家允许。
不管国家允不允许,先开发着再说,如果国内不允许卖还可以去忽悠老外呀。
这些都是南湾涉足的军品的新领域。
在老的领域里,华光几乎供应了军方百分之八十份额的各种电子半导体设备,包括各种各样的从低档到高档的所有元器件、存储器和芯片等。
虽然供应军方这些东西的利润比市面低,但因为量大,一年也能为南湾带来几十亿的利润。
还有大型的载重卡车和一些大马力的发动机增压器。
军方现在几乎所有车辆的发动机上都安装了南湾重车出产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单这涡轮增压器每年的数量就是上百万台。
上一世的二零一五年,万峰因为两腿膝盖长骨刺的原因从一个小翻斗司机开始转型当一个网络写手,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这一世他无须为温饱问题犯愁,两腿的骨刺因为发现的早预防的早已经被预防的没什么声息了。
既然不耽误走路,现在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没事儿的时候四处走走。
他四处走,文忠国就开着车跟着。
达喀尔拉力赛不知不觉就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以前每到元旦前后电视里都会有达喀尔拉力赛的消息。
在不经意间,电视里关于它的消息也凤毛麟角了,似乎人们对它已经没了什么关心的兴趣。
不但人们关心的兴趣没了,就是车手参加的兴趣也都淡薄了。
陆宁俊现在一心一意地经营他的车辆改装厂和赛车俱乐部,已经不再参加赛车比赛了。
虽然陆宁俊不参加赛车活动了,但是南湾车队的成绩依然彪炳。
管大海的重心现在也从场地越野转移到国内的各种拉力赛上,场地赛就交给了别人。
在万峰的家法伺候下,某火爆女人已经不下场参赛了。
国内女子组的冠军已经提不起栾凤的兴趣,这些年她通常都是参加男子组的比赛,但最近两年她也少有参赛了。
人不参赛了,对车队的热情也就消减了不少,那个被闲置了多少年的画夹又被她翻找出来,又开始画她那种两个眼睛像比目鱼一样并列的世界名画。
詹红贵的加油站已经扩大到了两家,在上桥村乌炉连接黑礁的那条省道边开设了第二家,那是给他儿子詹石头的。
詹石头现在也成家立业了,并且孩子都快打酱油了,自然需要一个养家糊口的买卖。
詹红贵没有去麻烦万峰,而是把上桥的加油站给了他。
“詹大哥!我准备明年到龙江去看看以前的朋友,有没有兴趣一起回去看看?”
明年,万重洋就大学毕业了,万峰准备把集团交给他比划比划,自己出去转悠转悠。
詹红贵的脸上一片迷茫:“回去看看?看谁呀?父母早已不在,那边的亲戚都在这里,那边和我好像没什么关系了,我回去看谁呢?”
詹红贵的连襟也举家搬到将威来了,他在富源那里已经没有什么亲属了。
第2473章 万家媳妇
詹红贵回龙江无人可看,但万峰还是有可看之人的。
从黑禾到五家子到思季屯到四十二,他还是有些亲朋好友可看的。
沙米洛夫、阿里克塞……
阿里克塞这老货还活着吗?如果活着他已经七十多了。
曲阳、李友、李明斗、李广银还有四十二连一些曾经的伙伴……
你看他要看的人还是蛮多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