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贵女做谋士》第122章


“您可听说过我朝的西北王云正,以及西羌的蛮鲁大将军?”
“这两位都是名将,本王虽未亲见但曾有所耳闻。”
“前往北胡王城这一路,前半程会有西羌蛮鲁将的军手下大将率兵与您同行,到达玉门关后,剩下的路程会有我朝西北王手下的云家军与您结伴至北胡王城脚下,若这样您还是坚持认为无法敌过北胡,那么起码近十年内,再也不会有比这次更好的机会了…因为宁城之战,就是决定大魏和北胡这未来十年格局的一战……”
乌图低头思索了一阵,终于认真道:“要让本王出兵也可以,本王到达玉门关后要先原地修整,确认前线的消息之后才可出发。”
顾小楼心知,这是乌图狡猾多疑的毛病又犯了,他之所以一直拖着不出兵,不是因为他不想出兵,而是因为他想找到最合适最利于自己的时机再出兵。但他今天把众人叫到此处就说明他也明白,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再无限期的往下拖了。
因为宁城之战一旦落下帷幕,西戎再出兵就为时过晚、失去意义了,他刚才提出的那个条件估计是叫他们来之前就想好了的。打着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的算盘,等走到玉门关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宁城的局势必然比现在更清晰,如果大魏的胜算大一些,乌图自然会加快马程赶往北胡王城,可如果是北胡的胜算大些,乌图怕随时会找借口滞留不前、或者直接开溜,这很符合他以往的行事风格。
简单来说,乌图愿意出兵,并不是因为真的相信了他们,真的被公孙绩和顾小楼彻底说服了,而是背后有他自己的小算盘在。不过,上船容易下船难,既然上了这条大船,再想下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等真的抵达了玉门关,是走是留?也就不是他乌图自己能说了算的了……
举凡难以推进之事,多是决策层面出了问题,一旦下了决心拿定了主意,行起事来效率就高了。

这番谈话过后五日不到,乌图就筹备好了粮草军马启程出发了,然而还未及走到玉门关,前线就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有潜伏在宁城都的暗探传来密信道,纳兰朝因与房钲意见不合起了争执,已于不久前被房钲软禁在了军中,西北军和禁军内部亦分作两派、乱作了一团……
传信的密探是负责往西北报信的大魏暗桩,在战争开始后得了元庆帝的指令,专为公孙绩等前往西域的使臣提供燕北前线的最新情报,可信度很高。
据暗探所称,这次信息的来源正是随纳兰朝一同前往宁城的禁军,现在宁城对外的信息已经进入封锁状态,但宁城内部尤其是纳兰朝麾下的将士阵营中,多少传出一些风言风语,如今已是人心惶惶……
在从公孙绩那里听到这一消息之初的顾小楼,说不清此刻是什么心情,那种从天而降的难以置信过后,是丝丝扣扣的担心和质疑一切的反复。
一方面,在她内心深处对纳兰朝的能力有着一种天然的信任,在与废太子、秦王以及成王这些对手的交战中纳兰朝每次都能赢得彻底,所以她从来没有想过纳兰朝会输给什么人……
可另一方面,她越是细想却越是害怕,房钲与纳兰朝从前的对手不同,此人的真实脾性、行事风格还有人际手腕全都是一个未知数,纳兰朝对他的了解的全都建立在情报和传言之上,而非面对面的日常相处中。除了难做到知己知彼,更重要的是,如今是纳兰朝到了房钲经营了数十年的地盘,在燕北的根基远不如房钲这只地头蛇深厚。
现在,这份情报只有他们大魏使团内的几人知晓,乌图那边还没有收到消息,所以他们还得瞒着乌图继续往前走,绝不能让他被这个真假未知的消息吓回去。
其实,顾小楼和公孙绩之前在楼兰王城对乌图说得那些话只是他们的推测和判断,与真实的情况未必不会存在一些误差,因为在实战当中,只要有一环出现了问题其他环节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就比如房钲有没有反心这一点,恐怕只有房钲本人最清楚,他们只能通过现下的形势推断出,此人目前还没有反,至于以后,谁说得准呢?
近年来,元庆帝每次召见房钲,都会被房钲已各种各样的理由躲过,想必此人亦知道自己的势力过大已经引起了元庆帝的猜忌和不满,一旦进京很可能会有去无回,所以连着十几年都没有应诏入过京城。
但燕北边防不可有闪失,房钲背后亦有世族的支持,即便是号称清高的文臣也被以各种方式他收买了不少;加之这些年来他虽养寇自重但并有通敌造反的迹象;导致元庆帝始终未在没有万分把握的情况下对房钲动手……
可房钲无疑是敢对纳兰朝动手的,因为他纳兰朝即便真的死在了燕北,只要能顺利按上一个“意外身死”的帽子,就算是元庆帝,在没有证据之前也不能在明面上动他,因为他可是手掌兵权的一边总督,逼急了他直接造反,大魏北境就会危矣,到时动乱若不能及时平息,大魏的江山便会不稳。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元庆帝不会不明白。
而这个时候,除掉了纳兰朝的房钲,就会成为其他有心争夺皇位的皇子竞相追逐的合作伙伴,等有朝一日扶植着他选定的皇子登上了皇位,他又能继续呆在天高皇帝远的燕北与皇权相制衡。不过这个前提是,房钲没有反,且成功地守住了北境,否则国破家亡的丧家之犬,还谈何政?治合作?能保全一条性命都是不易了。
但不管怎么样,都足以可见纳兰朝这次的燕北之行,是建立在多大的魄力和勇气之上。
而元庆帝能同意让这个刚立为继承人的儿子前往此等险境之中,又是对其有着多重的期望和信赖,虽然这份天家父子情之中似乎掺杂着一丝残酷又冷血的色彩……
第121章 
转眼半月已过,可宁城内还没有更新的消息传出来,不过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风平浪静只是表象,这平静表面下实际到处暗藏着汹涌。
尽管顾小楼已经在努力平整自己的心绪,可她心底的不安,还是随着一日日流逝的时间在不断翻滚叠加。这半个月来,她每日都守在公孙绩身边等着最新的情报传来,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可一夜之间,所有的消息渠道就像被拦腰截断了一样,断的干净彻底,宁城之内再没有一丝消息传至外界,唯一能确认的就是,北胡的军队依旧还扎营在宁城外的函阳关内,与燕北军对峙之中但尚未破城。
这日,公孙绩看着顾小楼比在往常憔悴了不少神色,忍不住道:“小楼,你知道老夫不擅长说那些劝慰人的话,不过你的担忧难受老夫都看在眼里,这段日子老夫一直在尽力联络各方,打听所有能打听到的关于前线宁城的消息,可有时候,没有消息也许就是最好的消息,你明白吗?”
顾小楼微怔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应道:“谢老师提点,小楼明白了,我会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做好眼前要应对的事情的!”
“老夫知你素来要强,明明心中忧思甚笃,但在人前还是竭力保持克制,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也是老夫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未曾与你提及过此事的原因,因为你既聪明又克制,因此越是刻意在这件事上安慰你,带给你的压力可能反而越重,因为你的注意力不仅没有被分散,反而会被收拢甚至压缩地更紧了。
老夫方才的话并非是要你继续把情绪都积压在自己心里,相反,是希望你能把这些情绪通过其它的方式排解出来。在有新的消息传来之前,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就是个不错的法子,人一旦忙碌起来,胡乱猜想的念头就会少些,心中反而安定。”
听完公孙绩这一番体察入微的殷切之语,顾小楼心中不由生出感动来,公孙绩说着不擅劝慰,但从日常的相处再到方才的字字句句都是在为她着想。
“老师,教您为学生担心了,您的话我都记在心里了。”
“好,之后等到了玉门关你就留下罢,此去不同西域之行,这一次是要去前线搏命的,接下来两国与北胡之间还有一场大战,即便身处后营,也未必不会出现意外……”
顾小楼闻言,忙急道:“老师,让我和您一道前去罢,我不怕。您知道的,就燕北目前的局势,就算您让我留下,以我的性子我也不会在关内呆得住的。殿下那边杳无音讯,可宁城眼下又进不去,我若想知道最新的战况和消息只能跟着您了……”
见公孙绩有些犹豫,顾小楼又追加道:“老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