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家欢》第266章


再来,宗一也是方景所崇拜的人,当年,他从秦夫子那里了解到石雕,就听说过宗一的名字,这些年,因为喜欢石雕,在各个方面都花费了功夫,对宗一的事情也知道的越来越多。
姑娘看了看他,“你想见我师父吗?他现在就在京城呢,但也住不了几天的,指不定就要走了。”
方景连忙点头。
两人便又往前走了。
宗一一开始知道方景是个官员,并不想见,后来姑娘一再请求,才答应了,结果却见方景并没有一点官架子,反而十分的诚恳,不卑不亢,对石雕也特别的热爱,心里也是有点欣赏他的。
而他也如方景想象中一般,是个宗师一般的人物,器宇不凡。
两人相谈甚欢。
方景留到很晚才走,要不是担心柳氏着急不知道他去哪里,恨不得还说一会儿,便道以后再来打扰,跟宗一告辞走了。
姑娘送他出来。
方景临走时问,“还不知道姑娘芳名呢,在下方景。”
“我叫许秋白。”她冲他一笑,“看得出来,师父还是很喜欢你的,以后你要是有问题,可以直接请教师父,我师父也不是藏私的人,不过若是小问题,还是可以问我的。”
她随宗一学习石雕,功夫自然不是方景可以比的。
方景点点头,但很快又疑惑道,“你说你师父要离开京城,那你也是吗?这样的话,我怎么问?”
许秋白道,“我不走,我爹娘也是京城人士,现在年纪大了,我也不好再随师父到处走了。”
“原来如此。”方景笑了。
回去的时候,他烦躁的心情早就没了,脚步也变得异常轻快起来。
第254章 有喜了
一个月后,吴登夫妇再次登门。
这次他们两个重新交了一个新账本还有些许银票,顾春芽倒是没有想到他们会主动坦白,本来还打算设个陷阱让他们跳呢,倒是省了事儿了。
她把账本翻着看了看,上面详细记录养了多少牲畜,每年收益多少,十分的清楚。
“你们一开始就会养了?”她很好奇。
吴登本来战战兢兢的,就怕顾春芽发怒把他们给打一顿赶出去呢,心里也有点埋怨他的妻子为什么要主动交代,可顾春芽并没有做这些,反而还心平气和的询问,他便定了定心道,“回太太,起初也是不会养的,不瞒太太,死了好些呢,有得病的,有崽子冻死的,有被别的野兽咬死的,当时很愁,也是慢慢才摸索出来的。”
看来他们已经很有经验了,顾春芽点点头,“要是我让你多养些牛羊,地方够不够?”
“养牛羊得吃草呢,我们养的不多,主要还是养猪,养鸡,这两样好伺候。”吴登实话实说。
“但我就是要你多养些牛羊呢?”
吴登道,“那肯定得要再买些地了,种那些草料,还有,去附近各处收山上,野地里长得菜,牛羊都能吃的,还有些豆子什么,也能喂一点,但不能多。”
听他说的头头是道,顾春芽不由想起她那个时代的牛羊,好像若不是在草原上放养,也是圈养起来的,但是吃的饲料却一定要是草料,别的不好喂,所以牛羊肉的价格一直都比猪肉贵出很多,不过这里吃牛肉的很少,因为牛肉是农民耕地的主要工具。拿来吃是很奢侈的。她其实主要是想养奶牛,用来挤奶,因为有伯都在,把奶炼制成黄油,奶酪,都不是难事,至于羊,羊肉么,在酒楼还是很好卖的,尤其是冬季。羊肉需求很多,自家养了总比去别处买的要好。
她说道,“你们回去先打听下哪里有田要卖出。既然是养牛羊的,田不需要是良田,就是下等的也可以,只要环境合适,离得近最好。我看,先买个三倾罢,种草的买个两倾,那田必须要是好田了,等你们确定下来了,再回头同我说。”
虽然是圈养。但地方也是不能太小的,牛羊都需要运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这一点。跟人一样。
吴登惊讶道,“太太,就这样?”
“就这样。”顾春芽目光凌厉的看着他们,“我是要你们将功补过,这一次便算了。若是再有下次,可不是罚这么简单。”
她语气虽然平和。可吴登跟李氏的身子都不由得一颤。
他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是要挨罚挨骂的,现在只觉得无比的幸运。
两人连忙跪下来,磕头道,“谢过太太!”
顾春芽等他们走后,便去找了伯都。
伯都听说是要叫他以后做酥油,顿时很高兴,赞成道“好啊,那当然好了,你现在买酥油可麻烦,咱们族离得远,来回一次不容易,要是自己养牛羊,那是最好的,我教他们怎么做,就可以自己供应了。”
她其实也是这么想,不用养太多,供应给自己的点心铺就够了。
总不能还真办成一个专业的牛奶场。
她回来后,找来傅琅,让他书信两封,一封送去楚州,一封送去湘南。
这两处都有地产,还留了不少下人,不过上回去湘南,傅琅并没有带她去,那里还有他们傅家的一处府邸,兴许是他住过的,也不想故地重游。顾春芽现在是要把这两处城市的下人召集大半回来,只留少许人看守。
傅琅有些奇怪,“怎么好好的,要叫他们来?”
“他们已经逍遥好多年了,我这里正好缺人手,干什么不叫他们来?”顾春芽道,“你最好哪日有空也去一趟,把那些不用的店铺都卖了,咱们既然在京城定居,要置办产业索性就买在这里,那边离得远,哪里管得到呢?”
这些年过去,那些下人生儿育女,只怕人口都多了一倍呢。
傅琅也没有反对,他都交给顾春芽管了,自然唯她马首是瞻。
信寄过去,过了一个月,那些当年给傅琅母亲当陪房的五户人家便陆续到了京城。
顾春芽已经置办了两处宅子,好方便他们住。
那五户,三家是在湘南的,一姓张,一姓刘,一姓吕,还有两家是在楚州的,一姓曹,一姓段。
五家托儿带口的,有三十七个人。
当年那几家的少年男女如今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光孩子都有十个,年纪在三岁与十岁之间。
等到顾春芽召集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院子里顿时闹哄哄起来。
她看向傅琅,问道,“可有你认识的?”
傅琅摇头,这些人的面容实在太陌生,就是有认识的,可隔了这几年,早已不记得了,他们同那田庄上的人不一样,并不是每年都上缴收入的,因为有些宅子是空置的,店铺要么是租出去给人做生意,要么也是空置,所以收入并不多,故而几年来交一趟,而且他也不太在意,根本就没有印象了。
顾春芽这时道,“明月,你把这几个孩子带到别处去玩。”
那些大人也忙喝止孩子们,叫他们不要吵。
明月哄了十个孩子去了前面的院子。
顾春芽把名单报了一遍,叫他们一个个上来给她认一下,又问湘南跟楚州家产的一些情况。
他们也一一答了。
叫这些人来京城,顾春芽自然是有她的目的的。
以后不管铺子赚到的钱,还是傅琅给她的钱,总要投资出去,那么,势必就要置办好多东西,田庄,铺子。宅院,也许还会做些别的生意,这些都需要人手,而他们已经在那两个地方驻守了几年了,自然是有经验的,肯定用得上。
她现在只是不清楚这些下人的品行,需要时间来观察,来考验。
将来,她就要把她挑选出来的,值得信任的人派出去做事。
看到名单上一个叫张炳的。顾春芽问,“楚州离云县算是近的,去年云县有没有发大水。你晓得不?”
“发了。”张炳道,“听说淹了好些田,不过太太不用担心,农庄没有伤到多少。”
顾春芽一挑眉,“你怎么知道?”
“成管事他们挖塘种了莲藕啊。还建了通水的渠道,那莲藕可好卖钱呢,我是听住隔壁的一个小伙儿说的,他是洪家的下人,不过他家里是在云县,发大水的时候。他求洪太太放他回去看了一看,后来小的跟他说起这事儿,他就讲了。田庄还就在他们家旁边呢。”
傅琅听了满面怒容。
顾春芽早就料到这成春荣兄弟两个有鬼,果然没有猜错。
成家是肥水只流自家田啊,完全把田庄当成他们的了,真是岂有此理!
张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