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庶女:与君相知》第474章


她是真的有些意外,他会说些什么,在被她拒绝之后。
杜城快步过来,停下来的时候还有点微喘,见着谢锦神色平静中带着点好奇,正直勾勾的看着他,不知为何,身体里的鸡血似乎在一瞬间骤然冷却下来,在外面想好的豪言壮语一下子就跑没影了。他张了张嘴,最后只没出息的说了一句:
“额,那个,我找到作画的地方了……你,你还愿意去吗?”
谢锦真没想到他这么兴奋的跑过来只是为了说这一件事。
当然,还有杜城自己,他压根也没想到自己脱口而出的是这个,反应过来后真是恨不得在地上挖条缝跳下去算了。
“嗯,当然可以,现在就去吗?”谢锦对杜城没有什么男女之情,但她答应过的事情,也没必要为此反悔。
杜城临时脱口而出的话,当然什么准备都没有,纵使他现在想开始,也过于仓促了,只好道:“明天吧,明天开始。”
谢锦点点道:“好。”
要是前几天,面对这样的情况,杜城早就没有话说了,但今天毕竟是对谢锦多了许多了解,他突然就福至心灵,懂得接话了:“我有点想那些动物了,可以再带我去看看吗?”
谢锦之前说过,他想去兽园玩的时候就可以过来,谢弈此时也没在家,她带他过去也是应该的。
当下便放下了书,领着他往后山去。
这一回杜城吸取教训,在路上没有再出糗,也没有摔倒。
兴许是开了窍,他就算见了那些动物也不是光顾着看了,反而站在谢锦身边问一下这些动物的来历,年纪,谢锦虽然面上看上去有些淡淡的,但实则对于他的问题都会一一耐心的回答。
杜城从小就在外面晃荡,近几年又常出去游历,沿海、大理都有去见过,阅历是极其丰富的,纵使谢锦在现代去过这些地方,但千年之前又是不同的风景,听杜城娓娓道来之时,也是十分吸引人的。
不知不觉一下午的时间过去,对于杜城而言就像是一炷香一样,不过一直在谢锦身边,即使是一炷香也让他觉得分外满足,而她认真听他讲述的神情,都让他感觉两人之间的关系有所增进。
杜城满怀着欢喜,告诉她明日作画的地方还在蜀江边,便雀跃的回了府。
明丰公主对于这样“喜怒无常”的儿子也已经习惯了,听了下人的禀报之后便随他折腾。
第二日,杜城早早的就带了作画的工具到了蜀江边上等待。
他一开始想封了那一条路,好安心的让谢锦看书,但那样一来,又怕谢锦觉得没有生气,就只吩咐人看着,别让别人打扰了她就好。
谢锦也确实没有什么事情,就像曾经的每一天一样,坐在柳树下安静的看书。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画笔,同样的纸张,甚至有一个人的心情也是一样的。可对杜城而言却是截然不同两种心情,上一回他在这儿时,还只是偷偷摸摸的,不敢大胆的瞄,生怕她会发现,如今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坐在这里画下她的样子。
这让他感觉心里想灌了蜜一样甜。
等他被一旁伺候的小五拍醒时,发现自己已经呆呆的愣神了好久,纸上滴了几滴乌黑的墨,只好铺纸重画。
一天下来也没有多少大的进展。
好在谢锦并不在意他速度。
傍晚结束时,杜城将画具随手一放,留了小五在后面翻着白眼收拾,自己跟上去送谢锦回家。
他时常会搜罗一些好玩的书籍在这种时候送给她,亦会找周边小国的稀奇玩物来给她看,有时候还会兴冲冲的捧着几种蛊虫来给她介绍。
对于杜城而言,每一次谢锦惊奇的眼神都是一种满足,她好奇的时候眼睛会瞪的特别大,那个时候他就会在她漆黑的瞳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那是一种幸福都要从心理溢出来的感受。
这样的日子的后果便是,一个月过去了,他的画还没有画完。
这一天傍晚,谢锦临走前告诉他:“明天我只能画半天,下午有些事。”
跟在谢锦身边这么久了,这还是第一次听她说有事。
杜城不免有些好奇,缠着她问道:“是什么事啊?”
谢锦并未隐瞒:“我有个朋友从建安过来,去接她。”
建安是大周京城,距离此处数千里之遥,怕是要两个月之久,能跑过来也是毅力十足的。
杜城道:“要不要我派人同你一起去?”
谢锦笑道:“没事,她就是一个人来的,我自己去接就可以了。”
杜城就不再多说,让小五在后面收拾东西,自己跟上去送谢锦回家。
翌日谢锦收拾好刚准备去蜀江边的时候,就有公主府的下人来传话,说是杜城让她今天不用去了,直接去接朋友就好了,明天再画。
对于这样贴心的举动,谢锦总觉得心里有些怪怪的。
只不过她并未多想,让人驾车去城门口接人。
这次来的人是周蕊蕊。
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绝衰 番外九
在太学时,她结识了周蕊蕊,两个人成为朋友数年友谊不变,后来她成为洛阳太守,周蕊蕊时不时也会给她送东西,得空时会过来看她。
她对谢弈一腔情意,谢锦当时看得分明,也乐意成全,只不过谢弈发生变故伤了双腿,纵使谢弈在她心中千般好,她也不忍让周蕊蕊跟在谢弈身边,这对内心自卑颓唐的谢弈来说更是一种伤害。
后来谢弈腿伤痊愈,又正值大周朝廷动荡时期,她身在高位,难辞责任,又有晏江的事拖着,谢弈一心想着照顾她,更顾不得与周蕊蕊的事。
她一直以为这辈子周蕊蕊和谢弈就是这样有缘无分了,没想到周蕊蕊如此执着,她才从洛阳来南蜀几个月,她就已经追上来了。
也不知道周家是怎么答应的。
可能是同意了周蕊蕊和谢弈在一起吧。
正在思绪间,马车已经到了城门口,没见有什么外地的人过来,不过昨日周蕊蕊来信说她已经进了南蜀地界挺久的了,隔日就能到洪城,所以才让自己过去接。
兴许是现在还没到。
谢锦在城门口等了一阵,就见一个中年模样的仆役过来,给她递了话,说是周蕊蕊在码头等着她。
洪城码头距离城门口有不小的一段距离,那里是走水路过来的人,谢锦不禁觉得惊奇,难道周蕊蕊是坐船过来的,那也太有毅力了一点,不怕在水路上煎熬吗。
谢锦吩咐车夫往码头走,心里想着见了周蕊蕊该问一问大周的故人都怎么样了,尤其是一直生活在建安,她许久没再见过的周段氏。
思绪延伸,就算来南蜀这么久她都没表现过什么思故情绪,可到底想起来还是有些感慨,这么一耽搁,等她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快到码头边了,此时她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周蕊蕊走水路过来,那必然是没有马车的,那么她的行李就是个大问题。
谢锦自己乘的这个马车就是单纯的私人马车而已,根本就装不了东西。
她只盼着周蕊蕊的行李能少点。
不过是她想多了,还没在码头停下来,远远的就瞧见码头上堆了一堆的东西,旁边站着一个较小的女子,正是周蕊蕊无疑。
谢锦不禁扶额,千里迢迢跋涉,她到底带那么多东西干什么,带上银子不就好了。
周蕊蕊也是个眼尖的,谢锦才刚跳下马车,她就蹦起来招手:“阿锦!”
码头上不少人看过来,谢锦自来到南蜀低调度日,就鲜少有这种万众瞩目的时候,此时还有些不习惯。赶紧快步走过去,“你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来?”
周蕊蕊抹了抹额头的汗,道:“我娘非要给我装的,也没办法。”
说起来周蕊蕊独自过来,谢锦最不解的就是周夫人怎么会允许,不过她很快就解惑了。
“我爹和我娘一路上给我派了十多人护送,他们去附近采买东西了,等回来自会去你家找我的。”
谢锦忍不住敲了她脑门一下:“你倒是放心。”
周蕊蕊揉了揉额头也不在意,只望着她身后,像在找什么东西。
“不用找了,小弈不在这儿。”
周蕊蕊扁了扁嘴:“我千里迢迢过来,他也不说来接一下。”
谢锦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她,只是望着她身后的大堆行李有些发愁,怕是要特意找附近的马车来拉了。这南蜀人说来嘴快,其实就是没有恶意的大嘴巴,他们对于她们这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