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缘-泠善之风》泠善之风-第272章


结果前一天还是暗地中的流言眨眼间就成了指日可待的真事!
众人被这个爆炸性的消息给震得有些发晕。
老国公爷丢下这个炸弹后就没事人一样吃吃喝喝,不时与左右的族人聊上几句,一点儿看不出实际心情如何。
事关自家利益,在场的其他人都食不知味,几乎各个心里长草了似的,恨不能快快回到家里商议
一番,哪里还有心思吃饭?
******
更加令人懵逼的是,刚刚拜完年,有的人还没走完亲戚,颖国公府就三下五除二地分完了府,紧着着不到正月十五又分完了各个小家!
首先是以卫翊为首的侯府彻底搬出了公国府,颖阳侯府真正地开了府;
其次,西府也从国公府中分了出去,没有传言中所谓的第二次财产分配,更没有什么补偿。
个别老太太也不是没闹腾过,除了二老太太一派安闲,三、五两个老太太和后街上的几个老太太
甚至几个族老都试图闹一闹,想要国公府能出点血,让大家得些实惠。
只是新任国公也不是个含糊的人,他让人找出不知多少年前的已经发黄了的几页纸,当着族里众
多族老再次宣读了一遍纸上的内容,再让人远远地看一眼纸上盖着的官府大印和各自先辈手印。
不管过程如何,总之就是一个意思:该分的早就在上一辈甚至几辈前就分完了,现在他们所享受的一切都是额外的。真要计较起来,国公府倒算一笔账,这些人只怕还要赔给国公府一大笔钱财!
只是经过这么一闹腾,国公府虽然没有倒算,但也发出了限期搬离的话:凡是住在西府的,除了二老太爷一家还可以继续住下去,其他人的住处都将在二月前收回国公府,分给府里即将成年的子女或者成亲,或者分院子用。
当然也有人企图拖延,想要不了了之的,只是国公爷既然下了这个决定自然不会没考虑过这点,
只让人传了话过去,如果届时没没走,以后国公府给族里各家的补贴将全部取消,此外族中子弟将不再享受各种便利和照顾。
如此以来倒是没人敢打这个主意了。
至于后街上那些族人,国公府没有大动,只是把申请了国公府的救济房子却转而租给旁人的都收了回来,再次分给需要的族人;而那些原本住在这里无偿享受到好处外人,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是不被允许继续租住在国公府的救济屋子里的。
不过别人,就是皎月对这样的决定也有些意外。国公府维护族人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怎么会突然如此绝情地把人赶走了。
卫封倒是说了一句:“好处贪多了,贪久了会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慢慢就成了应该应分的一般。国公府早该把赖着不走的族人清理了,才符合祖先的意图,大家各自锻炼谋生,也不至于将来一颗大树倒了所有猢狲都散了。”
******
皎月从大年三十开始就忙得脚不沾地,原本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搬出来,很多东西还慢悠悠地进行着,此时倒是好一通忙乱。
最后还是卫封张罗着分派了一下:所有人分成两拨,一波去新府那边负责安顿,另一波在原地负责打包装箱整理。
主子如此,主子身边的人也如,推及整个院子和整个二房都如此,分配后大家倒是忙而不乱了。
老国公和老太太还特地拨了几个得力的管事和管事嬷嬷来,专门负责二房其他几个姑娘少爷和伺候公公的女人们搬家,皎月顿时感觉浑身都轻松了许多。
一时间;颖国公府又成了京城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实在没办法更新,小外甥女突然发烧了,大概是前两天玩得太狠了,吃得太好了,三天没大便内热感冒了。敷冷毛巾不好使,宝宝贴不好用,最后还是宝妈说现去买了酒精棉降温效果好,小安瑞克也起了作用,总之,作者君照顾了一整夜也都睡,还要随时应付孩子妈妈的微信询问。。。
第194章 来临
第一百九十三章来临
国公府这次分得比较彻底,不但各府分了,连府里的各房也分了。
大房和二房不说了,三房和四房也彻底分了出去。用老国公的话说,“你们兄弟以往多受父兄庇佑,如今也都是儿女成行的人了,是该出去过自己的日子了。虽然出去后有的地方不如在府里,想来自己能当家做主也自在轻快些。”
虽然早在儿子们成亲的时候就分了一部分家产,但这次是彻底分家,老国公除了又给每个儿子一座宅子,三两处别院外,田庄、林地、铺子、奴仆、护卫,甚至库房里的家具摆设、仓里的粮食、银库里的现银等都分了。
这些东西早晚得分,秉承了卫家的传统,都在父母还在的时候就分好,免得将来老人不在了,兄弟们为了家产祸起萧墙之内。
这些东西,不但卫翊这个儿子有,连各房的小儿们也各自得了一些,都有管事的负责清点、核对后,登记造了册。
也是在这个时候,满府的奴仆大清点,国公府才发现不在册的奴仆竟然有四五十人之多。
卢氏是这么解释的:“这些人是二房先夫人的陪嫁,当初二弟妹是放了身契给他们的,也没要他们的身价银子,既然已经不是奴籍,也不算咱们府上的人,儿媳也不好使唤这些人。他们后来的婚丧嫁娶,生儿育女也与咱们府上没关系。
谁知这些人竟然瞒天过海,没有去官府消籍,也没离开府上,竟然就在二房那边呆了这么些年。。。。。。”
卢氏一副十分无辜的样子。这么多年管着府里,这事她不可能一点不知情,可到底不是自己这边的事,她才懒得替人干活呢。现在她已经是国公夫人了,谁还能找她后账不成?
认真说起来,除非二弟妹从棺材里爬出来自己处置这些陪嫁,不然谁出面都不大合适。她更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老太太微微掀开眼皮,看了卢氏一眼,道:“当初放人的时候可有别的什么人在场?”
卢氏能当管这么多年的家也不是个蠢人,当即精神地道:“当时二弟妹病重,二弟又在边关,二弟妹遣了身边的大丫头红菱请了儿媳前去,说这事的时候红菱和曾嬷嬷都在场的。”
“二弟妹去了以后,红菱和曾嬷嬷照顾了几年封哥兄妹,后来曾嬷嬷年纪大了,回了老家荣养,红菱也到了年龄外嫁了。”她说的理由算是过得去,但老太太如何不明白这里头也有她为了掌控二房清理人手的手笔?
只是那些陪嫁怎么却没处置呢?
见老太太眼中精光一闪,卢氏赶紧又道:“那些人求了蓉姐要容留一阵子,既然不占府里的份额,二房又有地方给他们住,儿媳也不好多少什么。”
当年蓉姐还小,要说不知事被那些奴婢给懵了也是有的,但这些年蓉姐也大了,又学了几年管家,很不该再不懂事了。
老太太让人喊了蓉姐来。
蓉姐眉头一扬,却道:“咱们都分府分家了,该归谁的奴才归谁。他们的身契又没在我名下,我之前可怜他们伺候过我娘才舍些银钱,难不成因此就得管他们一辈子了?”
早些年他们贪恋府里和京城的荣华不想离开,又不想失去国公府的庇佑,留在府里再不济吃住不用操心,府里有喜事发赏钱连这条街上的花子都有一份,别说这些还住在府里的曾经的下人了。
府里在怎么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还是有着许多意外头想不到的好处的,这些人尝到了甜头又怎么肯轻易地离开?
“小时候他们蒙我不懂事,等我大了,他们还以为我好骗就是他们不长眼了。打量我不知道呢,他们当中有人从我这里哭穷,转头就把得来的银钱拿去外头置办了产业。
虽然,这些所谓的产业我还不看在眼里,可一而再、再而三地骗我,总不能不付代价不是?所以孙女想着,总有这么一天,连本带利一总清算了的。
既然今日要清算,孙女这就让人把欠条找出来。”
这下连卢氏都吃惊了,她是听下人说过这丫头被那些人讹了不少钱财,没想到她竟然还让人打欠条了的?!
当蓉姐的贴身丫头捧了一匣子‘欠条’来的时候,老太太也难得地抽了抽眼角,这些欠条除了早前的还有些理由,后来这些年的都是同一个格式,只填上不同的银钱数目,按上借钱人的手印就成了。
前后近十年,借钱之人有三十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