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锦绣》第542章


“恩,这一代,都是山脉,连绵起伏的,要是真有什么宝藏,难不成还的挖山啊?”黎叔看着舆图,有些无奈,最好确定的竟是这一片区域,出了山峰草木,什么也没有。
月景明耸耸肩,这他就不知道了,依照祖上传下的法子,凭借绣钥,最后确定的地方,就是这一片区域了。
“可能时代久远,当初,这里并非是这样的地貌。”他也解释不了,谁能将传说中的大量珍宝,外开一座山能储存。
就是到现在,也无人知晓这绣钥的真正来历,有关绣钥的传说,也是从一本书中提到的,后来,这绣钥如何问世的,也是一段奇谈,总之,都是很久远的传说了。
“不管了,先试试再说吧,那些人,也跟踪到这附近了,不如,先让他们去找找看。”既然一路跟着,没道理,就想着坐收渔翁之利,也的出点力啊,就是最后,鹿死谁手,就看各自本事了。
黎叔一点也不介意他们跟着,只要都在掌控范围之内,不许打草惊蛇,再说,人家只是跟着,并没有做什么动作。
他们现在的身份,就是一股什么的力量,与皇宫没有半点关系,因为摸不着底细,所以,那些跟着的江湖势力,也不敢轻举妄动。
月景明自然没一见,他也挺佩服当今那位的,这国库入不敷出,竟是连这样的法子也是想出来了,真是物尽其用到了极致,不过,月家为了这个东西,这么多年,弄的家不像家,人不人的,他也想知道,到底值不值。
北地建设城池的事,还是定下来了,恩科也开始了。
因为恩科,其他的事暂时都停手了,等恩科结束,再做细致安排。
“自从洛老去后,老骨头,就剩下咱们几个了,您两位,都在家恩养了,我们在朝堂,也是越发的说不上话了,老了,今年恩科后,又是一批新进才俊,这朝堂如今,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身为吏部尚书,这恩科开考之时,还能有机会与几位老同僚叙旧,也是清闲了。
现在,朝中各部,都是按着调理办事,有条不紊,谁管什么,谁负责什么,一点不乱,确实,比之以前,效率提升不少。
------题外话------
周末最后一天了,快乐快乐~
☆、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锦吃味(1更)
“这不,我们两,也是闲着在家,才过来看看,这恩科的情况,年轻人好啊,年轻人朝气,想法也比咱们远,看,往年,你哪里能这般清闲,早忙的团团转,什么说不上话,只要是为着江山社稷有利的,该说还的说,当今皇上,那可不少一般的君主,莫要糊涂。”钟太傅年岁虽大,可是头脑清醒着。
这几位,今天找他们两个老头子,大概什么意思,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但是,这朝堂的浑水,他如今是不会再插足了。
只要不危机江山社稷,他都不会插手,他的学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清楚,这些人心里想什么他也清楚,至于那位皇后,洛老曾经说过一句话,大锦如今多亏有她,所以,他们不该为难。
没想到,好不容易,将这两位老泰山凑到一起,这二位竟是对当今朝堂不管不问了。
于勤略有些尴尬,张寒侗也是默默不语,他们这几个,算是朝中老臣了,可是,许多东西,看不入眼,却是没了说话的余地了。
大家又同时看向袁老,这位当初,也是为了这皇上开后宫之事出过力的,是否…
袁老默默听着,却一直不开口,仿佛睡着了,实则,心中清醒的很,上次的事,是他过于猛撞了,他如今,能功成身退,在家养老,已不想再问朝政了。
再说,从那事开始,他就知道,如今的皇上,谁也甭想左右,皇上有自己的主见,绝非礼教规矩可以束缚住的,而当年皇后,更是奇女子,不可能用世俗眼观看之,总之,这趟浑水,他不会再沾惹了。
学学洛老,挺好的,只要不危机江山社稷,他们何许去给当年两位添麻烦?只要大锦好,一切又何必太过较真。
当初,荣王妃,也就是他的亲孙女,行刺皇后,就算不是有意,是被人控制,那也是自己不注意,出了纰漏,让人钻了空子,从这件事,可见皇后之心胸。
这是睡着了?张寒侗微微摇头,年岁大了,指望不上了,而今朝堂,他们几个老的,也力不从心,办事,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说话,也不如年轻人合皇上的意,还是学学他们,好好办公,等再过些年,功成身退吧。
但是他们也并非是真要为难皇上或者与皇后针锋相对,实在是,储君一事,他们心中堪忧啊,自古,这皇位也没有传给公主的啊。
眼观眼,这老家伙,装的到挺像,这两年,在家,到是越活越明白了,钟太傅心中一笑,默默不语,这一切,也是洛老潜移默化的点化啊。
如今他走了,他们是真的寂寞许多,这钓鱼下棋,都没了几分滋味,罢了,过不了几年,他们说不定就见上了。
不过,能多活几年,还是多活几年,看看这大锦,在这些年轻人的折腾下,是怎么样一番气候。
总归,是越来越好,想想大元到现在,搁在从前,谁曾敢想,所以,那为皇后,是大锦之福,一点不假,虽然性子张狂了些,可是,她有那个本事啊。
“你们啊,就是想的多,这大锦是不是一日比一日好着?那不就行了嘛?其他的,轮不上咱们操心,不是说,现在新人一批批的上来吗?让他们操心去。”钟太傅开始和稀泥。
几位互相看了一眼,都偃旗息鼓,看来,他们当真要好好想一想了,如今,洛家的态度已是明了了。
“听闻,咱们的长公主去参加了洛老爷子的葬礼,你们可都见过了?”当天这几位应该都在场了吧。
这时候,袁老好似突然睡醒了,没来由的一句话,让人摸不着头绪,这袁老到底是睡还是没睡啊。
今儿这是于勤的场子,这话当然也是他来回,回忆了下,神色有些感慨,“见过了,小公主虽然只有两岁多,却是让人有些刮目相看,到底是皇家教养。”
看着,着实让人颇为喜欢,说话做事,都是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别说挑毛病,在场的,都忍不住暗暗竖起大拇指。
那话说的,多漂亮,也不知道是有人教的,还是如何,即便是有人教,也的人家乖巧,说的像那么回事啊。
“哦,看来是个不错的,得空,什么时候进宫,给皇上娘娘请安,能有幸看看小公主就好了。”
“听闻,皇上,最近在为小公主寻老师,这是不是太早了些,公主毕竟才两岁多。”
小什么?那两位既然打定主意,要让这小公主挑起大锦的担子,就必须从小开始抓起了,公主不比皇子,的有本事,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不过,这公主的老师,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这皇上和皇后,精挑细选不必说,何人能有此殊荣?
“听说,早就跟着皇后识字了,这寻老师也就是放了风出来,估计定下来怎么也的等公主三岁了。”这公主太小,老师即便教,也教不了什么东西。
皇上宝贝公主跟什么似的,也舍不得过早,让公主接受学业吧。
这聊着聊着,好像有些偏题了,本来,今天是想借此良机,跟这两位久不露面的老大人聊聊当今的局势,顺至希望他们能劝劝皇上,可是到底要怎么劝,劝什么,说实在的,他们心中都每个底呢。
这袁老适时的一打岔,正好,将话题转移了。
所有人都在盼着公主长大,可是这小公主总的一天天的往大长不是,盼着长大的,多是希望看看,这公主到底能成什么样。
青锦可不管别人怎么想,她的女儿,她就按着自己的法子和步骤教养着,那就是散养,这不,两人正因这事,意见不一。
“阿锦,这我可不同意啊,女儿还小,的在身边教养着,你要送她去锦山干嘛?”锦山不比在皇城的时候,隔的千山万水的,不行不行,他的小公主,他这一天半天见不着,他都想念的很,隔这么远,想看一眼都难。
她也就说说,觉得这两个孩子能有个伴,现在,她有意将锦山交给小安平了,虽然算是强硬的给出去,实则是让三个长老帮带管管,小安平往后,就不可能经常下山了,让女儿上山去待个一两年,正好,锻炼锻炼身体。
等回来,正好,全身心到学业上。
她这才开口,他这当爹的就如此剧烈反应,看来是没戏了,说起来,自己也怪舍不得的。
“不行,阿锦,别的事都依你,唯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