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昭郡主》第293章


靖南王这么快就起、兵,这几乎比她预料的都要快。
可见,若不是真的对那个位子势在必得,又岂会这个时候就动、兵。
“郡主,这皇后娘娘接连十道旨意下给国公爷,国公爷却一直未有回京解围的动静。皇后娘娘心里如何能不恼,这个时候,若是对谢家动手,可怎么办呢?”
芷东心里如何能不担心。
看她脸上的慌乱,谢元姝轻抿一口茶,笑着安抚她道:“大哥不是傻子,既然当初肯离京,那便是做好一切准备的。我也不怕告诉你,郑皇后以为郑晟掌控了京城防卫,可实际上,郑晟早就是我们的人了。郑皇后也不过是空欢喜一场罢了。”
听了这话,芷东直接就惊呆了。
这时,有丫鬟进来回禀:“郡主,陈氏过来给您请安了。”
谢元姝闻言,浅浅勾了勾唇角。
这陈莹,倒是极其机灵之人。
这个时候懂得往自己跟前来,怕也是想借着自己,让韩家和谢家拥立大皇子登基吧。
如此,陈家作为新帝的岳家,怎能不得意。
很快,陈莹就缓步走了进来。
在恭敬的给谢元姝请安之后,陈莹只小坐了椅子的三分之一,瞧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谢元姝也保持不动声色,只喝着手中的茶。
终于,陈莹还是沉不住气了,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道:“郡主,我知道因为之前哥哥和那傅氏的丑事,让郡主伤心了。可如今京城这局势,不管是让皇后娘娘牝鸡司晨,还是让靖南王坐上那个位子,陈家谢家都难以保持往日的荣宠。”
“皇后娘娘早就忌惮谢家的兵力,而陈家,作为大皇子的岳家,迟早也会被皇后娘娘清、算。皇后娘娘都能如此容不得两家人,那靖南王又怎会有这宽容之心。”
谢元姝拿着手中的茶盖轻轻撇着杯中的浮沫,半晌才似真似假开口道:“若我没猜错,你是想我劝着大哥和世子爷,趁机拥立大皇子为新帝。”
郡主既然揣摩出了自己的心思,那郡主是不是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想到这个可能性,陈莹就难掩激动。
这,这若真的能拥立大皇子登基,那她日后哪里还需要怕那宁德公主半分。
到时候姐姐便是当朝皇后,她作为皇后娘娘的妹妹,即便是有取代宁德公主的心思,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谢元姝将她眼中的激动尽数都看在了眼中。
见状,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便放下手中的茶杯。
送客的意思如此明显,可陈莹又岂敢这个时候闹腾。何况,她觉得自己绝对不可能揣摩错郡主的心思,否则,依着郡主的性子,又岂会什么都不说,就让她退下了。
因着这样的念想,陈莹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在佛祖面前祷告,希望韩家和谢家能这个时候,拥立大皇子登基。
而这日,她才刚抄了两卷经书供奉在佛祖面前,便有小丫鬟匆匆跑了进来,急急回禀道:“主子,王爷下令起兵了,拥立大皇子为新帝。”
终于是如愿了,终于是如愿了。
陈莹瞬间激动的哭了出来。
这有镇北王府和谢家的支持,大皇子绝对会顺利登基。
慈宁宫里,郑皇后慌乱的求到郭太后面前,“姨母,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大婚那会儿谢元姝和韩家世子爷连表面的相敬如宾都没做到,这韩家和谢家,只会因着这个生了嫌隙。可这突然间,这两家人怎么就一致拥立大皇子了?”
郭太后眉头紧蹙,这个时候,她若还没品出些什么来,那她就太愚蠢了。
这谢家和韩家还真是厉害呢,早就暗中结盟,却连皇帝当初都未察觉出丝毫的端倪。
甚至此刻想来,这韩家世子爷和永昭郡主的不和,很大程度只可能是一场戏罢了。
“韩谢两家早就暗中结盟?这不可能的!”郑皇后下意识的就摇头道。
可话音刚落,她后背却一阵凉飕飕的。
她虽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可眼前这局势,怎还能容她自欺欺人。
“姨母,我不会有事的,对不对?”
“不管怎么说,我也大皇子的嫡母,即便大皇子登基,我也该是慈宁宫皇太后,而您便是太皇太后。”
郑皇后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几乎是有些歇斯底里道。
郭太后神色凝重的看她一眼,没点头,也没摇头。
而看着郭太后这样的表情,郑皇后莫名便紧张的出了一身冷汗。
第265章 反水
郑皇后踉跄着步伐出了慈宁宫。
瞧她六神无主的样子,郭太后暗暗叹息一声,她这侄女,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自作聪明了。
郑淼假孕之后,她以为郑皇后多少会知道教训,可没想到竟然闹腾出郑珉和颜氏的丑闻来,混淆皇家血脉,还妄想着能够拥立三皇子登基,最终得以垂帘听政。
便是郭太后也不得不怀疑,在三皇子的事情上,郑氏到底是知情还是不知情。
可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这眼瞅着紫禁城就要变天了,她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为了保住郑氏而做些什么。
她在这宫里已经大半辈子了,也见惯了很多起起伏伏。却不曾想到头来会因为郑氏的自以为是,把自己置于这样的地位。
可好在她还是这慈宁宫太后,依着她的揣摩,靖南王不会是韩家和谢家的对手,只要他们拥立大皇子登基,总不至于对她这个老婆子动手。即便是为了做给天下人看,也不至于逼迫她到退无可退的地步。
而她唯一需要做的,那便是不理朝政,识眼色。
想到这些,她不是不委屈。可她这个时候还能如何?
能借着自己太皇太后的身份保住淮安侯府,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她怎么还有能耐去保住郑家,保住皇后。
这些,不是她心狠,而是郑氏自己把自己逼迫到这样的境地的。
且不说她早年苛责大皇子,就这些日子借口让谢敬往东北去剿匪,妄图垂帘听政,成为这天下真正的主人。韩家和谢家就绝对不可能再留了这样的祸患。
便是大皇子,再是敦厚木纳,也不会留了这嫡母,日日提醒他的卑微。
“娘娘,奴婢知道您心里不好受。可是如今这局面,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大皇子登基,您便是太皇太后,您往日里对大皇子多有照拂,不会不尊您这个长辈的。您便安心当您的老祖宗吧,日后再无需担心因着皇上的猜忌还有皇后娘娘的野心,让淮安侯府没有退路了”
景嬷嬷自然是知道自家娘娘的心思的,可如今,还能如何。
娘娘能不被牵扯进去,已经是极好的结局了。
等到大皇子登基,娘娘便是太皇太后,即便是碍着孝道,娘娘的日子未必没有皇上还未驾崩那会儿舒适。
起码不至于因为皇上的猜忌心而战战兢兢的。
郭太后听着这番话,拿起桌上的茶水轻抿一口,她其实又怎能不知道谢家在韩家之后举兵拥立大皇子这意味着什么,这天下,迟早会是韩家的,可这些,她已经管不了了。
慈宁宫外长长的宫道上,郑皇后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如何能甘心自己就这样坐以待毙。
若这个时候,三皇子出了什么意外,她主动提及让大皇子登基,这样,是不是自己就有退路了?
这么想着,郑皇后心里愈发恨了。她千算万算,怎会算到郑闽和那颜氏的苟且。
若不是因为自己被蒙在鼓中,她怎么会变得这样被动。完全没有辩解的能力。就是朝臣中,也都开始质疑她居心叵测。
“娘娘,您要不请了大皇子妃带了皇长孙往坤宁宫吃茶。”
赖嬷嬷突然开口道。
郑皇后身子猛的一僵,怎能不知道嬷嬷这是什么意思。
是啊,这个时候毕竟韩谢两家正和靖南王府的人打的水深火、热。
她若趁着这个给自己取的先机,那她也不是完全没有退路。
她还是坤宁宫皇后,整个京城防卫也都掌控在郑晟手中。大皇子妃难道还敢真的不带皇长孙往宫里来。
只要她手中有皇长孙,那还是有筹码的。
毕竟现在已经没有时间了,郑皇后当即就差人往大皇子府去传话。
“娘娘,您这样就对了。太后娘娘如今满心为了淮安侯府,哪里还顾得上您的死活。您这个时候,也只能放手一搏了”
在这紫禁城,主子的荣宠便是奴才的荣宠,赖嬷嬷怎能不知道,皇后娘娘若是去了,那她定会被殉主。
所以如今她说这番话,也是为了给自己留生路。
“什么?皇后娘娘竟然让我带了皇长孙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