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第816章


宁州城墙的十五个出水口,靠在城门处的,主排水口,在老工匠的叙述中,在严冬尽和折大公子这里便不再是秘密了。老工匠脸上的神情卑微,他也不问面前的两位将军是要干什么,小老百姓有小老百姓保命的办法,那就是什么也不要问,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时,也许自己的命就可以长久一些。
折大公子抚着额头笑了一声,道:“竟然有两个主排水口。”
严冬尽看着铺放在桌案上的,宁州城图,问老工匠道:“你也在江南过了一辈子的老人了,老人家我问你,今天你们江南的桃花汛何时会来?”
老工匠说:“回将爷的话,桃花汛每年来的时候都不一样,有年份来的早,有年份来的迟,这个谁也说不好的。”
“来的早,来的迟,”折大公子开口道:“这桃花汛总是会来,我这么说没错吧?”
“是,将爷说的是,”老工匠忙道。
“那让老人家先下去休息一下?”要问的话都问完了,折大公子问严冬尽说。
严冬尽点一下头。
折大公子叫了帐外的亲兵进来,让自己的亲兵带老工匠下去休息。
“那我们就死等这个桃花汛?”折府的亲兵带着老工匠退出营帐之后,严冬尽才问折大公子说:“要挖开这两个主排水口也不是易事吧?”
折大公子说:“自然是要死不少人的,可打仗哪能不死人呢?”
严冬尽抿着嘴,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点着地面的宁州城图。
“净司那里有消息了吗?”折大公子问。
严冬尽说:“没有。”
“那,”折大公子伸了一个懒腰,起身道:“那我们今天再攻一回城?”
严冬尽抬头看折大公子,说:“今天攻城?”
“昨天我把秦王气了个半死,今天我们也不能让他日子舒服了啊,”折大公子说:“秦王迟迟不离开宁州城,我看那净司大和尚说的话没错,秦王真的是病重,他走不了路了。”
严冬尽说:“走不了路,他还可以乘车。”
“可车走在路上会颠簸,”折大公子说:“秦王受不住这份颠簸啊。”
严冬尽拧着眉头,低头又看桌案上的宁州城图。
折大公子说:“复生,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松紧。引水灌城是个好办法,可这样一来,宁州城的百姓就要给秦王陪葬了,如果秦王提前死了,那这三十多万的宁州人就不用死了。”
严冬尽听了折大公子这话很是诧异,这话若是从他大哥的嘴里说出来,那一点也不奇怪,可这话从折大公子的嘴里说出来,就反常了,这人可不是什么在乎旁人生死的人啊。
折大公子这时手指指一指头顶,压低了声音跟严冬尽说:“不管这会儿天道站在哪一边,我们少造杀孽,才能不坏气运,你知道吗?”
“气运?”严冬尽拧着眉头。
“夺天下,自己有本事是一回事,没有运气也是不行的,”折大公子冲严冬尽挤一下眼睛,这位生来瞳色有双,营帐里光线又暗,没有光线的折射,折大公子的这双眼睛异色就明显,严冬尽是第一次发现,他折大哥的这双眼有时候看起来是挺妖异的。
“你不是一直说你的运气不错吗?”折大公子跟严冬尽说,这话严冬尽在河西时就常说,到江南他还是听严冬尽说这句话。
严冬尽耸一下肩膀,跟折大公子说:“那就点兵,我们去攻一回城。”
折大公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严冬尽当即升帐,点将派兵,他要去再攻一回宁州城。
折大公子在一旁看着严冬尽点将,这些将领年纪都不大,应该都是莫桑青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现在这些人都在严冬尽的帐下听用了。所以说命这个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明白,但你不能不信。
将军们领命,出去集合麾下兵马,准备出战去了。严冬尽和折大公子一前一后从中军帐里走出来,抬头看一眼阳光正好的天空,严冬尽跟折大公子小声道:“折大哥若天道真的站在我们这一头儿,那我希望秦王今天就死。”
折大公子挑一下眉,说:“这个有些难。”
秦王不可能上城楼亲自督战守城的,现在他们也不知道秦王的病情发展到什么地步了,谁能知道秦王李祈什么时候死?
严冬尽摊一下双手,往前又走了几步,突然又扭头跟身后的周净说:“有展翼跟着我就行了,你去看一下小姐,跟她说我去一下宁州城,我很快就回来。”
“我们是去攻城,你别说的这么轻巧,”折大公子一旁道。
“我又不会自己上去攻城,”严冬尽嘀咕了一声。
周净把头点点,跟严冬尽说:“属下知道该怎么说,说严少爷你很快就回来,小姐不会担心了。”
周净这话让严冬尽很满意,拍一下周净的胳膊,严小将军说:“去吧。”
周净往莫良缘的寝帐那头跑了。
半柱香的时间之后,宁州城下便又起了战事。
喊杀声传入秦王府中,秦王一阵心悸,忙就命人去城门那里看看,又问今日是谁守城。
就守在床榻边的杨稻生慌忙答话道:“是邹将军。”
听今天还是邹荣宗守城,秦王稍稍心安了一些,但随后他就控制不住的一阵大咳,嘴里泛上一股腥甜味后,秦王心下就有些绝望,他这是吐出血来了。
杨稻生如今毫无办法,只能冲门外大声问道:“净司大师来了没有?”
“阿弥陀佛,”净司大和尚这时站在了卧房门前,双手合十,高声颂了一声佛号。
第1096章 传言,秦王已死
净司大和尚走进卧房时,头一直是低着的,杨稻生看就这位一个人来了,心下再焦急,杨先生也问了一句:“怎么就您一个人来了?掌院大师呢?”
净司大和尚说:“家师今日身体不适。”
杨稻生还要再问,就听床榻上的秦王极其压抑地闷哼了一声,一直就忧心自家王爷身体的杨先生便有些心神不定,城外莫折两家的联军又要攻城,自家王爷这里又突然发病,杨先生只觉得自己心力憔悴。掌院大师为何会身体不适,得了什么病,杨稻生暂时也没有心情去问了,静空掌院年纪很大了,老人生病这也是常事。
“大师快过来,”杨稻生冲净司大和尚招一下手,让大和尚到床榻前。
净司大和尚走到床榻前,看一眼秦王,便道:“王爷这病情又加重了。”
秦王爷病情加重,这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但这会儿也没人跟净司大和尚较这个真,甚至于因为相信大和尚是个医术很高明的大夫,听了大和尚的话,屋中的众人都还有,果然如此,自己没有看错的想法。
秦王这会儿的面色如金纸,发黄,嘴唇发干,因为呼吸不畅,所以秦王爷不得不张开嘴呼吸。
“王爷要放宽心,莫着急,”净世大和尚说。
“城外敌军在攻城,大师你,唉,”杨稻生也不跟解释了,冲净世大和尚急道:“大师你给王爷看诊吧。”
净世大和尚道:“王爷心不静,贫僧要如何这王爷把脉?”
杨稻生这会儿不能得罪大和尚,也知道这和尚是个疯癫的,没法讲道理的人,所以杨先生只能将心头的焦急压下,耐着性子跟大和尚道:“现在王爷别听不到我们说话。”
秦王都听不到他们说话,他们要如何劝秦王爷放宽心,先不要管莫折两家联军攻城的事,先顾着自己的身体?
“难办了,”净司大和尚摇一下头,伸手指按在了秦王的脉门上。
杨稻生看着净司大和尚给自家王爷把脉,突然又想起什么,转身快步走出卧房,跟守在卧房门外的侍卫长道:“将王府封了,不要任何人进出王府。”
秦王病重昏迷的消息,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传出去,看着侍卫长领命跑走,杨稻生在屋外背着手踱了一会儿步,平息一下自己的情绪,这才复又推门进屋。
净世大和尚这时把完了脉,走到一旁的桌前,从太监的手里接过已经蘸好墨的笔,稍想一下,大和尚给秦王开了一张药方。
杨稻生扭头又下令道:“去请大夫们过来。”
王养杏被杀之后,不管是哪位大夫给秦王爷新开了药方,都必须让其他大夫看过,没无人有异议后,才按方抓药,给秦王爷用上。
净世大和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