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慑宫之君恩难承》第459章


“皇上……”花青噙满了泪的双眼,很是模糊,声音却坚定。“求皇上恩准小公主与安嫔娘娘滴血验亲。倘若小公主当真是安嫔娘娘的骨肉,奴婢愿意以死谢罪。承担无限安嫔的罪名。”
“花青。”年倾欢声音清冷:“你别胡闹。”
“贵妃娘娘……”花青哽咽:“奴婢始终不信汪答应会做下那么多错事,无故疯癫。为求能弄清事实的真相,奴婢愿意承受所有的罪责,求您恩准……”
“啊……”安笑然一声惊叫,死死的捂住自己的腹部:“皇上,臣妾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臣妾没有……求您念在臣妾腹中还怀着您的骨肉,恩准御医前来……臣妾腹痛难忍。”
泪水顺着她冰凉的脸颊急促的往下落,她强忍着痛楚,满心凉意。“皇上,臣妾当真是冤枉的,孩子亦是无辜的,求您救救臣妾的孩子……”
“年贵妃,你是否要逼死安嫔腹中的孩儿才罢休?”静徽眼眸一紧:“即便安嫔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妥,得罪了你。她腹中的孩子也是无辜的。你怎么能纵容近身侍婢此时咄咄逼人,你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么?”
转而跪着向前了两步,静徽红着眼哀求皇上:“皇上,臣妾求您了,先救救安嫔,其余的事情慢慢再说。”
“苏培盛,送安嫔回宫,传召御医。”胤禛亦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事,脸色难免不好。“这件事情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朕必然会追究到底。无论是谁,一经查明,绝不姑息。”
静徽面庞坚毅,俯首谢恩:“多谢皇上。”言罢,她起身相随,紧跟着安嫔去了长春宫。
“倾欢,你随朕来。”胤禛冷眸沉眉,目光并没有半点温度。
年倾欢点了点头,对熹妃道:“这儿就交给熹妃了,好好安顿齐妃,安抚裕嫔。”
“臣妾明白。”雁菡心里多有不自在,却还是咽下了到唇边的话。
随着皇上去了养心殿,年倾欢心中一直忐忑。“皇上,喝杯参茶压压惊。”
胤禛看着她染了淡粉色蔻丹的指甲,怒火一下子拱了起来,大手一挥,整杯参茶就打落在地。滚烫的茶水溅在贵妃的裙摆上。
“皇上息怒。”年倾欢跪在地上,垂首道:“龙体要紧。”
“你同朕说实话,齐妃的死,是否你刻意安排?”胤禛开诚布公的问。“你可以不承认,但朕不是三岁的孩子,除了皇后,这宫里有这份本事的便只有你。你要朕信你,可你却偏偏做令朕失望之事。你与年羹尧里应外合,当朕真的就没有半点察觉?”
心里隐隐有些委屈,年倾欢慢慢的抬起了头:“皇上息怒。齐妃之死,或许与臣妾有关。但臣妾并没有连同哥哥里应外合,做下任何意见对皇上不利的事情。臣妾身在宫中,皇上便是臣妾的天,再没有比天更大的事情,要臣妾臣服,忠心。更不会有比天更尊贵的人,能让臣妾倾心交付。皇上,这么多年来,倾欢想要什么,您还没有看透?”
胤禛提笔,试探夹杂赌气:“朕现在就一纸休书,废了皇后,不出白日,便晋封你为皇后,如你所愿!”
“皇上!”年倾欢抬起头,凝视面前的君王,身心犹如跌下九重寒窟,寒冷入骨。“臣妾何曾想过要当皇后?皇上,臣妾无非是想平息后宫的风波。齐妃若不死,死的便是裕嫔。臣妾是想过要阻止,可臣妾没有这个能力。”
“能换了齐妃去悬梁,就不能救人?”胤禛颇为怀疑。
年倾欢动了动唇,却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辩解。相信你的人,就算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他都清楚你的心思。可不信你的人,口若悬河,以死明志又能如何。他们不会怜悯,更不会认同。“皇上理当比臣妾更明白后宫的人心。许多事情,可以做,却不可以解释。”
胤禛摊开明黄色的圣旨,欲意书写:“总归你想要的,朕不能全都给你,却可以给你一样。”
“皇上。”年倾欢冷笑一声,幽幽道:“那臣妾请求皇上此时就赐死臣妾。要臣妾为后,只怕后患无穷。臣妾宁可就死,也不愿意成为大清的千古罪人。”
“你以为这样说,朕便会信你?”胤禛冰冷的声音,毫无温度。
这些年,年倾欢见惯了他这种眼神,这种语调,却从来没有一次是对着自己。没想到真的到了此时,心还是会疼的无以复加。按着胸口,年倾欢的脸色微微发青:“信不信在皇上,臣妾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你以为朕不想找回弘昼么?”胤禛抓起了手边的折子,扔到她膝边。“你自己看看。”
年倾欢想闹明白到底所为何事,皇上会如此愤怒。她迅速的打开了奏折,花容失色。那清晰的字笺一笔一划都是出自哥哥的手笔,哥哥竟然胆大妄为,以剿灭青海叛贼以及平息京中危机为功,要求皇上废后册封自己。
还说这么多年来,皇上的江山都是年家打下来的。如今隆科多已死,皇上只能仰仗年家的军权统治天下……
越是看,年倾欢就越是毛骨悚然。她怎么也不敢相信,哥哥竟然会糊涂到这个地步。加上她又在宫里做了手脚,以至于齐妃枉死,皇上怎么会不信他们这是里应外合。“皇上,臣妾并没有如此心愿,一切不过是哥哥的猜测罢了,您根本无须理会。”
“这么多年来,朕仰仗年家,才能有今日。年大将军的折子,朕如何能不在意?”胤禛的语气,丝毫也没有好转。看着面前依旧美貌华贵的年贵妃,心如刀割一样的疼。“朕宠着你,护着你,也信任你。许多年前就已经预料到会有今日的劫难,却还是一样的待你。倾欢,你太叫朕失望了。对你来说,难道做皇后真的如此要紧?甚至比与朕白首偕老更让你欣喜?”
“臣妾没有!”年倾欢蹙眉:“臣妾入王府侍奉的时候,皇上您不过是王爷。臣妾看中的是您这个人,是您对臣妾的情意,根本不是您的身份,不是您的权势与荣华。臣妾若想成为皇后,早就可以,又何必等到此时?”
“且慢。”胤禛打断了她的说话,简明扼要的问:“你若不想取代皇后,便告诉朕,到底弘昼在哪儿!”
微微愕然,年倾欢连连摇头:“皇上,臣妾并不知道弘昼的下落!”
“你还要欺瞒朕么?”胤禛好半天,才面前的挤出这句话。
“皇上,臣妾……”年倾欢好容易才忍住委屈,没有掉下泪来,可声音哽咽,很难说一口气说完。“臣妾并不知道弘昼的下落,更没有欺瞒皇上。”
“好。”胤禛冷冷的语调,叫人慑心。“你不知道,朕便告诉你。弘昼没有出宫,拿着令牌出宫的内侍监不知所踪不假。但是弘昼人还在宫里。就在你想方设法封锁的延辉阁中。就被拘禁在那常在宫中。那氏,从来都是你的人,朕没说错吧?你们主仆反目已久,不过是做给朕看的样子是吧?倾欢,你可知道,朕有多心痛。”
胤禛俯下身子,钳住她的下颌,愤怒道:“朕怎么也没想到,朕心口的这一刀,竟然是朕一向最心疼的人刺进去的。你对得起朕数十年的疼惜么?你对得起朕的一番情深吗?”
☆、第四百六十七章 :真相大白,含恨难平
没有抵抗,也没有挣扎,年倾欢保持着下颌上扬的姿势,以极为陌生的目光与君对视。“皇上觉得臣妾在您身边这么久,最终要的便是凤冠么?倘若臣妾真有这样的心思,就该及早请求您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将诏书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后的鐍匣之中,又怎么会造成今天的局面。皇上,难道臣妾直接求您成全,会比这样犯险作乱更难?”
胤禛的手有些软,失了力度。但指尖的僵硬与冰凉,并没有半点改变。“朕以为很清楚你的心思,但到头来,竟懵然不知。总以为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帮朕。甚至不惜与你哥哥反目,可朕的手上,竟然截获了不少你们暗通款曲的书信。倾欢,这你又如何解释?”
“臣妾不想解释。”年倾欢语调微凉:“皇上若是信得过臣妾,您不会这样质问臣妾。显然,您现在已经不信任臣妾了,那倾欢说什么,您都会充耳不闻。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我解释?”
“朕偏是要你说!”胤禛用力的松开手。
年倾欢受不住力,一个趔趄歪倒在地。“好,皇上想听臣妾分辩之言,臣妾解释就是。那信笺,是皇后唆使那常在所书,暗中送出宫去,交到哥哥手中。哥哥疑心想着为年家长久计,难免被蒙蔽了双眼。臣妾知晓此事,那是从那一日清早,哥哥着人送东西进来才知晓。于是臣妾警告那氏,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