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落芳华尽桃花》第322章


萧静好手起刀落,削掉一个契丹军的脑袋,咧开嘴角一笑,道:“撤退!”
众人听令,立即打马跟上,五千铁骑瞬间消失于绥县城头。
那晚,龙山挂帅,领八万军收复绥县,一场硬仗从戌时战到破晓,契丹将近八万军损失惨重,残余部队撤至云丹草原,绥县驻军三万整休,其余七万人行军至云丹草原格尔勒山西北部扎营,距契丹军营相隔不过一百里。
一连数日的部署交战和行军,军士们虽累却士气大增,新月族的王军此次虽不是主战阵营,却是功不可没,献计,打前锋,仅仅五千人转移契丹军视线,龙山才得以带领万军从后路攻进城内收复绥县,军中各将领也不再小觑新月族,两支队伍也出现从所未有的和谐。
捷报传至燕京,朝中一片欢呼,均道以此势下去,不出三月,定将契丹军赶出北渊地界。
不过战中两营却没有那么乐观,看似场场胜利,但兵员折损也不少,后方伤员无数,这严冬粮草消耗过大,伤员也难以扛过这寒冷天气,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收复的几县不仅要分去大量兵力驻守,百姓才安顿下来,征粮也成了一个问题。
凤来县,大通边城,数次被契丹攻入数次被收复,此地百姓苦不堪言,征粮是不指望,晋王还下令扣除军中部分口粮用来赈济百姓。
一行数人行在长街上,道路两旁的商铺还未恢复开张,时不时有伤员被送进城中庄园,整个县城呈现一片战后的萧条。
“草药运来了没?”斥尘衣双手拢在袖子里,时不时有过路的百姓向他点头,这个县他来了数次,县城的百姓几乎都认识他。
边将军的儿子,边书扬回道:“相临几个府的草药存货不丰,加上大雪后官道不好走,看来还要等几日。”
说罢,又道:“庄园已经人满为患,这天太冷,属下先送您回大营吧。”
正说着,几个百姓提着竹篮拎着鸡过来,先躬身行礼,递上手里的物品,道:“多亏了殿下,咱们凤来县的百姓才不用逃难,这点心意轻殿下收下。”说罢纷纷将东西往跟随的几人手里塞。
耶律清跟随斥尘衣多年,了解他的秉性,是万不会收下这些东西的,就算是她觉得殿下确实需要这些来补身体。
而边书扬却不知道,一看见这些东西眼睛一亮,忙不失迭的张开手臂拥入怀中,手中的鸡还没抓紧,就听斥尘衣一声喝斥,整个人便僵在了那。
一手抓一只鸡,嘴里还叼着一个装满鸡蛋的竹篮子。
斥尘衣黑着脸,耶律清红着脸忍俊不禁。
“你知道你收下这些东西,能换多少军棍吗?”
边书扬一脸委屈,想开口讲话,无奈嘴里叼着个篮子,只好伸着脖子让送礼的百姓接住,那些百姓哪里愿意接,忙忙摆手后退,嘴里还在不停念叨着要殿下收下。
边书扬急的满头大汗,瞥向耶律清求助,后者别开脸,躲到斥尘衣背后偷笑。
边书扬心中一急,张口就要叫,嘴里的篮子“刷”的一声落下,为了抢救一篮子鸡蛋,他下意识右手一捞,手里的鸡“咕咕”尖叫两声,腾的一下逃出了魔掌。
一时间鸡飞狗跳,边书扬救下了鸡蛋,腾空跃出去抓鸡,那只鸡机灵又敏捷,两只细腿一溜小跑,翅膀还不忘扑腾两下,鸡毛满天飞舞中,边书扬撅着屁股追赶不休,样子狼狈又滑稽。
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指着边书扬哄笑不止。
本是略显萧条空寂的长街,此时终于有了些欢声笑语,恢复了人气。
斥尘衣犹自拢着袖子,看着边书扬也不禁笑出了声,偏头对着耶律清道:“书扬还不错,认真考虑下。”
耶律清红着张脸别开头,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
燕京出事时她快马奔出大营赶往燕京,在第二日被边少扬追上,两人丢下马狠狠打了一场,那一架用尽了全力,边少扬也毫不惜力,几百招后将她制服,那一刻她只知道很生气很愤怒,根本没意识到曾是手下败将的边少扬怎么能在几百招内将她制服。
还记得他当时把自己箍在怀中,又是痛骂又是安抚,他说:“擅自出营罪当至死,你不在乎自己的性命我却在乎的紧,我二妹也一样被打入冷宫性命堪忧,若人人和你一样,什么都不顾赶回燕京,能起什么作用?只会给晋王殿下和我家二妹一案平添更多的罪状……”
后来才知道,边少扬在大通那几年,日夜练武夙夜不怠,目的只是不想让她看不起他。
她少时跟随斥尘衣十几年,都一大半时间在军营中渡过,上过无数次战场,沙场无情,拼的就是性命,所以只能让自己强势,从里到外将自己练就成钢铁一样的意志,也只有在斥尘衣面前,才不由得露出些女儿形态,但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而已,从不知道被人呵护被人在乎的感觉,在被边少样箍在怀中那一刻,她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好像老了,累了,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是女人,也需要一个避风的港湾。
耶律清将目光放到那个追着鸡的背影上,在想,会是他吗?
天黑前回到大营,监军账内已经摆好的饭食,筷子难插稳的清粥,几碟青菜和咸菜。
边少扬正欲告辞到帅帐中去用晚饭,眼睛扫向桌子上那碗粥,目光一沉,对着送饭的小兵怒道:“副将们还一人一个馒头呢,就这碗稀饭能管饱肚子?”
斥尘衣挥挥手让吓得发抖的小兵下去,掀袍坐下举筷用餐,淡淡道:“餐饭的量是因人而异,给多了我吃不下也是浪费。”
一边扒着稀饭一边看看还杵在一旁的边少扬,“去吧,吃完饭看看绥县那边的有没有军报传过来。”
边少扬往回走了两步,支支吾吾道:“方才那些东西……收两只鸡蛋也是好的嘛,您哪能成天到晚和军士们吃一样的食物……”
斥尘衣睇他一眼,指了指对面位子,示意他坐下。
喝完最后一口稀饭,斥尘衣放下筷子,看向对面的边书扬,道:“你喜欢清儿,知道她的来历吗?”
边少样摇摇头,目光中充满期待。
“耶律这个姓氏,难道你猜不出?”
边少扬惊然失色,却未接话。
“她是契丹人。”斥尘衣的眼神变得悠远,“救下她时,才十二岁,一个人在战后的尸体中找食物,那时她已经饿了五天,吃了我给她的一个馒头就昏了过去,将她带回军中,军医说她是被撑晕的。”
边少扬眸中显出疼惜,一个馒头能撑坏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听上去稀奇的很,但仔细一想就能明白,长期的饥饿和营养跟不上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导致虚不受补,胃就像气囊一样,缩小了后就连一个馒头的分量都难以承受。
“契丹八部为争抢地盘内乱凭生,有些小部落常年受欺压,加上那一年各部出兵攻打我北渊,大军粮草都是部落居民的口粮,就连牛羊都有被征收的,可说是民不聊生。”
“那他们还打仗?还抢地盘?不为百姓抢了地盘有何意义?”
斥尘衣淡淡笑道:“为何都说契丹人是野蛮名族?若不是为了百姓造福,那么打仗还有什么意义呢?”顿了片刻,见边书扬若有所思,便靠向椅背,等他领悟。
第七十五章 无题无题
边书扬想了半晌,突然一拍脑门,道:“我知道殿下的意思了,打仗是为护国,本就是为了老百姓,凤来县现在百姓都吃不饱饭,何况是那些鸡蛋和鸡,都是他们换钱养命的东西。”低下头道:“殿下,我错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再历练几年,你倒不会比你爹爹差。”斥尘衣用火钳拨了拨火盆里的炭,语气看似平淡,边书扬却是捏了把汗,语带试探的呵呵笑道:“这都是得我爹的言传身教,知错就改,有错认罚,绝无二话,永远以殿下为表率!”
斥尘衣瞥他一眼,语气虽然淡淡的,却让边书扬拧紧了一颗心,“为帅为将者,自己本身就是全军的表率,军人之气最忌心生怨怼,心里有了气还怎么指挥万军?败仗后生灵涂炭,苦的就是老百姓,你说,若两县没有失守,何至于一个鸡蛋都吃不起?”
帅帐里一片沉寂,只有火盆里炭火的声音噼啪作响。
边将军因燕京一案对皇上积怨,仗着手中二十万军权拖延战事,已至两县失守,足可安他个拥兵自重的罪名,但战事在即,若依法惩治大营主帅,势必要换帅,就犯了兵家大忌,军士们心生惧意,士气低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