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倾城,命不由人》第21章


“别……吵……快,摘上了……”她吃力的踮着脚,再拉长身子,指尖总算触到枝叶间那颗孤零零的橘子。
她好像,总喜欢给自己找些事来做……
“马上,就好……”
她眼里只有橘子,宫人眼里只有她,紧张着随着她踮起了脚。
这一幕莫名的好笑,眼见她摸到果子,我飞身跃起抢先摘了去。
昭阳站在枝头晃了晃,险而又险的抱住树干,俯视着地上的我,“公孙奕,你抢我橘子!”
我挑起眉扬了扬,她瘪了瘪嘴顺着树干下地,红裙粘了些许树皮。
她拍了拍,摊开手道:“给我。”
不知怎么的,她模样憨态可掬,禁不住叫我年少活泼的性子活络过来。
我不疾不徐剥开果皮,在昭阳不断睁大的眼里,送了瓣果肉到嘴里。
酸!
我稍稍蹙眉,故作镇静放在她手里,“试了没毒,你能放心吃了。”
“谁说我要吃!”昭阳鼓着腮帮一脸怨气。
“相国大人,殿下与太子殿下打赌输了得摘下这颗橘子。”此时一旁老嬷子解释道,我瞧着那剥开皮的橘子有些无所适从。
“这可好。”昭阳垂头丧气,我想为她抚平下撇的眉梢,她已露齿而笑,“公孙奕,你得给本公主赔罪,否则,我把你交给太子哥哥。”
这丫头,我说什么好?
从前我深谙百姓水深火热,当中书省的奏折一封封落在我手中,我方知国之将死,如今不过困兽之斗。
“陛下,臣斗胆谏言,洪涝不止万民不安,长此以往江山势必形如枯朽,臣望陛下……”
未央宫中,我俯身站在崇明皇跟前。还不等我说完,崇明皇截了去,“这事便交由爱卿,朕乏了,退下吧。”
一句乏了,他连治国之策不闻不问。
“什么东西!”归府的我怒不可遏,狠狠砸了烛台。
崇明帝醉卧美人膝,可想的多少人饥不择食,就京城脚下竟发生吃糠噎死的悲剧。我半晌走遍了户部,礼部,两府官僚搪塞之词无非是国库空虚,明哲保身。
“大人,恕奴才直言。大人心怀天下,博学多识,意欲为百姓解忧,必先掌权在握。”
朱戟一语惊醒梦中人,右丞相成日周转崇明帝身侧阿谀奉承,我虽掌三省六部不过虚名。与其纸上谈兵,不如竭力而行!
“朱戟,府中值钱的细软全卖了去。”
有钱能使鬼推磨,恒古不变之理,朝中多是酒囊饭袋,给些好处便摇尾乞怜。
“这云纹锁就不必变卖了。”我从朱戟收拾的包袱里抽出一只锁,锁是纯金锻造,纹络细致,拇指大小略显秀气。
这东西给昭阳,她约莫会喜欢。
“大人,可有喜事?”
朱戟目光带着深意,我才发觉笑了。
“多嘴。”
我板起面孔,云纹锁藏入怀中,贴着心口。
“昭阳。”
喃喃念着她名号,昭阳……昭阳,她真真如朝阳般,一颦一笑如拨云见日驱散阴霾。
然而,她是崇明帝的女儿。
第五十二章: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六)
ぃГZ
一晃多日,我时常亲自登门拜访朝中显贵。
昏君之下多奸臣,我从朱戟口中听闻,朝堂之上原是有几位清廉贤臣,只可惜,君王不理朝政,纷纷请归乡野了。
我自诩非贤,也未妄想过受崇明帝赏识,身在其位为其事,做到该做的本分。
一来二去,确是处理两桩棘手的事。
一是荆门水患,二是东郊悍匪。
不过举手之劳,谁知百姓感恩于心,竟是联名上书请愿,请崇明帝任用贤臣。折子终是落到我手中,崇明帝日日荒诞,我已于御书房批阅奏章数月。
“这是什么?”
不知何时,昭阳脚步如猫站在我身后。
我回头温温一笑,顺手丢在桌案一头,“没什么,昭阳你怎么来了?”
“闲得。”昭阳盘膝而坐,盛夏青衣称着她娇嫩的面容愈发清新怡人。
她并未察觉我在看她,拨弄着奏折道:“公孙奕,你可真奇怪,你口口声声唤本公主名号,就不怕本公主生气?”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我嗅着她身上淡然的香,眼里酿着愁苦。
如若她是平凡人家的女子多好,只唤昭阳,而非帝王千金。
“说的也是。”她咧了咧嘴,装模怪样道:“你是没见着宫娥嬷嬷,一个个公主殿下长公主殿下短,当我是三岁稚童般护着,烦都快烦死了。”
“你来我这避难?”
“嘻嘻,你要是愿意让我避,我每日来这御书房陪你。”她贝齿如编笑着,案头熏香氤氲,娇俏模样不真不切。
我不知如何作答,翻开奏折,情绪复杂而纠结。
时常我会去见阿姐,也时常驻步宫中寻觅她身影,岁月荏苒,她仿佛占据了我所有心神。
“大人,护国公造访。”
护国公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崇明帝不早朝,官僚之间碰面次数屈指可数,而护国公年事已高,直至我叙职相国半载也未曾见过。
“请至厅堂。”我左右思量,还是相迎妥当。
护国公乃是两朝元勋德高望重,能封后加爵至今,势力不容小觑。
一无背景二无实权,我在朝中结交的不过泛泛之辈,侯爵一脉没必要深交。
白善堂花甲之年,两鬓花白,坐在椅子双眼精光烁烁,不难猜测健朗之时必是叱咤风云人物。
“臣公孙奕见过国公大人,不知国公大人为何深夜到来?”我淡淡扫了他一眼,不咸不淡的言语。
白善堂阴冷一笑,“看来公孙小弟是不待见老朽?”
不怪他这么问,或许旁人见他多半会喜不自胜,我过于冷淡。
“国公大人身份显赫微臣哪有不待见之理,国公大人莅临寒舍,蓬荜生辉。”奉承话,我会的也不少。
“好,蓬荜生辉。”护国公索然无味的拍了下腿,“老朽这人不喜欢文人那一套,你我都是明白人,当今朝堂内忧外患,老祖宗打下的江山,危在旦夕啊!”
我稍稍一怔,看不出这白善堂还是个心系天下之人!
“微臣竭力劝陛下收心,成果微乎其微。”我也是无奈,崇明帝不折不扣的烂泥扶不上墙。
晋朝百年前那也是威震四海的盛世王朝,自王位世袭到崇明帝手中已虚有其表败絮其中。
“哼,哪是微乎其微,怕是充耳不闻吧!”白善堂一语点破,倚着靠背道:“老朽往白了跟你说,择明君而立是迟早的事,这些日子,老朽瞧你是根好苗子,就不知有没有魄力胆识!”
第五十三章: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七)
ぃГZ
“护国公拿微臣打趣呢?”我神色不由严肃,择明主而立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就白善堂破天大胆方能脱口而出。
“你若是胆小如鼠,大可将这话状告到陛下跟前。”白善堂摆着一副谁人奈我何的霸气,我不得不再度审视他的话语。
我思沉许久,笑了,“国公大人,诸君尚在,皇子众多,您为何独独寻微臣来?”
“上梁不正下梁歪,储君叶承较之陛下有过之而无不及,二皇子身残,三皇子懒散,全是不中用的东西!”
白善堂这番话要是被崇明帝听了去,大概一刀砍了他的心都有。
我暗自冷嘲,朝臣如此抨击一代君主,可想而知崇明帝是有多招人恨。
“不瞒国公大人,微臣无心江山。”
江山何用?能有江南好?
白善堂眯了眯眼,似在揣度我话中真假,片刻之后他哈哈笑起来,“好你个小子,滴水不漏,不厚道!不厚道啊!”
旋即,他侧了侧身,俯身交耳道:“你要是有那贼心,老朽也没个别的能耐,七十万兵马门生遍布朝野,用得着老朽只管开口。”
七十万兵马……
我心里‘咚咚’两下,续而更是谨慎,“国公的人为何找上在下?”
既是有谋逆之心,凭他的实力更朝换代不是难事。
“哈哈,放眼朝中也就你为政事忙前忙后,看得出你心系百姓。而老朽年事已高,治国有心而无力。”
我疑虑诸多并不接话,他拂去了茶盏嫩芽,徐徐道:“老朽并非无私圣人,膝下唯有一女,咱俩结一门亲,七十万兵马任你调用如何?”
促膝长谈到此刻,他的用心我算看了个通透。
意欲称帝而力不从心,为保后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