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谋天下》第245章


如周绎所料,此役果然告捷。燕军上、下两路死伤均过三万,中路军伤亡虽小,确是独木难支了,堪堪又退了五里。
此时东风正盛,为防燕军行火攻之计,周绎并不穷追,也不肯逼得太紧,容着两军的距离又拉长些。燕军如今怕是已军心涣散,不如趁此时机教魏军略作休息,自己尽快想出个一举擒敌的好计策,捉了武承思来也就罢了。
若得天佑,甚至可以一鼓作气灭了武承思的军队,直接攻向临水,夙愿便也达成了。
然而周绎苦思两日,竟仍无擒下武承思的好计策,正一筹莫展之际,忽然从镐城传了周道昭的旨意来。
随着周道昭的旨意同来的,还有帅众投奔魏国的阳楌。
周绎不知究竟,心中却隐约觉得不对,只得试探问那差官是否要请周绰等人同来。
“依照国主的旨意,旁人倒不必了,”那差官语气平淡,让人猜不出根底,“公子只请三公子与两路先锋将军便是。”
待人来时,果然便如周绎所料,周道昭指派阳楌做先锋官。
“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只等休整几日便主动出兵,”周绰笑道,“兄长这两日怕就有破敌良策,届时也便不分先锋后盾,一举歼敌也就是了。依我看,这先锋官竟大可不必用了。”
“三公子此言似乎有些道理。”差官低眉顺眼,语气却不见那般谦卑,“国主的旨意臣已传到,行军打仗的事臣不懂,也不宜置喙,二位公子与各位将军商量便是,用不用得着这先锋官,臣不懂,也不必知晓。”
周绎心中一凛,忙将话头接过,只说待确认如何布阵行军,再定这先锋官的位置,接着让人招待差官休息一日,命两名亲兵次日一早将人送回。
“微臣不敢。”差官躬身长揖,道,“此行有宫中卫士护送,且往西行一路最是平安不过,不敢劳烦二公子。”
周绎心中冷笑,嘴上却仍旧客气了几句,总算打发了他。
是日晚,周绎稍稍款待了阳楌,回到自己帐中便立即让人请周绰来。
周绰进门,将旁人都遣了出去,见帐中只有他兄弟俩时,终忍不住开口:
“兄长倒说说,如此否太过狠辣了?”
周绎闻言只是一声冷哼,半晌一个字也不说。
周绰见状,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片刻后又道:
“不瞒兄长,因那阳楌是筱儿堂兄,与我也算是少时便相识,他人又极和善老实,我对他终究是不忍心的——况如今咱们也用不着这一计,何苦做得这般决绝无情呢!”
“你当我不知么?”周绎苦笑道。
周绰一时开了口,却不知要说什么,竟硬生生地把嘴又合上,闷了一肚子气。因心中急躁,周绰忍不住踱了几步,良久才咬牙道:
“你我便将计策定了,不要这个先锋又如何?”
“就怕那些将军早同父亲一样心思,单凭你我,拗不过他们,即便不做先锋,终究还是要出去的。”周绎皱眉道,“除非不让他出去,否则终究不在你我掌控之内。”
“那便不要他出去罢了!只说他从未行兵打仗,让他于营中观战,可否?”周绰急问道。
周绎却不说话,只挑眉看着周绰,忽然叹气道:
“营中便妥当么?”
周绰语塞,杵在那里半晌,蓦地恨恨跺脚,说了句“我这就把他送走”,转身就要出去。
“回来!”周绎冷冷道,“你倒告诉我,是往东送,还是往西丢?”
周绰闻言颓然,跌坐在手旁的椅子上。周绎也不多训斥,紧锁着眉,想着眼前的情势,若有个破敌的良策,再将阳楌一直带在身边,或许能救他一命也未可知。
只是他如今心乱如麻,要说破敌之计倒是有,可若想连阳楌一并守住,让那群将军略让一步,周绎一时也想不出个十全的法子来。
第二日一早,一众将军便聚在周绎帐中商议对敌之策,无论是哪个计策,阳楌竟俨然都将派上十足的用场,竟是避无可避了。周绎心中苦笑,若非营中也不牢靠,还不如打折了阳楌的腿,将他丢下养伤呢。
众人计议一日,因彼此暗中周旋较量,数个时辰竟无所得,只得各自回去休息。
阳楌躺在帐中榻上,久久不能入睡。
☆、第三三三回 英魂销
那周道昭的用意,阳楌原本也猜得出几分。
今日再见到周绎兄弟费心与众将周旋,更证实了他的想法。若说之前只是猜疑,如今他心中倒是明镜一般了。
原以为周道昭贤名必非虚传,这才举族投奔,哪料到周道昭是这样狠辣之人,又有谁会想到他阳楌要落到今日这般境地?
倒为难了周绎与周绰。
然而死生之于阳楌,似乎并没什么区别。族人如今都已安居,母亲弟妹也过得甚好,虽阳槿的亲事未定,然临出镐城时,周道昭曾暗示不会辜负他今日牺牲。
以周道昭之城府,想来槿儿与周绍的婚事不会假。
杺儿今后背靠大树,该也不差。
至于阳枍,如今寄人篱下,当也学得会收敛,有周绎等人看着,想必会越来越好的。
而知道父亲自尽真相的自己,本就无法面对母亲与弟妹,这一遭换来众人安稳、天下太平,也算不枉了。
虽觉自己看得通透,阳楌还是几乎一夜未能睡着,只迷糊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天明,匆匆洗漱过,又往周绎帐中去了。
周绎当真奇才,想了三个破敌之策,个个儿都能把阳楌带在身边。
阳楌不肯苟且,只愿死得其所,竟只好浪费了周绎、周绰的一片苦心,主动请缨诱敌,利用高阳传人的身份动摇燕军军心。
魏军众将多半欣然赞同,只有寥寥几人与周绎同心。
周绎全记在心里,却不好开口再劝阳楌,还是周绰忍不住,再三出言阻拦,意欲说服阳楌,怎奈何阳楌早拿定了主意,又如何劝得动他?
忽外头有士兵来报,燕军似乎又要后退。
“可是有人驰援?”周绎忙问探子道。
“三十里内,并未见燕军援兵。”
周绎沉吟不语。
燕军军心涣散,若非有把握,不会做出退兵之举。此举要么是诱敌,要么是与援军汇合或呼应。
如今两军对峙之地为牧野之地,方圆百里空旷一片,断没有个能让燕军设伏之地,武承思下令军队后撤,十之**是有援军要来了。
众将纷纷议论,也都如此考虑,唯恐武承思有援兵来到,齐齐请周绎示下,望立即出兵。
阳楌跟着请愿,言辞恳切,面上明摆着一副要赴死的态度,魏国一众将领又顺水推舟,交口称赞阳楌的主意不错,竟令周绎再无法替他说话,只得含恨应下。
众将遂了愿,又惦记着即将出兵,最终商议定计策,得周绎令后便各自出去。
阳楌走在最后,临出帐前只说得一句“望陈理兄替弟照顾家母及弟妹”,便头也不回地出去了。
周绎、周绰并不知阳楌早困于双亲之间,原就无心求生,此时心中大事已经放下,乐得再卖周道昭一个大大的人情。他二人只当阳楌退无可退,深恨不能挽救他性命,还未出兵就有哀兵之气,及到了点兵时,便连魏**中小卒看了都莫名被鼓舞。
阳楌首先战死,魏军中有人嚷着要替高阳国主报仇,却并未能乱了燕军军心。
魏军如今余下的人多半是跟了武承思多年的,哪里会为了个阳楌就乱了阵脚?凭你喊些什么,便是武承思死了,只要没有军令,只要战鼓未停,他们也势必会战下去。
周绎等人早知道阳楌之死不过是个幌子。
周道昭要动摇的何曾是军心?旨在民心罢了。
索性燕军如今乃是强弩之末,人数上又远不敌没怎么输过的魏国,这一仗足足打了三个日夜,魏军伤亡不小,却终是大获全胜。相比之下,燕军几万人里死伤竟过半,余下的均被生擒,魏军则不过折了万余人罢了。
武承思被生擒。
周绎令手下人善待武承思,众人都是沙场征战的汉子,对这个年少有为的将军本就十分尊敬,竟不消周绎吩咐,对其十分客气恭敬。是夜魏军终于睡了个好觉,次日一早,周绎便令人请武承思到自己营中。
帐内独他二人,也不知究竟谈了什么,一日夜过去,翌日清早,周绎便下令鸩杀武承思,并将其尸身葬于牧野。
经牧野一役,周绎面庞愈发冷峻了。周绰话也愈少,凡事均不多问,于战事上用心却更胜从前。
阳楌的死讯先传到镐城。
高氏怔了大半日,一动也不动,同她说话也不见有什么反应,更不吃不喝,连泪也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