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233章


们这些大男人都厉害。
燕然继续指着地图说话:“益王他们过去之后,我们还要定期派人去查看,若是合适,就派遣官员过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益王肯听话,就让他寿终正寝,若是敢有非分之想,哼!”
“皇后娘娘英明,臣想,益王能有活命机会,肯定会乖乖听命的。”
“大家既然觉得本宫的提议可行,那就商量下,看看该如何实施最好。”
几个人对着舆图,最后决定,先把益王府的人都送到西南去,交给郑芳,赵弘昆愿意缴械,他们家团聚,继续往南,流放岭南,若是不肯,那就尝尝郑将军的火铳和大炮的滋味。
“谁去说服益王?”宝麟问。
“臣愿往!”宗正赵柄罡上前步,对宝麟拱手行礼。
“好,宗正大人,你去也比较好说话。”
宝麟摆手:“拟旨,废了益王的王位,废除益王妃的诰命,还有益王世子爵位,益王世子夫人的诰命,赵弘昆的官职,等宗正大人从益王府回来,再说。”
“微臣会儿去,先把圣旨宣了,再和他谈话,西北给披甲人为奴,还是下岭南,让他自己选。”赵柄罡说道。
燕然看到儿子的小脸显出疲惫,就让他们继续商议,自己和儿子先回了内宫,
这段时间,王府的大门由西山大营派人把守,任何人都不得出入,连米面蔬菜都是外面买好送进去,至于益王府的人,平日里养尊处优,这些才买能不能满足要求,就没人管了。
宗正大人拿了圣旨,又持有太子印玺的凭信,才进了益王府。
益王听说宗正来了,让人搀扶这,跌跌撞撞跑了过来:“宗正大人救我——,宗正大人救我——”
赵柄罡开口:“我就是来救你的,且莫慌乱。”赵柄罡比益王低辈,爵位又低,竟然自称我,益王便觉得大为不妙,眼泪下子就流了下来:“你是不是来赐死我的?”
他年纪大了,这段时间被关着,脸上的胡子老高,赵柄罡也有些恻然。但想到益王的所作所为,赵柄罡又沉下了脸儿——益王落到这个地步,是他活该。
“圣旨到——”赵柄罡身边的宦官,帮着呼喊。
“皇上不在,如何能有圣旨?这是矫诏!”益王不服气地喊道。
“对你的处置,皇后早就请示了皇上,刚才我们已经看到皇上的手谕,你就别折腾了。”
益王妃带着益王世子夫妇过来,跪在益王身后听旨,见被剥夺了封诰不说,连宗室的身份都保留不下来,呜呜地哭起来。
“你们还有脸哭,这样违法犯上的事情都做下了,别说废为庶人,押到菜市口砍头也不为过的。”赵柄罡道。
“宗正大人,宗正大人,求求你帮我们说说话吧,好歹我们也是太祖骨血啊——”益王世子哭着道,他倒是真的没有做错什么。
不,他只是没有规劝父母和儿子,要好好遵守朝廷的律法,但他本人,没做什么坏事,现在却要承受这样的惩罚,自然觉得格外委屈。
赵柄罡见火候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我也不是没有为你们求情,但你们也知道,这个罪行有多大,皇后娘娘算是很宽仁的,才没有下令赐死,只是流放是免不的。”
益王听,禁不住抬头,眼露出丝希冀之光:“流放哪里?”
“去北疆给披甲人为奴!”
“呜呜——还不如赐死呢——”四个人哭做堆,益王妃年纪大,身体不好,已经歪倒在地,晕过去了。
赵柄罡这时才又说了句:“你们不想去,还有个选择。”
“快说,快说!”益王眼泪鼻涕挂在胡子上,丑态百出。
第三百章 发人深思的笑话
从江南回来的几个官员,还在等朝廷给委派新差事呢,早朝散后,很快就听到了消息,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时拿不定到底是顽抗呢,还是乖乖写请罪折子,犹豫之间,有人摄于朝廷威压,选择自保,有人觉得和益王府关联较深,绝不可能善了,就派了人去给赵弘昆报信。
没想到竟然抓到了十几个送信的人,牵扯到七个朝廷大员,宝麟在朝堂上发了脾气,众大臣低头哈腰听小孩子训斥,个个都觉得脸面无光,同时,深恨同僚不争气,居然为钱失了气节。
接下来,大理寺和刑部就特别忙碌,抄家抓人,监狱里人满为患,户部的库房,也珠光宝气,堆了好几库房的珠宝玉器、丝绸锦缎。
吏部郎金立先被判斩监候,在大理寺大堂上哭着说:“益王送给我的金银珠宝,直锁在我妻子的库房里,不敢往出摆放,对我来说,点用也没有,倒是让你们拿来给我定了重罪,呜呜”
大理寺庭审的卷宗交给内阁,方以涵把这段话念了出来,惹得众人大笑,燕然听说了,干脆让翰林院派人把庭审经典言语摘录出来,刊印了给每个大臣都发了份,希望能起到警示作用。
朝廷上,所以的官员都拿着本白封皮,上面印着个大铡刀和滩血迹的小书,无语望天,哦,不,他们不敢望天,只敢望着地,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读书考试,高举金榜,然后出仕为官,成为朝廷重臣,没有人是轻轻松松的,好不容易出人头地,本宫希望诸位能够珍惜上天给予的福分,好好把握,千万别眼皮子太浅,拿了别人吃了别人,不知不觉间,就被骗上了贼船,到了事情败露的时候,自己悔不当初,妻子儿女甚至父老双亲,都跟着受连累。”
“臣等谨遵皇后娘娘教诲!”众大臣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表示道。
燕然觉得,男人在外面把握不住自己,跟老婆孩子也有关系,她又让翰林院编制个小册子《忏悔录》,专门讲述些贪官妻子子女的故事,然后,命令吏部,今后所有官员派遣时,都发上本,让他们拿回去给女眷。
开春之际,耶律津又纠集了几万兵马,向北疆发起了猛攻,前次,他还是为了侵略,这回,却是为了面子而战。
护国公的身体已经大好,他打仗还是比皇帝有经验,现在,又接受了新式武器的战法,和皇帝配合,昊天军越发如虎添翼。
北国的兵也不是没进步,耶律津自认找到了对付火器的新办法,这场战争,进行地异常惨烈。
燕然和儿子在京城,却对此无所知。
皇帝以前,总是天天把战报送回京城的,但这回,他真的怕妻儿太担心,只秘密送信给卫国公,让他扩大军校招生,并且,加强京畿道的防卫。
战争开始时,卫国公就接到密旨,他悄悄招了五万人马,放在北方的个大山,然后派了即将毕业的数百个士官兵和将官,去训练新兵,同时,威远侯也赶制出大批火器,给这支新兵上了最好的装备。
如今,这个新军,已经初现峥嵘,卫国公把他们布防在北疆和京城之间,然后给皇帝和卫国公写信,希望皇上能退到第二防线上来。
卫国公的信到北疆,正是战事最酣的时刻,护国公面强行把皇上送走,面亲自披挂,准备上战场。
他总是这样身先士卒,才让自己率领的军队更有凝聚力,但这样也最危险。
鼎新帝似乎猜出了护国公的打算,他给去年指挥埋伏战的小将黄维留了密旨,让他关键的时候阻止护国公,并且,负责出击作战。
护国公这才没有冲在第线,但他的精神,感动了整个北疆军人。
胡人,有人对火药特别感兴趣,汉人的很多书本上,也有如何配置火药的方法,没想到个冬天,他们也试制成功,虽然没有大炮火铳,但他们学会制作炸药包。
耶律津总是晚上偷营,而且放弃他们的骑兵优势,选择道路崎岖的地段,爬到长城脚下,放炸药包,这给北疆军极大困扰。
护国公认为味死守,不是办法,原来皇上在这里,他束手束脚,唯恐出了岔子,现在把皇上送回去了,并且,北疆和京城的第二道防线又得到了极大加强,他终于可以主动作战了,也可以去偷袭耶律津的老窝。
耶律津根本没想到,昊天的还有这样的元帅,敢偷袭他的军营,而且,昊天的火铳射程进,射击次还得装填弹药,最不适合晚上作战,他对晚上的防御,就没那么在意。
护国公真胆大,居然只派了五百来人,从防线的西边偷偷进入,然后,百里奔袭。
带队的是新军将官学校毕业的王鸿举,这个家伙身高足有六尺余,膀大腰圆,天生神力,但行动起来,却十分敏捷,而且胆大不怕死,是个天生的优秀军人。
王鸿举的马,也是千挑万选,比般马匹耐力的体力都高很多,他们用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