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未婚夫射杀之后》第109章


夏殊则神色微凉地睨着他。
高胪心神一凛,立即拔剑上去助战。
耍宝的艺人们将东西背了起来,乱纷纷地到处抱头鼠窜。
小少女卫绾也被人潮冲到了外头,到处都是高她一头的大人,她一时也不知上哪去寻自己的哥哥,急得直跺脚。
而这时深陷黑雾之中的卫绾,却疑惑地“啧”了一声,她大概想了起来,后面发生了什么。
真是天意不凑巧,偏偏教她一头撞到了那个孤高卓绝的少年怀里。
于是卫绾认错了面具,又见人拎着狼牙棒上来围殴,于是,她拉着夏殊则的手便飞奔起来。
如御风一般穿过拥挤的人潮,朝着外面跑去。
软软的小手,带着丝丝凉意,固执地扣着少年的两根手指,拼命地将他往外拽。
兵荒马乱里,卫绾读出了少年心里的错愕,是的,这于太子殿下而言看起来何其荒谬。一个小姑娘一跤扑到他的怀里,还自来熟地喊了一声“哥哥”,不待人反应,拉着人便跑。
最荒谬的是,这个以为此情此景已经足够荒谬的少年,竟然没有如以往一样不解风情地甩开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姑娘。
可以肆意地奔跑,在熟悉的洛阳城中,因戴上面具,便不必再顾忌任何人的嘴脸和目光时,是何其畅快。冷风挂在脸上,吹得人格外清醒些,夏殊则知道自己正做着什么,也知道,这个女孩儿只是认错了人,他只是纵容了自己少顷,没有出声喝断这样的尴尬。
直至跑出了包围圈,跑出了敌人的追捕,小姑娘拍着胸脯,气喘吁吁地抬起了头来。
面前立着一个清瘦的如俊竹玉树般的少年,鸦青衣衫,身材高挑,比她阿兄卫不疑要高半个头呢!
小卫绾傻了,哑巴了。
她呆呆地看着面前的人,脸颊涨得像身后两团高高挂起的红灯笼。
“你,你是谁啊……”
作者有话要说:
夏夏:你未来夫君。
第 84 章
小卫绾一双圆如水杏的剪水眸子娇憨而清澈; 香腮如雪,娇喘微微; 又尴尬又错愕地盯着他; 卫绾在一旁看着; 莫名地感到有一丝心潮起伏; 和小小的激动。
人散如流水; 团团的灯笼彩光; 将少女的身子细腻地包裹着; 掩饰了她的羞涩和颤抖。
小卫绾才发觉自己还攥着人家的手呢; 忙不迭松了,在自己腰间擦了擦,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我或许是认错了人,我这就找我哥哥去。”
她跑出了几步,忽然又回头; 诧异地望着那少年。
夏殊则还立在灯火烂彻的原处; 修罗鬼面底下隐隐露出一角下颌; 线条是漆黑的,但隐约可见冷峻; 卫绾惊讶地说道:“你的手……好像受伤了。”
她方才就感觉到了; 少年的掌心是红肿的,碰一下便会让他不自然。
像是做功课不努力,被爹爹还是师傅拿戒尺打的。
高胪帮着卫不疑解决了市井流氓; 两人一同走来,卫不疑自她身后唤道:“阿绾; 回家了!”
方才被高将军语重心长地警告了一顿,卫不疑是不敢再惹事了,今晚算是运气好,碰上一个横空出世的游侠,三两下替他解决了危机。
小卫绾被催得紧,也不敢再和外男多说几句话,慌忙地从腰间将那香囊摘了下来,往那少年手里一塞,“我奶娘怕我受伤,在这只香囊里头装了些药材,你拿去敷吧,算是我赔罪了,对不起。”
少年的面具底下,眉眼漆黑,掠过淡淡的恍惚之色,抬起头,那穿过人海的娇小的身影,已飞快地湮没在了洪潮之后。
黑雾里的卫绾眼睛不眨地旁观着。
那会儿她还太小了,一见钟情没有钟起来,她能读出殿下心里的触动不太大。那么,或许后面还有几次交锋?
夏殊则将鬼面摘了下来,露出微微凹着眉心的秀逸奶白的面容,带着三分稚拙、七分峻厉,不怒而威的眸子,教人不敢迫视。摊手,掌心卧着一只淡蓝色的云纹香囊,看品相,是宫中之物。再联想到方才高胪所言,不难猜出那姑娘是谁了。
“主公。”
高将军扰人风月地打断了他的思绪,卫绾看见他防备地将手收回了袖中。
于是那只香囊便被妥帖地藏了起来。
卫绾那时又怎能知道,一次无心的相逢,会给自己埋下了如此巨大的一个隐患?
夏殊则的手掌被皇帝打得红肿了,他心中烦躁,一气之下出宫夜游,才有后来的事,回宫之后,皇帝又发了一通雷霆,将太子传到广明宫去数落了一通,数落的时候,楚王便在一旁看着热闹,吃吃地压低了声音笑话他。
皇帝皱眉,最后说道:“心性不定!朕看看,是要给你指一门婚事了。”
卫绾藏在黑雾里,躲在广明宫一隅听着殿下心里的排斥和厌烦。他跪在皇帝的龙案前,眼睑低垂,长睫如鸦羽,一声不吭的,面上瞧着恭顺,实则对皇帝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其实是半个字也没听进去,更加不知道皇帝一时兴起,给他定了哪家的姑娘当未婚妻。
末了,皇帝问:“你不说话,便如此拿定了主意。”
夏殊则淡淡道:“可。”
一旁听话的楚王笑意凝住了。他心知肚明,皇帝选的这个未来太子妃,家中的势力威望,不在洛阳薛氏之下,如此天之骄女赐给夏殊则,不是对这个新立了不少战功的太子如虎添翼么?这万万使不得。
一个对婚事漫不经心,一个则是听者有意,开始了思量。
没过两个月,便传出了那女子香消玉殒的噩耗。
皇帝大为震惊,又将太子传到广明宫发落了一通,皇帝不知受了什么人蛊惑,竟荒唐地一口咬定,人是夏殊则所杀,杀机则是太子对这桩赐婚心有不满。
卫绾觉得这荒唐透顶,但皇帝偏偏就信,还“仁慈”地罚了太子禁足三月,不得出入宫闱。
倒是禁足的那几个月里,夏殊则无比地清闲,他日日锁在东宫足不出户,夜深人静时,放下竹简,偶尔地瞥见床头一角坠着的一只蓝色香囊,目光沉静而悠远。收拾床褥的韫玉终于发现了不寻常,那坠在帘钩上的香囊确是宫中之物,但却是宫中女眷才会佩戴着的,何况这上头的兰草纹理,绣得独树一帜,实非凡品。
作为眼线和细作,韫玉的眼力自是一等一的,她想了片刻,当即认了出来,“殿下,这不是薛夫人的香囊么?”
以往常见薛夫人佩戴兰草纹理的香囊,韫玉是个姑娘,心细如发,对些许小事也记得很是清楚。
案牍之后的人慢慢抬起了头,蹙眉。
韫玉又道:“前不久,卫大司马的夫人领着家中的几个姑娘来宫里来,薛夫人大喜,便给三个姑娘一人赏赐了一只。”
夏殊则并不好奇,只是那时候少年隐隐约约如被戳中心事,起了一种莫名的羞恼之感,他自尊心极强地故作不在意,道:“是么,拿去扔了。”他一向厌恶薛夫人,这点韫玉是知道的,这个态度才是正常的。
于是韫玉颔首,将那只香囊摘了下去,轻手轻脚地拿出去预备扔了。
藏身在黑雾里的卫绾瘪了嘴唇,想道我送你的东西,你便这么不珍惜啊。
不知道韫玉扔在了哪儿,卫绾面前的画面一转,便转到了另一个夜里,殿下将那只纹丝不动地装着原来那些药材的香囊藏到了枕头下。卫绾惊疑不定,怎么又捡回来了?虽说做工好,也并不值得吧。
香囊的事很快告一段落,没人再提过,转眼又是一年上元节。年关将近时,才冒着风雪从居延归来的太子殿下,披着玄色锦裘狐绒,红绳绑着长发,与高胪策马出宫闲游。
光影如织,少年意气风发。
到了人多处,两人不约而同地下马,夏殊则牵着马缰走入了闹市深处,对着货架上一排面具看了片刻,高胪立刻道:“是了,一会儿姑娘们出了门,又该堵得咱们寸步难行,主公稍后,我这边去买两张面具过来。”
归来的高将军,右边眉毛上已多了一条小拇指长的刀疤。他走到店里,随意买了两张面具,让主公挑个喜欢的,夏殊则微微蹙眉,“孤要那个鬼面。”
“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