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女驯夫记》第92章


周侍郎当时一副受宠若惊地模样,回到府中就把文萃叫了来,大发雷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回家之后怎么敢只字不提?!你如此蠢笨,进了东宫,别说给周家添福,不给周家惹祸我就要天天念阿弥陀佛了!”
一边把她禁了足,一边立刻请了宫中出来的老人到家来教她规矩。又拘着家人不许在周夫人跟前透露半句。怕她这糊涂人疼惜女儿又闯出什么难以收拾的祸端来。
一向顺风顺水惯了的文萃被这晴天霹雳震得失魂落魄,日哭夜哭。太子已经年过三十,自己却刚满十三!就是嫁去做太子妃自己都嫌他年纪太大!何况什么良娣、良媛,说穿了不过是身份高些的妾罢了!就是将来能进宫封妃,又怎么样?就像父亲说的,自己这么蠢笨,进宫……一想到这个,文萃就觉得自己还不如当初就被那条蛇咬死!
然后她就想起英姐儿来了。如今四哥四嫂在苏州,四嫂上次救了她,这次,说不定也能救了自己!自己要是呆在家里,便是死路一条!
决心定下,文萃出逃的事倒没费太多周折,实在是家里谁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她能有这样的胆子,毫无防范。
她打听得四嫂派的人跟着三哥收购了足够的货物,就要乘船回苏州,便自己画花了脸,穿上丫鬟的衣裳说是四小姐发怒打发了回家去。就这样正大光明地拿着包袱出了门,到了码头说是周三郎的丫头,老家在苏州,要回家探亲。
章明虽然觉得古怪,可是她手里拿着周三郎的信,信上还盖了周三郎的印章,便让她们上了船。这封信倒是真的。她哄周三郎说自己的丫头要去苏州,让周三郎写的。
船行到半道,章明才发现她是周家的四小姐。可回去也说不清楚了,只得硬了头皮往苏州带。这事信中也没法说明白,索性一字不提。
英姐儿听了揉了揉脑袋:“四妹妹,你真是太看得起我了,我能有什么见识,就能救得了你?”
文萃却嘟着嘴道:“你连火都敢放,连蛇都敢杀,我不信你没法子!好嫂子,我求你了!我不要嫁到东宫去!”
东宫……立太子?英姐儿皱着眉头,心里模模糊糊地飘过一个想法,吓得她立刻站起身来:“四妹妹,你先歇着,我……去上个净房!”
英姐儿逃也似地跑了出来,猛力地敲打着宋先生的门,香萝开了门,见她脸色煞白,吓了一跳:“奶奶,你病了吗?”
英姐儿摇摇头,道:“你去守着门,别让人进来!靠近也不行!”
宋先生看英姐儿这副模样,也有些意外:“你被火烧了眉毛了?”
英姐儿颤抖着声音:“师父知道的,是不是?立太子的事情?之前师父给我出的题目?!”
宋先生挑了挑眉毛,一指椅子:“坐下,慢慢说。”
“师父之前说的一家子两个儿子……是不是?”英姐儿的脸色因为害怕和激动涨得通红。
宋先生难得地皱了眉头:“你当时选对了。难道……文萃的事跟此有关?”不然好好地,怎么会突然提起?
那次的功课,过了三日,英姐儿便告诉宋先生,应该选嫡长子。一来无论是论嫡还是论长,都是顺理成章;二来,他又得人心,没有犯什么大错;三来,另外一位性格软弱,难当君主之位。宋先生听过和往常一样,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她的答案是对还是错。
英姐儿点点头,把事情说了。宋先生沉吟良久,道:“你想怎么做?帮她还是不帮她?”
第98章 上课
英姐儿张着嘴,这事怎么帮啊?可是想想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要嫁给一个三十一岁的老男人做妾,英姐儿心里又有些不落忍。她有些犹豫地看着宋先生:“师父有法子?”
宋先生苦笑着看着她:“我出宫,就是想永远都不要再为这些事操心。谁知道,离得千里万里,还会跟这些事扯上关系!今日我便认认真真地给你上一课。也许是你能从我这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了。”
英姐儿忙给宋先生添了热茶,挺直了腰背,做出一副认认真真听课的模样来。
宋先生却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提起笔,在一张白纸上点了十几个墨点子。
英姐儿跟着起了身,站在宋先生边上,没有发问。她已经适应了宋先生这种看似毫无联系其实直中要害的教学法。
果然宋先生道:“你随意挑一个点作京城。”
英姐儿手指一点。宋先生便在那个墨点上加了一个圈。
然后宋先生把笔交给英姐儿:“你选一个点作苏州。”
英姐儿随手圈了一个点。
宋先生问道:“若是要从京城到苏州,你有多少条路可走?”
英姐儿仔细想了想:“我可以走旱路,也可以走水路,还可以走海路。三条!”
宋先生伸手一指那纸上的墨点子,摇了摇头:“无数条。你可以绕路,东南西北,无数的路可以走。无论怎么走,你只要知道苏州在什么方向,你就能到达。”说着提起另一枝笔,在纸上随意画了几条路线,有的弯弯曲曲,有的曲曲折折,最终都到达了苏州。
英姐儿看着这张图,心有所触道:“师父想说的是,我们只要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路可以走。比方说,我想帮文萃……”她在一个点子上画了一个三角圈起来。“我不想帮文萃……”她在把另一个点子涂成了三角。“我可以有无数的法子到达这两个点子,师父是这个意思吗?”
宋先生没有说话,提笔在这些点子间加了很多的横道:“不错,做事第一要点便是要清楚自己想去哪里。所以我才问你,想不想帮她?然后才是想有没有法子。法子总是有的,只是无论哪个法子,中间总是会有很多的阻碍。你既需要看清楚每一条路上都有什么阻碍,也需要懂得怎么才能绕过这些阻碍。”
宋先生一边说,一边在图上很多地方画了一个个大大的叉:“而且,这些选择,很多时候不仅仅是阻碍,还有危险,小则损失金钱,大则可能丢了性命!”
“丢了性命?不过是一个妾,陈王不会这么小气吧?”英姐儿心里觉得这事小题大做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东宫怎么可能是真的看上了文萃?东宫看上的是周侍郎!是周家!”宋先生叹了一口气,东宫格局还是太小了。
英姐儿还是不明白:“东宫是下一位皇上,老爷还能不巴结吗?还用娶了文萃?再说,老爷不是侍郎吗?上面还有那么多的大臣,东宫要一个个娶过去,还不得挤破了大门?”
宋先生苦笑道:“你小瞧你家老爷了。周侍郎,说是大齐第一庶务高手也并不为过。这几年户部尚书早被他架空,整个户部都在他手里。你不也知道,一个家,最要紧的是有入才能有出吗?一国与之同理。太子需要这样的心腹,皇上需要这样的心腹,就连想做太子的人也同样需要。”
“想做太子的人?”英姐儿觉得太不可思议了,那个庶出的儿子吗?这算不算谋反?英姐儿觉得自己的背心一阵阵发凉。她很是沮丧,自己做事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多,为什么什么事都要这么复杂?这文萃,真是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
若是过去的自己,想帮文萃,就把她留在苏州,偷偷藏起来。不想帮文萃,就把她押送回京。可现在听宋先生这么一解说,英姐儿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搞清楚这中间的利害关系,无从着手。
宋先生看着英姐儿一片茫然的模样,接着道:“不错,这事太过复杂,你根本无从判断,那么就有一个最简单的法子……”宋先生在图上加了一两个小人。
“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去选择一个人,跟着他,虽然不一定能完全避开危险,但至少比你自己一个人什么都不知道地瞎撞要好。”宋先生若有所指地看着英姐儿。
英姐儿看看宋先生又看看纸上的小人:“那我选师父!”
宋先生气得拿笔往她脸上画了一道:“笨蛋,我不是你们周家的人,你们周家就是最后抄家灭族也跟我没关系!”
英姐儿愣了一下,抖着手一把抓住宋先生的衣袖:“师父,这事有这么可怕吗?”
宋先生默默地把袖子抽了出来,半天以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道:“从龙之功从来都是沟壑分明。跨过去,几十年荣华富贵;跨不过去,满门鲜血淋漓。最可怕的是,在有些位置上,不由你不选。上一次,我选对了,而这一次,我也不知道如何选择,所以……逃了!”
英姐儿打了个寒噤,突然明白,别说她逃到了苏州,就是逃到天边,自己的命运也是跟周家紧紧绑在一起的。所以其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